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污水處理工藝說明
污水處理工藝
污水處理工藝就是對城市生活污水和工業廢水的各種經濟、合理、科學、行之有效的工藝方法。污水處理被廣泛應用於建築、農業,交通、能源、石化、環保、城市景觀、醫療、餐飲等各個領域。 城市污水處理工藝應根據處理規模、水質特性、受納水體的環境功能及當地的實際情況和要求,經全面技術經濟比較後優選確定。
根據常見污水處理方法分類
物理法:物理或機械的分離過程。過濾,沉澱,離心分離,上浮等
化學法:加入化學物質與污水中有害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的轉化過程。中和,氧化,還原,分解,混凝,化學沉澱等
物理化學法:物理化學的分離過程。氣提,吹脫,吸附,萃取,離子交換,電解電滲析,反滲透等
生物法:微生物在污水中對有機物進行氧化,分解的新陳代謝過程。活性污泥,生物濾池,生物轉盤,氧化塘,厭氣消化等
廢水的化學方法分類
混凝
向膠狀渾濁液中投加電解質,凝聚水中膠狀物質,使之和水分開
混凝劑有硫酸鋁,明礬,聚合氯化鋁,硫酸亞鐵,三氯化鐵等
含油廢水,染色廢水,煤氣站廢水,洗毛廢水等
4. 微電解填料的微電解填料詳解
當系統通水後,設備內會形成無數的微電池系統,在其作用空間構成一個電場。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新生態[H] 、Fe2 + 等能與廢水中的許多組分發生氧化還原反應,比如能破壞有色廢水中的有色物質的發色基團或助色基團,甚至斷鏈,達到降解脫色的作用;生成的Fe2 + 進一步氧化成Fe3 +,它們的水合物具有較強的吸附- 絮凝活性,特別是在加鹼調pH 值後生成氫氧化亞鐵和氫氧化鐵膠體絮凝劑,它們的吸附能力遠遠高於一般葯劑水解得到的氫氧化鐵膠體,能大量吸附水中分散的微小顆粒,金屬粒子及有機大分子.其工作原理基於電化學、氧化- 還原、物理吸附以及絮凝沉澱的共同作用對廢水進行處理.該法具有適用范圍廣、處理效果好、成本低廉、操作維護方便,不需消耗電力資源等優點。該工藝用於難降解高色度廢水的處理不但能大幅度地降低cod和色度,而且可大大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傳統上微電解工藝所採用的微電解材料一般為鐵屑和木炭,使用前要加酸鹼活化,使用的過程中很容易鈍化板結,又因為鐵與炭是物理接觸,之間很容易形成隔離層使微電解不能繼續進行而失去作用,這導致了頻繁地更換微電解材料,不但工作量大成本高還影響廢水的處理效果和效率。另外,傳統微電解材料表面積太小也使得廢水處理需要很長的時間,增加了噸水投資成本,這都嚴重影響了微電解工藝的利用和推廣。 (1) 反應速率快,一般工業廢水只需要半小時至數小時;
(2) 作用有機污染物質范圍廣,如:含有偶氟、碳雙鍵、硝基、鹵代基結構的難除降解有機物質等都有很好的降解效果;
(3) 工藝流程簡單、使用壽命長、投資費用少、操作維護方便、運行成本低、處理效果穩定。處理過程中只消耗少量的微電解反應劑。微電解劑只需定期添加無需更換,添加也無需進行活化直接投入即可。(4) 廢水經微電解處理後會在水中形成原生態的亞鐵或鐵離子,具有比普通混凝劑更好的混凝作用,無需再加鐵鹽等混凝劑,COD去除率高,並且不會對水造成二次污染;
(5) 具有良好的混凝效果,色度、COD去除率高,同量可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
(6) 該方法可以達到化學沉澱除磷的效果,還可以通過還原除重金屬;
(7) 對已建成未達標的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工程,用該技術作為已建工程廢水的預處理,在降解COD的同時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確保廢水處理後穩定達標排放。也可對生化後廢水進很行微電解或微電解聯合生物濾床的工藝進行深度處理。
(8)該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又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於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 本產品特別針對有機物濃度大、高毒性、高色度、難生化廢水的處理,可大幅度地降低廢水的色度和COD,提高B/C比值即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可廣泛應用於:印染、化工、電鍍、制漿造紙、制葯、洗毛、農葯、醬菜、酒精等各類工業廢水的處理及處理水回用工程。
1.染料、印染廢水;焦化廢水;石油化工水;----上述廢水在脫色的同時,處理水中的BOD/COD值顯著提高。
2.石油廢水;皮革廢水;造紙廢水、木材加工廢水;----上述廢 水處理 水後的BOD/COD值大幅度提高。
3.電鍍廢水;印刷廢水;采礦廢水;其他含有重金屬的廢水;----可以從上述廢水中去除重金屬。
4.有機磷農業廢水;有機氯農業廢水;----大大提高上述廢水的可生化性,且可除磷,除硫化物。 1.比重≈1200Kg/m3,
2.比表面積≈1.2m2/g,
3.空隙率≥65%,
4.規格:1.5cm * 2cm,球形1cm-1.4cm等,可定製
5.含鐵量≥75% ,
6.物理強度:≥1000Kg/cm。
7.堆密度:0.8-1.2g/cm3 所需器材:1L燒杯、小型曝氣裝置、微電解填料、酸、鹼、助凝劑;
用1升燒杯加入1公斤填料,燒杯底部放置一曝氣頭以做曝氣裝置。然後加入需要進行測試的廢水剛好沒過填料,打開曝氣機進行曝氣,曝氣量調到所設定工藝合適大小;
時間的調整:該試驗可分別在30分鍾、45分鍾、60分鍾、90分鍾等幾個時間段進行試驗;
PH值的調整:可將PH值調節為2、3、4、5、6分別試驗,出水測PH值;
反應結束後,把廢水倒出,用石灰或液鹼調節PH值至8-9之間進行絮凝沉澱(也可加入少量助凝劑,如:PAC),取上清液進行檢測; 動態試驗可做模擬反應器放置現場進行連續性試驗,反應器的結構可根據廢水及現場情況自行設計,試驗參數可以按如下計算:填料比重1噸/立方米,微孔孔隙率為65%可按60%計算,那麼如果試驗微電解處理時間60分鍾,則一立方填料每小時可處理水0.6立方,如果試驗處理30分鍾,則一立方填料每小時可處理水量為:60/30*0.6=1.2立方水;其它可依此類推。

5. (2009江門一模)某研究性學習小組設計了一個環保型消毒液發生器,如圖所示裝置,用一石墨作電極電解飽
(1)電解氯化鈉溶液時,陽極是氯離子失電子生成氯氣的過程,陰極是氫離子的電子生成氫氣的過程,為使Cl2被完全吸收,製得有較強殺菌能力的消毒液,所以一定要讓氯氣在b電極產生,所以b電極是陽極,與電源正極相連,電極反應式為2Cl--2e-=Cl2↑,a電極是陰極,發生電極反應:2H++2e-=H2↑,該極消耗氫離子,電極附近溶液pH升高,故答案為:負;2Cl--2e-=Cl2↑;升高;
(2)電解飽和食鹽水的原理方程式為:2NaCl+2H2O
通電 | .
6. 次亞磷去除劑除磷時的工藝設計是怎樣的
1.可以穩定達標在表三標准,只需添加加葯裝置即可2.在GB21900-2008《電鍍污染物排內放標准》表三(從左往容右數第三)中要求,磷的排放口排放濃度要低於0.5mg/L。 次亞磷去除劑是一種混合物,由氧化劑、催化劑和沉澱劑構成,氧化劑和催化劑的共同作用可將次磷氧化成正磷酸鹽,沉澱劑可以將正磷酸捕集沉澱,從而實現磷與廢水的分離。 3.次亞磷去除劑除磷時的工藝設計如下首先,調節廢水pH至酸性, 而後加入催化劑和次亞磷去除劑,通過均相共沉澱技術進行沉澱以後,加入次磷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澱,採用分光光度計出水測定磷含量,調節廢水pH至酸性,而後加入催化劑和次亞磷去除劑,通過均相共沉澱技術進行沉澱以後,加入次磷絮凝劑進行絮凝沉澱,採用分光光度計出水測定磷含量。
7. 電解水裝置怎麼做
1、製作電解液
在器皿中加入水和適當的氫氧化鈉或者稀硫酸,提高電解速率,一般濃度氫氧化鈉在6-15%之間,稀硫酸在10-20%之間,演示效果較佳。 
5、試管內有氣泡,與電源正極(氧氣),負極(氫氣)相連的試管產生的氣體比值:1:2(熟記口訣:氫二氧一,陽氧陰氫),以上就是電解水裝置的製作方法。
8. 某課外活動小組設計了如圖所示的裝置,調節滑動變阻器控制電流強度適中的情況下用其進行緩慢電解NaCl溶液
(1)2H + +2e - =H 2 ↑;Fe-2e - =Fe 2 + (2)①A燒杯中的水倒吸進入燒瓶產生紅色噴泉②燒瓶中液面上升到高於左側尖嘴一定程度後又逐漸下落至與左側尖嘴相平③最後A燒杯中溶液呈紅色,導管口有氣泡冒出(3)Fe 2 + +2OH - =Fe(OH) 2 ↓,4Fe(OH) 2 +2H 2 O+O 2 =4Fe(OH) 3 (4)把Fe電極換成C、Pt等惰性電極或將裝置中的兩電極互換位置等
9. 電解水的裝置要怎樣設計
幾個要點吧 1 直流電 16V左右都行,效果比較明顯
2 兩個電極,一定要用比較穩定的金屬,炭棒,鉛棒,不然電極直接把氧氣用來氧化反應了,沒有氣泡
3 兩個電極里的越近反應越明顯。
10. 氯化鈣除磷好嗎怎麼設計流程啊產生的沉澱怎麼處理
還可以吧,流程要自己親身體驗,所產生的細節
與電解除磷裝置的設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為什麼機械是坑
發布:2025-09-28 18:17:01
瀏覽:714
暖氣開閥門鎖
發布:2025-09-28 18:02:18
瀏覽:664
甲乙實驗裝置
發布:2025-09-28 17:59:13
瀏覽:330
針織機械有哪些
發布:2025-09-28 16:27:03
瀏覽:37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