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誰能給我95式步槍的詳細資料
以95式5.8毫米自動步槍為基礎槍的95式5.8毫米槍族武器的研製成功,機器所表現出的優良戰術技術性能,標志著中國小口徑班用輕武器的發展已步入世界先進水平行列。95式步槍質量輕.體積小.威力大.動作可靠是許多世界名槍無法比擬的。但是由於95式步槍在人工機效方面尚有不合理之處,何況還沒有經過實戰檢驗,因而,對95式步槍的性能持懷疑態度的人也不少。 95式步槍全槍的質心及自動機的質心與槍膛的軸心幾乎重合,這種優化設計非常成功的把自動機復進到位和後退到位的撞擊點選擇在自動機質心的水平線上,可有效的增強射擊時全槍的穩定性和機構動作的平穩性,從而對提高射擊精確度大有益處,這一點與法國的FAMAS步槍很相似。如果僅從單發射擊的角度考慮,95式步槍與法國FAMAS相差無幾。但是,FAMAS步槍因加裝有兩腳架,連射時精確度穩定。95式步槍在本文列舉的十大名槍中射擊精確度應居中下游。 與FAMAS和AUG等無托步槍相比,95式步槍則形成了明顯的反差,據有關資料介紹,95式步槍在定型之前所經過的實驗環境,其惡劣程度讓包括以對惡劣環境適應性強而著稱的以色列TAR-21步槍在內的世界諸多名槍望而生畏。實驗表明,國產95式步槍不僅對700米距離上3.5毫米厚的A3鋼板穿透率為100%,就是對300米距離上10毫米厚的A3鋼板射擊,穿透率同樣能達到100%,而法國的FAMAS和奧地利的AUG同樣條件下射彈穿透率則為0。國產95式步槍雖然也做到了質心與槍膛的軸心基本重合,但該槍無法做到不倒手就可打開保險.裝卸彈匣等,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槍的人工機效。
㈡ 56-1式沖鋒槍的發射器配置
35mm防暴榴彈發射器系統是以防暴為主要任務的低速榴彈發射器系統。90年代初完成武器系統的戰術技術論證,90年代中期先後定型了56式7.62mm沖鋒槍/35mm槍掛榴彈發射器、35mm肩射榴彈發射器和35mm車載防暴自動榴彈發射器3種發射器,以及兩種類型4種型號的35mm防暴榴彈。隨著裝備的更新,槍掛榴彈發射器又發展演變出81式7.62mm自動步槍/35mm槍掛榴彈發射器和新5.8mm自動步槍/35mm槍掛榴彈發射器,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防暴榴彈發射器系列。
35mm防暴彈系列採用高低壓發射原理,全彈質量145g,全彈長114mm,初速約70m/s,最大射程400m。該系列目前包括催淚彈和爆震彈,採用定時延期起爆機構,分為短、中、長三種延期時間,射程分別對應100m、200m和300m。91式35mm槍掛式防暴榴彈發射器及其兩種變型發射器,分別附裝在56式7.62mm沖鋒槍、81式7.62mm自動步槍和新5.8mm自動步槍的槍管下方,依託槍械操持射擊;91式35mm肩射式防暴榴彈發射器為整體型單發榴彈發射器,兩種類型的發射器均採用手工裝填,單發射擊,發射35mm防暴彈系列彈葯。
㈢ 給張圖片啦。。。95用的LC1-I型35毫來槍掛式榴彈發射器
dingbin2695
[大師] QLG91B式35毫米槍掛式防暴榴彈發射器,於1996年12月通過設計定型並裝備部隊,簡稱91B式35毫米槍掛式榴彈發射器,用以掛裝在95式5.8毫米步槍上,是一種藉助步槍射擊、不佔編制的單兵防暴武器。掛裝防暴榴彈器發射後不影響原步槍的戰術技術性能,還增加了武器的防暴功能。
具體性能就不介紹了,給你
㈣ 國產警用38毫米轉輪防暴發射器的主要組成
警用38mm轉輪防暴發射器為單管大口徑手持式滑膛武器,6發轉輪彈巢供彈,採用唧筒式工作方式,發射38mm系列防暴彈,包括動能彈、催淚彈、發煙彈、染色彈、爆震彈等。
該發射器由發射管組件、發射機組件、轉輪部件、肩托、前握把、瞄具等組成。其擊發機構為聯動式,並設有擊針保險機構和閉鎖保險機構,這兩種保險機構不僅可保證閉鎖不到位時不能實現擊發,而且擊發後也不會因振動而開鎖,提高了使用安全性。該發射器還設有獨特的螺旋驅動裝置,通過手拉前握把,可帶動轉輪旋轉實現供彈動作,同時使轉輪與發射管雙向閉鎖,驅動平滑,閉鎖可靠。
在保障發射器具有足夠強度的前提下,研製人員對該發射器進行了優化設計,大量採用輕金屬,其發射管、前後擋彈板、發射機座、肩托等部件採用高強度輕質鋁合金製成,轉輪採用鎂鋁合金注射成型工藝製成。因此,該發射器質量僅3.4kg,在國內外同類產品中最輕;不含可拆卸式肩托時全長僅535mm,特別適合在狹窄空間如車船等交通工具內使用。
㈤ 什麼是防暴彈
35mm防爆彈抄系列
35mm防暴彈系襲列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用發射器發射的特種彈系列,是配用於35mm槍掛式、35mm肩射式和35mm車載自動榴彈發射器的主要彈葯。該系列由催淚彈、爆震彈、閃光彈等幾個彈種組成。其主要戰術使命是遂行防暴任務和其他維持社會治安任務,驅散75~300m距離內的騷亂人群;制服隱蔽在建築物及其他隱蔽體內的犯罪分子;也可用於海關和輯私部門制服走私販毒分子;並可用於特種分隊營救人質等。
㈥ 卡賓槍的槍支
中小口徑輕武器的先驅:美國M468卡賓槍
2004年5月出版的《簡氏國際防務評論》報道了著名的美國巴雷特武器製造公司的最新驚世力作——M468特種用途卡賓槍/彈;《輕兵器》2004年第7期也推出介紹這一新型武器系統的文章。M468在國內外輕武器界引起關注,那麼,其究竟令人「驚」在何處呢?
以需求為本 開辟新口徑
巴雷特武器製造公司研製的M468特種用途卡賓槍/彈所採用的口徑既不是北約的小口徑5.56mm,更不是過去的中口徑7.62mm,而是一種全新的口徑——6.8mm。探究口徑的這種變革,須從7.62mm 到5.56mm的發展說起。
1950年代,當北約實施「彈葯通用化」計劃時,美國以T65式7.62×51mm 彈具有射程遠、侵徹力強等為由,堅決反對任何降低威力的小口徑槍彈,憑借其盟主地位施加強硬影響,使得北約在1953年正式把T65彈確定為北約標准彈。最早使用該彈的制式步槍是M14步槍。
T65式槍彈發射時後坐力大,射手不易控制武器,射擊精度差;槍彈質量過大,單兵攜彈量不超過100發。加之M14步槍設計上的缺陷,只能半自動射擊,火力強度嚴重不足,致使美國人在越南戰場吃盡苦頭。基於此,採用5.56mm口徑的M16步槍匆忙投入戰場。之後,美國要求其他北約國家把5.56mm小口徑槍彈定為北約制式槍彈。經選型,北約先後把5.56mm M193彈和5.56mm SS109彈定為北約標准彈。M4、M4A1卡賓槍是由M16系列變化而來,使用彈種同樣是北約的 SS109彈。
盡管M4A1卡賓槍具有易於攜行、適應性強、火力猛烈等優勢,但來自阿富汗、伊拉克戰場的經驗表明,M4A1卡賓槍的短槍管帶來了低初速,明顯減小了5.56mm彈的有效射程;槍管和前握把溫度上升過快;短槍管的採用導致導氣裝置較短,使其工作壓力大於M16A2步槍;射速的增加和運動件受力的增大影響了武器的可靠性;保險裝置在保險狀態時極易發生走火。因此,美軍開始探索替代M4系列的方案。
一般而言,要增大卡賓槍的射程和威力,首先考慮的有效途徑當然是增大武器的口徑,而到底採用哪個口徑主要取決於作戰需求。巴雷特武器製造公司的研究人員經過對6mm、6.5mm、6.8mm、7mm和7.62mm等口徑的槍彈進行考察和對比試驗,最終確定採用6.8mm這一新口徑,相應地研製出6.8×43mm 特種槍彈。
從口徑的變遷可以看出,美國的輕武器發展經歷了減小和增大兩個歷程,即從中口徑的7.62mm減小到小口徑的5.56mm,從小口徑的5.56mm增大到近於中小口徑界限的6.8mm。根據歷史上美國的一貫做法,可以預測,6.8×43mm 特種槍彈很可能會成為北約的下一代制式槍彈。
走重彈之路 打造大威力
作為M4系列卡賓槍/彈的替代型,美國特種作戰部隊提出的要求一是其威力要大於5.56mm SS109槍彈,二是做盡可能小的變動以保證能與現有的M4卡賓槍系列相匹配。具體要求是,當從406mm長的槍管發射時彈頭初速要達到790m/s以上,槍口動能達到2 330J以上,同時,保證達到600m的有效射程。
基於這些要求,巴雷特按照慣例,對6mm、6.5mm、6.8mm、7mm、7.62mm槍彈進行了系統的、全面的研究。他們首先排除了7.62×51mm槍彈,因為沒有現成的彈匣能從M4系列卡賓槍的下機匣可靠供彈。接下來重點對6.8mm特種槍彈和6.5mm格倫德爾槍彈進行了對比試驗,結果表明,6.8mm 特種槍彈在中距離上可以發揮更大的殺傷力,比北約5.56mm 槍彈擁有更大的穿透力;而6.5mm格倫德爾槍彈則在遠距離上有較好的精確性。他們最終選定了6.8mm特種槍彈,原因在於其精確度、殺傷力和可靠性的組合性能最佳。
為了增大槍彈威力,有效的技術途徑不外乎增加彈的質量或提高初速,美國人正是從這兩方面綜合入手的。對比來看,北約5.56×45mm彈頭質量4g,而 6.8×43mm特種槍彈彈頭質量7. 5g,兩者彈全長只相差2mm。據此分析,後者彈質量比前者增加了約80%以上,主要是為了提高存速能力;彈長差異不大主要是考慮到新彈要與現有的M4系列卡賓槍相兼容。從後者彈質量大幅度增加,而彈頭初速略低於前者的情況看,估計其裝葯量有一定的增加。
由此可見,6.8mm特種槍彈的殺傷力和穿透率都超過了北約的5.56mm彈和AK47的7.62×39mm彈。用長406mm的槍管發射6.8×43mm特種槍彈初速達 808m/s,比AK47的初速高100m/s。
立足經濟性 彰顯多功能
由於M4系列卡賓槍已經大量裝備部隊,要讓美軍在短期內全部更換幾乎是不可能的。為此,軍方要求這種新槍彈能應用於現有的武器,而無需購買新武器。這樣一來,既滿足了作戰部隊對武器性能的新要求,同時也充分考慮了經濟性,節省了資金。
發射這種新槍彈的武器是由以製造大口徑狙擊步槍而聞名的巴雷特武器公司設計製造,它是在AR15/M16/M4的基礎上改造的,只需將新型上機匣安裝在現有步槍的下機匣上就可以發射6.8mm槍彈。除了相關附件外,新型上機匣僅僅對槍管、槍管節套、抽殼鉤和槍機做了改進,最大限度地保證了上機匣與現有的AR15/M16/M4槍系相匹配。同時,該公司也設計研製了新槍,稱之為M468。
M468採用導氣式自動原理,槍機回轉式閉鎖機構,供彈具有5、10或28發彈匣,雙彈簧抽殼機構,兩道火扳機。正常情況下使用光學瞄準具,但也設置了備用的硯孔式可折疊的機械瞄具,平折後不妨礙視線。該槍使用了美國武器公司的導軌系統,使得槍管完全浮置,比常規帶護木槍管增強了通用性。M468的口徑明顯大於原來的5.56mm,槍管外徑增大,故對導氣箍進行了調整,沒有採用傳統的槍管上開槽,而是在導氣箍上增加安裝凸耳,凸耳兼作準星座,導氣箍採用轉軸安裝而不是M16的錐銷,以確保導氣箍正確到位,避免開介面槽對槍管壁厚的不利影響。M468消聲器介面根據巴雷特的專利消聲器設計,為導氣箍的一部分,安裝消聲器時,將滾花的護環去掉後將消聲器擰上,通過一個簧壓鎖鍵將消聲器鎖定到位,需要解脫時只需壓下一個按鈕。因該武器的槍口動能較大,故專門設計了高效制退器。
由於M468主要配備特種作戰部隊,所以還提供了可發揮多種功能的各種附件。M4卡賓槍原先的選裝附件大多可以使用,如「休·費爾」戰術燈、可安裝備用電池的前握把、便捷的雙手通用彈匣解脫卡筍、超級全息瞄準鏡,等等。所有這些都是為了使該武器能夠全面滿足各種條件下的特種作戰需求。
據相關資料報道,在射擊精度試驗中,射擊條件是使用406mm槍管、安裝 Swarovski瞄準鏡、用標准編號500的支架在室內射擊,每組5發,射擊距離100m,結果是射彈散布僅為7.5cm。可以預測,隨著彈葯與槍械的不斷改進,其射擊精度將會得到進一步提高。由於該武器的膛口制退器效率較高,即使在連發射擊時,其後坐力也沒有多大,非常易於操控。
總體來講,巴雷特M468卡賓槍的特點是便攜易控,動作可靠,射程較遠,射擊精度好,其終點效應大大優於北約標準的5.56mm槍彈。可以說,巴雷特火器製造公司又為美軍特種作戰部隊提供了一種威力更大、更易攜行的近戰武器。 英軍坦克手新型卡賓槍短小精悍
英國《防務系統日報》2004年12月16日報道英國陸軍的坦克乘 員即將裝備一種全新的SA80A2型5.56毫米突擊步槍。英國國防部已經與德國赫科勒 科赫 H&K 公司簽訂了價值100萬英鎊的合同,將1400支制式SA80型步槍改裝成新型的、更短的卡賓槍設計。
勃朗寧式9毫米手槍。新的SA80A2型卡賓槍將從2005年開始取代這兩種武器。英國陸軍上校西蒙稱:「這種新型卡賓槍是對SA80A2型步槍的徹底重新設計。槍管縮短到304.8毫米,大約是原槍管長的一半。配用了新研製的20發彈匣,前握把取代了護木,使得該槍更輕、更易於存放和在坦克內部的狹小空間內操作。前槍體上安裝了附加導軌,可以用於安裝戰術燈、激光器或其他能力增強組件。該槍具有與SA80A2型步槍相當的戰鬥力和可靠性,而且更小、更輕、更易於使用。新的設計與SUSAT 輕武器瞄準具 相結合,使其成為一種機動性極強、精度非常高的武器。」
為了確保武器滿足嚴格的標准,科研人員在沙漠、寒區和潮濕的叢林中對該槍進行了試驗。陸軍上校迪肯稱:「我們已經在各種極端環境下對卡賓槍進行了一系列苛刻的測試,其性能超出了我們的期望。通過測試,驗證了武器的可靠性和精確性,並證明該槍是一種易於在各種情況下使用的武器,尤其是對於需要在狹小的坦克空間內使用的坦克乘員。」 SC70/90式5.56毫米卡賓槍。SC70/90式是義大利伯萊塔公司研製的AR70/90式突擊步槍的一種變型槍,採用折疊式金屬槍托。
SC70/90式主要裝備特種部隊。它全槍零部件僅有105個,易於快速分解和組裝。它的結構很有特點,如氣體調節器有3個位置:打開時為正常位置,再打開時為惡劣氣候條件下使用的位置,關閉時為發射槍榴彈的位置。
SC70/90式槍托打開時槍長986毫米,折疊後槍長647毫米,槍管長450毫米,全槍重3.99公斤,槍彈初速950米/秒。它採用彈匣供彈,彈匣容彈量30發,發射北約標准槍彈。它具有堅固耐用和可靠性高等特點,因而被多個國家採用。它是AR70/90突擊步槍的一種變型槍。能打榴彈增加了SC70/90卡賓槍的殺傷力。
上世紀80年代初,義大利伯萊塔公司根據意軍方要求,將特種部隊使用的5.56毫米 AR70步槍改進成AR70/90式突擊步槍,並讓其於1990年7月進入意陸軍服役,之後相繼發展出供特種部隊使用的SC70/90式卡賓槍、供裝甲部隊使用的SCS70/90式短卡賓槍和供步兵班用的S70/90式輕機槍。AR70/90式突擊步槍與SC70/90式卡賓槍唯一不同之處是,前者採用固定式槍托,後者採用折疊式金屬槍托。兩槍有80%的零部件可以互換,而且易於分解和結合,還具有堅固耐用、可靠等特點。 M1卡賓槍的研製原本是美國陸軍要為二線部隊提供一種用於替代制式手槍的自衛武器,這個要求最初是在1938年提出的,其設想是研製一種類似於卡賓槍的肩射武器,發射中等威力的彈葯,比標準的0.45英寸(11.43mm)半自動手槍或轉輪手槍有更遠的有效射程,但要比M1伽蘭德步槍更容易操作,攜帶更方便。這些要求實際上與現在流行的單兵自衛武器(PDW)的概念差不多。
美國陸軍的這個要求被擱置了一段時間,然後在1940年重新提出。美國陸軍軍械部提出的具體戰術技術指標要求是:質量小於2.5kg,能實施單發或連發發射,能取代手槍和沖鋒槍作為軍士、基層軍官或機槍手、炮手、通信兵或二線人員使用的基本武器。1940年6月15日,美國國防部部長正式批准了輕型自衛武器的研製工作,11月中旬,美國陸軍委託溫徹斯特公司研製威力介於步槍彈和手槍彈之間的新型槍彈。新槍的研製則在溫徹斯特公司、柯爾特公司、史密斯-韋森公司等在內共有11家公司中產生。
負責彈葯開發工作的溫徹斯特公司當時正忙於調整M1伽蘭德步槍的生產線,因此在1941年5月進行的第一次對比試驗中未能及時提交自己的產品。經過5月份的初步射擊試驗後,美國陸軍放棄了連發發射的要求。到9月份第二次對比試驗前,溫徹斯特公司提交了他們的半自動輕型步槍。1941年9月30日,選型委員會的報告書認為溫徹斯特公司的樣槍最適合。該設計方案於1941年10月正式定型,並命名為「M1 0.30英寸(7.62mm)卡賓槍」。
M1卡賓槍的開發小組由溫徹斯特研究所所長愛德溫·巴格絲雷領導,他從公司外請來了北卡羅來納州的大衛·馬紹爾·威廉姆斯(David Marshall Williams),此人曾一度被認為是13天內設計了卡賓槍的天才設計師,更被人稱為 「卡賓威廉姆斯」。
與幾種變型槍相比,原型M1卡賓槍產量最大,共生產了551萬支。與M1伽蘭德步槍相比,M1卡賓槍有便於更換的彈匣和較大的容彈量,實際射速高而且後坐力低,其射擊精度和侵徹作用比使用手槍彈的沖鋒槍強。增加快慢機和大容量彈匣的M2火力「幾乎」相當於突擊步槍(之所以用「幾乎」是因為其有效射程還是太近了)。因此在二戰期間M1卡賓槍及其變型槍是一種相當有效的步兵近戰武器。
結構特點
M1卡賓槍所使用的0.30英寸M1卡賓槍普通彈是由溫徹斯特公司在0.32英寸(7.65mm)步槍彈的基礎上,將其外部尺寸略加修改而成的。M1卡賓槍彈採用直筒形無突緣彈殼,圓弧形彈頭,彈頭質量7.1g,槍口初速為570m/s。槍口動能大約相當於0.45ACP手槍彈的2倍,但只有0.30-06步槍彈的1/3。步槍彈,但槍口動能太小且彈頭形狀欠佳,因此其有效射程只有大約200m左右。但無論如何,它的射程還是比手槍彈遠得多,而且後坐力適中。除了M1普通彈外,還可使用M16和M27兩種曳光彈及M6空包彈。
M1卡賓槍採用短行程活塞的導氣自動原理,由大衛·威廉姆斯設計。導氣孔位於槍管中部,距彈膛前端面115mm,活塞在槍管下方,後坐距離僅3.5mm。發射時,火葯燃氣通過導氣孔進入導氣室並推動活塞向後運動,活塞撞擊槍機框,使之後坐。槍機框後坐約8mm後,膛壓下降至安全值,這段時間為開鎖前的機械保險。然後,槍機框導槽的曲線段與槍機導向凸起相扣合,槍機開始旋轉(同時起預抽殼的作用)開鎖。在槍機後坐過程中,其上的抽殼鉤拉著彈殼向後運動,彈殼被拉出彈膛後,由槍機上的彈性拋殼挺向右前方拋出。
當槍機框慣性體後端撞擊機匣時,槍機框停止後坐,而槍機則要到它碰及機匣中槍機通孔的後端才停止運動。此時槍機後坐行程大於全彈長,於是彈匣中最上面的一發彈又被托彈板送至進彈位置。然後被壓縮的復進簧伸張,推槍機復進,同時推彈入膛。由於槍機上的導向凸起和槍機框導槽的相互作用,槍機回轉,實現閉鎖。然後槍機框繼續復進,直至慣性體的前端將活塞頂入活塞筒才完全停止。此時,槍再次呈待擊狀態。事實上,M1卡賓槍的槍機和M1伽蘭德步槍的基本上一樣,只不過是尺寸按比例縮小了而已。
當擊針向前運動時,其尾端的凸起必須進入機匣橫樑上的槽中,否則,擊針就無法向前。而這一點只有在槍機旋轉到位並確實閉鎖後才能實現。如果在槍機未確實閉鎖的情況下扣壓扳機,擊錘也會向前轉動,不過其能量卻消耗在使槍機旋轉進入閉鎖位置,故無足夠的能量打擊擊針擊發槍彈,可避免意外事故的發生。
扳機護圈前面的手動保險是直推式的。把它推向左邊時,保險機銷軸上的平面對准扳機前端,因此允許扳機前端下落,從而可使扳機後端的凸肩上抬。當把保險推向右邊時,保險機銷軸的圓柱面移至扳機前端的下方,阻止扳機向下運動,形成保險。
早期M1卡賓槍上的保險是橫推式的開關,但後來改成回轉式的杠桿開關,這是因為在持續射擊時保險按鈕很快會變得過熱,彈匣扣緊鄰著保險按鈕,而發燙的保險按鈕會影響更換彈匣。M2卡賓槍還可以實施連發發射。當槍機框復進到位時,撞擊連發桿,連發桿抬起阻鐵,解脫擊錘,槍即連續發射。M2 卡賓槍的快慢機選擇桿裝在機匣左側。
早期M1卡賓槍採用翻轉式L形表尺,照門的大覘孔射程設定在150碼(137m),小覘孔為300碼(274m)。後來的M1和M2卡賓槍都把表尺改為滑動式,距離從 100m至300m內可調,而且也可以調整風偏。
早期的M1卡賓槍上並不能配刺刀,後來根據部隊提出的要求,在1943年10 月開始試驗M1卡賓槍的刺刀,最後在1944年5月選定了T8試制型刺刀,並正式命名為M4刺刀,同時在槍管下方增加了方形的刺刀座。
M1卡賓槍配有草綠色的帆布槍帶,在槍托上可以附加兩個彈匣袋,以便在槍身上攜帶兩個備用彈匣。M1和M2卡賓槍均可安裝M8型槍榴彈發射插座發射槍榴彈。 IMI的馬蓋爾(Magal)卡賓槍是微型加利爾(Galil MAR)的一種變形槍。馬蓋爾的設計初衷,是要替換被以色列國家警察和以色列國民護衛隊仍在普遍使用的二戰時期誕生的M1卡賓槍。以色列的執法機構使用M1卡賓槍,主要是因為在城市地區戰斗時,M16和加利爾步槍的5.56mm彈葯穿透性太強,而以色列仍有大批庫存的M1卡賓槍的彈葯,因此,馬蓋爾的口徑就設定為與M1卡賓槍相同的0.3英寸口徑。為將微型加利爾改造成.30口徑的卡賓槍,不僅槍管、槍機和彈匣要換,連導氣系統也要做相應的改造,因為5.56mm步槍彈的火葯燃氣壓力大大高於.30卡賓槍彈。另外,馬蓋爾只能半自動。
在外形上,馬蓋爾和加利爾也有很大分別。馬蓋爾的機匣和槍管大部分都被塑料包裹著,這樣,除了防止武器部件過熱和火葯燃氣灼傷射手外,還可以防止武器撞擊而受損,據宣傳,警察還可以將該槍當擊棍使用。在槍管下方的塑料外套上還可以安裝燈具,如果將塑料外套取下,可裝上發射橡膠防暴彈的發射配件。
馬蓋爾原本是設想用來替換警察所用的所有M16,因此IMI獲得一份4,000支馬蓋爾的生產合同。最初的1,000支在1999年至2000年期間交付,並在巴勒斯坦被佔領土的以巴沖突中使用。但使用者——以色列警察對首批馬蓋爾並不滿意,因為馬蓋爾的槍管太短、膛壓太低,以至自動機構的動作失敗時有發生,尤其是裝配上發射防暴彈的配件後情況故障更多。結果,在2001年初,已交付的馬蓋爾全部停止使用,大部份被退回IMI進行改進。
IMI仍然將剩餘的3000支提供給執法機構,但只配備給國民護衛隊和普通的警察單位。以色列警察特種部隊仍在使用M16槍族(主要為Colt Commando和M4),而且以後也不打算用馬蓋爾來取代它們IMI也在向其他國家的執法機關推銷這件產品,銷售單價約1000美元。 全自動射擊式M4A1卡賓槍
M4卡賓槍是美國柯爾特公司產品,1991年問世,服役後不斷改進。M4卡賓槍攜帶30發彈夾時重3.4公斤,比M16A2要輕600克;它的槍管也比M16A2短了500毫米;基本型M4的零部件80%與M16A2相同,射擊模式也是半自動與三點發射。所以,說它是一種長度削短了的M16很合適。M4增強型是按海軍要求改進的,能夠全自動射擊。最亮眼的改進型是M4A1。它已成為美軍特種戰斗部隊的制式武器。M4A1體積輕巧,它取消原有握把,改成可自由附加其它裝置的M1913戰術滑軌,加裝了內紅點瞄準鏡和戰術強光手電筒,提升了夜戰能力和命中率。它發射5.56毫米槍彈,由於能全自動射擊,火力強大,在近距離短兵相接中極具威力。
M4和M4A1卡賓槍兩者之間的主要區別是後者的可折式提把/表尺組件安裝在M1L—STD—1913標准皮卡蒂尼導軌上,既可像M4一樣實施三發點射,也可實施全自動射擊。皮卡尼導軌上可快速安裝各種光學瞄準具和其他附件,且無需歸零調整。
M4卡賓槍把原本只有兩個固定位置的伸縮式槍托改為有四個固定位置,再後來又改為六個。另外M4的照門雖然是M16A2式的,但其表尺最遠只可調到600米,而不是M16A2的800米。由於下機匣是M16A2的,因此其射擊方式為半自動和三發點射。由於M4和M16A2非常相似,事實上它們有80%的零件可以互換,因此它最初也被一些人稱為M16A2卡賓槍。M4首先裝備的是82空降師,用於取替M16A1/A2步槍、M3A1沖鋒槍和車輛駕駛員使用的部分9mm手槍,1994年正式列裝。 根據H&K美國公司官方網站提供的資料,HK416【HKM4(舊稱)】的研製計劃是在2002年就開始的。當H&K公司改進了英國的 SA80(L85/L86)武器系統後,就在2002年初期開始評估改進M16系列卡賓槍的技術可行性,研究的目的是提高M16系列武器的可靠性及使用壽命。
HK416可以由標準的M16A2/A4上機匣改裝,HK公司所研製的只是導氣裝置、上機匣組件、槍管和彈匣。其導氣系統是改進後的AR-18式(活塞式)導氣裝置,經過G36和改進SA80的研究工作,想必HK公司的工程師對於這種導氣系統已經是駕輕就熟了。在G36之前,HK公司幾乎所有的自動武器都採用滾柱閉鎖,在G36之後,HK公司幾乎所有的自動武器也採用AR-18式的導氣裝置。HK公司的工程師也確實會利用成熟技術。不過無論如何,這種新的導氣裝置比起M16系列那種容易「骯臟」的導氣裝置更可靠,而且能大大減少使用者的維護次數。
此處要談到M16的導氣裝置,是氣吹式。就是在槍管一側開一個導氣孔,連接導氣管,導氣管連接槍機。工作過程為:子彈發射-------彈頭經過導氣孔--------一部分氣體進入導氣管,吹動槍機復位--------再次擊發。由於這種導氣方式的特點,大量的炭灰(槍葯燃燒後的殘余)會進入導氣管,堵塞導氣管並污染槍機,熱量還會蒸發槍油,使槍機出現故障。
為提高使用壽命,HK公司用優質的歐洲鋼製造了4種不同長度的冷鍛槍管,包括10、14.5、16.5和20英寸,槍管壽命均高於2萬發,目前有4種不同長度的槍管。另外又採用新的緩沖裝置,以提高武器的可靠性及安全性。另外又研製了更可靠的彈匣(M16用的4179標准彈匣常出現供彈故障、走火等現象)。從上面的圖片還可以看出,H&K也改進了。
卡賓槍是一種用來彌補中近距離火力空缺的武器。
㈦ 95式 沖鋒槍 圖
95式(QBZ95)5.8毫米突擊步槍代替陳舊的7.62毫米81式和56式(AK-47)的PLA第二代步兵攻擊武器。無托步槍在1997年被首次引進和在大多數的PLA精華單位服役中。
中國95式(也即是QBZ95)5.8毫米突擊步槍系列產品由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為PLA發展的標准自動武器。武器在1997年進入了PLA服役代替陳舊的7.62毫米56式和81式步槍。95式採用與法國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Giat)FAMAS類似的一種無托(bullpup)設計。武器提供三種改型:基本型突擊步槍QBZ95,班機槍QBB95和縮短的緊湊型步槍CAR95。大多數PLA的精華單位目前裝備95式。
計劃
PLA在1970年後期開始發展它的下一代突擊步槍。計劃的早期階段重心集中在小-口徑,高速率彈葯可比得上北約標准5.56X45毫米SS109和蘇聯5.54X39毫米M74彈葯的性能。在一些彈葯測試和評估之後,5.8X42毫米DBP87彈葯被最後選擇五位候選種類(5.6毫米,5.8毫米,5.81毫米,5.98毫米和6.00毫米)的獲勝者。彈葯產生從一個標准槍管930米/秒的出膛速度和有效射程400米。彈葯據說有一個較好的穿透能力勝於北約組織標准5.56毫米彈葯。
一旦彈葯准備好,PLA開始發展基於5.8毫米彈葯的一種新的步槍。在1990年中期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推出了全新的無托步槍設計即是QBZ95,並且武器被PLA採用被稱為95式代替較舊的56式和81式7.62毫米步槍。95式被首先看到在1997年和PLA的香港守備軍隊服役中,並且在北京1999年慶祝國慶50周年閱兵式也扮演重要角色。2005年PLA的大部分精華單位裝備95式被當做標准步槍。
95式的使用者經驗已經有極大爭議。無托設計不犧牲打擊力和殺傷效果而允許一個較短的武器全長。這有利於在狹窄空間像是裝甲車輛或直升飛機內使用。然而,相比較傳統設計的步槍,無托步槍不能夠被使用者按照以前的拿著方式正確射擊。另外,因為無托步槍退殼口非常接近使用者的面部,當廢彈殼跳出時使用者感到非常大的聲音、氣浪和煙塵。
改型
像許多突擊步槍設計,95式出現多種配置,包括基本型突擊步槍QBZ95,班機槍QBB95產生更高強度的火力和更遠的有效射程,還有被縮短的緊湊型步槍CAR95。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也已經發展武器的一個外銷型即是QBZ97(97式),射擊北約組織標准5.56X45毫米彈葯。5.8毫米步槍系列產品的另外一種武器是88型半自動狙擊步槍但是通常被視為一個分離的武器,共享95型的同樣設計和許多部件。
95式在一般的PLA軍隊服役能配備一種槍管下LC1-I 35毫米榴彈發射器。發射裝置是前面進彈而且能發射35毫米高爆(HE)和高爆反坦克彈葯(HEAT)具有最大400毫米射程。
QBB95班機槍安裝一套圖像增強夜視裝置。武器以一個稍微地較長的槍管超過標準的突擊步槍和一個75發彈鼓為特點。武器射擊5.8毫米「重彈葯」子彈生產較高強度火力和較遠射程的效果。
ARC95輕巧步槍被特別地設計用於特種部隊和空運軍隊使用。武器以一個被短縮的槍管為特點而且減少了重量。不像標準的QBZ95突擊步槍,ARC95不能夠增加使用一具榴彈發射器。
設計
95式是一種氣體操作、彈匣供彈、自動和一種無托設計的武器。它有一個短沖程氣體活塞和一個旋轉槍機。槍機拉柄位於槍身的頂端,在攜帶手柄之下。外殼是利用聚合物做成,連同手提把手,具有後瞄準器座,而且有架設點用於光學或夜視瞄準具。退殼口僅僅安排在武器的右側,因此,它不能從左肩射擊。
標准瞄準具是有開口式,刻度從100~500米。標准型突擊步槍前部的槍管部分左側無阻以便它能發射槍榴彈。它也可能配備有一個在槍管下榴彈發射器或使用一個小刺刀。95式步槍的射擊控制由一個板機和一個安全/選擇開關,位於後部槍身左側,在彈匣後面。步槍配備有一個30發彈匣和能點射或連射。
CAR95緊湊型步槍有一個被短縮的槍管並且因此不能發射槍榴彈或配備榴彈發射器。QBB95班機槍有一個較長的槍管,而且為較好的射擊精度配備有一個75發彈葯的彈鼓和一個可折疊的雙腳架。
子彈
突擊武器95式系列產品發射被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發展的5.58X42 mm DBP87子彈。子彈可得二個配置:標准彈葯和「重彈葯」。
標准5.58 mm子彈長度57~58mm和重量12~13g。子彈(射體)長度25mm和重量4.5g。這一種子彈被QBZ95突擊步槍和CAR95輕步槍使用。
「重彈葯」子彈在1986年被發展。它以一種長度28 mm的較沉重的子彈為特點。子彈也不同於標准5.58 mm子彈設計。這一種子彈被QBB95班機槍,QBU88狙擊步槍和QJY88通用機槍使用。
其它的彈葯包括空包彈(用於槍榴彈)和示蹤彈。
可選擇的附件
光學瞄準具(X3 倍率)
圖像增強夜視(X3 倍率,200 米距離)
短刺刀
QLJ91B 35 毫米防暴榴彈發射器
LC1-I 35 毫米戰斗榴彈發射器
手持式榴彈發射器
空包彈附件
攜帶吊帶
清潔零配件
激光照明
戰術照明
QBZ95自動步槍 QBZ95B短突擊步槍 QBB95班用機槍
全長 746mm 609mm 840mm
槍管長 463mm 326mm 557mm
全重 3.25kg 2.9kg 3.95kg
初速 930m/s 790m/s 970m/s
理論射速 650RPM
戰斗射速 單發 40RPM
連發 100RPM
直射距離 370m ? 680m
有效射程 400m 300m 600m
彈匣容量 30rds 30rds 75rds 總的來說95不錯,但缺點明顯,卧射過高,彈葯煙過大。
㈧ 誰能提供些95這種槍的資料
中國95式突擊步槍
95式(QBZ95)5.8毫米突擊步槍代替陳舊的7.62毫米81式和56式(AK-47)的PLA第二代步兵攻擊武器。無托步槍在1997年被首次引進和在大多數的PLA精華單位服役中。
中國95式(也即是QBZ95)5.8毫米突擊步槍系列產品由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為PLA發展的標准自動武器。武器在1997年進入了PLA服役代替陳舊的7.62毫米56式和81式步槍。95式採用與法國法國地面武器工業集團公司(Giat)FAMAS類似的一種無托(bullpup)設計。武器提供三種改型:基本型突擊步槍QBZ95,班機槍QBB95和縮短的緊湊型步槍CAR95。大多數PLA的精華單位目前裝備95式。
早期95式步槍在PLA的香港守備部隊服役能配備一種槍管下91B型(QLJ91B)35毫米榴彈發射器。後進彈的發射裝置用來發射無致命的防暴榴彈。
計劃
PLA在1970年後期開始發展它的下一代突擊步槍。計劃的早期階段重心集中在小-口徑,高速率彈葯可比得上北約標准5.56X45毫米SS109和蘇聯5.54X39毫米M74彈葯的性能。在一些彈葯測試和評估之後,5.8X42毫米DBP87彈葯被最後選擇五位候選種類(5.6毫米,5.8毫米,5.81毫米,5.98毫米和6.00毫米)的獲勝者。彈葯產生從一個標准槍管930米/秒的出膛速度和有效射程400米。彈葯據說有一個較好的穿透能力勝於北約組織標准5.56毫米彈葯。
一旦彈葯准備好,PLA開始發展基於5.8毫米彈葯的一種新的步槍。在1990年中期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推出了全新的無托步槍設計即是QBZ95,並且武器被PLA採用被稱為95式代替較舊的56式和81式7.62毫米步槍。95式被首先看到在1997年和PLA的香港守備軍隊服役中,並且在北京1999年慶祝國慶50周年閱兵式也扮演重要角色。2005年PLA的大部分精華單位裝備95式被當做標准步槍。
95式的使用者經驗已經有極大爭議。無托設計不犧牲打擊力和殺傷效果而允許一個較短的武器全長。這有利於在狹窄空間像是裝甲車輛或直升飛機內使用。然而,相比較傳統設計的步槍,無托步槍不能夠被使用者按照以前的拿著方式正確射擊。另外,因為無托步槍退殼口非常接近使用者的面部,當廢彈殼跳出時使用者感到非常大的聲音、氣浪和煙塵。
改型
像許多突擊步槍設計,95式出現多種配置,包括基本型突擊步槍QBZ95,班機槍QBB95產生更高強度的火力和更遠的有效射程,還有被縮短的緊湊型步槍CAR95。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也已經發展武器的一個外銷型即是QBZ97(97式),射擊北約組織標准5.56X45毫米彈葯。5.8毫米步槍系列產品的另外一種武器是88型半自動狙擊步槍但是通常被視為一個分離的武器,共享95型的同樣設計和許多部件。
95式在一般的PLA軍隊服役能配備一種槍管下LC1-I 35毫米榴彈發射器。發射裝置是前面進彈而且能發射35毫米高爆(HE)和高爆反坦克彈葯(HEAT)具有最大400毫米射程。
QBB95班機槍安裝一套圖像增強夜視裝置。武器以一個稍微地較長的槍管超過標準的突擊步槍和一個75發彈鼓為特點。武器射擊5.8毫米「重彈葯」子彈生產較高強度火力和較遠射程的效果。
ARC95輕巧步槍被特別地設計用於特種部隊和空運軍隊使用。武器以一個被短縮的槍管為特點而且減少了重量。不像標準的QBZ95突擊步槍,ARC95不能夠增加使用一具榴彈發射器。
設計
95式是一種氣體操作、彈匣供彈、自動和一種無托設計的武器。它有一個短沖程氣體活塞和一個旋轉槍機。槍機拉柄位於槍身的頂端,在攜帶手柄之下。外殼是利用聚合物做成,連同手提把手,具有後瞄準器座,而且有架設點用於光學或夜視瞄準具。退殼口僅僅安排在武器的右側,因此,它不能從左肩射擊。
標准瞄準具是有開口式,刻度從100~500米。標准型突擊步槍前部的槍管部分左側無阻以便它能發射槍榴彈。它也可能配備有一個在槍管下榴彈發射器或使用一個小刺刀。95式步槍的射擊控制由一個板機和一個安全/選擇開關,位於後部槍身左側,在彈匣後面。步槍配備有一個30發彈匣和能點射或連射。
CAR95緊湊型步槍有一個被短縮的槍管並且因此不能發射槍榴彈或配備榴彈發射器。QBB95班機槍有一個較長的槍管,而且為較好的射擊精度配備有一個75發彈葯的彈鼓和一個可折疊的雙腳架。
子彈
突擊武器95式系列產品發射被中國北方工業總公司(NORINCO)發展的5.58X42 mm DBP87子彈。子彈可得二個配置:標准彈葯和「重彈葯」。
標准5.58 mm子彈長度57~58mm和重量12~13g。子彈(射體)長度25mm和重量4.5g。這一種子彈被QBZ95突擊步槍和CAR95輕步槍使用。
「重彈葯」子彈在1986年被發展。它以一種長度28 mm的較沉重的子彈為特點。子彈也不同於標准5.58 mm子彈設計。這一種子彈被QBB95班機槍,QBU88狙擊步槍和QJY88通用機槍使用。
其它的彈葯包括空包彈(用於槍榴彈)和示蹤彈。
可選擇的附件
光學瞄準具(X3 倍率)
圖像增強夜視(X3 倍率,200 米距離)
短刺刀
QLJ91B 35 毫米防暴榴彈發射器
LC1-I 35 毫米戰斗榴彈發射器
手持式榴彈發射器
空包彈附件
攜帶吊帶
清潔零配件
激光照明
戰術照明
㈨ 希爾頓多用途防暴槍有哪些配用彈種
為適應在瞬息萬變的情況下對武器射程、彈葯威力等的不同要求,減輕單兵負荷,提高單兵的獨立作戰能力,英國希爾頓公司研製生產了一種多用途防暴槍,現已裝備英國治安部隊使用。
結構特點
希爾頓多用途防暴槍結構簡單,堅固耐用,可通過更換槍管和插接件來發射從步槍彈到40mm榴彈等不同口徑的彈葯,從而形成多口徑、多用途的系列化防暴槍系統。
槍
該槍可採用長、短兩種37mm槍管。長槍管用來發射遠程彈和棍彈。採用長槍管時,槍托裝在機匣後面,給武器一個附加的控制裝置,可打開槍膛,以便插入一根帶有拉殼鉤的12號防暴霰彈槍槍管。
短槍管用來發射37mm照明彈。採用短槍管時,可將25mm短槍管插入37m槍管中,以便發射25mm照明彈或防暴彈。此外,也可插入5.56mm線膛槍管或其他口徑的步槍槍管,還可用40mm槍榴彈發射管取代37mm槍管。
該槍的基礎構件是機匣和裝有擊發機構與擊錘的握把。握把的前邊有一個可旋接37mm滑膛槍管的凸緣。槍管用鉸鏈與凸緣聯結,因而可以打開槍管,露出槍膛,以便裝彈和退殼。機匣上有一個保險裝置,以確保槍管未合膛閉鎖時,不能擊發。
該槍還有一個可改善握持方式、保護射手不被槍管燙傷的前握把。該槍的所有部件,包括全部槍管和插接件在內,可裝入一個手提袋中,便於攜行。
瞄準裝置
該槍配有機械瞄準具和望遠鏡式或準直式光學瞄準鏡。
彈葯
該槍發射步槍彈,12號霰彈,25mm照明彈與防暴彈,37mm照明彈和40mm榴彈。
性能數據
口徑:5.56mm、12號、25mm、37mm、40mm;自動方式:雙動式;發射方式:單發;供彈方式:手工裝填;全槍最大長度:828mm;全槍質量:(內插有12號槍管)2.8kg;瞄準裝置:機械瞄準具與光學瞄準具;配用彈種:步槍彈,12號霰彈,25mm、37mm和40mm彈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