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明設計了下圖所示的裝置用於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其中能達到目的是() A. B. C. D
A、鐵絲在空氣中不能燃燒,該實驗不能進行,故A錯誤; B、由於盛水的集氣瓶是密閉的,紅磷燃燒後打開止水夾水進不去,故B錯誤; C、該裝置符合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故C正確; D、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不能使集氣瓶內壓強改變,故D錯誤; 故選C. |
B. 小明利用圖裝置和器材,探究水的沸騰特點和物質的吸熱能力.(1)小明設計的電路中的R甲、R乙必須滿足的
(1)探究物質的吸熱能力,應控制物質吸收的熱量相等,由圖示電路圖可知,兩電阻並聯,它們的電壓相等,要使電阻在相等時間內產生的熱量相等,應控制兩電阻阻值相等,即:R甲=R乙.
(2)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當水溫達到98℃水開始沸騰,在水沸騰後,水繼續吸熱,溫度不變(吸熱溫度不變).
(3)要探究水與油的吸熱能力,應控制水與油的質量、初溫、吸收的熱量相等,要控制水與油吸收的熱量相等,應控制兩個電阻同時開始加熱,因此應先閉合開關S1,然後再閉合開關S2;實驗過程中水不能達到沸騰,應控制水的末溫度低於98℃;實驗表明:水的末溫比油低,水的吸熱能力比油強.
故答案為:(1)阻值相等(或R甲=R乙);(2)繼續吸熱,溫度不變(吸熱溫度不變);(3)質量相等;強.
C. 小明設計了一種「自動限重器」,如圖(甲)所示.該裝置由控制電路和工作電路組成,其主要元件有電磁繼電
(1)由圖乙中的圖象可知,壓敏電阻R1的阻值隨壓力的增大而減小;
D. 小明在健身器材上進行仰卧起坐鍛煉時,上半身由EM位置運動到與地面垂直的EN,已知BC=0.64米,AD=0.24米,AB
我就是小明 我在健身也能出一道數學題。教育弄人呀
E. 小明設計如右圖所示的裝置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對此裝置評價正確的是()A.此裝置可以直接測出
A、空氣成分測定中關注的是體積變化而不是質量,注射器是體現體積的,也可以結合實驗中沒有出現天平來認定不是測定質量的.錯誤.
B、不使用導管,這樣就可以避免導管內的空氣體對結果的影響.此項正確.
C、使用注射器能減少引起誤差的因素,使結果更准確,當然讀數也方便,此項正確.
D、實驗過程中產生誤差是不可避免的,故裝置測量出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一定是21%,不正確.
故選BC
F. 如圖是小明設計的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用銅絲網包住石灰石(銅不與鹽酸反應)對其優缺點的評價,錯誤
A、由於是製取氣體,必須要保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故A評價正確; B、由於濃鹽專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屬體使製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故B評價錯誤; C、由於將石灰石放在了銅網中,不用時可以通過銅網升高石灰石的高度,使反應停止,故C評價正確; D、從圖中不難看出,該實驗選用的材料如:飲料瓶、眼葯水瓶等都是家庭廢品,資源利用意識非常好,故D評價正確. 故選B. |
G. 如圖是小明設計的製取二氧化碳的發生裝置,用銅絲網包住石灰石(銅不與鹽酸反應) 對其優缺點的評價,錯
A、由於是製取氣體,必須要保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故A評價正確;
B、由於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揮發出的氯化氫氣體使製得的二氧化碳氣體不純,故B評價錯誤;
C、由於將石灰石放在了銅網中,不用時可以通過銅網升高石灰石的高度,使反應停止,故C評價正確;
D、從圖中不難看出,該實驗選用的材料如:飲料瓶、眼葯水瓶等都是家庭廢品,資源利用意識非常好,故D評價正確.
故選B.
H. 如圖是小明設計的兩個實驗室製取氫氣的裝置.(1)與甲裝置比較,乙裝置的優點是:______.(2)用上述裝
(1)實驗室製取氫氣的裝置,要選取便於隨時添加酸液的乙裝置;
(2)A導管口一有氣泡就馬上收集;B裝置漏氣;C收集氣體的試管內未裝滿水,都可能導致氫氣不純,混有空氣;
(3)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氣的大,故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反應的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4)二氧化碳溶液水,導致集氣瓶中的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就會出現:往集氣瓶中注入適量水,蓋上玻璃片振盪,將集氣瓶倒置,結果玻璃片不會掉下.
故答:(1)便於隨時添加酸液
(2)Zn+H2SO4=ZnSO4+H2↑ A、B、C
(3)向上排空氣法、CaCO3+2HCl=CaCl2+H2O+CO2↑
(4)往集氣瓶中注入適量水,蓋上玻璃片振盪,將集氣瓶倒置,結果玻璃片不會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