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直升機原理
一、直升機與普通飛機區別及飛行簡單原理:
不可否認,直升機和飛機有些共同點。比如,都是飛行在大氣層中,都重於空氣,都是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但直升機有諸多獨有特性。
(1)直升機飛行原理和結構與飛機不同飛機靠它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而直升機是靠它頭上的槳葉(螺旋槳)旋轉產生升力。
(2)直升機的結構和飛機不同,主要由旋翼、機身、發動機、起落裝置和操縱機構等部分組成。根據螺旋槳個數,分為單旋翼式、雙旋翼式和多旋翼式。
(3)單旋翼式直升機尾部還裝有尾翼,其主要作用:抗扭,用以平衡單旋翼產生的反作用力矩和控制直升機的轉彎。
(4)直升機最顯眼的地方是頭上窄長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槳葉組成一副,由1~2台發動機帶動,其主要作用:通過高速的旋轉對大氣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後利用大氣的反作用力(相當與直升飛機受到大氣向上的力)使飛機能夠平穩的懸在空中。
二、平衡分析(對單旋翼式):
(1)直升飛機的大螺旋槳旋轉產生升力平衡重力。
直升飛機的槳葉大概有2—3米長,一般有5葉組成。普通飛機是靠翅膀產生升力起飛的,而直升飛機是靠螺旋槳轉動,撥動空氣產生升力的。直升飛機起飛時,螺旋槳越轉越快,產生的升力也越來越大,當升力比飛機的重量還大時,飛機就起飛了。在飛行中飛行員調節高度時,就只要通過改變大螺旋槳旋轉的速度就可以了。
(2)直升飛機的橫向穩定。
因為直升飛機如果只有大螺旋槳旋,那麼根據動量守衡,機身就也會旋轉,因此直升飛機就必須要一個能夠阻止機身旋轉的裝置。而飛機尾部側面的小型螺旋槳就是起到這個作用,飛機的左轉、右轉或保持穩定航向都是靠它來完成的。同時為了不使尾槳碰到旋翼,就必須把直升飛機的機身加長,所以,直升飛機有一個像蜻蜓式的長尾巴。
三、能量方式分析。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可知:能量既不會消失,也不會無中生有,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另一種形式。在低速流動的空氣中,參與轉換的能量只有壓力能和動能。一定質量的空氣具有一定的壓力,能推動物體做功;壓力越大,壓力能也越大;流動的空氣具有動能,流速越大,動能也越大。
而空氣的流速只有來自於發動機所帶的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當然從這里分析能量也是守衡的。
『貳』 直升飛機的飛行原理
一、直升機與普通飛機區別及飛行簡單原理:
不可否認,直升機和飛機有些共同點。比如,都是飛行在大氣層中,都重於空氣,都是利用空氣動力的飛行器,但直升機有諸多獨有特性。
(1)直升機飛行原理和結構與飛機不同飛機靠它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而直升機是靠它頭上的槳葉(螺旋槳)旋轉產生升力。
(2)直升機的結構和飛機不同,主要由旋翼、機身、發動機、起落裝置和操縱機構等部分組成。根據螺旋槳個數,分為單旋翼式、雙旋翼式和多旋翼式。
(3)單旋翼式直升機尾部還裝有尾翼,其主要作用:抗扭,用以平衡單旋翼產生的反作用力矩和控制直升機的轉彎。
(4)直升機最顯眼的地方是頭上窄長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槳葉組成一副,由1~2台發動機帶動,其主要作用:通過高速的旋轉對大氣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後利用大氣的反作用力(相當與直升飛機受到大氣向上的力)使飛機能夠平穩的懸在空中。
二、平衡分析(對單旋翼式):
(1)直升飛機的大螺旋槳旋轉產生升力平衡重力。
直升飛機的槳葉大概有2—3米長,一般有5葉組成。普通飛機是靠翅膀產生升力起飛的,而直升飛機是靠螺旋槳轉動,撥動空氣產生升力的。直升飛機起飛時,螺旋槳越轉越快,產生的升力也越來越大,當升力比飛機的重量還大時,飛機就起飛了。在飛行中飛行員調節高度時,就只要通過改變大螺旋槳旋轉的速度就可以了。
(2)直升飛機的橫向穩定。
因為直升飛機如果只有大螺旋槳旋,那麼根據動量守衡,機身就也會旋轉,因此直升飛機就必須要一個能夠阻止機身旋轉的裝置。而飛機尾部側面的小型螺旋槳就是起到這個作用,飛機的左轉、右轉或保持穩定航向都是靠它來完成的。同時為了不使尾槳碰到旋翼,就必須把直升飛機的機身加長,所以,直升飛機有一個像蜻蜓式的長尾巴。
三、能量方式分析。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可知:能量既不會消失,也不會無中生有,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成為另一種形式。在低速流動的空氣中,參與轉換的能量只有壓力能和動能。一定質量的空氣具有一定的壓力,能推動物體做功;壓力越大,壓力能也越大;流動的空氣具有動能,流速越大,動能也越大。
而空氣的流速只有來自於發動機所帶的螺旋槳對空氣的作用,當然從這里分析能量也是守衡的。
另外,請看http://www.81tech.com/dispbbs.asp?boardid=33&id=33936
裡面更詳細
『叄』 起落架的基本功用是什麼
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個:
承受飛機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飛著陸 滑跑時的重力;
承受、消耗和吸收飛機在著陸與地面運動時的撞擊和顛簸能量;
滑跑與滑行時的制動;
滑跑與滑行時操縱飛機。
『肆』 飛機主要哪些部件組成各部件作用是什麼
大多數飛機都是由下面六個主要部分組成,即:機翼、機身、尾翼、起落裝置、操縱系統和動力裝置。它們各有其獨特的功用。
一、機身
機身主要用來裝載人員、貨物、燃油、武器和機載設備,並通過它將機翼、尾翼、起落架等部件連成一個整體。在輕型飛機和殲擊機、強擊機上,還常將發動機裝在機身內。
二、機翼
機翼是飛機上用來產生升力的主要部件,一般分為左右兩個翼面。
機翼通常有平直翼、後掠翼、三角翼等。機翼前後綠都保持基本平直的稱平直翼,機翼前緣和後緣都向後掠稱後掠翼,機翼平面形狀成三角形的稱三角翼,前一種適用於低速飛機,後兩種適用於高速飛機。近來先進飛機還採用了邊條機翼、前掠機翼等平面形狀。
左右機翼後緣各設一個副翼,飛行員利用副翼進行滾轉操縱。即飛行員向左壓桿時,左機翼上的副翼向上偏轉,左機翼升力下降;
右機翼上的副翼下偏,右機翼升力增加,在兩個機翼升力差作用下飛機向左滾轉。為了降低起飛離地速度和著陸接地速度,縮短起飛和著陸滑跑距離,左右機翼後緣還裝有襟翼。襟翼平時處於收上位置,起飛著陸時放下。
三、尾翼
1、垂直尾翼
垂直尾翼垂直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飛機的方向平衡和操縱。
通常垂直尾翼後線設有方向舵。飛行員利用方向舵進行方向操縱。當飛行員右用航時,方向舵右們,相對氣流吹在垂尾上,使垂尾產生一個向左的側力,此側力相對於飛機重心產生一個使飛機機頭有偏的力矩,從而使機頭右偏。
同樣,蹬左舵時,方向舵左偏,機頭左偏。某些高速飛機,沒有獨立的方向舵。整個垂尾跟著腳蹬操縱而偏轉,稱為全動垂尾。
2、水平尾翼
水平尾翼水平安裝在機身尾部,主要功能為保持俯仰平衡和俯仰操縱。低速飛機水平尾翼前段為水平安定面,是不可操縱的,其後緣設有升降舵,飛行員利用升降舵進行俯仰操縱。
即飛行員拉桿時,升降舵上偏,相對氣流吹向水平尾翼時,水平尾翼產生附加的負升力(向下的升力),此力對飛機重心產生一個使機頭上仰的力矩,從而使飛機抬頭。同樣飛行員推杯時升降舵下偏,飛機低頭。
超音速飛機採用全動平尾,即將水平安定面與升降舵合為一體。飛行員推拉桿時整個水平尾翼都隨之偏轉。飛行員用全動平尾來進行俯仰操縱。其操縱原理與升降舵相同。某些高速飛機為了提高滾轉性能,在左、右壓桿時,左、右平尾反向偏轉,以產生附加的滾轉力矩,這種平尾稱為差動平尾。
有些飛機的水平尾翼放在機翼前邊,這種飛機叫鴨式飛機。這時放在機翼前面的水平尾翼稱為鴨翼或前翼。也有一部分飛機沒有水平尾翼,這種飛機稱為無尾飛機。現在有些飛機還採用了三翼面的布局方法,也就是說既有機翼前面的前翼,也有機翼後面的水平尾翼。
四、起落裝置
起落裝置的功用是使飛機在地面或水面進行起飛、著陸、滑行和停放。著陸時還通過起落裝置吸收撞擊能量,改善著陸性能。
早期陸上飛機起落裝置比較簡單,只有三個起落架,而且在空中不能收起,飛行阻力大。現代的陸上飛機起落裝置包含起落架和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兩部分,且起落架在起飛後即可收起,以減少飛行阻力。改善起落性能的裝置主要有起飛加速器、機輪剎車、減速傘等。水上飛機的起落架由浮筒代替機輪。
五、控制系統
飛機操縱系統是指從座艙中飛行員駕駛桿(盤)到水平尾翼、副翼、方向舵等操縱面,用來傳遞飛行員操縱指令,改變飛行狀態的整個系統。早期的操縱系統是由拉桿、搖臂(或鋼索)組成的純機械操縱系統。現代飛機在操縱系統中採用了很多自動控制裝置,因而,通常把它稱為飛行控制系統。
六、動力裝置
飛機動力裝置是用來產生拉力(螺旋槳飛機)或推力(噴氣式飛機),使飛機前進的裝置。採用推力矢量的動力裝置,還可用來進行機動飛行。現代的軍用飛機多數為噴氣式飛機。 噴氣式飛機的動力裝置主要分為渦輪噴氣發動機和渦輪風扇發動機兩類。
設計製造
大多數飛機是由公司製造的,目的是為客戶批量生產。小型渦輪螺旋槳飛機的設計和規劃過程(包括安全測試)可持續長達四年,而大型飛機則需要更長的時間。
在此過程中,確定了飛機的目標和設計規范。首先,建築公司使用圖紙和方程、模擬、風洞測試和經驗來預測飛機的行為。公司使用計算機來繪制、規劃和進行飛機的初始模擬。然後在風洞中測試飛機全部或某些部分的小型模型和模型,以驗證其空氣動力學特性。
當設計通過這些過程時,該公司構建了數量有限的原型用於地面測試。航空管理機構的代表經常進行首飛。飛行測試繼續進行,直到飛機滿足所有要求。然後,國家航空管理公共機構授權該公司開始生產。
在美國,該機構是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在歐盟是歐洲航空安全局(EASA)。在加拿大,負責和授權大規模生產飛機的公共機構是加拿大運輸部。
當零件或組件需要通過焊接連接在一起以用於幾乎任何航空航天或國防應用時,它必須符合最嚴格和特定的安全法規和標准。Nadcap或國家航空航天和國防承包商認證計劃為航空航天工程制定了質量、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的全球要求。
運輸公共機構的許可。例如,歐洲公司空客製造的飛機需要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的認證才能在美國飛行,而美國波音公司製造的飛機需要獲得歐洲航空安全局的批准才能在歐盟飛行。
為了應對機場附近城市地區空中交通增長造成的雜訊污染增加,法規已導致飛機發動機的雜訊降低。
業余愛好者可以自行設計和建造小型飛機。其他自製飛機可以使用預先製造的零件套件組裝成基本飛機,然後必須由製造商完成。
很少有公司大規模生產飛機。然而,為一家公司生產一架飛機實際上是一個涉及數十家甚至數百家其他公司和工廠的過程,這些公司和工廠生產進入飛機的零件。例如,一家公司可以負責起落架的生產,而另一家公司則負責雷達。
此類零件的生產不限於同一個城市或國家;就大型飛機製造公司而言,此類零件可能來自世界各地
零件被送到飛機公司的主要工廠,生產線就在那裡。在大型飛機的情況下,可以存在專用於飛機某些部件組裝的生產線,尤其是機翼和機身。
完成後,將對飛機進行嚴格檢查以尋找缺陷和缺陷。經檢查員批准後,飛機將進行一系列飛行測試,以確保所有系統都正常工作並且飛機操作正常。通過這些測試後,飛機就可以接受「最終修飾」(內部配置、噴漆等),然後就可以為客戶做好准備了。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飛機
『伍』 直升機上升的原理是什麼
直升機的槳葉通過高速的旋轉對大氣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大氣的反作用力使直升機上升。
以下是詳細解釋。
1、直升機飛行原理與飛機不同,飛機靠它的固定機翼產生升力,而直升機是靠它頭上的槳葉(螺旋槳)旋轉產生升力。
直升機頭上窄長的大刀式的旋翼,一般由2~5片槳葉組成一副,由1~2台發動機帶動,其主要作用是通過高速的旋轉對大氣施加向下的巨大的力,然後利用大氣的反作用力(相當與直升飛機受到大氣向上的力)使直升機上升。
當大氣的反作用力與直升機所受的重力平衡時,直升機就可以懸停在空中。
2、單旋翼式直升機發動機驅動旋翼提供升力,把直升機舉托在空中。單旋翼直升機的主發動機同時也輸出動力至尾部的小螺旋槳,機載陀螺儀能偵測直升機回轉角度並反饋至尾槳,通過調整小螺旋槳的螺距可以抵消大螺旋槳產生的不同轉速下的反作用力。
3、雙旋翼直升機有兩種,一種是共軸雙旋翼,即兩個旋翼同一個軸心,如俄國生產的卡-27直升機等;另一種是分軸雙旋翼,即兩個旋翼分開比較遠,各有各自的軸,典型代表是美國的支奴干直升機。
通過稱為「傾斜盤」的機構可以改變直升機的旋翼的槳葉角,從而實現旋翼周期變距,以此改變旋翼旋轉平面不同位置的升力來實現改變直升機的飛行姿態,再以升力方向變化改變飛行方向。
(5)直升機起落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直升機的操縱系統
1、總距操縱桿
簡稱總距桿,用來控制旋翼槳葉總距變化。總距操縱桿一般布置在駕駛員座位的左側,繞支座軸線上、下轉動。駕駛員左手上提桿時,使自動傾斜器整體上升而增大旋翼槳葉總距(即所有槳葉的槳距同時增大相同角度)使旋翼拉力增大,反之拉力減小,由此來控制直升機的升降運動。
2、操縱桿
簡稱駕駛桿。駕駛員沿橫向和縱向操縱周期變距操縱桿時,自動傾斜器會出現相應方向的傾斜,從而導致旋翼拉力方向也發生相應方向的傾斜,由此得到需要的推進力以及橫向和縱向操縱力,進而改變直升機的運動狀態和自身姿態。
3、腳蹬
與固定翼航空器的方向舵腳蹬作用相似,都是控制航向工具。由於直升機的類型比較多,腳蹬起作用的方式也各不相同。
『陸』 直升機的起落架有沒有減震作用
起落架減震支柱作用:吸收飛機著陸時的撞擊能量,減小撞擊力,並減弱在滑行和滑跑時的顛簸跳動
『柒』 飛機起落裝置有哪幾部分組成
起落架就是飛機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降滑跑時用於支持飛機重量、吸收撞擊能量的飛機部件。簡單地說,起落架有一點象汽車的車輪,但比汽車的車輪復雜的多,而且強度也大的多,它能夠消耗和吸收飛機在著陸時的撞擊能量。概括起來,起落架的主要作用有以下四個:承受飛機在地面停放、滑行、起飛著陸滑跑時的重力;承受、消耗和吸收飛機在著陸與地面運動時的撞擊和顛簸能量;滑跑與滑行時的制動;滑跑與滑行時操縱飛機。
基本組成
綜述
為適應飛機起飛、著陸滑跑和地面滑行的需要,起落架的最下端裝有帶充氣輪胎的機輪。為了縮短著陸滑跑距離,機輪上裝有剎車或自動剎車裝置。此外還包括承力支柱、減震器(常用承力支柱作為減震器外筒)、收放機構、前輪減擺器和轉彎操縱機構等。承力支柱將機輪和減震器連接在機體上,並將著陸和滑行中的撞擊載荷傳遞給機體。前輪減擺器用於消除高速滑行中前輪的擺振。前輪轉彎操縱機構可以增加飛機地面轉彎的靈活性。對於在雪地和冰上起落的飛機,起落架上的機輪用滑橇代替。
減震器飛機在著陸接地瞬間或在不平的跑道上高速滑跑時,與地面發生劇烈的撞擊,除充氣輪胎可起小部分緩沖作用外,大部分撞擊能量要靠減震器吸收。現代飛機上應用最廣的是油液空氣減震器。當減震器受撞擊壓縮時,空氣的作用相當於彈簧,貯存能量。而油液以極高的速度穿過小孔,吸收大量撞擊能量,把它們轉變為熱能,使飛機撞擊後很快平穩下來,不致顛簸不止。
收放系統收放系統一般以液壓作為正常收放動力源,以冷氣、電力作為備用動力源。一般前起落架向前收入前機身,而某些重型運輸機的前起落架是側向收起的。主起落架收放形式大致可分為沿翼展方向收放和翼弦方向收放兩種。收放位置鎖用來把起落架鎖定在收上和放下位置,以防止起落架在飛行中自動放下和受到撞擊時自動收起。對於收放系統,一般都有位置指示和警告系統。
機輪和剎車系統機輪的主要作用是在地面支持收飛機的重量,減少飛機地面運動的阻力,吸收飛機著陸和地面運動時的一部分撞擊動能。主起落架上裝有剎車裝置,可用來縮短飛機著陸的滑跑距離,並使飛機在地面上具有良好的機動性。機輪主要由輪轂和輪胎組成。剎車裝置主要有彎塊式、膠囊式和圓盤式三種。應用最為廣泛的是圓盤式,其主要特點是摩擦面積大,熱容量大,容易維護。
『捌』 直升機的用途
直升機在軍事上的用途有多種多樣,從物資運輸到人員輸送、戰場投放、敵後偵查與滲透、到移動迅速的飛行坦克、通訊、救護、戰場監視等等不一而足。
1、通用直升機
最早研製並生產的直升機,應該算作通用直升機-即大多數工作都能做,但做任何工作都不是非常專業。可運輸、可救援、可通信、可救護,加上武器也可攻擊,但除了運輸外、做其他工作都不十分「拿手」,於是在通用直升機的基礎上,逐漸的發展出了專用直升機。
2、運輸直升機
以運輸為主,載運量較大。因載運方式不同,還可分為吊運直升機和倉運直升機。
3、搜救直升機
以搜索、救援為主要工作方向而研製的直升機,機上通常載有搜索設備和救援吊索、救護設施等,通常在中型通用直升機的基礎上改裝而成。
4、反潛直升機
主要用於海軍對潛搜索和攻擊的直升機,通常以通用直升機為原型、裝載對潛搜素設備(如磁探儀、投放式聲納浮漂)、軍用通訊數據鏈以及對潛攻擊武器(如深水炸彈、空射型反潛導彈等)等專用設備和武器裝備。
5、預警直升機
在通用直升機或運輸直升機的基礎上加裝預警雷達、數據鏈路、通信設備、指揮與控制終端等組成的空中戰場預警與指揮控制直升機。
6、通信直升機
也叫通信中繼直升機,是在運輸直升機或通用直升機上搭載無線通信中繼設備而成,隨著通信指揮機特別是預警機的發展,通信中繼直升機有沒落的趨勢。
7、武裝直升機
早期的武裝直升機就是用通用直升機搭載武器如機槍、火箭等武器裝備改裝的,隨著技術進步和對武裝直升機要求的提高,現代的武裝直升機已經是專門研製設計的一個專用直升機機種。
8、民用類
現代直升機的最早概念其實是來自於畫家兼工程師的萊昂納多·達芬奇,他在公元16世紀描繪了一台以螺旋槳驅動的飛行器。不過一直等到公元1939年時,第一架實用型的直升機才被設計出來。
直升機比起固定翼飛行器來說有個獨特的優點,就是它可以垂直起降和空中懸停,這使得直升機可以在狹窄地區和復雜的車輛、飛機以及其它機械無法到達的區域執行任務。
在今日,直升機在民間運用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作為一種特殊的用運輸工具,被廣泛的應用於搜救救援救護、物資運輸、人員輸送、空中觀光與游覽、吊運吊裝、航拍、探礦與物探、防火與救火,警用警戒、巡邏與控制等等各個領域。
(8)直升機起落裝置的作用擴展閱讀
直升飛機的發展前景
直升機在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全球市場表現出對於直升機的持續需求。尤其是新興市場,隨著經濟的發展,對於直升機有著大數量、高增長的需求。世界上43%的直升機服役年齡在25年以上,更新換代的需要進一步增加了對於直升機生產的訴求。
據智研數據研究中心統計對2011到2020年的全球直升機市場做出預測,10年間將需要交付至少16970架直升機,總價值1400億美元。其中民用直升機10900架,價值340億美元,軍用直升機6070架,價值1060億美元。
我國直升機裝備情況與國外相比差距很大,軍用直升機每萬名軍人的直升機保有量僅為2.1架,不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十分之一;而民用直升機的百萬人口保有量僅為0.06架,更是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
直升機的未來發展趨勢是結合固定翼與直升機優點為一體的地空一體化飛行器。首先要解決機翼設計和動力設計,來實現垂直升降、穩定性和安全性極高的折疊固定翼或者無外露的螺旋翼。
其次就是航電包括自動飛行系統,來滿足高安全性的障礙物和空中交通預警、碰撞迴避系統、高安全性的全天候無人自動起飛著陸系統。
『玖』 輕型直升機一般採用浮筒式起落架,為什麼
直升機起落裝置的主要作用是吸收在著陸時由於有垂直速度而帶來的能量,減少著陸時撞擊引起的過載,以及保證在整個使用過程中不發生「地面共振」。此外,起落裝置往往還用 來使直升機具有在地面運動的能力,減少滑行時由於地面不平而產生的撞擊與顛
在陸地上使用的直升機起落裝置有輪式起落架和滑橇式起落架。
直升機就像精靈,在天空中自由翱翔,時而高飛時而懸停,讓人羨慕。可再能飛的直升機也終究要降落的,起落架就是它的大腳板。
這大腳很奇怪,有的用滑橇,有的用輪子,還有用浮筒的,為什麼會有這么多分類呢?滑橇式起落架和輪式起落架有什麼不同?各自的優缺點是什麼?
其實,早期的直升機還用過四輪衍架式起落架,後來又出現滑橇式、輪式起落架。輪式起落架又分為可回收式、不可回收式。它們各有優缺點:
一、滑撬式起落架
1、結構簡單,可靠性高,不易損壞,地形適應性好,重量輕,一般在4噸以下的輕型直升機上使用
2、滑橇式起落架採用弓形梁結構,與地面接觸的支架是朝下、朝外伸展的,不是直上直下,類似汽車扭力梁懸掛,加大了接地寬度,有助於直升機在斜坡上安全降落。
3、滑撬式起落架地形適應性高,不但能在環境良好的跑道上起降,也能在草地、雪地、沙灘、戈壁等崎嶇不平、濕滑松軟的地面上起降。而輪式起落架容易陷入沙地、雪地,適應范圍就差多了。
4、「地面共振」是危害直升機的重要殺手。當地面共振發生時,幾秒之內就可能造成槳葉折斷、機身翻倒破裂等嚴重事故。滑橇式起落架可以調整剛度和阻尼,錯開共振頻率,降低地面共振的發生機率。
5、在不使用繩降的時候,滑撬式起落架方便士兵登機進出,在特種作戰中更有優勢,起降靈活,提高了戰術襲擊的突然性。
6、滑撬起落架在航母、兩棲攻擊艦的甲板上也很有優勢。因為甲板總是不斷的搖晃,滑撬起落架更穩定,對甲板壓力也更小。輪式起落架還要面臨「溜車」的問題,而滑撬式起落架沒這種煩惱。
二、輪式起落架
它的優點也很突出:
1、緩沖性能好,吸能效率高,能提供更強的抗墜毀性。
這點對軍用直升機特別重要,當它們在戰斗中被擊中墜毀時,輪式起落架先通過緩沖機構吸收能量,再通過變形吸收能量,吸能效率高達80~93%,為機上人員提供更好的保護。一些滑橇式起落架也有減震器,但吸能效果不如輪式。
2、輪式起落架在地面上移動方便,無須其他輔助設備。
3、方便在機下布置武器設備。可回收輪式起落架能減小飛行阻力,提高直升機的隱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