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紙張分離裝置的壓腳作用

紙張分離裝置的壓腳作用

發布時間:2022-03-08 08:45:10

⑴ 列印機的進紙系統是通過什麼原理使每次只進一張紙

列印機的進紙系統即紙張傳送裝置,保證每次只進一張紙的原理是根據紙張之間、紙張與搓紙輪之間以及紙張與分離墊之間的摩擦不同。

列印機紙張傳送裝置包括紙張分離、擋紙結構以及送紙機構三大部分。當搓紙輪在送紙機構帶動下送紙時,紙張便進去。擋紙機構是防止一疊紙放進去時不對齊,或者放過了位置,因為每一個用戶的手力不一樣,這樣會增加多張紙同時送進的概率。在紙張送入過程中,還有一組分離墊保證一次只能送進一張紙。

列印機是計算機的輸出設備之一,用於將計算機處理結果列印在相關介質上。列印機的種類很多,按列印元件對紙是否有擊打動作,分擊打式列印機與非擊打式列印機。

(1)紙張分離裝置的壓腳作用擴展閱讀:

列印機的工作原理

1、激光彩色列印機與黑色激光列印機的原理是一樣的,都是採用激光掃描技術,只不過黑色激光列印機只有一種黑色墨粉,彩色激光列印機有黃,紅,藍,黑四種顏色的墨粉。

首先將電腦傳來的列印信號轉化成脈沖信號傳送到激光器,主充電輥給機感光鼓沖上負電,為成像做好裝備,隨後由圖像信息控制的激光照射到感光鼓上,受照射的區域帶上正電,形成潛伏的圖像。

接下來粉倉中的墨粉被不斷攪動,由一個送粉輥轉移到顯影輥上,顯影刮板使墨粉以一定的厚度平鋪在顯影輥上,墨粉在不同部件之間轉移時帶上負電荷,能吸附到感光鼓表面帶正電荷的區域上,感光鼓上的墨粉隨後被轉移到紙張上。

帶有墨粉的紙張經過加熱組件,使墨粉融化滲透到紙張中。

感光鼓表面殘留的墨粉由鼓刮板刮到廢粉倉中,感光鼓上的潛伏圖案被主充電輥擦試,未轉移到感光鼓上的過量墨粉由送粉輥送回粉倉中,

2、針式列印機主要分為9針和24針,列印頭從驅動電路獲得一個電流脈沖信號,電磁鐵驅動線圈,產生磁場吸引列印針運動打擊色帶,列印針在紙上列印一個點的圖形,同時列印針橫向運動,產生列間距和字距,再列印下一列,這個過程反復進行。

3、噴墨技術是一種無接觸,無壓力,無印版的列印技術,可將計算機中存儲的信息輸入噴墨列印,利用微小的噴嘴,直接將墨水噴到紙上以產生影像,繼而實現列印。

⑵ 復印機分離爪和分離器總程干嗎用的啊!

大多時間這個分離爪就叫做分離爪,在告訴印刷機上也應該較分離爪,不到器械的程度。

分離爪分為定影分離爪和鼓分離爪,作用都是分離紙張,避免紙張跟著圓筒走,造成卡紙。

一半定影分離爪較容易壞,當它的尖頭變鈍,沾上融化後的碳粉會進而粘住紙張,不能讓紙張順利走出機器。

更換後會解決問題,其實也就是四五個不等的小弧狀鉤子。耐高溫

⑶ 如何解決紙張的靜電問題,使紙張之間容易分離

用紙前,多洗幾次紙就可以了,要不然就是字不好在印刷過程中,有時會出現紙張或印品相互吸附粘連在一起,好像紙面有很強的真空吸力,難以分離,這種現象就是印刷靜電。在氣候乾燥的冬季,印刷紙張帶靜電尤為突出,輕則給輸紙、收紙和齊紙造成障礙,重則無法自動輸紙或頻繁出現雙張、空張、收紙紊亂、損耗增加等不良後果,既降低生產效率又影響產品質量。所以,正確認識印刷靜電和掌握應對方法,以促進生產具有積極的意義。

當紙張含有水量高時,可成為電的導體;反之,含水量很低時,則有絕對性,紙質容易出現靜電的原因:一是造紙工藝不適。即制紙過程中,由於電解質(明礬、氯化鈉等)含量較少,施膠物質(高領土等)含量過多,紙張在烘乾,壓光過程中,受到高溫、壓力的影,使紙張帶高電壓的靜電。二是紙張存放不當。如紙車溫度與印刷車間溫度存在較大懸殊時,紙張因含水率的變異,不甚產生伸縮變化而影響套准,而且容易引起靜電,給引刷帶來不便。此外,印刷之前的紙張置放時間太短,或者疊放過高,使紙張與印刷環境溫度缺乏有效的平衡時間,引起紙張帶靜電。三是印刷摩擦引起靜電。當紙張含水量明顯偏少時,紙質將過分乾燥,在印刷過程中,由於輸紙、壓印等摩擦和壓力的作用,導致紙原子核外電子發生得失,使紙質帶靜電。

紙張帶靜電,情況不盡相同。有一種原因引起的,也有幾種不良情況並發構成的。各種紙,甚至就是同一種紙,這一批與前一批,帶靜電的大小也不一定相同,也就是說電壓高低會有差異。再一個特點,就是紙張帶靜電後兩面的電性相反,而印刷時紙的正反面堆放是一致的,即正面向上或反面朝上。因而,正反面相接觸的紙便互相牢牢吸附在一塊,不易分開,給印刷輸紙、傳送、齊紙帶來一定的障礙。

防止印刷靜電的發生,首先要從源頭上進行控制。對帶有靜電的紙張可以暫緩使用,適當遷延長庫存時間,且要控制好紙庫的溫濕度掌握在18℃–20℃這間,空氣相對濕度掌握在60-65%之間,在此條件下有利於減弱或消除紙張靜電。其次,採用晾紙的辦法除去紙張靜電。當急用紙張時,可採用晾紙機對帶靜電的紙張進行吊晾。吊晾時應注意機速與空氣濕度的協調,即機速較快時,環境空氣相對溫度控制在80-85%,反之,在機速較慢的情況下,空氣溫度則保持在70-80%。需要提示的是:吊晾時,每疊紙的厚度應掌握在10㎜以內。第三,應急晾紙去除靜電。對裁切後的紙張印刷時出現靜電,可採用「蒸氣法」快速晾紙,以減弱紙的靜電,盡快完成印刷。

消除紙張靜電還可以採用綜合性的消除方法,即把提高紙張溫度、含水量和利用靜電消除器結合起來,效果會更好些。其方法是:

1、在印刷車間安裝空調設備,根據紙張靜電的強弱,調整或保持印刷車間的溫濕度。一般情況下,車間溫度調整在18℃-20℃之間,空氣相對溫度保持在60-65%之間。如果紙張帶電較嚴重,可把空氣相對濕度調整到80-85%之間。

2、在印刷機上安裝靜電消除器。通過對電壓或高頻的調整消除紙張靜電,紙張靜電較大,就用高壓或高頻。靜電不大,就調低電壓和高頻。

3、用同位素放射器消除印刷靜電。同位素放射與靜電消除器靜電的原理基本相同,都是把空氣中的各種分子電離成離子,因離子帶有不同的電性,成為電的良導體,紙張通過離子空間時,所帶靜電一部分被中和,另一部分被空氣離子所奪走,這樣就達到消除靜電的目的。

⑷ 光華膠印機走紙不齊怎麼辦,我是初學者,走紙不齊,怎麼調節請指點小弟一二,非常感激

飛達上的每一個部件都有其特定的作用,准確地掌握這些部件的作用和運動關系是調好飛達的前提。下面說分析飛達各部件的作用。
1.分紙吸嘴。分紙吸嘴的作用就是吸起(這里仍用「吸」)紙堆最上面一張紙,並把它傳給遞紙吸嘴。
2.遞紙吸嘴。遞紙吸嘴的作用就是把分紙吸嘴吸起的紙張轉交給輸紙板上的接紙輥。
3.壓腳。壓腳的作用一是壓住分紙吸嘴吸起的那張紙下面的紙張,防止下面的紙張歪斜或雙張;二是控制紙堆的高度。由於印刷時紙堆上的紙一張一張地減少,後續的紙張如不及時補上,則印刷不能連續進行。因此必須使紙堆始終維持在一定的高度。理想情況應當是走一張紙,紙堆就升高相當於一張紙厚度,但是由於紙張比較薄,檢測的靈敏度需要非常高才行,實際上也無必要。正常情況下紙堆總是近似維持在固定的高度上,不過紙張厚度變化時,紙堆的高度應做出相應調整(通過調壓腳的高度來進行);三是為壓差形成創造條件。壓腳板上帶有吹風孔,壓在紙堆上後,向第一張紙的下面吹氣,從而加大壓差。四是安全作用。一旦紙堆電機失靈,壓腳會觸動限位開關,阻止紙堆繼續上升。
4.吹嘴。吹嘴的作用就是吹松紙堆最上面的幾張紙,為分紙吸嘴分紙創造壓差的形成條件。
5.壓片或毛刷。壓片或毛刷的作用一是防止第二張紙的紙尾被吹嘴吹得太高,使壓腳不能准確地壓住第二張紙;二是防止雙張或多張。
6.壓塊。壓塊的作用主要是壓住紙張的後邊角,防止由於吹風造成的紙張漂浮,同時也能夠陰止紙張之間的空氣外流,有利於壓差的形成。
7.側吹嘴。側吹嘴一般裝在紙堆的前邊角。主要是吹松紙張上壓腳吹不到的部位。
8.擋紙舌。擋紙舌裝在紙堆的前口,其主要作用是防止紙堆最上面的幾張紙漂移,以免紙張前口不平,破壞紙張的自由狀態。
9.靜電消除器。靜電消除器利用高壓放電消除紙張表面的靜電,防止雙張或多張。
1.1.4 飛達上各部件之間的相互關系
飛達上的部件雖多,但並不是雜亂無章的。首先是它們在運動上要保持一定的相互關系,其次每個部件都要處於正常的工作狀態。
通過飛達各部件的作用分析,就可推導出各部件間的相互運動關系。簡述如下(參見下圖1.5 ):
1.分紙吸嘴吸起紙張時,壓腳開始下壓。
2.分紙吸嘴把吸起的紙張交給遞紙吸嘴。這部分運動可分為三個階段:a.分紙吸嘴吸起紙張後,遞紙吸嘴開始吸紙;b.分紙吸嘴和遞紙吸嘴共同持紙一段時間;c.分紙吸嘴放紙,遞紙吸嘴持紙向前運動。
3.遞紙吸嘴把傳過來的紙張交給接紙輥,接紙輥上的壓輪壓住紙張後,兩者共持一段時間紙,遞紙吸嘴放紙。
4.分紙吸嘴吸第二張紙時,壓腳應提前離開紙堆。
飛達上的其它部件則處於連續工作狀態,飛達上的部件以這種關系相互配合,確保紙張有條不穩地向前傳遞。下面再看一下各部件的正確工作狀態:
仔細觀察飛達上的各部件,會發現幾乎所有的調節元件都是成對出現的,以壓腳為中心成對稱分布,因此這些部件必須工作在對稱狀誠,即必須要遵守對稱原則。對稱原則包括位置對稱、力量對稱和調節對稱。
位置對稱指的是相對應的兩個部件前後、左右、高低三維空間上以壓腳所在的豎直平面空間對稱。力量對稱指的是相對應的兩個部件的力度要一樣。即吸氣大小、吹氣大小、氣量的分布應呈對稱狀態。調節對稱指的是在調節過程中,調節一個部件時,同時要考慮到其對稱部件是否需要調整,應對稱進行調節。
對稱原則是飛達處於正確工作狀態的前提之一。
1.1.5 飛達各部件自身的調節
飛達上每一個部件的調節都有兩點需要注意:a.壓差的形成條件;b.保證紙張的自由狀態。下面對它們的調節方法進行詳細分析。
1.分紙吸嘴。分紙吸嘴的調節原則是:a.每次只能吸起一張紙,不能吸起兩張紙,這樣就把雙張或多張故障消滅在輸紙台上;b.吸嘴要吸紙張的後邊緣內,不能和紙張成交叉狀態;c.針對不同的紙張,吸嘴的前後和左右的角度都能夠進行調節(平面內任意角度)。�
遞紙吸嘴和分紙吸嘴一樣,也是只能吸起一張紙,不能吸起兩張紙。
2.壓腳。壓腳的調節原則一是壓住紙張的後邊緣,不能和紙張成交叉狀態;二是向紙張的間隙內(上、下兩張紙之間)均勻吹氣,氣量不能過大,過大容易造成紙張的前口不平,過小壓差形成困難,所以要調到剛好能在上、下兩張紙之間形成氣墊為止,如圖1.7所示。
3.後吹嘴。後吹嘴的調節原則是:
(1).其位置不能高於最上面的紙張,否則就會破壞壓差的形成條件。
(2).位置不能太低,如太低的話,由於紙本身的重量比較大,氣很難進去,同樣對壓差形成不利。
(3).吹嘴的上部應略低於紙張的後邊緣,只向上面的幾張紙吹氣。

圖1.7

(4).吹氣量應嚴格控制。吹氣量太大,紙張的後邊緣可能會被吹起來,結果給壓腳下壓帶來了困難,再一個由於紙張不斷減少,在紙堆還沒有自動上升時,吹嘴的風有可能吹在最上面的紙上,破壞了壓差的形成條件。氣量的大小調節以分級吸嘴能吸起紙為原則,即在後邊緣具備了壓差的形成條件,紙張的中前部的吹風以壓腳的吹風為主。吹嘴如能吹松距後邊緣5cm之間的紙就足夠了。
4.側吹嘴。側吹嘴的調節原則基本上同後吹嘴的相似。
5.壓片或毛刷。壓片或毛刷的調節原則:
(1).位置不能往紙里邊太多,否則會給分紙吸嘴帶來很大困難。
(2).位置不能太往外。由於紙張本身裁切誤差或闖紙技術等原因有可能造成紙堆後邊緣不齊平,若壓片位置太往外,則有的紙能壓下,有的紙就可能壓不上了。
(3).位置不能太低,如果太低,紙張的後邊緣被壓住,後吹嘴吹風困難。
(4).位置不能太高,太高起不到分紙、防雙張的作用。
(5).在調節時,只能取上述四點的中間狀態。厚紙少壓,薄紙多壓;紙張後邊整齊少壓,不整齊多壓。
6.壓塊。壓塊的調節原則:①靠近兩角,因為主要用它來防止兩角離開原來的位置,另外可使紙張能均勻升起。②壓塊的重量適當。不能太輕,太輕起不到壓紙的作用;太重可能把紙壓得太緊,破壞了壓差的形成條件,根據具體情況可以更換。
1.1.6 紙張、壓腳和分紙吸嘴之間的最佳配合
紙張、壓腳和分紙嘴之間的配合,對紙張分離有著重要影響,很多輸紙故障都與此有關,因此調節好它們對提高工作效率有著重要意義。

圖 1.8

首先看一下紙張。通過前述分析可以看出:紙張是靠壓差分離並向前傳動的。因此紙張本身必須盡可能為壓差的形成創造條件,也即紙張必須處於自由狀態。下面再看一下壓腳和分紙吸嘴之間的配合。上一部分把它們的各自作用和調節原則都敘述了一遍:壓腳、分紙吸嘴都不能和紙張成交叉狀態。那麼它們到底在紙張里邊多遠呢?從紙張本身裁切誤差和闖紙技術這兩方面來考慮。在正常情況下,不允許有交叉狀態存在,也就是說,對於每一張紙,壓腳和分紙吸嘴都不能壓在紙張的外邊,因此壓腳和分紙吸嘴都盡量靠紙張的里邊。但是由於壓腳是在分紙吸嘴吸起紙張後下壓的,它又不能壓在紙張里邊太多,否則就會碰上第一張紙的後邊緣。所以分紙吸嘴、壓腳和紙張之間的最佳配合是:
①紙張處於自由狀態;
②分紙吸嘴只能吸起一張紙,不能吸起兩張紙;
③調節分紙吸嘴的角度,使兩吸嘴之間的紙張始終處於綳緊狀態,便於壓腳下壓;
④壓腳在不與紙張後邊緣干涉的情況下,盡量多壓(注意對吹嘴工作的影響)。
還有問題就qq:我是湖州的294835717

⑸ 列印機紙張傳送裝置的工作原理

列印機紙張傳送裝置包括紙張分離(media seperator)和擋紙結構(media stopper),以及送紙機構(picking mechanism)三大部回分。
紙張分離是靠答搓紙輪和分離墊共同作用,其原理是紙張之間,紙張與搓紙輪之間,以及紙張與分離墊之間的摩擦是不一樣的。當搓紙輪在送紙機構帶動下送紙時,紙張便進去了。
擋紙機構是防止一疊紙放進去時不對齊,或者放過了位置。因為每一個用戶的手力量是不一樣的,這樣會增加多張之同時送進(multiple pick)的機會.
分離墊其實也不止一個,在紙張送入過程中,還會有一組分離墊保證一次只能送進一張紙。通常涉及的時候都會取一個折中方案,確保既不會一次進多張紙,也不會發生紙張送不進去的情況。
呵呵,聽起來是不是挺復雜?

⑹ 復印機分離爪起什麼作用

分離爪顧名思義 就是分離鼓和紙張的,因為鼓粘粉以後會轉印到紙張上,這樣過鼓的時候需要紙張與鼓分開,沒有的話卡紙幾率會增加,不過佳能的復印機一般沒有分離爪 它用的是分離輪 一個小塑料的輪子 其作用是一樣的.

⑺ 印刷機飛達部分各部件的作用的什麼

飛達:印刷機送紙的傳送裝置,即輸稿器,包括原稿輸送單元、轉向輸送單元和控制單元。

1、原稿輸送單元,它沿著包括讀取位置的原稿輸送路徑輸送原稿;

2、轉向輸送單元,它使原稿從讀取位置的下游側返回到讀取位置的上游側,其中通過與原稿輸送路徑的預定位置連接的轉向輸送路徑使原稿的前端和後端反轉;

3、控制單元,當在讀取位置上輸送原稿時,該控制單元以與讀取解析度對應的讀取速度驅動原稿輸送單元,並且當將原稿通過轉向輸送路徑返回到讀取位置時,該控制單元以比讀取速度高的輸送速度驅動原稿輸送單元和轉向輸送單元。



(7)紙張分離裝置的壓腳作用擴展閱讀

1439年,德國的谷騰堡製造出木製凸版印刷機,這種垂直螺旋式手扳印刷機雖然結構簡單,但卻沿用了300年之久;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製成第一台圓壓平凸版印刷機;1847年,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印刷機;1900年,製成六色輪轉印刷機;1904年,美國的魯貝爾發明膠版印刷機。

二十世紀50年代以前,傳統的凸版印刷工藝在印刷業中占據統治地位,印刷機的發展也以凸版印刷機為主。但鉛合金凸版印刷工藝存在勞動強度高、生產周期長和污染環境的缺點。

從60年代起,具有周期短、生產率高等特點的平版膠印工藝開始興起和發展,鉛合金凸版印刷逐漸被平版膠印印刷所代替。軟凸版印刷、孔版印刷、靜電印刷、噴墨印刷等,在包裝印刷、廣告印刷方面也得到發展。

⑻ 印刷機壓腳的解釋

飛達頭壓腳也叫踩紙器,有三個作用,一個是將紙跺踩住,避免遞紙吸嘴吸送紙張時,因為紙張的透氣性將下面紙張帶斜,二是在遞紙吸嘴輸送紙張的時候進行一次吹氣,將將要吸送的紙張跟下面紙張形成一個氣墊層,也是為了避免遞紙吸嘴余氣吸帶下面紙張,三就是為了檢測紙跺高度,進行間隔式的自動升紙,
根據飛達頭的類型,大致分206型高速飛達頭,壓腳腳桿偏短,甩動力量小,201型中速飛達頭,壓腳腳桿偏長,甩動力量大

⑼ 施樂2011復印機硒鼓分離抓的作用是什麼

復印機在轉印過程中,復印紙由於靜電的吸附作用,將緊緊地貼在感光鼓上,分離爪的作用就是將緊貼在感光鼓表面的復印紙從感光鼓上剝落(分離)下來。
靜電復印機中一般採用分離電暈(交、直流)、分離爪或分離帶等方式來進行紙張與感光鼓的分離。

閱讀全文

與紙張分離裝置的壓腳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風扇電機做電動工具 瀏覽:482
傳動裝置功率密度 瀏覽:83
製冷機械設備裝置圖 瀏覽:41
電機傳動裝置相關日語 瀏覽:587
機械般是什麼原理 瀏覽:755
閥門sq什麼意思 瀏覽:746
車儀表台貼東西留的印怎麼辦 瀏覽:832
製冷裝置課程設計cad圖 瀏覽:479
針織機械有哪些 瀏覽:377
繼電保護裝置安全自動裝置 瀏覽:39
常用天然氣閥門種類 瀏覽:438
冰箱不會製冷了怎麼弄 瀏覽:957
帶手輪的閥門怎麼開關 瀏覽:788
立馬智能儀表mc21電壓多少 瀏覽:450
cooper閥門中文什麼名 瀏覽:58
如何找回設備 瀏覽:188
儀表內介質是什麼 瀏覽:472
儀表盤轉針響是怎麼回事 瀏覽:590
smart有沒有工具箱 瀏覽:406
低壓鑄造輪轂過程與普通輪轂有什麼區別 瀏覽: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