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履帶式挖掘機的底盤是指行走裝置嗎
底盤就是旋轉大齒輪那塊 那個支架 叫底盤也可以說是下面的總稱 行走就是行走 旋轉就是旋轉
② 小松履帶式挖掘機行走裝置的構造是什麼樣的
履帶式行來走裝置由「四輪源一帶」(即驅動輪2、導向輪7、支重輪3、托鏈輪6及履帶1)、張緊裝置4和緩沖彈簧5,行走機構11,行走架(包括底架10、橫梁9和履帶架8)等組成。驅動裝置是雙速液壓馬達經過減速器減速,帶動驅動輪和履帶行走。導向輪是通過張緊裝置和行走架連接。張緊緩沖裝置是用以調整履帶的張緊度,並在前部履帶受到沖擊時起緩沖作用。履帶上部由托鏈輪支持,下部通過支重輪將載荷傳到地面。
挖掘機行走時驅動輪在履帶的緊邊一驅動段及接地段(支撐段)產生一拉力,企圖把履帶從支重輪下拉出,由於支重輪下的履帶與地面間有足夠的附著力,阻止履帶的拉出,迫使驅動輪卷動履帶,導向輪再把履帶鋪設到地面上,從而使挖掘機借支重輪沿著履帶軌道向前運行。
挖掘機轉向時由安裝在兩條履帶上,分別由兩台液壓泵供油的行走馬達(用一台油泵供油時需採用專用的控制閥來操縱)控制油路,可以很方便地實現轉向或就地轉彎,以適應挖掘機在各種地面、場地上運行。液壓挖掘機的轉彎情況,為兩個行走馬達旋轉方向相反、挖掘機就地轉向)僅向一個行走馬達供油,挖掘機則繞著一側履帶轉向。
③ 挖掘機,推土機履帶行走裝置的主要優點的什麼
採用履帶行走,就象鋪了一道無限延長的軌道一樣,使它能夠平穩、迅速、安全地通過各種復雜路況.由於接地面積大,所以增大了在松軟、泥濘路面甚至於某些河冰面上的通過能力,降低了下陷量,履帶板上有花紋並能安裝履刺,在雨、雪、冰或上坡等路面上能牢牢地抓住地面,不會滑轉。
④ 挖掘機行走馬達的工作原理
挖掘機的結構與工作原理
液壓挖掘機主要由發動機、液壓系統、工作裝置、行走裝置和電氣控制等部分組成。液壓系統由液壓泵、控制閥、液壓缸、液壓馬達、管路、油箱等組成。電氣控制系統包括監控盤、發動機控制系統、泵控制系統、各類感測器、電磁閥等。
液壓挖掘機一般由工作裝置、回轉裝置和行走裝置三大部分組成(圖1)。根據其構造和用途可以區分為:履帶式、輪胎式、步履式、全液壓、半液壓、全回轉、非全回轉、通用型、專用型、鉸接式、伸縮臂式等多種類型。
工作裝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務的裝置。它由動臂、斗桿、鏟斗等三部分鉸接而成。動臂起落、斗桿伸縮和鏟斗轉動都用往復式雙作用液壓缸控制。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施工作業的需要,液壓挖掘機可以配裝多種工作裝置,如挖掘、起重、裝載、平整、夾鉗、推土、沖擊錘等多種作業機具(圖2)。
回轉與行走裝置是液壓挖掘機的機體,轉台上部設有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發動機是液壓挖掘機的動力源,大多採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場地, 也可改用電動機。
液壓傳動系統通過液壓泵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缸等執行元件,推動工作裝置動作,從而完成各種作業。以工地使用較多的PV-200型液壓挖掘機為例。該機採用改進型的開式中心 負荷感測系統(OLSS)。該系統用控制斜盤式變數柱塞泵斜盤角度(輸出流量)的方法,減少了發動機的功率輸出,從而減少燃油消耗,是一種節能型系統(見圖3)。
這種液壓系統的特點是:定轉矩控制,能維持液壓泵驅動轉矩不變,載斷控制,可以減少作業時間的卸荷損失;油量控制,可減少空擋和微調控制時液壓泵的輸出流量,減少功率損失。
⑤ 履帶底盤的構造
履帶底盤是整個鑽機的支承底座,由底盤車架、履帶、驅動輪、支重輪、托鏈輪、引導輪和履帶張緊裝置等組成,如圖6-1所示。
車架5通過支重輪6、履帶1將載荷傳至地面。履帶為封閉狀環繞過驅動輪8和引導輪2,托鏈輪7支持履帶上半邊,使之不下垂,行走裝置的動力由行走液壓馬達10經行走減速機9傳給驅動輪,使整個行走裝置運行,當履帶由於磨損而伸長時,可由張緊裝置4調節其松緊度。
1.車架
車架是履帶自行底盤的承重結構。車架按結構不同可分為組合式和整體式。
圖6-1 履帶底盤結構圖
組合式車架(圖6-2)的履帶架為框架結構。橫梁是工字鋼或焊接的箱形梁,履帶架通常採用下部敞開的門形截面,兩端呈叉形,以便安裝驅動輪、導向輪、和支重輪。這種結構的優點是可根據鑽機長寬不同的尺寸要求不需改變機架結構,換裝加寬的橫梁和加長的履帶架就可安裝不同長度和寬度的履帶。它的缺點是履帶架截面削弱較多,剛性較差,在截面削弱處易產生裂縫。
圖6-3是整體式車架,是將橫梁和履帶架焊為一體。具有構造簡單、布置緊湊、質量輕、剛性好等優點。此外,這種結構還可使支重輪直徑做得較小,根據履帶自行底盤的長度,支重輪數量每邊可裝5~9個。這樣,機重可均勻地傳給地面,這對於承載能力較低的地面使用更為有利。
2.履帶與驅動輪
履帶是用來將機械的質量傳給地面,其形狀和構造必須考慮到機器的穩定性和對各種工況的適應性,行走時還要保證能有足夠的牽引力。每條履帶由履帶板、軌鏈總成等組成,如圖6-4所示。
履帶板用特製鋼螺栓裝在左右履帶節上。履帶節是供支重輪滾動的軌道。每對履帶節的前銷孔內壓配一個銷套,然後再使其與前一對履帶節的後銷孔用履帶銷鉸接,履帶銷與銷套是間隙配合,履帶銷的兩端與前一對履帶節的後銷孔是過盈配合,這樣就使前後兩對履帶節通過履帶銷與銷套呈鉸接狀態,前後兩塊履帶板能自由相對轉動。整條履帶的履帶節都安裝好後,形成一條帶導軌面的套筒滾子鏈。驅動輪的輪齒就通過銷套與履帶相嚙合。
圖6-2 組合式車架
圖6-3 整體式車架
圖6-4 組合式履帶
目前,履帶總成零件已通用化,其中履帶板一律採用質量小、強度高、結構簡單、價格低的軋制履帶板,履帶板的斷面形狀對工程機械的牽引附著性能和其他一些使用性能有很大影響。
履帶板的結構根據用途不同,通常分為普通用、濕地用、沼澤地用和岩石地用等履帶板。
(1)普通履帶板 一般有20~80mm高的履刺。其中單筋式履帶板牽引力大,用於推土機;雙筋式履帶板,剛度大,兼有牽引性能和轉向性能,用於裝載機;三筋式履帶板用於挖掘機(圖6-5a、b、c)。
(2)濕地、沼澤地履帶板 有三角形(圖6-5d)和四邊形(從履帶縱向剖面看)。前者為履帶推土機用,後者多為履帶式挖掘起重機用。
圖6-5 履帶板結構
(3)岩石地履帶板 為加強履帶板,及防止側滑,兩側有加強筋(圖6-5e)。履帶板可用40Mn2鑄成,為減輕質量,厚度在7~8mm之間,寬度在600~1800mm范圍內,接地比壓可減少到30~10kPa。
驅動輪用來驅動履帶。它安裝在履帶自行底盤的後部。它的齒距一般為履帶節距的一半,也就是每個一個齒和履帶節銷相嚙合。這樣驅動輪上的一半齒磨損後,可調換另一半再工作,以延長其使用壽命。但也有履帶的節距等於驅動輪的節距。這樣,就能同時有幾個節銷與齒嚙合,受力比較均勻,圖6-6為組合式履帶的驅動輪。
3.支重輪和托鏈輪
支重輪用來支承車體的質量,並將機重傳給履帶,在行駛過程中,它除了沿履帶導軌滾動外,還要夾持履帶,防止履帶橫向滑移而造成支重輪脫軌,在機械轉向時,它又要迫使履帶在地面上橫向滑移。
支重輪常在泥水、塵土中工作、且受較大沖擊載荷,工作條件差。因此要求它的相對轉動部分密封可靠、輪圈耐磨,滾動阻力要小支重輪有單邊和雙邊兩種,兩者結構相同,雙邊支重輪的僅多一輪緣。單邊支重輪只是在兩個輪緣的內側或外側帶有凸邊,雙邊支重輪則在輪緣的內、外側都有凸邊,使之能更好地夾持履帶,但其滾動阻力大。因此每台設備上雙邊支重輪的數目不應超過單邊支重輪的數目。。
圖6-6 組合式履帶的驅動輪
如圖6-7所示的支重輪是一種直軸式結構。支重輪軸8是不轉動的,通過兩端軸座3固定在履帶架上。支重輪體4分兩段焊接而成,輪邊有凸緣,起支承履帶的作用,使履帶板行走時不會橫向滑落。支重輪內壓裝有軸套5。軸兩端裝有浮動油封。
圖6-7 支重輪
托鏈輪用來承托上部履帶。不讓它下垂過多,以減少運動時的振跳現象,同時引導上部履帶運動方向,防止它側向滑落。
托鏈輪的形式與支重輪相似,但承受的力量較小,工作條件較好,所以它的結構比較簡單,尺寸較小,如圖6-8所示。
4.導向輪與張緊裝置者為履帶推土機用,後者多為履帶式挖掘起重機用。
導向輪的作用是支承履帶和引導履帶正確地卷繞,同時它與張緊裝置一起使履帶保持一定的張緊度,並緩和道路傳來的沖擊力,減少履帶在運動過程中的振跳現象。履帶運動過程的振跳會導致沖擊載荷和額外的功率損耗,加快履帶銷和銷孔之間的磨損。當履帶遇到障礙物時,張緊裝置可以讓導向輪後移一些,避免履帶過於局部張緊。
圖6-8 托鏈輪
左右支承滑塊的後面通過左右叉臂裝著張緊裝置。這種滑塊式張緊裝置有兩種調整張緊方式。一種是螺旋調整式,它由張緊螺桿和張緊彈簧組成。另一種是黃油調整式,它由液壓缸、活塞與張緊彈簧等組成,這是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張緊裝置,(圖6-9)。它通過手搖泵向張緊裝置壓注黃油,由液壓缸和柱塞對導向輪位置進行調節來達到履帶張緊。注入液壓缸內的黃油量的多少決定了履帶的張緊程度。若履帶過緊或需要拆卸履帶時,可擰松放油螺塞,擠出黃油,減少張緊力。
圖6-9 液壓張緊裝置示意圖
張緊彈簧,在預緊後應有適當的緩沖作用的行程,以便在行駛不平道路或遇到障礙物時起緩沖作用。
⑥ 挖掘機的結構及工作原理是怎樣的
液壓挖掘機的傳動方式主要是採用高速斜盤式軸向柱塞液壓馬達驅動,運用兩級行星齒輪來傳動減速器,將整個動力傳輸到驅動輪上面,使得履帶轉動起來.兩個油泵供油給兩側的行走馬達,通過對油路控制
可以使兩側的履帶呈正反轉動狀態,從而有效的實現機器的後退、前進和原地轉動.
液壓挖掘機主要由發動機、液壓系統、工作裝置、行走裝置和電氣控制等部分組成。液壓系統由液壓泵、控制閥、液壓缸、液壓馬達、管路、油箱等組成。電氣控制系統包括監控盤、發動機控制系統、泵控制系統、各類感測器、電磁閥等。
液壓挖掘機一般由工作裝置、回轉裝置和行走裝置三大部分組成。根據其構造和用途可以區分為:履帶式、輪胎式、步履式、全液壓、半液壓、全回轉、非全回轉、通用型、專用型、鉸接式、伸縮臂式等多種類型。
工作裝置是直接完成挖掘任務的裝置。它由動臂、斗桿、鏟斗等三部分鉸接而成。動臂起落、斗桿伸縮和鏟斗轉動都用往復式雙作用液壓缸控制。為了適應各種不同施工作業的需要,液壓挖掘機可以配裝多種工作裝置,如挖掘、起重、裝載、平整、夾鉗、推土、沖擊錘等多種作業機具。
回轉與行走裝置是液壓挖掘機的機體,轉台上部設有動力裝置和傳動系統。發動機是液壓挖掘機的動力源,大多採用柴油要在方便的場地, 也可改用電動機。
液壓傳動系統通過液壓泵將發動機的動力傳遞給液壓馬達、液壓缸等執行元件,推動工作裝置動作,從而完成各種作業。
⑦ 小型挖土機行走裝置的組成
行走架是小型挖土機行走裝置的載重框架,它由支撐架,承重梁和履帶架構成
履帶行走裝置由「四輪一帶」(即主動輪,導輪,支重輪,錕軸,及其履帶)那樣可以使上端凈重勻稱傳到路面,有利於在承重力較低的路面應用,提升行走特性。
小型挖土機關鍵用於市政道路建設或是狹小空間內工作考慮辦公環境和具體標准等要素應選用硫化橡膠履帶,因為硫化橡膠履帶具備對地面毀壞小,噪音低,速度更快,震動小,接地裝置比壓小,驅動力大,能夠降低路面對機械設備的沖擊性等優勢,在極端環境中或在野外工作時能夠應用鋼制履帶以融入極端的工作狀況,而輪式行走裝置雖然有運作速度更快,操控性好,運作時車胎不損壞地面,因此,在城市規劃建設中很火爆,可是其他接地裝置比壓大,爬坡度小,發掘工作時必須用專業支腳支撐點,以保證挖掘機的可靠性和安全系數。
⑧ 挖掘機履帶的結構
挖掘機行走系統前方是引導輪,頂著引導輪的是一個漲緊油缸,油缸內注黃油。通過打黃油把引導輪向前頂出,拉長了履帶的接地長度,履帶也隨之拉緊。
⑨ 挖掘機履帶驅動原理
行走動來力傳輸路線:
柴油機——聯源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中央回轉接頭——行走馬達(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減速箱——驅動輪——軌鏈履帶——實現行走。
(9)挖掘機履帶行走裝置結構設計擴展閱讀:
1、回轉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回轉馬達(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減速箱——回轉支承——實現回轉
2、動臂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動臂油缸(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動臂運動
3、斗桿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斗桿油缸(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斗桿運動
4、鏟斗運動傳輸路線:柴油機——聯軸節——液壓泵(機械能轉化為液壓能)——分配閥——鏟斗油缸(液壓能轉化為機械能)——實現鏟斗運動
⑩ 我的畢業設計題目是:2.5噸單斗履帶式液壓挖掘機工作裝置結構設計
2.5噸一般是指一次挖掘的最大重量,當然是有餘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