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實驗裝置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3-13 09:58:16

『壹』 在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裝置中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

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吸收植物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根據實驗前後的變化證明植物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貳』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演示實驗中,甲、乙裝置同時放在黑暗處一晝夜的目的是()A.充分進行光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回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綠答色植物光合作用.在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中,為了驗證綠色植物在光下能製造澱粉,必須先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才能驗證葉片內的澱粉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製造的.綜上所述A、B、C選項不符合題意,只有選項D符合題意.
故選:D.

『叄』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實驗

甲裝置里之所以會有澱粉是因為實驗前沒有對葉片進行飢餓處理,原有的澱粉沒有被消耗掉.
需要再實驗前將葉片置於陰涼處,進行飢餓處理.

『肆』 光合作用中吸收二氧化碳的溶液

甲裝置里之所以會有澱粉是因為實驗前沒有對葉片進行飢餓處理,原有的澱粉沒有被消耗掉.
需要再實驗前將葉片置於陰涼處,進行飢餓處理.

『伍』 小華用如圖甲、乙兩套裝置做「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實驗.甲裝置的水槽里盛有氫氧化鈉溶液,乙裝置的水

(1)氫氧化鈉溶液抄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乙裝置中沒有二氧化碳,清水不能吸收二氧化碳,甲裝置中有二氧化碳.甲乙唯一不同的變數是有無二氧化碳,因此甲裝置存在的目的是形成對照實驗.
(2)實驗一開始要將兩裝置同時放置在黑暗環境中一晝夜,這樣做的目的是將葉片中原有的澱粉運走或耗盡,以排除原有的澱粉對實驗的干擾,保證實驗結果所檢測到的澱粉是實驗過程中形成的.這一方案是利用了綠色植物在黑暗處,只進行呼吸作用,不進行光合作用原理.
(3)由於甲葉片所處的環境沒有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是進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所以甲葉片由於缺乏原料而沒有進行光合作用,不能製造有機物澱粉,因此遇碘不能變藍色.
故答案為:
(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2)將裝置中的植物放於黑處一晝夜;呼吸作用
(3)甲;光合

『陸』 圖中為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演示實驗,根據回答下列問題

根據題目吧,我猜圖大概應該是盆植物,都用透明罩蓋上,然後一個里邊放了氫氧版化鈉溶液,一個里權邊放的是水。若果是這樣的話,那麼
第3的答案應該是乙(里邊放水的),第4個是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吸收二氧化碳
如果不是的話,就忽略我吧

『柒』 某興趣小組為探究植物光合作用所需的原料,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氫氧化鈉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

實驗步驟:暗處理→部分光照→光照→摘下葉片→酒精脫色→漂洗加碘→觀察顏色
(1)暗處理:把盆栽放到黑暗處一晝夜,目的是把葉片中的澱粉全部轉運和消耗.這樣實驗中用碘液檢驗的澱粉只可能是葉片在實驗過程中製造的,而不能是葉片在實驗前貯存.
部分光照:用黑紙片把葉片的一部分從上下兩面遮蓋起來,然後移到陽光下照射. 幾小時後,摘下葉片,去掉遮光的紙片.
(2)開啟抽氣泵後,玻璃瓶內的空氣減少,外界空氣通過裝有濃氫氧化鈉的玻璃瓶再進入有葉片的玻璃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被氫氧化鈉溶液所吸收,玻璃瓶中的葉片就得不到二氧化碳;玻璃瓶外葉片可以正常的吸收二氧化碳;因此玻璃瓶內外的葉片是一組對照實驗,瓶外的葉片是實驗組,瓶內的葉片是對照組,變數是二氧化碳.
(3)脫色:把葉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片中的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葉片變成黃白色.便於觀察到澱粉遇碘變藍的顏色反應.
(4)觀察現象,得出結論:稍停片刻,用清水沖掉碘液,觀察葉片顏色變化.B葉片分沒有變藍色,A葉片變成藍色.說明,光是光合作用的條件,綠葉在光下製造澱粉.還說明光合作用的產物是澱粉,該實驗還說明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
故答案為:(1)黑暗(暗)有機物(澱粉)(2)對照二氧化碳
(3)水葉綠素(4)不變澱粉二氧化碳

『捌』 在檢驗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實驗中,第一套裝置是把天竺葵枝條插入盛有清水的小燒杯中,並把小燒杯放入

綠色植物通過葉綠體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轉變成儲存能量的有機物,並釋放出氧氣的過程.叫做光合作用,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強度、溫度、二氧化碳的濃度等.實驗中第一套裝置與第二套此裝置形成一組對照實驗,科學探究要設置變數,並且探究實驗的變數的惟一,變數是二氧化碳,第一套裝置是清水,不吸收二氧化碳,第二套裝置 里的氫氧化鈉溶液能溶解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套裝置里沒有二氧化碳.所以,第二套裝置中放入的氫氧化鈉溶液的作用是吸收空氣中二氧化碳.
故選:B

『玖』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的實驗

某學生為了證明植物呼吸放出二氧化碳,設計了如圖的實驗裝置,其中綠色植物生長旺盛。將裝置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時後觀察結果。試分析: (1)該裝置放在黑暗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該實驗除必須在黑暗中完成外,還應注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實驗中,有同學提出,需要同時進行另一組其他條件相同但不放植物的實驗。你認為有沒有意義?簡述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題主要測試學生的理解能力、設計和完成實驗的能力,其知識載體為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氣,而植物的呼吸作用是吸收氧氣,放出二氧化碳。【答案】(1)讓植物只進行呼吸作用①燒杯口及植物莖周圍、兩塊夾板之間要用凡士林密封;②不能見光,否則植物會通過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2)有意義。因為該實驗需要設立對照實驗,即有植物的燒杯內的石灰水因吸收植物放出的二氧化碳而變渾濁,而對照實驗中的石灰水不變渾濁。

為證實「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必須的原料」,某同學制定了下列實驗方案:⑴ 實驗目的(略)
⑵ 實驗材料和用具(略)
⑶ 實驗方法和步驟
① 用一適當大小的玻璃罩罩住一株生長正常的盆栽綠色植物和一杯NaOH溶液,密封不漏氣。
② 將上述植物及裝置放在暗室中飢餓,消耗掉葉片內貯藏的有機物。暗室內裝有綠色安全燈。
③ 飢餓一定時間後,自暗室中取出,照光若干小時,使其充分進行光合作用。
④ 取一片葉,放入盛有酒精的燒杯中,水浴加熱,是葉綠素溶於酒精中。
⑤ 將已脫綠的葉片取出,平鋪在一個培養皿內,用碘-碘化鉀溶液,檢測有無澱粉的特異顏色反映出現。

『拾』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的實驗中.甲乙裝置同放在黑暗中一晝夜的目的是()A.暇收干凈氧氣B.吸收

本題要「驗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作為探究實驗來說,實驗中應有唯一的專變數--二氧屬化碳,其它條件要相同且要滿足光合作用需要,在綠葉在光下製造有機物實驗中,為了驗證綠色植物在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製造澱粉,必須先讓葉片內原有的澱粉運走耗盡,才能驗證葉片內的澱粉是綠色植物在光下光合作用製造的,故只有選項C符合題意.
故選:C.

閱讀全文

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位移檢測裝置遠距 瀏覽:950
電器設備有靜電怎麼辦 瀏覽:462
為什麼腎臟結石不建議超聲波碎石 瀏覽:241
電力負荷檢測裝置 瀏覽:17
機械應急起泵裝置如何接線 瀏覽:946
什麼是ab閥門 瀏覽:611
暖氣進水閥門半開 瀏覽:948
如圖所示的四種機械裝置中 瀏覽:244
臨沂五金機械市場 瀏覽:413
聯塑管道閥門dn50 瀏覽:43
前輪軸承承受什麼 瀏覽:153
安全閥前端為什麼要加閥門 瀏覽:630
環氧樹脂板用什麼設備生產 瀏覽:247
燈泡出問題儀表盤什麼標志亮 瀏覽:422
物業什麼時候給開暖氣閥門 瀏覽:498
除塵器清灰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611
超聲波測距為什麼會中斷 瀏覽:530
外圓110內孔50的軸承是多少 瀏覽:946
u型槽軸承孔怎麼加工 瀏覽:971
點式欄桿五金件圖片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