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激光有什麼用途
l)激光通信
用光傳遞信息,在今天十分普遍。比如,艦船用燈語通信,交通燈用紅、黃、綠三色調度。但是所有這些用普通光傳遞信息的方式,都只能局限在短距離內。要想把信息通過光直接傳遞到遙遠的地方,就不能用普通光,而只能動用激光。
那麼如何傳遞激光呢?我們知道,電是可以沿著銅線輸送的,但光是不能沿著普通金屬線輸送的。為此,科學家們研製出來一種能夠傳輸光的細絲,叫作光導纖維,簡稱光纖。光纖是用特種玻璃材料製成的,直徑比人的頭發絲還要細,通常為50~150 微米,而且非常柔軟。
實際上,光纖的內芯是高折射率的透明光學玻璃,而外面的包皮層則是用低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製成。這樣的結構,一方面能使光沿著內芯折射前進,就像水在自來水管里往前流動,電在導線中往前傳輸一樣,即使千繞百折也沒有什麼影響。另一方面,低折射率的包皮層又能阻止光外泄,就像水管不會滲水,電線的絕緣層不會導電一樣。
光導纖維的出現解決了傳遞光的途徑,但並不是說有了它就可以把任何光都能傳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只有亮度高、顏色純、方向性好的激光,才是傳遞信息最理想的光源,它從光纖的一端輸入後,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又從另一端輸出。因此,光通信實質上就是激光通信,它具有容量大、質量高、材料來源廣、保密性強、經久耐用等優點,被科學家們譽為通信領域的一場革命,是技術革命中最輝煌的成果之一。
激光通信先進在哪裡?激光通信的優點首先是容量大。它的容量有多大呢?當我們平時打電話時,講著講著有時會串進來不相乾的說話聲。這種打架現象是由於一對電話線上只能通過一路電話,如果另外串進來一路電話,正常的通話雙方就會受到干擾。假如有10對人同時用一對電話線通話,就等於20個人同時講話,那就根本無法通話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採用載波等方法,使各路電話分別處在各個頻段上。由於普通電話的頻率范圍為300~400赫,而在一對電話線上最高頻率只有1500千赫,所以在一對電話線上只能同時通過十幾路電話。顯然,這樣的電信容量是遠遠不能滿足當今信息社會的要求的。
如果我們把普通電話的傳輸信息量比作是小推車的話,那麼激光通信則是汽車。由於激光的頻率要比無線電波高得多,所以激光通信的信息容量要比電氣通信大10億倍。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光纖就可以傳輸幾萬路電話或幾千路電視節目。由20根光纖組成的光纜只有一支鉛筆那樣粗細,每天可以通話76200人次。相比之下,由1800根銅線組成的電纜,直徑約7.6厘米,但每天卻只能通話900人次。
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光纖通信特別適合於電視、圖像和數字的傳遞。據報道,一對光纖可在一分種內傳遞全套《大英網路全書》。
此外,製造光導纖維的材料是地球上到處都有的砂子——石英,只要幾克石英就能製造出1千米長的光纖。這樣,不僅原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可以大大節約銅和鋁材。正因為如此,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都在競相研究激光通信。於是激光通信成了爭相發展的寵兒。
在通信技術史上,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拿通信技術史上的幾個里程碑來看,電話從發明到應用,花費了60年左右的時間,並且電話通信至今仍大量、普遍使用。無線電技術(例如電報)從發明到應用也花了30年左右時間。電視技術雖然發展較快,但仍然孕育了約14年。而激光通信,從第一根低損耗光導纖維的誕生到應用,總共只有5年時間。現在激光通信不僅應用廣泛,而且形成了巨大的光纖市場。
1977年5月,美國有一家大公司叫電報電話公司,它在芝加哥市內的兩個電話局之間,敷設了世界上第一條短距離的光導纖維通信線路,此後在全美國近百個地方建立了總長幾百千米的短距離激光通信線路。這就意味著在短距離內,激光通信已開始取代普通的電氣通信。到了1983年,美國紐約到波士頓之間長達600千米的光導纖維通信已投入使用。
㈡ 激光通信可以怎樣分類
(l)激光通信
用光傳遞信息,在今天十分普遍。比如,艦船用燈語通信,交通燈用紅、黃、綠三色調度。但是所有這些用普通光傳遞信息的方式,都只能局限在短距離內。要想把信息通過光直接傳遞到遙遠的地方,就不能用普通光,而只能動用激光。
那麼如何傳遞激光呢?我們知道,電是可以沿著銅線輸送的,但光是不能沿著普通金屬線輸送的。為此,科學家們研製出來一種能夠傳輸光的細絲,叫作光導纖維,簡稱光纖。光纖是用特種玻璃材料製成的,直徑比人的頭發絲還要細,通常為50~150 微米,而且非常柔軟。
實際上,光纖的內芯是高折射率的透明光學玻璃,而外面的包皮層則是用低折射率的玻璃或塑料製成。這樣的結構,一方面能使光沿著內芯折射前進,就像水在自來水管里往前流動,電在導線中往前傳輸一樣,即使千繞百折也沒有什麼影響。另一方面,低折射率的包皮層又能阻止光外泄,就像水管不會滲水,電線的絕緣層不會導電一樣。
光導纖維的出現解決了傳遞光的途徑,但並不是說有了它就可以把任何光都能傳送到很遠很遠的地方去。只有亮度高、顏色純、方向性好的激光,才是傳遞信息最理想的光源,它從光纖的一端輸入後,幾乎沒有什麼損失又從另一端輸出。因此,光通信實質上就是激光通信,它具有容量大、質量高、材料來源廣、保密性強、經久耐用等優點,被科學家們譽為通信領域的一場革命,是技術革命中最輝煌的成果之一。
激光通信先進在哪裡?激光通信的優點首先是容量大。它的容量有多大呢?當我們平時打電話時,講著講著有時會串進來不相乾的說話聲。這種打架現象是由於一對電話線上只能通過一路電話,如果另外串進來一路電話,正常的通話雙方就會受到干擾。假如有10對人同時用一對電話線通話,就等於20個人同時講話,那就根本無法通話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就必須採用載波等方法,使各路電話分別處在各個頻段上。由於普通電話的頻率范圍為300~400赫,而在一對電話線上最高頻率只有1500千赫,所以在一對電話線上只能同時通過十幾路電話。顯然,這樣的電信容量是遠遠不能滿足當今信息社會的要求的。
如果我們把普通電話的傳輸信息量比作是小推車的話,那麼激光通信則是汽車。由於激光的頻率要比無線電波高得多,所以激光通信的信息容量要比電氣通信大10億倍。一根比頭發絲還細的光纖就可以傳輸幾萬路電話或幾千路電視節目。由20根光纖組成的光纜只有一支鉛筆那樣粗細,每天可以通話76200人次。相比之下,由1800根銅線組成的電纜,直徑約7.6厘米,但每天卻只能通話900人次。
尤其令人驚訝的是,光纖通信特別適合於電視、圖像和數字的傳遞。據報道,一對光纖可在一分種內傳遞全套《大英網路全書》。
此外,製造光導纖維的材料是地球上到處都有的砂子——石英,只要幾克石英就能製造出1千米長的光纖。這樣,不僅原材料取之不盡、用之不竭,還可以大大節約銅和鋁材。正因為如此,目前世界上發達國家都在競相研究激光通信。於是激光通信成了爭相發展的寵兒。
在通信技術史上,光纖通信技術的發展之快是前所未有的。拿通信技術史上的幾個里程碑來看,電話從發明到應用,花費了60年左右的時間,並且電話通信至今仍大量、普遍使用。無線電技術(例如電報)從發明到應用也花了30年左右時間。電視技術雖然發展較快,但仍然孕育了約14年。而激光通信,從第一根低損耗光導纖維的誕生到應用,總共只有5年時間。現在激光通信不僅應用廣泛,而且形成了巨大的光纖市場。
1977年5月,美國有一家大公司叫電報電話公司,它在芝加哥市內的兩個電話局之間,敷設了世界上第一條短距離的光導纖維通信線路,此後在全美國近百個地方建立了總長幾百千米的短距離激光通信線路。這就意味著在短距離內,激光通信已開始取代普通的電氣通信。到了1983年,美國紐約到波士頓之間長達600千米的光導纖維通信已投入使用。
緊跟在美國後面的是日本。1984年,日本完成了從北海道的札幌至九州福岡的長距離光導纖維通信干線,全長達2800千米,中間聯結著30多個城市。1993年12月,中國和日本之間橫跨東海的光纖電纜已鋪設成功。日本和美國之間橫跨太平洋的長達1萬千米的海底光纜也在設計中。
由於光導纖維通信的蓬勃發展,美、日、英、法等工業發達國家相繼成立了光導纖維、光纜生產企業。世界上三大著名的光纖光纜公司——美國的西電公司、康寧公司和日本的住友公司,光導纖維產量每年都在12萬千米以上。
總之,工業發達國家都已建立了全國性的光纖通信網路,以便徹底替代目前的銅質電線電纜,這項浩大的技術工程估計到2000年可告完成。到那時候,激光通信將給我們這個地球帶來巨大變化。例如,足不出戶就可以利用光纖網路在家中處理文件或參加一個會議;或者將家中的光纖網路與購物中心相連,如同置身在超級市場一樣,坐在家中選購需要的商品,貨款只須與電子金融購物系統結算。各地的醫療中心也可以從屏幕上查看病人的病情和化驗報告,並據此開出處方單,從而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門,可知天下事」,「運籌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
激光和光纖還可以傳送圖像。首先,要將直徑比人頭發絲還要細的單根光導纖維組合成纖維束。在傳送信息過程中,常用的纖維束有兩種:一種叫傳光束,另一種叫傳像束。傳光束的任務是將光從一頭傳到另一頭。傳光束結構比較簡單,它是由多根單絲膠合在一起,再將其端面拋光、研磨,以便減少光進入光纖時的反射和散射損失,然後在傳光束外面套上塑料護套。
由於一根光纖只能傳送一個光點,要傳送整幅圖像就必須將光導纖維一根一根整齊地排列起來,這樣組成的光纖束就叫傳像束。
在傳像束中,全部光纖都排列得整整齊齊,兩個端頭所處的位置都一一嚴格對應,一點也不混亂,就像一把整齊的筷子那樣。比如,某根光纖的一頭在傳像束中處於第八排第八列的位置上,那麼它的另一頭也同樣是處於八、八位置上。
傳像束在傳送圖像時,首先將圖像分割成網眼狀,即一幅圖像被無數根光纖分解成無數個像元,然後再傳送出去。一根光纖負責傳送一個像元,無數根光纖便能將整幅圖像傳送到另一端。如果要使圖像傳送得清晰,就要盡可能選用直徑較細的光纖,因為光纖越細,在一定的傳像束上就能容納進更多的光束,這樣就能傳送更多的像元。顯然,像元越多,圖像就越清晰。
現在應用的傳像束由上萬根光纖組成,要把這么多光纖整齊地排列起來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排列好後,再用一種叫作環氧樹脂的有機粘合劑將兩端膠合,使光纖粘結固定,保證兩端光纖一一對應。對兩個端面還要磨平和拋光。至於中間部分則不必粘牢,而是像二胡的弦那樣鬆散,只須在外面加上保護的塑料套管,這樣的傳像束既柔軟,又可以任意彎曲。
除了傳送圖像處,傳像束還能傳送一般的符號或數字,以及放大圖像或縮小圖像。
如要放大圖像,可以將傳像束做成一端大、一端小,就像錐體那樣。當圖像元從小端傳到大端時,整幅圖像就被放大。反之,如將圖像從大端發送到小端,整幅圖像就被縮小了。
此外,利用光纖還可以改變圖像。如果根據需要有意打亂光導纖維的排列,就可以使出口端的像元並不落在原先對應的點上,而落到主觀構思的點上,於是圖像就改變了。如果將圖像元進口端的光纖做成方形,而將出口端光纖做成圓環形,就能將方形的圖像元變成圓環形的像元。
總之,光纖傳像束有很大的發展潛力,在未來的光信息處理技術中將日益顯示其獨特的作用。
(2)材料加工
鑽孔、切割、焊接以及淬火,是加工金屬材料時最常用的操作。自從引進了激光後,在加工的強度、質量以及范圍等方面開創了全新的局面。除了金屬材料外,激光還能加工許多非金屬材料。
激光鑽孔機在激光鑽孔機問世之前,對各種機械零件鑽孔靠的是電動鑽孔機或沖床。但機械鑽孔不僅效率低,而且鑽出的孔洞表面不夠光潔。
激光鑽孔的原理,是利用激光束聚集使金屬表面焦點溫度迅速上升,溫升可達每秒l00萬度。當熱量尚未發散之前,光束就燒熔金屬,直至汽化,留下一個個小孔。激光鑽孔不受加工材料的硬度和脆性的限制,而且鑽孔速度異常快,快到可以在幾千分之一秒,乃至幾百萬分之一秒內鑽出小孔。
比如,如果需要在金屬薄板上鑽出幾百個連人眼都難以察覺出來的微孔,用電動鑽孔機顯然是不能勝任的,但用激光鑽孔機卻能在1~2秒鍾內全部完成。如果用放大鏡對這些微孔作一番細查的話,可發現微孔面十分整齊光潔。
激光鑽孔還可用來加工手錶鑽石。它每秒鍾可鑽 20~30個孔,比機械加工效率高幾百倍,而且質量高。同時,激光鑽孔與下面我們就要講到的激光切割一樣,加工過程是非接觸式的,即不像機械加工那樣靠鋼鑽頭逐漸鑽透金屬材料。因此,激光操作可以在自動化連續加工,或者在超凈、真空的特殊環境中發揮作用。
激光切割機知道了激光鑽孔的原理,就容易理解激光為什麼可以切割金屬材料了:只要移動工件或者移動激光束,使鑽出的孔洞連邊成線,就自然能將材料切割下來了。而且,不論是什麼樣的材料,如鋼板、鈦板、陶瓷、石英、橡膠、塑料、皮革、化纖、木材等,激光都如一柄削鐵如泥,削木如灰的光劍,而且,切割的邊緣非常光潔。
激光焊接機激光之所以能用來焊接,是因為它的功率密度很高。所謂功率密度高,是指在每平方厘米面積上能集中極高的能量。激光的功率密度有多高呢?我們可以作個比較:工廠里通常用於焊接的乙炔火焰能將兩塊鋼板焊在一起,這種火焰的功率密度可以達到每平方厘米1000瓦;氬弧焊設備的功率密度還要高,可以達到每平方厘米10000瓦。但這兩種焊接火焰根本無法與激光相比,因為激光的功率密度要比它們高出千萬倍。這樣高的功率密度不僅可以焊接一般的金屬材料,還可以焊接又硬又脆的陶瓷。
激光淬火傳統的淬火方法十分簡單,先將刀刃燒紅,然後驟然浸到冷水裡,經過這一熱一冷的處理,刀刃的硬度就大為提高。不過,這樣淬火顯然不太方便,效果也不一定理想。
激光淬火,是用激光掃描刀具或零件上需要淬火的部位,使被掃描區域的溫度升高,而未被掃描到的部位仍維持常溫。由於金屬散熱快,激光束剛掃過,這部位的溫度就急驟下降。降溫越快,硬度也就越高。如果再對掃描過的部位噴速冷劑,就能獲得遠比普通淬火要理想得多的硬度。
(3)激光照相排版
照相排版實際上是引入了光學攝影原理。用活字排版,必須根據書稿,依樣畫葫蘆地檢出各種大小、字體不同的鉛字和符號進行排版。而照相排版要簡便很多,它是通過排字機上的透鏡,來改變字樣的大小和形狀的。至於用透鏡為什麼就能改變字樣的大小和形狀,這實際上就等於我們照「哈哈鏡」。
用照相排版時,只需將光源通過透鏡把需要的文字和符號,在感光相紙上成像,再經過顯影和定影就形成了照相底片。然後,只要像印照片那樣印刷就行。
照相排版可使用兩種光源,剛才講的是普通光源,相比之下,激光排版省時省力。由於激光亮度高,顏色淺,可以大大改善圖像的清晰度,印出來的書質量自然就高。它的原理是怎樣的呢?首先通過計算機把文字變成一個個點,然後用點來控制激光掃描感光底片,才真正拍攝出全息照相。
全息照相與立體照相是兩回事。盡管立體彩色照片看上去色彩鮮艷、層次分明,富有立體感,但它總歸仍是單面圖像,再好的立體照也代替不了真實的實物。比如,一個正方形木塊的立體照,不論我們怎樣改變觀察角度,只能看到照片上的那個畫面,但全息照就不同了,我們只要改變一下觀察角度,就可以看到這個正方塊的六個方面。因為全息技術能將物體的全部幾何特徵信息都記錄在底片上,這也是全息照相最重要的一個特點。
全息照相的第二個重要特點是,能以一斑而知全豹。當全息照被損壞,即使是大半損壞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從剩下的那一小半上看到這張全息照上原有物體的全貌。這對於普通照片來說就不行,即使是損失一隻角,那隻角上的畫面也就看不到了。
全息照的第三個特點是,在一張全息底片上可以分層記錄多幅全息照,而且在它們顯示畫面時不會互相干擾。正是這種分層記錄,使得全息照能夠存儲巨大的信息量。激光全息照的底片,可以是特種玻璃,也可以是乳膠、晶體或熱塑等。一塊小小的特種玻璃,可以把一個大型圖書館里的上百萬冊藏書內容全部存儲進去。全息照相的用途日益廣泛。
全息照相可以將珍貴的歷史文物記錄下來,萬一有文物古跡遭到嚴重破壞,即使盪然無存,我們仍然可以根據全息照相重建。比如像北京圓明園那樣的名勝,當年被八國聯軍焚毀,現在雖然打算重建,因為不知道原來的整個面貌,就難以完全恢復。如果全息照相提早100年發明的話,事情就好辦了。
全息照相在工業上還可以用作無損檢測。什麼是無損檢測呢?就是說,用激光全息技術既可以檢查出產品有沒有微小的毛病,又一點也不會損傷這些產品。
更令人感興趣的是,目前全息照相還被用來拍攝全息電影和電視,不久觀眾會看到真實生活的圖像畫面了。即用激光「撞」擊底片上的感光塗料,留下無數個對應的點,這些點經顯影、定影後就重新變成文字或圖像。這里,激光束相當於電子束,感光底片相當於電視機熒屏。接下來,用載有文字和圖像的底片就可以去印書報雜志了。彩色電視機之所以能顯示紅、綠、藍三色,是由於熒屏上塗有三色熒光粉,它們在電子撞擊下會顯出三種顏色。而激光照相排版也可以採用類似的原理,印刷出優美的彩色畫面來。
(4)激光在醫學上的應用
激光應用在醫療器械領域的成果是很多的,它可以扮演鑽頭、手術刀、焊槍等多種角色。
焊槍和鑽頭在眼科,激光主要是用來治療視網膜剝離。視網膜剝離是一種很棘手的疾病,患者的視網膜與眼球內壁脫開,無法產生視覺。在激光沒有問世之前,病人恐怕難免失明的苦難。
現在,醫生可以用激光器對准病人眼底,使激光器發射出一束激光,通過加熱使視網膜重新與眼球內壁合在一起。整個過程要不了幾分鍾,激光束就像焊槍一樣,將病人的視網膜焊接好了。
除了焊接外,激光這把焊槍也可以用於切割。
白內障是老年人的常見病。病人的眼球前部的凸透鏡——晶狀體,由原來透明的彈性體漸漸變得混濁無彈性,光線就不能通過晶狀體,落到眼底的視網膜上,病人逐漸看不見東西。治療白內障的傳統辦法是,將眼球前部切開一條口子,然後從小口子中伸進一根細金屬針。這根金屬針溫度極低,將渾濁的晶狀體凍得粘在針上,然後一起從小口子中帶出,顯然,整個手術比較麻煩。
如果用醫用激光器來治療,不僅方便,而且效果好。只要將激光束對准眼球內晶狀體的前表面或後表面發射,就可以迅速切除掉晶狀體表面的混沌膜。
在牙科,激光可以代替牙鑽。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兒童的齲齒發病率是相當高的,大約達到75%。用激光治牙,病人幾乎沒有不舒服的感覺,而且只要不發炎,一次治療就能解決問題。牙科激光器是激光器中的小弟弟,它的功率很小,只有3瓦,相當於一支節能燈,幾乎不產生熱量。它的發射端實際上是像頭發絲那麼細的光導纖維。
治療時,只須將光纖發射端接近齲齒灶,發出激光束,齲處組織會分解,然後用清水沖洗掉。如果齲齒僅是淺度的牙琺琅質受損,激光束會將受損處的細微孔隙一一封死,這樣便可以阻止乳酸腐蝕牙本質。如果已出現了齲孔,用激光束鑽孔、清洗後,即可將人造琺琅質材料填入空洞中,再用激光加熱接合處,使人造琺琅質材料與牙琺琅質融為一體。激光治牙不僅無痛、迅速,而且治療後的效果也好。
激光手術刀如果要使用激光刀給病人的膀胱、心臟、肝臟、胃、腸等重要內臟動手術,難度就大了。激光怎麼能進入到人的內臟里去呢?這就要靠醫生手中的一件寶貝了,這件寶貝就是激光纖維內窺鏡。
所謂內窺鏡,是醫生用來插到人體內直接觀察器官的光學裝置。但通常的內窺鏡體積比較大,也比較粗糙,只能從病人口腔沿食道插到胃裡觀察。插胃是十分難受的,病人會感到很痛苦。激光纖維內窺鏡則完全不同。用光導纖維做成的內窺鏡又軟、又細、又能彎曲,當它插入病人胃裡時,不會有痛苦。除了胃,光纖內窺鏡還能進入其他重要的臟器內。激光纖維內窺鏡一方面可用來檢查病人的臟器是否有病變,更主要的是可以將激光能量輸入體內臟器中,對病變組織進行照射,也即加以切除,起到手術刀的作用。而且,用激光刀切割,傷口能自動止血,不需要結扎出血點,大大縮短了手術時間,傷口也不會發炎。如果用激光刀切除惡性腫瘤,還可以防止癌細胞擴散呢。
(5)激光武器
激光導彈在海灣戰爭中,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向伊拉克境內發動大規模空襲,摧毀伊拉克的許多重要軍事目標。最後,這場戰爭以伊拉克的失敗而告終。有人說,海灣戰爭是一場先進武器的較量,這話確有道理。
美國的飛機上裝有激光瞄準器,它能發射出紅外激光。當一架擔任偵察任務的飛機在空中發現地面目標時,就邊在空中盤旋,邊用激光瞄準器不斷地向目標發射激光束。這種激光束實際上起著向導的作用。這時,擔任攻擊任務的另一些飛機就隨後飛來,向目標扔下激光制導導彈。這些激光制導導彈上裝有自動跟蹤系統。這種自動跟蹤系統等於導彈的眼睛,當導彈撲向目標時,它能根據從目標上反射回來的向導激光,不斷地修正飛行中的航向,從而准確無誤地擊中目標。
其實,這類激光制導導彈,早在70年代,美國在越南戰場上就使用過。現在不僅有空對地導彈,而且有地對地、空對空、地對空等多種激光導彈。
今天,人們已能夠將無線電搜索雷達、激光雷達結合起來,組成作戰系統。比如,當無線電雷達發現空中目標(敵機或導彈)後,就可以將目標的高度、方位和速度准確測量出來。只要目標進入一定范圍內,激光雷達就會開啟,發射出一束很細的激光束,緊緊盯住並精確測量出目標的位置,然後發射的激光導彈,會根據激光雷達提供的向導激光束,准確地命中目標,將其摧毀。這類激光導彈可以方便地部署在卡車上,也可以改裝成反坦克導彈。
目前研製成的反坦克激光導彈,既可以從地面上發射,也可以從直升飛機上發射。導彈上裝有半導體激光器,起著自動跟蹤目標的作用,使導彈能百發百中地擊中坦克。
激光雷達雖然精度高、體積小、操作靈巧、轉移方便,但它也有缺點,就是容易受到氣象條件的限制,也不適於在大范圍內搜索目標。因此,它一般都與無線電雷達配合使用,互相取長補短。
激光槍和激光炮所謂激光槍和激光炮都屬於激光戰術武器。它們的外形像槍和炮,但它們發射的不是子彈和炮彈,而是激光束,使敵方人員傷亡或失明。這類槍炮的威力大小,與本身的能量和射擊距離有關。現在激光槍和激光炮的有效射程還不遠,所以死光的威力有限。
但是,死光武器的前景是無法估量的。一旦激光束的能量加大、有效距離增加,那就會成為名副其實的死光。比如,用激光炮打1萬米高空中的飛機,由於激光束的前進速度是每秒30萬千米,因此只需三萬分之一秒的時間就能擊中飛機。而在這短短的瞬間,飛機在空中僅夠向前移動幾厘米。這樣,對於死光來說,活動的飛機實際上成了死目標,必死無疑。照此計算,即使是射向幾千千米外的導彈,死光也只需花幾十分之一秒,而在這個瞬間內,導彈也只能夠向前飛行幾十米。因此,死光有充分的時間將導彈摧毀在外層空間。
此外,激光還可以不斷改變方向,對准各個目標,逐一摧毀,而且從經濟上來說,製造激光炮要比製造洲際導彈便宜得多。
到2003年底,全國共建立自然保護區1999個,占國土面積的14.4%,初步形成了全國性的保護區網路。
有21處自然保護區加入「世界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路」,21處自然保護區被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3處自然保護區被列為世界自然遺產地。
[保護區目錄]北京松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內蒙古科爾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內蒙古汗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黑龍江洪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黑龍江五大連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河南豫北黃河故道鳥類濕地國家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湖南張家界大鯢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四川小金四姑娘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四川攀枝花蘇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山西蘆芽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內蒙古西鄂爾多斯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內蒙古大青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內蒙古達來諾爾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遼寧大連斑海豹國家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遼寧丹東鴨綠江口濱海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吉林莫莫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黑龍江涼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黑龍江東北黑蜂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自然保護… 03-19
[保護區目錄]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增長較快管護亟須加強 北京2月24日電環保總局日前發布的全國自然保護區統計情況顯示,截至2004年底,我國自然保護區數量已經達到2194個,總面積為14822.6萬公頃,占陸地國土面積
㈢ 各位軍事發燒友幫個忙啦
其實,以下內容均可以從網上搜集到,就我個人看法,該槍設計面向未來,技術指標先進,人機功效一流,確實為當代自動步槍中的翹楚!
F2000是比利時FN公司在1995年就開始著手研製一種新的武器系統,考慮到未來特種作戰的需要,FN公司將模塊化思想貫穿到這個新產品的開發中,使士兵在戰場環境中很容易更換部件來適應不同情況的需求,同時,他們也要求這種武器為未來可能出現的新型部件留下介面。2001年3月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布扎比舉行的IDEX展覽會上,FN公司第一次公開展示了這種新穎的武器系統,並命名為F2000突擊武器系統。
F2000突擊武器系統為5.56mm口徑的突擊步槍,整體為無托式結構(類似結構的步槍還有法國的FAMAS、英國的L85、奧地利的AUG、中國的95系列槍族),大量採用聚合物部件,外表光滑,呈流線型,結構緊湊。共有3種型號:帶光學瞄具的基本型、帶40mm榴彈發射器及折疊式機械瞄具型、帶40mm榴彈發射器及火控系統型。所有型號的F2000均可戴夜視眼鏡使用。機匣上有一個聚合物框座,裡麵包含有機械瞄具及模製燕尾槽,框座里很合潮流地帶有一個美國軍用標准MIL-STD-1913皮卡汀尼導軌,上面可安裝光學瞄具。拉機柄在機匣左側,兩手均可操作。
F2000採用導氣式自動方式,由活塞桿驅動一個旋轉閉鎖系統,該閉鎖系統的強度及可靠性均較高,並保證沒有火葯燃氣進入彈膛區域。灰塵和其他一些細碎物不可能進入武器內部,因為連拉機柄槽的縫隙也進行了密封處理。它採用M16步槍所使用的標准30發彈匣供彈,彈匣卡筍在戴上防核生化手套後也可使用。
FNP90的幾個設計特點在F2000上得到沿用,其中包括左右手均可操作的位於扳機下方的射擊選擇器。拋殼方向與常規步槍不同,F2000空彈殼自槍口右後上方的拋殼窗中向前拋出。
閉鎖頭(lockinghead)上有一個非同尋常的機構——搖臂系統(rocker)。為了便於向前拋殼,空彈殼從彈膛抽出之後被送到在槍管上方運動的拋殼管中,這個動作通過該獨特的搖臂系統來完成。空彈殼抽出之後,它被搖臂系統所固定,隨著搖臂系統的翻轉動作,空彈殼上抬,為次一發彈讓出供彈路線,當次一發彈進入彈膛後,空彈殼便被送進了拋殼管。這種結構,點射射擊前幾發彈時,彈殼將不被拋出,只有當拋殼管中容納多於3或4個空彈殼時,第1個空彈殼才被拋出。
F2000附件包括可折疊的兩腳架及可選用的裝手槍口上的刺刀卡筍。如果需要,還可在M1913導軌上安裝夜視瞄具。另外,F2000還可配用未來的低殺傷性系統。
根據需求,F2000的前護木可以卸下,換上一個由FN公司生產的40mm口徑的低速榴彈發射器。與常規的下掛式榴彈發射器不同,FN公司的榴彈發射器與步槍的其他部件在外形上構成一個有機整體,裝上一個滿彈匣後,武器系統的質心情好位於扳機附近。榴彈發射器的扳機位於步槍扳機護圈下方,很自然就能觸摸到。盡管40×46mm的榴彈存在局限性,但考慮到如要研製一種更有效的彈葯,成本將會增加,也有市場風險,因此FN公司便為F2000保留了40mm低速榴彈發射器。
F2000可為40mm榴彈發射器配備常規類型的翻轉式機械瞄具,但這種瞄準方式降低了榴彈性能,因為它有測距誤差,因此FN公司又採用了簡單的火控系統。F2000人控系統安裝在框座位置,可用於步槍瞄準,但其主要功能是精確測量並顯示目標的距離。將瞄準點對准目標,按一下位於扳機下方的按鈕,即可啟動一個低功率的激光測距儀,距離便以紅色顯示在瞄具顯示屏上,誤差為1米。將步槍向上傾斜一定角度,光的顏色便變成綠色。如果射手想以腰際射擊方式發射榴彈,位於人控系統框座頂部的一個部件上將發出3種深色紅/綠光,以便於瞄準。框座頂上還有距離修正鈕,進行風偏修正。
火控系統由芬蘭的一家公司生產,該公司的火控系統注重簡單性,一些不必要的功能被省略了。相對於已有的40mm榴彈瞄準方式,該火控系統的瞄準精度有明顯改進。F2000火控系統可適應於6種類型的40mm榴彈,該系統還可編程以適應未來的改進彈葯,包括20mm、30mm或其他有特殊需求口徑的榴彈。
火控系統由槍托裡面的電池供電,該電池不僅能為火控系統供電,還能為其他戰斗附件或系統供電,如紅點式目標指示器。光學瞄具、集成在改進前護木或火控系統前部的戰術白光燈等。另外,配用於F2000的還有在研中的可編程電子射速控制器,進行遠距離單發射擊或低射速射擊時,能提高命中概率。
F2000的設計會在2001年全部完成,帶榴彈火控系統的型號也將在未來兩年內完成。在F2000的研製過程中,FN公司在成本、工藝性及人機工程方面下了功夫。經綜合設計,F2000的質量較小,平衡性很好,易於攜帶、握持、使用,同樣也便於左撇子使用。使用光學瞄具瞄準容易,即使在昏暗環境下,目標圖像也比較清晰。前拋殼使點射時沒有彈殼拋出。連發射擊時,槍身很平穩,後坐力沒有想像得5.56mm口徑步槍那麼大,簡直可以忽略不計。帶榴彈發射器的F2000也很容易使用,因為扳機的位置很自然,接近於步槍扳機,裝填榴彈並不像其他榴彈發射器那樣困難,即使用機械瞄具,榴彈發射器也很好用。
F2000據試驗測定的最佳射速每分鍾300~400發,如果需要,也可實施全自動射擊,射速每分鍾850發,目前在研製電子調速裝置,射手可以通用該裝置來調速全自動射擊的射速或點射。
F2000步槍系統
空槍重3.5kg
全槍長694mm
槍管長400mm
瞄具1.6倍光學瞄具
理論射速850RPM
初速900m/s
40mm榴彈發射器
空槍+榴彈發射器重4.6kg
發射管長230mm
初速76m/s
㈣ 激光武器的功能是什麼
人類把光作為武器的設想,可以一直追溯到古代。西方至今還廣泛流傳著公元前212年希臘科學家阿基米德的故事:當時他用鏡片聚光,結果燒毀了敵方入侵的戰艦。
在18世紀,有個法國人設計了一架由168塊玻璃組成的反射鏡「光炮」。它能將太陽光聚集在一起,使相隔47米處的松木板在幾分鍾之內燃燒起來。
19世紀以後,英國科幻作家威爾斯和俄國著名文學作家A·托爾斯泰都著有關於「死光」的小說。美國的衛克·羅查斯的「死光」連環畫更是風行一時,使「死光」這個名詞幾乎達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在我國的古代劍俠小說中,也屢屢有劍客口吐一道青光或紅光將對手殺死的活靈活現的描寫。例如在《封神演義》中,姜子牙手持一個紅葫蘆,只見一道白光沖天而上,剎那間妖精白猿的腦袋便落於地。
在科學技術不發達的古代,上述這些都只是幻想而已。自從1960年激光誕生以後,用「光」來作為武器就真正變成了現實。
激光為什麼能作為武器呢?這要從它的特性上來找原因。激光的主要特點是方向性好、亮度極高、相乾性高、單色性好。激光武器正是利用了激光的方向性好、亮度極高這兩個特點。就方向性來說,激光只朝一個方向發射,激光束是一束平行的光。若將一束激光射到相距1千米遠處,其光斑直徑只有10厘米左右。利用激光的這個特性來對武器進行制導,稱為激光制導。
激光的亮度,比太陽表面的亮度要高出400億倍以上。把這種高亮度的光投射到物體上,物體受照射部分的溫度可上升到10000°以上。無論是金屬還是非金屬,在這種特高溫度下都會迅速熔化和氣化。
激光武器的主要特點是:
1.「零」飛行時間。由於激光是以光速傳播的,因此飛行中的飛機、導彈都可視為「靜止」目標,在進行射擊時無需考慮「提前量」。
2.無慣性。由於激光束的質量接近於「零」,所以激光武器不會像一般的機炮那樣產生後坐力。
3.可多次發射。一般武器的發射次數都是很有限的,而激光武器原則上可以無限多次進行發射。
4.命中精度高。使用激光武器時可以精確地選擇射擊目標,甚至還可以選擇目標的薄弱部位來進行攻擊,以提高毀傷率。
5.抗干擾。激光不受電磁脈沖和地球磁場的影響,因此即便是處在電子對抗的戰場環境中其命中精度也不會受影響。
6.無污染。激光武器無論是對地面還是對空間都不構成放射性污染、灰塵污染或雜訊污染。
7.受氣象條件的影響。風、雨、雪、雷暴等惡劣氣象條件都是使用激光武器的嚴重阻礙。但在太空中沒有大氣及氣象條件變化的影響,因此激光武器在太空中更能充分發揮它的效率。
激光武器的殺傷破壞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燒蝕效應。激光照射到目標上以後,其中一部分能量被目標吸收而化為熱能,使目標表面局部出現熔化及氣化而穿孔,或產生嚴重變形,從而達到殺傷或破壞的目的。
2.激波效應。當目標表面由於受到激光的照射而產生熔化、氣化並向外噴射時,在極短的時間內會對目標本身產生一個反沖作用,這樣在固體材料中就會形成激波,這種激波可以將目標拉斷,並產生層裂破壞。
3.輻射效應。目標表面因氣化而形成等離子體雲。等離子體產生的輻射可造成目標本身的結構及其內部的電子元器件、光學元器件的損傷。
對於激光武器有各種各樣的分類方法,這里姑且把它分為低能激光武器和高能激光武器兩大類:
1.低能激光武器。
它又叫激光輕武器或單兵激光武器。其特點是激光能量較低,是屬於小型激光武器。它主要用於對付單個的敵人,可使對方眼睛失明、喪失戰鬥力直至死亡;同時也可使對方的激光測距儀及各種夜視儀的光敏元件受損或失靈。目前的低能激光武器主要包括激光槍、激光手槍、激光致盲武器等。
激光槍能在近距離內使人致死或致傷,射穿鋼盔,使某些武器裝備遭到損壞;在相距1500米處能致瞎人眼,燒焦皮肉,燒著衣服、房屋、樹木、花草等,並能使炸葯在頃刻之間受劇熱而起火爆炸……
激光槍的樣式同普通步槍差不多,其結構分為4大部分:一是激光器,用於發射激光束,相當於普通步槍的彈匣和槍膛;二是激勵源,用以驅動激光器產生激光;三是擊發器,用以驅動控制開關,其作用相當於普通步槍的扳機;四是槍托。
現在有的自動步槍是利用激光束進行瞄準,在射擊時只要用激光束對准目標就能達到百發百中。實驗表明,紅色激光束一旦對准了目標,便會顯現出一個鮮紅的瞄準點,這時只要扣動扳機即可擊中目標。即使目標在快速移動,也不難做到跟蹤瞄準。像美國的AM-180型自動步槍,就是利用激光束進行瞄準的。
激光手槍可以拿在手裡,裝在兜里,別在腰間。現在有一種紅寶石袖珍式激光手槍,其外形及大小與派克鋼筆相似,在相隔幾米遠的地方能燒毀衣物、燒焦皮肉面置人於死地;在相隔十幾米能使人眼致盲;在近距離內可以引爆火葯。
有一種「三用」激光手槍,在平時可當鋼筆用,在緊急情況下可用於自衛,在夜間行路時可用於照明。
2.高能激光武器。
高能激光武器又叫激光炮,簡稱光炮。它的功率輸出達到幾百至幾千千瓦,因此不能使用一般的小功率激光器,而必須使用功率強大的高能激光器。
在高能激光武器系統中,必須通過反射鏡把激光束聚集起來,形成一根很細的光柱,並藉助於精密的激光束瞄準系統來對目標進行跟蹤。
激光炮的威力大,在現代戰場上用途很廣。比如:
1.打飛機。還在80年代,美國陸軍在試驗機載激光炮時,就曾用它擊落過兩架高空無人駕駛靶機。
2.反導彈。也是在80年代,美國陸軍在武器試驗中曾用激光炮一舉擊毀了一枚正在1000米以外高速飛行的反坦克導彈。幾年前美國還在白沙導彈試驗場用激光炮給正在飛行中的「大力神」導彈穿了一個窟窿眼。此外還用激光炮摧毀了一枚飛行在650千米高空的高空探測火箭。
3.反衛星。試驗表明,高能激光束能破壞衛星上的太陽能電池、各種光敏元件、精密儀器儀表、電子設備和照相裝置等。
4.反坦克。主要是用它來破壞坦克的潛望儀器,傷害坦克乘員的眼睛。目前大威力的激光炮已經能夠將坦克那厚厚的裝甲射穿。
此外還可以用激光炮在敵方的森林、山區及城市中進行大面積縱火。因此激光炮也是一種新型的縱火武器。
目前的激光炮主要有以下3種類型:
一是折疊式的。其外形很像火箭炮,它那並排著的管子,正是多隻巧妙地折疊起來的大功率氣體激光器。由於這種激光炮體積龐大,笨重,附加設備多,因此常把它裝在坦克、汽車、艦艇及大型飛機上,可用它來攻擊敵方的坦克、飛機。反艦導彈、魚雷以及貼近海面飛行的巡航導彈等。
二是固定式的。它與普通加農炮有點相像,但炮筒較短小。人們往往把這種激光炮分散隱蔽在樹林深處及草叢中,使敵方防不勝防。
三是輕型的。這種激光炮與普通「八二」式迫擊炮有點相似,炮筒也較為短小。這種炮相當輕便,連同炮筒、炮座及驅動電源加在一起,也不過幾十千克。
激光炮可以連續快速發射。目前的脈沖激光炮,可以在1秒鍾內連續射出上千發「光彈」。為了充分發揮激光炮命中率高的威力,在使用中必須有目標跟蹤雷達和目標導引雷達與之緊密配合,協同作戰。
㈤ 輕武器激光射擊的原理
和你說說現在都是咋演習的。
目前,在軍事演習中投入的都是現役裝備,步兵輕武器一般配發空爆彈(也稱空包彈,就是沒彈頭的子彈),只需在槍口加裝一個裝置,空爆彈可以形象地模擬出武器發射的光、聲、煙塵,但只要人沒站在槍口5米以內距離,空爆彈不會造成人員傷亡。在實際演習中,由於對彈著點和攻擊一方的進攻路線都是事先規定好的,進攻一方絕對不會誤入彈著區,故對壘雙方不可能在5米內互相射擊。進行火炮攻擊、火力覆蓋和打擊機場的實彈演練時更是如此,全部人員都會在規定時間內撤離目標區。
但問題是單純使用空爆彈,往往無法確定目標是否被擊中,只能靠「舉報」和「自覺」。演習結果更多是靠導調部依據火力發射情況進行綜合評估。為更精確判知參演官兵「傷亡」情況,激光模擬器便應運而生了。
激光模擬器是現在演習中爭相選用的先進儀器,即在實用武器上安裝激光發生器,用沒有殺傷力的低能量激光來代替子彈、炮彈。同時在訓練服的各個部位裝上接收器及音響、煙火裝置。手槍、步槍、機槍、火炮的激光器都略有區別,用計算機可加以分辨。
實戰演習中,攻方與守方都像身臨戰場一樣互相攻擊。如被對方激光束射中,計算機就會分析「中彈」的部位及「子彈」類型,較輕的就發出「受傷」指令,同時限制受傷者武器的威力,如減少子彈反射頻率;如擊中要害,就會觸發被擊中者身上的激光接收裝置,發出「死亡」指令,模擬器就會放出代表「死亡」的煙火,武器系統就被關閉,此人就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資格。
在單兵激光對抗裝置基礎上,我軍又研製開發了「激光模擬對抗訓練控制系統」,並開始批量生產。這套系統具有模擬火力交戰、自動控制態勢、實時發送信息、授權干預控制等功能,導演部能通過通信網路,接收每個激光模擬對抗機發來的衛星定位數據、彈葯存量、戰斗狀態等信息,使自動監控演習態勢、裁決演習行動和評估演習質量有了充分依據。
這套系統現在主要在坦克、裝甲車、步戰車上使用。安裝該系統的坦克被激光彈命中損傷後,會被自動切斷油路和電路,失去戰鬥力;如想再開動坦克,需經導調人員重新解碼,才可使這輛坦克再次投入戰斗。
盡管「對抗演習不能打實彈,輸贏勝負導調說了算」的演習方式已成為歷史,但鑒於後勤保障、通訊聯絡、電子對抗等演習科目都不需要使用實彈,故演習的裁判方法必須科學合理。
㈥ 如果有激光槍的話,激光槍是什麼原理
激光
激光的最初中文名叫做「鐳射」、「萊塞」,是它的英文名稱LASER的音譯,是取自英文Light Amplification by Stimulated Emission of Radiation的各單詞的頭一個字母組成的縮寫詞。意思是「受激輻射的光放大」。
什麼叫做「受激輻射」?它基於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在1916年提出了的一套全新的理論。這一理論是說在組成物質的原子中,有不同數量的粒子(電子)分布在不同的能級上,在高能級上的粒子受到某種光子的激發,會從高能級跳到(躍遷)到低能級上,這時將會輻射出與激發它的光相同性質的光,而且在某種狀態下,能出現一個弱光激發出一個強光的現象。這就叫做「受激輻射的光放大」,簡稱激光。激光主要有四大特性:激光高亮度、高方向性、高單色性和高相乾性。
激光的高亮度:固體激光器的亮度更可高達1011W/cm2Sr。不僅如此,具有高亮度的激光束經透鏡聚焦後,能在焦點附近產生數千度乃至上萬度的高溫,這就使其可能可加工幾乎所有的材料。
激光的高方向性:激光的高方向性使其能在有效地傳遞較長的距離的同時,還能保證聚焦得到極高的功率密度,這兩點都是激光加工的重要條件
激光的高單色性:由於激光的單色性極高,從而保證了光束能精確地聚焦到焦點上,得到很高的功率密度。
激光的高相乾性:相乾性主要描述光波各個部分的相位關系。正是激光具有如上所述的奇異特性因此在工業加工中得到了廣泛地應用。
目前激光已廣泛應用到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包括斜孔、異孔、膏葯打孔、水松紙打孔、鋼板打孔、包裝印刷打孔等)、激光淬火、激光熱處理、激光打標、玻璃內雕、激光微調、激光光刻、激光制膜、激光薄膜加工、激光封裝、激光修復電路、激光布線技術、激光清洗等。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激光現在幾乎是無處不在,它已經被用在生活、科研的方方面面:激光針灸、激光裁剪、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淬火、激光唱片、激光測距儀、激光陀螺儀、激光鉛直儀、激光手術刀、激光炸彈、激光雷達、激光槍、激光炮……,在不久的將來,激光肯定會有更廣泛的應用。
激光武器是一種利用定向發射的激光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根據作戰用途的不同,激光武器可分為戰術激光武器和戰略激光武器兩大類。武器系統主要由激光器和跟蹤、瞄準、發射裝置等部分組成,目前通常採用的激光器有化學激光器、固體激光器、CO2激光器等。激光武器具有攻擊速度快、轉向靈活、可實現精確打擊、不受電磁干擾等優點,但也存在易受天氣和環境影響等弱點。激光武器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關鍵技術也已取得突破,美國、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等國都成功進行了各種激光打靶試驗。目前低能激光武器已經投入使用,主要用於干擾和致盲較近距離的光電感測器,以及攻擊人眼和一些增強型觀測設備;高能激光武器主要採用化學激光器,按照現有的水平,今後5—10年內可望在地面和空中平台上部署使用,用於戰術防空、戰區反導和反衛星作戰等。
激光的其它特性:
激光有很多特性:首先,激光是單色的,或者說是單頻的。有一些激光器可以同時產生不同頻率的激光,但是這些激光是互相隔離的,使用時也是分開的。其次,激光是相干光。相干光的特徵是其所有的光波都是同步的,整束光就好像一個「波列」。再次,激光是高度集中的,也就是說它要走很長的一段距離才會出現分散或者收斂的現象。
激光(LASER)是上實際60年代發明的一種光源。LASER是英文的「受激放射光放大」的首字母縮寫。激光器有很多種,尺寸大至幾個足球場,小至一粒稻穀或鹽粒。氣體激光器有氦-氖激光器和氬激光器;固體激光器有紅寶石激光器;半導體激光器有激光二極體,像CD機、DVD機和CD-ROM里的那些。每一種激光器都有自己獨特的產生激光的方法。
激光技術
激光具有單色性好、方向性強、亮度高等特點。現已發現的激光工作物質有幾千種,波長范圍從軟X射線到遠紅外。 激光技術的核心是激光器,激光器的種類很多,可按工作物質、激勵方式、運轉方式、工作波長等不同方法分類。根據不同的使用要求,採取一些專門的技術提高輸出激光的光束質量和單項技術指標,比較廣泛應用的單元技術有共振腔設計與選模、倍頻、調諧、Q開關、鎖模、穩頻和放大技術等。
為了滿足軍事應用的需要,主要發展了以下5項激光技術:①激光測距技術。它是在軍事上最先得到實際應用的激光技術。20世紀60年代末,激光測距儀開始裝備部隊,現已研製生產出多種類型,大都採用釔鋁石榴石激光器,測距精度為±5米左右。由於它能迅速准確地測出目標距離,廣泛用於偵察測量和武器火控系統。②激光制導技術。激光制導武器精度高、結構比較簡單、不易受電磁干擾,在精確制導武器中佔有重要地位。70年代初,美國研製的激光制導航空炸彈在越南戰場首次使用。80年代以來,激光制導導彈和激光制導炮彈的生產和裝備數量也日漸增多。③激光通信技術。激光通信容量大、保密性好、抗電磁干擾能力強。光纖通信已成為通信系統的發展重點。機載、星載的激光通信系統和對潛艇的激光通信系統也在研究發展中。④強激光技術。用高功率激光器製成的戰術激光武器,可使人眼致盲和使光電探測器失效。利用高能激光束可能摧毀飛機、導彈、衛星等軍事目標。用於致盲、防空等的戰術激光武器,已接近實用階段。用於反衛星、反洲際彈道導彈的戰略激光武器,尚處於探索階段。⑤激光模擬訓練技術。用激光模擬器材進行軍事訓練和作戰演習,不消耗彈葯,訓練安全,效果逼真。現已研製生產了多種激光模擬訓練系統,在各種武器的射擊訓練和作戰演習中廣泛應用。此外,激光核聚變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激光分離同位素進入試生產階段,激光引信、激光陀螺已得到實際應用。
㈦ 激光武器是怎麼工作的,它原理是什麼
激光武器(Laser Weapon)是用高能的激光對遠距離的目標進行精確射擊或用於防禦導彈等的武器,也稱為戰術高能激光武器(THEL)。具有快速、靈活、精確和抗電磁干擾等優異性能,在光電對抗、防空和戰略防禦中可發揮獨特作用。激光武器的缺點是不能全天候作戰,受限於大霧、大雪、大雨,且激光發射系統屬精密光學系統,也受大氣影響嚴重,如大氣對能量的吸收、大氣擾動引起的能量衰減、熱暈效應、湍流以及光束抖動引起的衰減等。
由於激光武器需要大量的電能,在能量儲存設備難微型化(如高能電池)的問題解決前,比較難實現大規模應用。
㈧ 激光應用於那些領域
目前激光已廣泛應用到激光焊接、激光切割、激光打孔(包括斜孔、異孔、膏葯打孔、水松紙打孔、鋼板打孔、包裝印刷打孔等)、激光淬火、激光熱處理、激光打標、玻璃內雕、激光微調、激光光刻、激光制膜、激光薄膜加工、激光封裝、激光修復電路、激光布線技術、激光清洗等。
經過30多年的發展,激光現在幾乎是無處不在,它已經被用在生活、科研的方方面面:激光針灸、激光裁剪、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淬火、激光唱片、激光測距儀、激光陀螺儀、激光鉛直儀、激光手術刀、激光炸彈、激光雷達、激光槍、激光炮……,在不久的將來,激光肯定會有更廣泛的應用。
激光武器是一種利用定向發射的激光束直接毀傷目標或使之失效的定向能武器。根據作戰用途的不同,激光武器可分為戰術激光武器和戰略激光武器兩大類。武器系統主要由激光器和跟蹤、瞄準、發射裝置等部分組成,目前通常採用的激光器有化學激光器、固體激光器、CO2激光器等。激光武器具有攻擊速度快、轉向靈活、可實現精確打擊、不受電磁干擾等優點,但也存在易受天氣和環境影響等弱點。激光武器已有30多年的發展歷史,其關鍵技術也已取得突破,美國、俄羅斯、法國、以色列等國都成功進行了各種激光打靶試驗。目前低能激光武器已經投入使用,主要用於干擾和致盲較近距離的光電感測器,以及攻擊人眼和一些增強型觀測設備;高能激光武器主要採用化學激光器,按照現有的水平,今後5—10年內可望在地面和空中平台上部署使用,用於戰術防空、戰區反導和反衛星作戰等。
http://ke..com/view/2695.html?wtp=tt
㈨ 微軟無線激光簡報演示器8000(Wireless Notebook Presenter Mouse 8000)怎麼設置數字墨水筆和放大鏡
我有一個這個滑鼠。這個是要下載驅動才能使用多功能的。驅動下載完後,去控制面板直接設置就可以了。
㈩ 現代兵器的資料(除潛艇)
BTR-90裝置來「風暴」-K型炮塔自,炮塔重2。5噸,採用防彈鋁合金材料加附加鋼裝甲和復合材料的「三明治」結構,能夠抵禦一百五十二毫米的炮彈碎片的攻擊。炮塔內配有晝/夜瞄準鏡的火控系統、前視第二代紅外探測器,以利精確瞄準目標和命中目標。BTR-90配備的武器有一門三十毫米口徑的2A42型機關炮、一具AGS-17榴彈發射器、一套「競技神」反坦克導彈系統和一挺七點六二毫米的機槍。2A42機關炮採用雙彈匣供彈,可在白天和夜間對二點五公里以內包括坦克在內的各種目標實施精確打擊。「競技神」型反坦克前端裝有伸縮式探針,採用串聯空心裝葯戰斗部,專門攻擊披掛爆炸反應式裝甲的坦克。BTR-90的總體作戰效能已經超過了現役的輕型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