Ⅰ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的實驗.實驗器材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懸浮在液體上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決定於液體的密度和排開液體的體積!
或根據物體漂浮的條件:懸浮在液體上的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決定於物體的質量(重力),即物體的密度和物體的體積。
Ⅱ 如圖所示,研究浮力與排開液體的體積有關的實驗裝置是下圖中的()A.圖(a)和圖(b)B.圖(a)和
A、圖(a)和圖(b)是同種液體,只有物體的體積不同,也就是排開的水的體積不同,所以符合題意;
B、圖(a)和圖(c)是不同種液體,物體的體積相同,因此探究的是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所以不合題意;
C、圖(b)和圖(c)是不同種液體,物體的體積也不同,無法探究浮力的大小與一個量的關系,所以不合題意;
D、圖(a)、(b)和圖(c)一齊比較,是分別探究了浮力大小與排開液體的體積和液體密度的關系,所以不合題意.
故選A.
Ⅲ 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與那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1)由圖______和______可
(1)由圖B和C所示實驗可知,物體液體的密度相同而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物版體受到的浮權力不同,由此可知,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小跟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
(2)由圖C和D所示實驗可知,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而液體的種類不同,物體受到的浮力不同,由此可得:物體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時,浮力大小跟液體的種類有關.
(3)由圖A可知,物體的重力G=12N,由圖C所示可知當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測力計示數為F=9N,則物體所受浮力F浮=G-F=12N-9N=3N.
故答案為:(1)B;C;(2)C;D;(3)3.
Ⅳ 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
試題分析:(1)因為該彈簧測力計的量程和分度值分別是5N和0.2N,所以b圖中測力計的示數為3.6N;a、b、c所示實驗中,由稱重法F浮=G-F可知,物體在b圖中所受浮力F浮1=5N-3.6N=1.4N,物體在c圖中所受浮力F浮2=5N-3N=2N,且物體在c圖中浸沒在液體中的體積大於物體在b圖中浸沒在液體中的體積,由此可得,在液體密度相同時,物體所受浮力的大小跟它浸沒在液體中的體積有關。(2)d所示實驗中,由稱重法F浮=G-F可知,物體浸沒在鹽水中所受浮力F浮3=5N-2.8N=2.2N,大於物體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再由鹽水的密度大於水的密度,可知在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或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時,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3)因為物體浸沒在水中和鹽水中受到的浮力分別為2N和2.2N,再由F浮=ρ液gV排可得,ρ鹽水/ρ水=F浮3/F浮2=1.1/1,即ρ鹽水=1.1ρ水=1.1×103kg/m3。
答案
(1)3.6 它浸沒在液體中的體積(或排開液體的體積)
在物體浸在液體中的體積(或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時,浮力的大小跟液體的密度有關
1.1×103
Ⅳ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
在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某小組同學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將同一物體分別逐漸浸入到水和酒精中,為了便於操作和准確收集數據,用升降台調節溢水杯的高度來控制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他們觀察並記錄了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及排開液體的體積.實驗數據記錄在下表中.
(1)分析表中數據,實驗所用物體的重力為______N,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______N.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______,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分析比較實驗序號______可初步得出結論: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時,液體的密度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3)請你計算出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排開水受到的重力G排=______N.通過比較每次實驗中物體受到的浮力和它排開液體的重力的關系,還可以驗證______原理.
(4)本實驗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並進行了多次實驗,其目的是為了______(選填字母序號).
A.尋找普遍規律
B.取平均值減小誤差
(5)實驗中小明同學觀察到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______.於是他靈機一動在彈簧測力計下掛一個重1.5N的物塊,如圖甲所示;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如圖乙所示,彈簧測力計的讀數為0.5N,他就在0.5N處對應標上1.0g/cm3的字樣;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如圖丙所示,應該在彈簧測力計刻度盤的______N處對應標上0.8g/cm3字樣,聰明的他就將圖甲所示裝置改裝成了一個能測液體密度的密度秤.
(1)分析表中數據可知,實驗所用物體的重力為2N;
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所受的浮力F浮=G-F′=2N-1.5N=0.5N.
(2)①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和3(或4、5和6)可知,液體的密度相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越大,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即所受的浮力變大;
故可得結論:當液體的種類相同時,排開液體的體積越大浸在液體中的物體受到的浮力越大.
②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時,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不變,改變液體的密度;結合表格可知1、4或者2、5或者3、6符合.
(3)第一次實驗中物體排開水受到的重力:
G排=m排g=ρV排g=1.0×103kg/m3×50×10-6m3×10N/kg=0.5N,
因F浮=G排=0.5N,所以可以驗證阿基米德原理.
(4)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時,選用了不同液體並進行了多次實驗的目的是減小偶然性,使實驗得出的實驗規律更具有普遍性,所以本實驗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律.
(5)根據F浮=ρgV排可知,物體浸沒時排開水的體積和本身的體積相等,所以將同一個物體浸沒在密度越大的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變大,根據F浮=G-F′可知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越小;
當他把物塊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
F浮=G-F′=1.5N-0.5N=1N,
根據阿基米德原理得:
1N=ρ水gV排-----①
當他把物塊浸沒在酒精中時,
F浮酒=ρ酒gV排-----②
∵兩者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
∴①②兩式相比可得:
F浮酒=0.8N,
此時應標在彈簧測力計的1.5N-0.8N=0.7N處.
故答案為:(1)2;0.5;(2)大;1、4或者2、5或者3、6;(3)0.5;阿基米德;(4)A;(5)小;0.7.
Ⅵ 是用來探究同一物體受到浮力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
(1)探究物體浸沒在液體中不同深度處所受的浮力是否相等,應控制液體的種類(密度)相同,物體排開水的體積也相同,改變物體浸沒在液體中的深度,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相同說明受到的浮力相同
(2)物體浸入水的深度不同,即排開液體的體積不同,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因此是探究物體在液體中所受浮力的大小與排開液體體積的關系;
(3)若要探究浮力與液體密度的關系,應控制排開液體的體積相等,改變液體的密度,
Ⅶ 與浮力有關的探究實驗(要全過程)
37.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調節天平平衡;(有此項給1分,沒有扣1分)。
(2)用刻度尺測出試管的長度L並記錄;
(3)用葯匙取適量的細沙裝入試管,用天平測出細沙和試管的總質量m1;再將試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使試管豎直漂浮在水面上靜止,用刻度尺測出試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1;將m1、h1記錄在表格內。
(4)用抹布擦乾試管,用葯匙再取適量的細沙裝入試管,用天平測出細沙和試管的總質量m2;再將試管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使試管豎直漂浮在水面上靜止,用刻度尺測出試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2;將m2、h2記錄在表格內。
(5)仿照步驟(4)再做4次實驗,測出細沙和試管的總質量m3、m4、m5、m6;測出每次試管露出水面的高度h3、h4、h5、h6,並將數值記錄在表格內。
(6)計算出每次試管浸入水中的深度(L-h)和排開水的體積V排;將數據記錄在表管內。
(7)根據物體漂浮時F浮=G物,可知試管每次漂浮時所受的浮力F浮。
(8)分析F浮和試管排開水的體積V排確定兩者的關系。
說明:此題實驗步驟4分。寫「用調好的天平測量試管和細砂的質量」,沒有操作(1)也可以給1分。(2)-(8)操作要有三個要點,才給3分:要點1:試管豎直漂浮靜止;要點2:有多次測量試管露出水面高度和試管、細沙總質量;要點3:有計算每次試管排開水的體積
V排。
若用刻度尺直接測量試管在水中的深度、把濕試制接放在天平盤上測其質量屬於不規范操作,扣掉1分。
S=
實驗次數 1 2 3 4 5 6
試管的長度/cm
細沙和試管的總質量m/kg
重力G/N
浮力F浮/N
試管露出水面高度h/cm
試管浸入水中深度L-h/cm
試管排開水的體積V排/cm3
說明:此表格2分。數據表格項目齊全能夠分析出F浮與V排的關系給1分,若沒有重力G/N、試管浸入水中深度L-h/cm,可以不扣分。其他方法正確同樣得分。
Ⅷ 如圖,是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浸沒在液體中的物體都相同.若選甲、乙兩個裝置,可以探
(1)甲、乙兩個裝置中,燒杯中盛的都是水,液體的密度相同;同一物體浸沒在內水中,排開液體的體容積相同;不同的是物體在水中浸沒的深度,因此探究的是浮力與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的關系.
(2)乙、丙兩個裝置中,燒杯中盛的分別是水和酒精,液體的密度不同;同一物體浸沒在液體中,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物體在水中浸沒的深度也相同,因此探究的是浮力與物體在液體密度的關系.
故答案為:物體在液體中的深度、液體的密度.
Ⅸ 如圖所示是「探究浮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圖示回答問題:(1)由圖______和______可
圖A說明物體在空中所測重力為0oN,
圖B說明物體部分浸入在水中時所受浮力為0oN-00N=0N,
圖3說明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所受浮力為0oN-9N=0N,
圖D說明物體浸沒煤油中所受浮力為0oN-9.6N=o.4N;
(0)求的是浸在液體中的物體所受的浮力大的跟浸在液體中的體積的關系,需控制液體的種類相同,物體浸入液體中的體積不同,由圖可知:圖B、3符合條件;
(o)探究「物體排開相同體積的液體時,浮力大的跟液體的種類」的關系,控制的相同量是物體排開液體的體積相同,不同的是液體的種類,由圖可知:圖3、E或D、E符合條件;
(0)浮力產生的原因是物體上、下表面受到的液體的壓力差,而圖3中,求出物體完全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0N,因此所求的壓力差為0N.
(4)3D兩圖物體在水中的深度不同,但測力計的示數相同,可知浮力大的相同,是為了探究金屬塊浸沒在液體中時,受到的浮力與深度無關;
(如)由A知,G=0oN,則m=
0oN |
00N/kg |
左浮 |
ρ水g |
0N |
0.0×000kg/m0×00N/kg |
m |
V |
0.okg |
0×00?4m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