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船舶核動力裝置的目錄
第1章緒論
第2章反應堆冷卻劑系統
第3章一迴路輔助回系統
第4章二迴路系統
第5章水質監督和答水處理
第6章核動力裝置熱力循環分析
第7章船舶核動力裝置運行與控制
第8章核動力裝置動力學
第9章核安全基礎
附錄
附表1 船舶核動力裝置主要參數表
附表2 國外在役/在建(計劃)核潛艇一覽表
附表3 國外潛艇堆性能一覽表
附表4 國外艦船一體化壓水堆技術特點
附表5 核潛艇沉沒事故統計表
附圖1 「奧托·漢」號核動力船二迴路系統流程圖
附圖2 「陸奧」號核動力船主蒸汽系統流程圖
附圖3 核動力裝置熱平衡計算用熱線圖
參考文獻
Ⅱ 截止到2016年底,現役的核動力潛艇,一般都採用
迄今為止,各國現役的核潛艇約98%以上都採用壓水堆。壓水堆核動力裝置主要由壓水堆堆芯、一迴路系統、二迴路及推進軸系組成。
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壓水堆技術已經較為成熟,尤其是陸上同堆型核電的大規模建造運行,為壓水堆的設計運行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其安全性和可靠性比其他堆型擁有更大的優勢,因此是目前各國核電和潛用堆的主流堆型。但是壓水堆也有其固有缺點:一迴路系統和設備都要承受高壓,系統復雜,設備製造成本較高;同時由於水本身的特性,一迴路溫度難以繼續提高,因此只能為二迴路提供飽和蒸汽,裝置熱效率較低。
Ⅲ 核動力裝置由哪兩條水迴路組成
你是說核反應堆的一迴路和二迴路的兩條迴路吧?所謂一迴路,就是反應堆里直接冷卻的水循環水,含有極強的放性元素在其中。而二迴路,是指用另外一路水,將一迴路水的熱量,採用「水—水」換熱器的方式,進行完全無接觸的置換出來熱量,這路循環水稱為二迴路。用這個置換出了熱量的二迴路的水的熱量再去進入蒸汽發生器產生蒸汽去推動常規汽輪發電機組工作、發電。
Ⅳ 美國人設計的配電箱系統圖里有一迴路中寫有isolator for shutter,請問這個片語的意思是什麼
歐美配電設計要求非常嚴格,每個配電箱必須附帶絕緣隔離的內門,外門就是日常帶鎖的電箱門,
該詞估計是關於用隔門作為防護的意思。
Ⅳ 航空母艦的核動力推進裝置設計原理
核反應堆相當於一個鍋爐,提供熱量,這個熱量是核燃料鈾-235被中子擊中後發生裂變產生的(核能轉換成了熱能)。再用這個熱量去把水燒開並變成蒸汽,然後有兩種可能: 1,蒸汽推動蒸汽機的葉片轉動(熱能轉換成機械能),進而帶動螺旋槳轉動使潛艇前進(機械能轉換成動能); 2,蒸汽帶動汽輪發電機發電(機械能轉換成電能),發出的交流電一部分供全艇用電,另一部分被轉換成直流電後,帶動直流電動機轉動,進而帶動螺旋槳旋轉。
利用核聚變或核裂變產生的巨大能量加熱水,使水汽化,在一定空間內,水蒸氣的質量增大,壓強隨之增大,利用壓強和水的內能推動動螺旋槳旋轉。從而帶動發電機,產生電能和動能,其中動能既航母的動力來源
其實常規動力航母的推進系統原理相同只是用煤的內能加熱水的煤是不可再生資源,燃燒生成SO2,CO,CO2等污染性氣體,其中SO2會腐蝕航母艦體的核能是清潔能源核航母因為核聚變或裂變釋放的能量巨大,所以幾乎不受燃料限制,理論上可以無限期航行,直到核能用完.但是因為食物淡水因素還是要停靠補給的.因為核軍艦不需要太多核原料(相對於常規軍艦攜帶的煤輕很多),便可以攜帶更多的武備和航空燃油等.並且幾乎不考慮淡水問題,因為有足夠的核能可以淡化海水,美國海軍把常規軍艦上的限時限量淋浴和核軍艦上無限時限量的全天開放淋浴比較,稱後者為好萊屋淋浴,由此可見一斑
Ⅵ 核動力裝置的原理
核動力裝置主要包括核反應堆、產生動力的系統和設備,如核蒸汽供應系統和核電站汽輪機等,以及為保證設備正常運行、人員健康和安全所需要的系統和設備等。
核燃料在核動力裝置的反應堆中產生裂變反應,釋放巨大能量,被不斷循環的冷卻水吸收,後者又通過蒸汽發生器將熱量傳給第二個迴路中的水,使之變為蒸汽後到汽輪機中作功。優點
核動力裝置功率大,一次裝填核燃料可以用上好幾年。裝備核動力裝置的艦船,幾乎有無限的續航力。所以核動力裝置主要用於大型軍艦和潛艇。
Ⅶ 核電站的工作原理和結構
核電站是一種高能量、少耗料的電站。以一座發電量為100萬千瓦的電站為例,如果燒煤,每天需耗煤 7000~8000噸左右,一年要消耗200多萬噸。若改用核電站,每年只消耗1.5噸裂變鈾或鈈,一次換料可以滿功率連續運行一年。可以大大減少電站燃料的運輸和儲存問題。此外,核燃料在反應堆內燃燒過程中,同時還能產生出新的核燃料。核電站基建投資高,但燃料費用較低,發電成本也較低,並可減少污染。
簡單地說,就是核燃料裂變過程釋放出來的能量,經過反應堆內循環的冷卻劑,把能量帶出並傳輸到鍋爐產生蒸汽用以驅動渦輪機並帶動發電機發電。
核反應堆發生核反應產生熱能--->熱能給水加熱產生高壓蒸氣--->高壓蒸氣通過管道推動氣輪機轉動--->氣輪機轉動帶動發電機轉動發電。
核電站是實現核裂變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它與火電站最主要的不同是蒸汽供應系統。核電站利用核能產生蒸汽的系統稱為「核蒸汽供應系統」,這個系統通過核燃料的核裂變能加熱外迴路的水來產生蒸汽。從原理上講,核電站實現了核能-熱能-電能的能量轉換。從設備方面講,核電站的反應堆和蒸汽發生器起到了相當於火電站的化石燃料和鍋爐的作用。 核電站中的能量轉換藉助於三個迴路來實現。反應堆冷卻劑在主泵的驅動下進入反應堆,流經堆芯後從反應堆容器的出口管流出,進入蒸汽發生器,然後回到主泵,這就是反應堆冷卻劑的循環流程(亦稱一迴路流程)。在循環流動過程中,反應堆冷卻劑從堆芯帶走核反應產生的熱量,並且在蒸汽發生器中,在實體隔離的條件下將熱量傳遞給二迴路的水。二迴路水被加熱,生成蒸汽,蒸汽再去驅動汽輪機,帶動與汽輪機同軸的發電機發電。
Ⅷ 核動力是怎麼一回事它是怎樣給核潛艇、航空母艦動力的
核動力是利用可控核反應來獲取能量,從而得到動力,熱量和電能。因為核輻射問題和現在人類還只能控制核裂變,所以核能暫時未能得到大規模的利用。利用核反應來獲取能量的原理是:當裂變材料(例如鈾-235)在受人為控制的條件下發生核裂變時,核能就會以熱的形式被釋放出來,這些熱量會被用來驅動蒸汽機。蒸汽機可以直接提供動力,也可以連接發電機來產生電能。
目前核潛艇,核動力航母大多使用的是壓水型核反應堆,整個流程原理是:
由核反應堆中的鈾—235核燃料進行鏈式核反應並產生高溫,高溫把核反應堆內密閉循環的純凈水「煮開」變為蒸汽後,經噴嘴加速變為蒸汽流推動汽輪機運轉。汽輪機的轉速經過減速齒輪減速後帶動螺旋槳。能量轉換全過程大致為:核能→熱能→機械能→動能。
核能產生於核反應堆中的鈾原子核裂變,當鈾原子核連續裂變時(稱「鏈式反應」),會產生巨大的熱能。核反應堆的作用就好比是我們都很熟悉的鍋爐,不過鍋爐里的水一般是用火加熱的,而核反應堆里的水是用核燃料「加熱」的,所以過去也把核反應堆俗稱為「原子鍋爐」。
核動力裝置通常由一迴路和二迴路組成,它們都是密閉的循環迴路。
一迴路由主冷卻劑系統和各種輔助系統組成,主冷卻劑系統包括核反應堆、主冷卻劑泵、蒸汽發生器、穩壓器等設備。一迴路里的高溫高壓純凈水被核燃料加熱後,由主冷卻劑泵推動,經蒸汽發生器把熱量傳導給二迴路水,使之變為蒸汽,然後一迴路里被冷卻的水再次返回核反應堆里,繼續把核燃料產生的熱量帶出來,並慢化中子參與鏈式核反應。所以一迴路里的水被稱為冷卻劑和慢化劑。核燃料釋放的熱量多少,是由控制棒來調節的。
二迴路里,前半部分流動的是被一迴路加熱後的蒸汽,後半部分流動的是被冷凝器冷卻後的水。一二迴路的交會處是蒸汽發生器,二迴路的水在蒸汽發生器里被加熱後變成飽和蒸汽用來驅動汽輪發電機,提供電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