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運動和力的相關實驗裝置

運動和力的相關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2-03-13 07:20:37

① 有關機械運動和力的存在的兩個科學小實驗

一、機械運動:
1、器材:電動玩具車
2、方法:開了電,讓它滿地跑,證明了電能能夠轉換為機械能,從而證明了機械運行的存在.
二、力:(驗證重力的存在)
1、器材:彈簧秤、繩子、小鐵塊、天平
2、方法:用繩子把小鐵塊拴起來,掛在彈簧秤上,看示數,用天平秤出小鐵塊的重量,從而驗證了重力的存在,二者相除,還可以得到g.
當然你也可以驗證浮力、阻力、摩擦力等.都是力.

② 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______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

(1)為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應採用控制變數法的思想;為了使小車在剛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的速度相同,就必須讓小車在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2)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決定了小車受到的阻力大小;水平面越光滑,摩擦力就越小;阻力越小,改變其運動狀態用的時間就越長,小車運動越遠;
(3)根據實驗現象進行科學的推理,是物理上常用的方法;如果沒有了摩擦阻力,小車的運動狀態就不會改變,即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小、遠;(3)做勻速直線運動.

③ 用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下滑,是

(1)根據控制變數法的思想;讓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位置專由靜止開始滑下,是屬為了使小車滑到斜面底端時具有相同速度;
(2)觀察圖中三次實驗,小車在水平面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同,這說明小車受到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
(3)對比三幅圖,不難看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速度減小的越慢,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
(4)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出: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著名的牛頓第一定律;
故答案為:(1)速度;(2)粗糙程度;(3)小;遠;(4)勻速直線運動;牛頓第一定律.

④ 如圖所示,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實驗中.(1)讓小車每次從斜面______由靜止滑下,改變水平面的粗糙

(1)每次實驗為了使小車滑到底端時,具有相同的速度,應讓小車從同一斜面同一高度由靜止滑下;
(2)由表格中數據知,接觸面越來越光滑,摩擦力越來越小,小車運動的距離越遠,運動狀態改變的越來越慢;
(3)由上推理知,如果沒有摩擦力,小車的運動運動狀態將不變,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同一高度;(2)小;遠;(3)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⑤ 在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時,小明用如圖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小明認為,影響小車在水平面上滑行距離的因素除了

小車從斜面上滑下後,是靠慣性前進的,所以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初速度越快,滑行得越遠.這些都會干擾實驗的結果;
為了控制這兩個量,可用同一輛小車,從同一個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
三次實驗,平面越光滑,小車所受阻力也越小,前進距離就越遠,運動時間就越長;
小車之所以最終停下來,是因為受到了摩擦阻力的作用,所以我們推測,當這種阻力為零時,小車將會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質量、速度,小車,斜面,高度,小,遠,長,零,勻速直線運動.

⑥ 與力有關的科學實驗

重力加速度測量的十種方法

方法一、用彈簧秤和已知質量的鉤碼測量
將已知質量為m的鉤碼掛在彈簧秤下,平衡後,讀數為G.利用公式G=mg得g=G/m.
方法二、用滴水法測重力加速度
調節水龍頭閥門,使水滴按相等時間滴下,用秒錶測出n個(n取50—100)水滴所用時間t,則每兩水滴相隔時間為t′=t/n,用米尺測出水滴下落距離h,由公式h=gt′2/2可得g=2hn2/t2.
方法三、用單擺測量(見高中物理學生實驗)
方法四、用圓錐擺測量.所用儀器為:米尺、秒錶、單擺.
使單擺的擺錘在水平面內作勻速圓周運動,用直尺測量出h(見圖1),用秒錶測出擺球n轉所用的時間t,則擺球角速度ω=2πn/t

擺球作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力F=mgtgθ,而tgθ=r/h所以mgtgθ=mω2r由以上幾式得:
g=4π2n2h/t2.
將所測的n、t、h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五、用斜槽測量,所用儀器為:斜槽、米尺、秒錶、小鋼球.

按圖2所示裝置好儀器,使小鋼球從距斜槽底H處滾下,鋼球從水平槽底末端以速度v作平拋運動,落在水平槽末端距其垂足為H′的水平地面上,垂足與落地點的水平距離為S,用秒錶測出經H′所用的時間t,用米尺測出S,則鋼球作平拋運動的初速度v=S/t.不考慮摩擦,則小球在斜槽上運動時,由機械能守恆定律得:mgH=mv2/2.所以g=v2/2H=S2/2Ht2,將所測代入即可求得g值.
方法六、用打點計時器測量.所用儀器為:打點計時器、直尺、帶錢夾的鐵架台、紙帶、夾子、重物、學生電源等.
將儀器按圖3裝置好,使重錘作自由落體運動.選擇理想紙帶,找出起始點0,數出時間為t的P點,用米尺測出OP的距離為h,其中t=0.02秒×兩點間隔數.由公式h=gt2/2得g=2h/t2,將所測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七、如圖4,標有刻度的粗細均勻的U型管裝有適量的水固定在小車上,用不計質量的彈簧秤拉著小車在光滑水平面上作勻加速運動,彈簧秤讀數為F,用天平測出整個小車裝置的質量為M,小車運動時兩液面高度差為Δh,U型管兩管相距為L.
設U型管水平部分橫截面積為S,則這段液體質量為m=ρ·S·L,ρ為水的密度.整個系統以加速度a=F/M沿水平方向運動,作用在該段水的合作力應為F=ma=ρ·S·LF/M.這個合外力由兩臂液柱的壓力差提供,即F=ρ·g·S·Δh.所以ρ·g·S·Δh=ρ·S·LF/M.由此可得:g=F·L/M·Δh,將所測F、L、M、Δh代入可求得g值.
方法八、將方法七中的U型管換成有刻度的玻璃缸(如圖5)內徑為D,其它條件不變,水與小車一起作勻加速運動時,液面上下高差為Δh,這時測力計的讀數為F,整套裝置質量為M,加速度a=F/M.

在液體斜面上取一微小體積元,設其質量為m,所受重力為mg,它還受到下面液體給予的支持力N,這兩個力的合力是產生加速度a的合力,即mg·tgα=ma.又tgα=Δh/D,所以g=F·D/M·Δh,將所測D、F、M、Δh代入即可求g.


方法九、在小車上固定一個「⊥」形支架,上面裝有量角器.量角器的圓心處掛有一重錘線,如圖6所示.用天平測出整套裝置的質量M,測力計質量不計,用測力計拉著小車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作勻加速運動時,測力計讀數為F,重錘線與豎直方向夾角為α,整套裝置的加速度為a=F/M,擺球受重力mg和繩子張力T,其合力產生加速度a.即mgtgα=ma,∴g=a/tgα=F/Mtgα.將所測F、M、α代入即可求得g.
方法十、取半徑為R的玻璃杯,內裝適當的液體,固定在旋轉台上.旋轉台繞其對稱軸以角速度ω勻速旋轉,這時液體相對於玻璃杯的形狀為旋轉拋物面(如圖7).

重力加速度的計算公式推導如下:
取液面上任一液元A,它距轉軸為x,質量為m,受重力mg、彈力N.由動力學知:
Ncosα-mg=0 (1)
Nsinα=mω2x (2)
兩式相比得tgα=ω2x/g,又 tgα=dy/dx,∴dy=ω2xdx/g,
∴y/x=ω2x/2g. ∴ g=ω2x2/2y.
.將某點對於對稱軸和垂直於對稱軸最低點的直角坐標系的坐標x、y測出,將轉台轉速ω代入即可求得g.
以上測量重力加速度的方法,有的是粗略的,有的是較精確的,有的是可以實際做的,有的是不能做但原理上是合理的「理想實驗」.這些方法多數是力學知識的綜合運用,有利於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本文的目的是使學生開拓視野,起到「思維訓練性實驗」課的作用.

⑦ 用圖所示的實驗裝置研究運動和力的關系.(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______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

(1)每次都讓小車從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由靜止開始滑下,是為了使小車在回滑到底端時具有答相同的速度.
(2)在實驗中,小車分別在毛巾、棉布、木板上滑行直到靜止,小車做的功等於小車動能的變化量,由於三次實驗中,小車動能的變化量相等,因此這三次實驗小車所做的功相等.
(3)在此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運動物體不受外力時,小車處於平衡狀態,它將做勻速直線運動.
故答案為:(1)同一;(2)相等;(3)做勻速直線運動.

⑧ 圖甲所示是小明探究「運動和力的關系」的實驗裝置,實驗時讓滑塊從斜面同一高度自由滑下進入粗糙程度不同

(1)由斜面滑塊實驗得,平面越光滑,滑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滑塊運動的距離越大.
(2)進一步推理,如果運動的滑塊受到的摩擦力減小到零,則滑塊的運動速度和運動方向都不改變,一直運動下去.或者說運動的物體如果不受力,物體將處於勻速直線運動狀態;同理,靜止的物體如果不受力,物體將處於靜止狀態.
(3)牛頓總結笛卡爾、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牛頓第一定律: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時,總保持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人們為了紀念他,以他的名字命名為力的單位.
(4)物體受到平衡力時,物體的運動狀態也保持不變,所以生活中受到平衡力的物體和牛頓第一定律不矛盾.
如圖乙所示,跳傘運動員在空中可以沿直線勻速下降,是跳傘運動員勻速直線運動時,受到平衡力作用.
故答案為:(1)小;大;(2)一直;勻速直線運動;靜止;(3)牛頓;力;(4)不矛盾;受到平衡力作用.

⑨ 小學科學五年級上冊《運動和力》的一些問題

小紅用一個木塊
分別在一塊木板、一條毛巾上做關於滑動摩擦力的實驗,用到的器材還有一個彈簧測力計和一個鉤碼。
第一幅圖是木塊、木板、彈簧測力計
第二幅圖是木塊、木板、彈簧測力計、鉤碼
第三幅圖是木塊、毛巾、彈簧測力計
1.這個實驗要研究的是滑動摩擦力大小與(
反沖力
)的關系。
2.實驗過程中,彈簧測力計始終水平拉著木塊運動,並且數據的讀取都是正確的,記錄接過如下表,其實驗序號是(
2
)。
實驗序號
彈簧測力計讀數(N)
1
1.8
2
1.2
3
1.3
(註:序號1是第一幅圖,序號2是第二幅圖,序號3是第三幅圖)
3.在實驗2中,若把彈簧測力計拉力增大,木塊收到的滑動摩擦力大小將如何變化?(
變大
)(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閱讀全文

與運動和力的相關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位移檢測裝置遠距 瀏覽:950
電器設備有靜電怎麼辦 瀏覽:462
為什麼腎臟結石不建議超聲波碎石 瀏覽:241
電力負荷檢測裝置 瀏覽:17
機械應急起泵裝置如何接線 瀏覽:946
什麼是ab閥門 瀏覽:611
暖氣進水閥門半開 瀏覽:948
如圖所示的四種機械裝置中 瀏覽:244
臨沂五金機械市場 瀏覽:413
聯塑管道閥門dn50 瀏覽:43
前輪軸承承受什麼 瀏覽:153
安全閥前端為什麼要加閥門 瀏覽:630
環氧樹脂板用什麼設備生產 瀏覽:247
燈泡出問題儀表盤什麼標志亮 瀏覽:422
物業什麼時候給開暖氣閥門 瀏覽:498
除塵器清灰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瀏覽:611
超聲波測距為什麼會中斷 瀏覽:530
外圓110內孔50的軸承是多少 瀏覽:946
u型槽軸承孔怎麼加工 瀏覽:971
點式欄桿五金件圖片 瀏覽: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