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傳動裝置都有哪些分類
傳動裝置是指把動力源的運動和動力傳遞給執行機構的裝置,介於動力源和執行機構之間,可以改變運動速度,運動方式和力或轉矩的大小。
任何一部完整的機器都由動力部分、傳動裝置和工作機構組成,能量從動力部分經過傳動裝置傳遞到工作機構。根據工作介質的不同,傳動裝置可分為四大類:機械傳動、電力傳動、氣體傳動和液體傳動。
(1)機械傳動
機械傳動是通過齒輪、皮帶、鏈條、鋼絲繩、軸和軸承等機械零件傳遞能量的。它具有傳動准確可靠、製造簡單、設計及工藝都比較成熟、受負荷及溫度變化的影響小等優點,但與其他傳動形式比較,有結構復雜笨重、遠距離操縱困難、安裝位置自由度小等缺點。
(2)電力傳動
電力傳動在有交流電源的場合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交流電動機若實現無級調速需要有變頻調速設備,而直流電動機需要直流電源,其無級調速需要有可控硅調速設備,因而應用范圍受到限制。電力傳動在大功率及低速大轉矩的場合普及使用尚有一段距離。在工程機械的應用上,由於電源限制,結構笨重,無法進行頻繁的啟動、制動、換向等原因,很少單獨採用電力傳動。
(3)氣體傳動
氣體傳動是以壓縮空氣為工作介質的,通過調節供氣量,很容易實現無級調速,而且結構簡單、操作方便、高壓空氣流動過程中壓力損失少,同時空氣從大氣中取得,無供應困難,排氣及漏氣全部回到大氣中去,無污染環境的弊病,對環境的適應性強。氣體傳動的致命弱點是由於空氣的可壓縮性致使無法獲得穩定的運動,因此,一般只用於那些對運動均勻性無關緊要的地方,如氣錘、風鎬等。此外為了減少空氣的泄漏及安全原因,氣體傳動系統的工作壓力一般不超過0.7~0.8MPa,因而氣動元件結構尺寸大,不宜用於大功率傳動。在工程機械上氣動元件多用於操縱系統,如制動器、離合器的操縱等。
(4)液體傳動
以液體為工作介質,傳遞能量和進行控制的叫液體傳動,它包括液力傳動、液黏傳動和液壓傳動。
1)液力傳動
它實際上是一組離心泵一渦輪機系統,發動機帶動離心泵旋轉,離心泵從液槽吸入液體並帶動液體旋轉,最後將液體以一定的速度排入導管。這樣,離心泵便把發動機的機械能變成了液體的動能。從泵排出的高速液體經導管噴到渦輪機的葉片上,使渦輪轉動,從而變成渦輪軸的機械能。這種只利用液體動能的傳動叫液力傳動。現代液力傳動裝置可以看成是由上述離心泵一渦輪機組演化而來。
液力傳動多在工程機械中作為機械傳動的一個環節,組成液力機械傳動而被廣泛應用著,它具有自動無級變速的特點,無論機械遇到怎樣大的阻力都不會使發動機熄火,但由於液力機械傳動的效率比較低,一般不作為一個獨立完整的傳動系統被應用。
2)液黏傳動
它是以黏性液體為工作介質,依靠主、從動摩擦片間液體的黏性來傳遞動力並調節轉速與力矩的一種傳動方式。液黏傳動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不變的液黏傳動,如硅油風扇離合器;另一類是運行中油膜厚度可變的液黏傳動,如液黏調速離合器、液黏制動器、液黏測功器、液黏聯軸器、液黏調速裝置等。
3)液壓傳動
它是利用密閉工作容積內液體壓力能的傳動。液壓千斤頂就是一個簡單的液壓傳動的實例。
液壓千斤頂的小油缸l、大油缸2、油箱6以及它們之間的連接通道構成一個密閉的容器,裡面充滿著液壓油。在開關5關閉的情況下,當提起手柄時,小油缸1的柱塞上移使其工作容積增大形成部分真空,油箱6里的油便在大氣壓作用下通過濾網7和單向閥3進入小油缸;壓下手柄時,小油缸的柱塞下移,擠壓其下腔的油液,這部分壓力油便頂開單向閥4進入大油缸2,推動大柱塞從而頂起重物。再提起手柄時,大油缸內的壓力油將力圖倒流入小油缸,此時單向閥4自動關閉,使油不致倒流,這就保證了重物不致自動落下;壓下手柄時,單向閥3自動關閉,使液壓油不致倒流入油箱,而只能進入大油缸頂起重物。這樣,當手柄被反復提起和壓下時,小油缸不斷交替進行著吸油和排油過程,壓力油不斷進入大油缸,將重物一點點地頂起。當需放下重物時,打開開關5,大油缸的柱塞便在重物作用下下移,將大油缸中的油液擠回油箱6。可見,液壓千斤頂工作需有兩個條件:一是處於密閉容器內的液體由於大小油缸工作容積的變化而能夠流動,二是這些液體具有壓力。能流動並具有一定壓力的液體具有壓力能。液壓千斤頂就是利用油液的壓力能將手柄上的力和位移轉變為頂起重物的力和位移。
⑵ 傳動裝置常見的損壞形式有哪些
內燃抄機只能在無負荷情況下起動襲,而且啟動後的轉速必須保持在最低穩定轉速上,否則即可能熄火,所以在汽車起步之前,必須將發動機與驅動輪之間的傳動路線切斷,以便起動發動機。發動機進入正常怠速運轉後,再逐漸地恢復傳動系的傳動能力,即從零開始逐漸對發動機曲軸載入,同時加大節氣門開度,以保證發動機不致熄滅,且汽車能平穩起步。剛學駕駛車的朋友應該有比較深的認識吧,起動時忘踩離合或者離合放得太快就會"死火"。此外,在變換傳動系傳動比檔位(換檔)以及對汽車進行制動之前,都有必要暫時中斷動力傳遞。為此,在發動機與變速器之間,可裝設一個依靠摩擦來傳動,且其主動和從動部分可在駕駛員操縱下徹底分離,隨後再柔和接合的機構--離合器。
同時,再汽車長時間停駐時,以及在發動機不停止運轉情況下,使汽車暫時停駐,傳動系應能較長時間中斷傳動狀態。為此,變速器應設有空擋,即所有各檔齒輪都能自動保持在脫離傳動位置的檔位。
⑶ 汽車變速器是怎麼工作的
現在,在國產和進口汽車當中,又出現一種比較新的名詞——CVT,即無級變速器。傳動屬於自動變速的一種類型,由於以前應用比較狹窄,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無級變速傳動的英文全稱Continuouslv VariableTransmission,簡稱CVT,有其裝置的變速器也稱為無段變速器或者無級變速器。這種變速器和普通自動變速器的最大區別,是它省去了復雜而又笨重的齒輪組合變速傳動,而只用了兩組帶輪進行變速傳動。通過改變驅動輪與從動輪傳動帶的接觸半徑進行變速的,設計構思十分奧妙。 發明這種變速傳動機構的是荷蘭人。當初傳送帶用了V型橡膠帶,材料較差傳遞力矩小,沒有什麼實用價值。1979年荷蘭DAF的工程師改用金屬帶,完善並開發出實用型的CVT系統。它具有零件少,體積小,重量輕,與普通自動變速器比較具有較高的傳動效率,油耗較低的優點。但缺點也是明顯的,就是傳動帶很容易損壞,不能承受較大的載荷,但在小功率汽車上很有市場。富士、菲亞特、德國福特都先後引進CVT,加以改善,用在自己的汽車上。1984年,最善於應用新技術的富士車廠研製了具有電腦裝置的電子無段變速傳動ECVT,並在1987年2月裝在Justy(J10)汽車上推出市場。 以富士車為例,CVT由4大子系統組成,即電磁離合器系統、電子與液壓控制系統、方向轉換(前進/後退)系統、無段變速傳動系統,核心部分是無段變速傳動系統(CVT System)。無級變速傳動系統主要部件是兩個帶輪和鋼帶,鋼帶套在兩個帶輪上。帶輪由兩塊呈八字形的輪壁組成,這兩片輪壁中間的凹槽形成一個V形,其中一邊輪壁由液壓控制機構操縱,可以視不同的發動機轉速進行分開與拉近的動作,V形凹槽也隨之變寬或變窄,將鋼帶升高或降低,從而改變鋼帶與帶輪接觸的直徑。兩個帶輪反向調節,即其中一個帶輪凹槽逐漸變寬時,另一個帶輪凹槽就會逐漸變窄。如圖所示 無段變速傳動系統(CVT)工作示意圖 這樣,當汽車慢速行駛時,可以令主動帶輪的凹槽寬度大於被動帶輪凹槽,主動帶輪的鋼帶園周半徑小於被動帶輪的鋼帶園周半徑,即小園帶大園,因此能傳遞較大的扭矩。當汽車逐漸轉為高速時,主動帶輪的一邊輪壁向內靠攏,凹槽寬度變小迫使鋼帶升起,直至最高頂端,而被動帶輪的一邊輪壁剛好相反,向外移動拉大凹槽寬度迫使鋼帶降下,即主動帶輪鋼帶的園周半徑大於被動帶輪鋼帶的園周半徑,變成大園帶小園,因此能保證汽車高速度時的速度要求。 無級變速器轎車一樣有自己的檔位,停車檔P、倒車檔R、空檔N、前進檔D等,只是汽車前進自動換檔時沒有突跳的感覺,十分平穩。 由於近年材料技術的發展,提高了金屬帶的承受力,使無段變速傳動已經不局限於小功率汽車上的應用,在高檔轎車上也有了它的蹤跡。1999年在歐洲市場推出的奧迪A6型2.4升轎車,率先裝配了無段變速器。據廠方介紹,奧迪2.4升V6發動機最大扭矩是230牛頓米,而無段變速器的最大扭矩輸出是299牛頓米,能力綽綽有餘。同時,無段變速器傳動比寬,遠較手動變速器和普通自動變速器靈活,關鍵技術結構簡單,只須改變金屬帶在兩端帶輪的園周半徑即可變速,可以隨時改動變速器的參數以適應不同地區市場的需要。當然,CVT仍然有它的應用局限性,其關鍵仍然是金屬帶的承受能力,因此,目前只能應用在輕型汽車上。 近來,包括國產的一些車上都在進行CVT裝配引進,如奧迪、廣本的飛度,以及奇瑞的旗雲等等。
⑷ 請分析一款前置前驅小汽車和前置後驅的貨車在底盤系統裡面有哪幾處用到萬向傳動裝置
您好!
萬向傳動裝置:用來在工作過程中相對位置不斷改變的兩根軸間傳遞動力的裝置。其內作用是連接容不在同一直線上的變速器輸出軸和主減速器輸入軸,並保證在兩軸之間的夾角和距離經常變化的情況下,仍能可靠地傳遞動力。
前置前驅的汽車:在發動機兩側的半軸運用,因為前驅車輛的前橋是獨立懸架,汽車在運行駛(尤其是凹凸路面)兩側半軸就會進行不同方向的運動,所以需要運用,萬向傳動裝置在變速箱的兩側,以及在汽車轉向節運用!小汽車大多數是球籠式萬向節
前置後驅的貨車:因為發動機在前端,後輪驅動。所有在發動機與後橋之間需要萬向傳動軸,尤其貨車行駛的是復雜的路面,所以角度都會發生變化,因此需要萬向節進行傳遞動力,保持傳遞動力夾角!
汽車萬向傳動裝置,在方向盤也進行了運用,方向盤能夠調節方向盤的高低!
希望對您有幫助!
⑸ 傳動裝置的結構
傳動抄裝置:是將原動機的運襲動和動力傳給工作機構的中間裝置。.
對於前置後驅的汽車來說,發動機發出的轉矩依次經過離合器、變速箱、萬向節、傳動軸、主減速器、差速器、半軸傳給後車輪,所以後輪又稱為驅動輪。驅動輪得到轉矩便給地面一個向後的作用力,並因此而使地面對驅動輪產生一個向前的反作用力,這個反作用力就是汽車的驅動力。汽車的前輪與傳動系一般沒有動力上的直接聯系,因此稱為從動輪。
傳動系統的組成和布置形式是隨發動機的類型、安裝位置,以及汽車用途的不同而變化的。例如,越野車多採用四輪驅動,則在它的傳動系中就增加了分動器等總成。而對於前置前驅的車輛,它的傳動系中就沒有傳動軸等裝置。
⑹ 小車三大件是哪三大件
汽車的三大件是指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很多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都比較在意三大件的質量,三大件的質量對汽車整體質量的影響是比較大的。所以建議大家在購買汽車時一定要重視三大件的質量。
發動機和變速箱屬於汽車的動力總成,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發動機可以輸出動力,然後動力會傳遞到變速箱,最後變速箱可以通過傳動軸將動力傳遞給車輪。
變速箱的作用是變速變扭,這樣可以保證發動機輸出的動力能夠滿足汽車在任何工況下的需求。
如果沒有變速箱,那汽車是無法正常行駛的。
汽車上的變速箱有兩類,一類是手動變速箱,另一類是自動變速箱。
汽車上常見的自動變速箱有三種,分別是at變速箱,cvt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
雙離合變速箱是當下比較火熱的自動變速箱,這種變速箱其實是基於手動變速箱研發而來的。
雙離合變速箱的一套離合器是用來控制奇數擋的,另一套離合器是用來控制偶數擋的。
⑺ 1.汽車傳動系中為什麼要設萬向傳動裝置該裝置由哪幾部分組成
由於發抄動機-變速器的動力輸出襲軸線和驅動橋的動力輸入軸線不可能完全對上,況且驅動橋在車輛行駛時在上下跳動,輸入軸軸線位置不斷變化,動力傳遞需要能夠適應這個變化,同時還要傳遞扭矩。
採用獨立懸架的驅動橋,動力由主減速器傳遞到車輪也是同樣的情況。
所以必須在傳動系統中設萬向傳動裝置。
萬向傳動裝置按結構形式有:十字軸式萬向節,雙聯式萬向節,三銷軸式萬向節,球叉式萬向節,球籠式萬向節,撓性萬向節等。結構各不相同
⑻ 汽車萬向傳動裝置作用
傳遞兩個不同平面的動力
⑼ 為什麼汽車後輪是八字形
汽車後輪外八字,也就是負外傾角。運用轎車、性能車、超跑上。常常在場地賽車上會看到更加誇張的負外傾角,因為場地賽車的彎道極限比普通車要高很多,此時更大的負外傾角在彎道里獲得更好的捉地力。因此在一定的負外傾角范圍內,汽車後輪外八字正常的。
如果是外八字變偏轉過來就變成正,相對接地面積增大,急彎擁有較大的捉地力和操控性,所以很多車尤其是比較注重操控性的車,其實外八字都很明顯的,就是為了提升操控性的一個設計,另外這也是很多車說調底盤的調校能提升整個車的操控性的原因所在。
(9)八字型小車傳動裝置擴展閱讀:
氣壓是輪胎的命門,過高和過低都會縮短它的使用壽命。氣壓過低,則胎體變形增大,胎側容易出現裂口,同時產生屈撓運動,導致過度生熱,促使橡膠老化,簾布層疲勞、簾線折斷。氣壓過低,還會使輪胎接地面積增大加速胎肩磨損。
氣壓過高,會使輪胎簾線受到過度的伸張變形,胎體彈性下降,使汽車在行駛中受到的負荷增大,如遇沖擊會產生內裂和爆破,同時氣壓過高還會加速胎冠磨損,並使耐軋性能下降。
前輪定位對輪胎的使用壽命影響較大,而尤以前輪前束和前輪外傾為主要因素。前輪外傾主要會加速胎肩的磨損即偏磨;前輪前束過小過大主要是加速輪胎內外側的磨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