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輪軸的秘密 怎樣組裝輪軸
輪軸可用做省力器械(例如螺絲刀,方向盤,水龍頭旋鈕),也可以用來擴大移動(例如汽車輪和軸),
組裝只要是半徑不同的東西同軸組裝在一起就可以起到輪軸的作用。
呵呵,希望可以幫到你。
2. 輪軸裝置為什麼能省力啊
輪軸也是杠桿的變形!
支點在軸心.
當力作用在輪上(外圈),那麼動力臂就大於阻力臂,所以省力(例如方向盤)
當力作用在軸上(內圈).那麼動力臂就小於阻力臂,就費力
3. 如何組裝小學五年級的科學課軸輪
架好輪軸支架,用細繩吊砝碼,另一端用測力計,有三種情況:
1、大輪帶動小輪,省力。
2、同輪,不省力也不費力。
3、小輪帶動大輪,費力;輪越大,越省力。
由一系列齒輪組成的齒輪傳動系統稱為輪系。根據輪系中各軸線是否平行,可將輪系分為兩大類,即平面輪系和空間輪系。
平面輪系,各輪的軸線都是互相平行的,即全部由圓柱齒輪組成的輪系;空間輪系,輪系中至少有一個輪的軸線與其他輪的軸線不平行,即輪系中含有圓錐齒輪或蝸桿傳動。
根據輪系運轉時,其各個齒輪的軸線相對於機架的位置是否都是固定的,將輪系分為定軸輪系和周轉輪系兩大類。
4. 小學生科學實驗輪軸
一個小風扇,只需來要一個小馬達,兩節自5號電池,還有一些短導線,一個實心的塑料泡沫,一把剪刀,一些硬紙片! 首先把實心泡沫掏空,用導線連接好小馬達,塞入泡沫里(要保持小馬達的轉子軸漏出泡沫),在把導線連到電池上,也塞如泡沫內,用剪刀把小紙片剪成行,。
5. 什麼是輪軸
輪軸1.輪軸的定義:由輪和軸組成,能繞共同軸線旋轉的機械,叫做輪軸。
2.輪軸的實質是能夠連續旋轉的杠桿,支點就在軸心,輪軸在轉動時輪與軸有相同的轉速。
3.輪軸的平衡條件:如圖所示,根據杠桿的平衡條件有:F1R=F2r
4.外環叫輪,內環叫軸。輪軸兩個環是同心圓。
由上式可知:當動力作用在輪上,則輪軸為省力杠桿;,動力作用在軸上則輪軸為費力杠桿。
像馬車,門把手,方向盤和推車這樣的輪軸是最簡單的,沒有動力傳遞,動力車輛的輪軸就復雜得多。當然扳子也是.
6. 在輪軸實驗裝置中,軸指的是什麼
在輪軸實驗裝置中,軸指的是輪子。
輪和軸沒有明確的分別,只要同軸固定的兩個輪子(或者力的作用位置可以圍著固定點轉動)合成為輪軸。解題思路中,往往習慣把動力作用的輪子叫輪,而把阻力作用的輪子叫軸。
輪軸的定義:由輪和軸組成,能繞共同軸線旋轉的機械,叫做輪軸。輪軸的實質是能夠連續旋轉的杠桿,支點就在軸心,輪軸在轉動時輪與軸有相同的轉速。
外環叫輪,內環叫軸
由上式可知:當動力作用在輪上,則輪軸為省力杠桿;動力作用在軸上則輪軸為費力杠桿。
以汽車為例,動力不是簡單的傳遞輪軸,如果是那樣,汽車就不能拐彎,在汽車軸的中間,有一個「差速器」,在通過兩個半軸給左右車輪傳動,這樣在汽車拐彎時,兩邊車輪行駛的距離才能不同。人力三輪車的後軸,為了拐彎,一個後輪和軸是固定的傳遞動力,另一個後輪是可以和軸轉動的,用以差速拐彎。
7. 小雪和小紅在「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中,一起組裝好如圖1所示的實驗裝置,他們分別記下了鉤碼和彈簧
(1)實驗時應豎直向上勻速拉動測力計.
(2)有用功不可能等於總功,滑輪組效率不可能為100%,因此實驗數據有錯誤;
由圖1所示滑輪組可知,其承重繩子的有效股數n=3,鉤碼上升的高度h=0.1m,
則測力計移動的距離s=nh=3×0.1m=0.3m,由表中實驗數據可知,彈簧測力計提升的高度0.2錯誤.
(3)滑輪組的效率η=
W有用 |
W總 |
Gh |
Fs |
2N×0.1m |
1N×0.3m |
8. 輪軸作用實驗記錄表 我們發現了什麼
由組長安排一位同學把長導線拉直,靠近指南針,讓導線方向與指南針的方版向一致,並一直保持不動權,再安排另一個同學按住開關,接通電流,仔細觀察:接通電流時,有什麼現象?接著關閉開關斷開電流,看看又有什麼現象?把觀察到的現象及時記錄下來
9. 輪大小對輪軸的作用的實驗計劃怎麼寫
先改變輪軸裝置,將輪變大,保持軸上的鉤碼數量不變,輪上的鉤碼進行數量調回整,記錄下鉤答碼的數量情況,接著將記錄下的數據與前一次實驗中的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得出:輪越大,輪軸越省力
材料(每組):1盒鉤碼(系線)、1個輪軸、1個輪圈、2把螺絲刀、2瓶水(系線)、1套支架、1張記錄表。
10. 所有的輪軸裝置都是在輪上用力的嗎
使用輪軸裝置,不一定都是在輪上用力的。
動力作用在輪上還是軸上,這個還要看用途的。
一般在使用中都是為了省力,動力都是作用在輪上的。
有些特殊用途的就是動力作用在軸上的。
如車輪,電動機上的皮帶輪。動力都作用是在軸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