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輥道是什麼,有哪些分類
輥道是軋鋼車間運送軋件的主要設備,其重量占整個軋鋼車間設備總重量的40%左右,是軋鋼車間中使用最多的設備。軋件進出加熱爐,在軋機上往復軋制及軋後輸送到精整工序等工作均由輥道來完成。輥道主要由導板、衛板和若干個輥子,以及多個電動機及其傳動軸和減速器組成。
輥道是利用圓筒式的輥子之轉動來輸送軋件的運輸設備。它把軋制生產過程的各個工序互相聯結起來。實現操作機械化,大大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生產效率,為實現自動化操作提供條件。軋制車間輥道重量約占車間設備重量的40~60%。
在帶鋼熱連軋機上使用著許多輥道,它們被分成若干段,每一段輥道或者以獨立的或者以與軋輥同步的速度和方向運送軋件。
為使軋件能夠在輥道中心運行,採用鼓形輥,並且交替地使左右兩邊的水平面稍微傾斜,或者使輥子的軸線與軋件運行方向的交角交替地比直角稍微偏斜一些。
特別是輸出輥道,過去多採用上述方法對中,但是最近有把輥距縮小的傾向,因而採用後一種斜輥布置方式的輥道正在減少。這是為了在軋制薄規格的帶鋼時避免使帶鋼在輥道上因終軋速度高而造成折疊。此外,對於輥道的速度和輥子直徑也要充分考慮好。
對於中閥輥道,除了要求對中之外,為了進行精軋人口溫度控制,要求軋件能在中間輥道上往復運動,並且為了提高末架粗軋機和精軋機的速度控制精度,以前常用的集體傳動方式正在被單獨傳動方式代替。
一、按用途分類
輥道按其用途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
1、工作輥道
工作輥道靠近工作機座,在工作機座前後將軋件喂入軋機,軋制後接住軋件,又返回送入軋機進行軋制,直到軋成成品後送到下一工序。
工作輥道又分為機架輥道、主要工作輥道和輔助工作輥道。
機架輥道是指裝在工作機座的機架中的少數幾個工作輥。
主要工作輥道緊靠工作機架,它將軋件喂入軋機和接受軋出軋件,因此它是經常參加工作的輥道,故稱主要工作輥道。
軋件長度超過主要工作輥道時,由另一組工作輥道參加工作,這一組輥道叫輔助工作輥道,或稱為延伸輥道。
軋機上的工作輥道又有輸入輥道和輸出輥道之分,在軋件進輥之一方稱為輸入輥道,出輥之一方稱為輸出輥道。即從加熱爐至熱軋機者稱為輸入輥道,從熱軋機至下工序者稱為輸出輥道,在輸出和輸入輥道的兩端延長部分稱為延伸輥道。
2、輸送輥道
它是專門運輸軋件的輥道,從原料場送到加熱爐或從加熱爐送到軋機,以及用以聯結軋機的各輔助設備的輥道。例如,280011重熱軋機機列的清洗機、翻錠機前後輥道、加熱爐前輥道都稱為輸送輥道。
輸送輥道按工藝流程的方向分為輸入輥道和輸出輥道。
由於輥道占車間設備比重大,名稱繁雜,實際生產部門往往按生產順序分組編號。
二、其他分類
中間輥道位於拉矯機和切割設備之間,用於支承和輸送鑄坯和輸送引錠桿。拉坯時,中間輥道與拉速同步,送引錠桿時可以用較高的速度。
切割區輥道為切割區四周的輥道,該輥道中有幾個輥子需要升降或擺動,以防止切割時切壞輥子和切割渣粘結輥面。
出坯輥道是切割區輥道之後至冷床之前的輥道,由若干輥子組成,快速將切割後的定火鑄坯輸送至橫移區輥道。
緊接著出坯輥道的是橫移區輥道,該區輥道接受出坯輥道來的鑄坯,將鑄坯輸送至固定擋板之前,由橫移機構將每流鑄坯輸送到冷床或其他區域。
為使鑄坯平穩迅速地運送,有時將這個區的輥道設計成可升降的。輥道按驅動方式可分為集中傳動輥道和單獨傳動輥道兩種。集中傳動輥道由一台電機帶動一組輥子,通過電機一減速機一鏈輪傳動,或者通過電機一減速機~長軸一傘齒輪傳動方式傳動。單獨傳動輥道為一個電機帶動一個輥子。這種輥道結構簡單,操縱靈活,維修方便。根據鑄坯的斷面尺寸計算選擇輥子直徑和輥身長度,切割區後的輥道輥間距取決於定尺長度。切割前輥道速度與拉坯速度一致,切割後要迅速輸送鑄坯,輥道速度一般為20~30m/min。
B. 常見的傳動裝置有哪些
齒輪傳動(機械手錶),鏈條傳動(自行車),皮帶傳動(汽車起動機)。
C. 傳動部件是什麼它具體的定義和分類是什麼呢
傳動裝置的主要作用1.改變動力機輸出的轉矩,以滿足工作機的要求;2.把動力機輸出的運動形式專轉變為工屬作機所需的運動形式,如將旋轉運動改變為直線運動,或反之;
3.將一個動力機的機械能傳送到數個工作機上,或將數個動力機的機械能傳送到一個工作機上;4.其他特殊作用,如有利於機器的控制、裝配、安裝、維護和安全等而設置傳動裝置。在實際機器中有多種類型傳動,通常可按工作原理分為機械傳動、流體傳動、電力傳動和磁力傳動四大類。機械傳動元件主要有齒輪、帶、鏈等。
傳動分類很細,在這打的很費勁,如果你感興趣可以把你的E-mail給我,我給你發點相關資料,這些都是機械設計大典里的內容,另外你也可以找找機械設計手冊,裡面這方面的內容都是很全的。
D. 常用的傳動裝置是什麼
齒輪組合
E. 什麼是傳動裝置
傳動裝置
(1)皮帶傳動:分為平皮帶傳動,三角皮帶傳動。 (2)鏈條傳動。 (3)齒輪傳動:分為圓柱齒輪傳動,斜齒輪傳動,齒條傳動,蝸輪傳動。
F. 輥子輸送機有哪些分類及應用范圍
輥子輸送機是利用按一定間距架設在固定支架上的若干個輥子來輸送成件物品的輸送機。固定支架一般由若干個直線或曲線的分段按需要拼成。輥子輸送機可以單獨使用,也可在流水線上與其他輸送機或工作機械配合使用,具有結構簡單、工作可靠、安裝拆卸方便、易於維修、線路布置靈活等優點。這種輸送機按輥子是否具有驅動裝置,可分為無動力式和動力式兩類。
1、無動力式輥子輸送機:
又稱輥道。有長輥道和短輥道兩種。長輥道的輥子表面形狀有圓柱形、圓錐形和曲面形幾種,以圓柱形長輥道應用最廣。輥道的曲線段採用圓錐形輥子或雙排圓柱形輥子,可使物品轉彎。短輥道可以縮短輥子的間距,自重較輕。輥道一般稍下傾,當物品較重、線路較長時,為了推動物品時省力,斜度可取1~1.5%。如要使物品自滑,斜度可增大到2~3%。影響自滑斜度大小的因素很多,大多用實驗確定合適的角度。當線路長度小於10米、物品輕於200千克時,可以布置成水平線路。自滑式輥道不易控制物品下滑速度,所以長度一般不大。輥道的寬度比物品寬度大100~150毫米。曲線段最小曲率半徑為輥道寬度的3~4倍。輥子間距為輸送物品長度的1/3~1/4,當物品輸送的平穩性要求較高時。間距可取輸送物品長度的1/4~1/5。輥子直徑按載荷大小決定。
2、動力式輥子輸送機
常用於水平的或向上微斜的輸送線路。驅動裝置將動力傳給輥子,使其旋轉,通過輥子表面與輸送物品表面間的摩擦力輸送物品。按驅動方式有單獨驅動與成組驅動之分。前者的每個輥子都配有單獨的驅動裝置,以便於拆卸。後者是若干輥子作為一組,由一個驅動裝置驅動,以降低設備造價。成組驅動的傳動方式有齒輪傳動、鏈傳動和帶傳動。動力式輥子輸送機一般用交流電動機驅動,根據需要亦可用雙速電動機和液壓馬達驅動。
輥子輸送機特點:
具有結構簡單、運行可靠、維護方便、可輸送高溫物品、節能等特點,適合於運送成件物品。輥子輸送機分動力型和無動力型,可以實現直線、曲線、水平、傾斜運行,並能完成分流、合流等要求,實現物品在機上加工、裝配、試驗、包裝、挑選等工藝。
輥子輸送機適用范圍:
輥子輸送機適用於各類箱、包、托盤等件貨的輸送,散料、小件物品或不規則的物品需放在托盤上或周轉箱內輸送。能夠輸送單件重量很大的物料,或承受較大的沖擊載荷。結構形式:按驅動方式可分為動力滾筒線和無動力滾筒線,按布置形式可分為水平輸送滾筒線、傾斜輸送滾筒線和轉彎滾筒線。標准規滾筒線內寬度為200、300、400、500、1200mm等。轉彎滾筒線標准轉彎內半徑為600、900、1200mm等。直段滾筒所用的滾筒直徑有38、50、60、76、89mm等。
G. 傳動裝置分為哪幾類
傳動裝置按類型分為手動變速箱、自動變速箱和無級變速箱
H.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傳動裝置的作用是連接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I.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分類
傳動裝置是指把動力源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行機構的裝置,介於動力源和執行機構之間,可以改變運動速度,運動方式和力或轉矩的大小。
任何一部完整的機器都由動力部分、傳動裝置和工作機構組成,能量從動力部分經過傳動裝置傳遞到工作機構。根據工作介質的不同,傳動裝置可分為四大類:機械傳動、電力傳動、氣體傳動和液體傳動。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J. 輥道的傳動形式有哪幾種
輥道的傳動形式有集體傳動,單獨傳動和空轉輥道三種。
①集體傳動輥道——由一台電動機同時帶動所有的或其中一部分輥子。通常是4~10根輥子。
②單獨傳動輥道——每個輥子或每兩個輥子由一個單獨電動機帶動。
③空轉輥道——通常藉助軋件重力來推動,所以輥道之平面多做成與水平面之間有斜度,以利用重力作用,因此又稱為重力輥道。一般小型軋機的輥道,特別是升降台上的輥道,盡可採用重力輥道而不必採用轉動輥道。有些工作輥道的延長部分也有採用重力輥道的。
但對於大型軋機來說,尤其是熱軋機必須用動力傳動輥道。最多的還是集體傳動式,特別是長度不大而軋件斷面很大時,適宜用集體傳動。
單獨傳動輥道通常用於長距離的軋件的傳送。新式的高速熱軋機及連續式熱軋機一般都採用單獨傳動系統。單獨傳動優點很多,它的製作簡單,由於不需要傳動齒輪及傳動軸,從而大大簡化了輥道的機械結構,使裝拆、檢修和潤滑等問題也都大大簡化了,而且對輥子相互位置之准確度的要求也沒有集體傳動時那樣嚴格。單獨傳動輥道用於負荷較大的軋機也是十分必要的。但單獨傳動輥道的電氣設備比較復雜。
輥道是利用圓筒式的輥子之轉動來輸送軋件的運輸設備。它把軋制生產過程的各個工序互相聯結起來。實現操作機械化,大大改善勞動條件,提高生產效率,為實現自動化操作提供條件。軋制車間輥道重量約占車間設備重量的4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