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生物柴油一般發電機可用嗎
生物柴油可以在柴油發電機中使用
❷ 十大柴油發電機品牌有哪些
一、康明斯柴油發電機 國內的是重康和東康的,美國康明斯發動機公司始建於1919年,主要生產發電設備、工業及汽車等行業用發動機。
二、濰柴柴油發電機組 只有以濰柴動力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柴油機所製造出來的柴油發電機組。
三、亞南集團柴油發電機組 創立於1991年。創業以來,亞南堅持以客戶和市場需求為中心,並以創新驅動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和服務為一體的現代化民營企業。
四、玉柴柴油發電機組 廣西玉柴是全國內燃機行業第一家獲『全國質量管理獎』的企業,玉柴牌柴油機榮膺「國家免檢產 品」。
五、濟柴柴油發電機組 中石油旗下濟南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190系列柴油機為動力,配套四通發電機組裝而成。
六、常柴柴油發電機組 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是具有近百年歷史的民族工業企業,也是全國農機行業及常州市第一家上市公司。
❸ 四川省「十二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的重點產業領域
(一)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把握信息技術升級換代和產業融合發展的重大機遇,依託我省在人才和產業方面的優勢,加快建設下一代信息網路,大力發展雲計算、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重點推進高性能集成電路、平板顯示、高端軟體等行業發展,堅持自主創新發展和承接產業轉移雙輪驅動,建設國家重要的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力爭到2015年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實現總產值3000億元以上,增加值900億元以上,產業規模在中西部保持第一。
下一代信息網路。加快新一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數字電視網路以及「三網融合」信息網路建設,統籌寬頻接入。強化新一代網路信息技術開發,加快自主標準的推廣應用,帶動新型網路設備、智能終端產業和新興信息服務的創新發展。發展寬頻無線城市,加快先進信息網路向農村和偏遠地區的延伸覆蓋,普及信息應用。強化網路信息安全和應急通信能力建設。
電子核心基礎產業。圍繞重點整機和戰略領域需求,大力提升高性能集成電路自主開發能力,重點發展通用、新結構中央處理單元、圖像處理器、數字信號處理器、數/模和模/數轉換器、存儲器、可編程器件、微型系統級晶元、關鍵IP核產品、射頻識別晶元、信息安全晶元及系統晶元、非接觸IC卡晶元等。積極發展等離子顯示面板(PDP)、液晶顯示面板(TFT-LCD)、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OLED),加快發展敏感元器件與感測器、光電子器件、片式電子元件、高頻率器件、電力電子器件、微特電機與組件等新型電子元器件。重點發展新型電子元器件材料、新型顯示前端用基礎新材料和新器件。
高端軟體和新興信息服務。加快發展面向市場的基礎軟體、移動計算軟體平台、網路信息安全軟體、數字內容加工處理軟體、嵌入式軟體、系統集成和支持服務、信息技術咨詢和管理服務、互聯網增值服務。加快高端軟體開發和自主軟體應用,支持金融、交通等關鍵領域智能管理信息系統軟體研發。積極發展物聯網環境下的交通物流、遠程醫療及護理、遠程教育等新興服務業態。大力發展數字虛擬技術,引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
專欄2 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發展路線圖
一、發展目標
三網融合全面推廣,有線電視數字化轉換基本完成,寬頻無線城市大規模發展,網路裝備產業進入國內前列;新一代顯示技術取得突破;智能感測器、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等關鍵電子元器件自主保障能力明顯提升;重要應用軟體的技術水平和集成應用能力大幅提高,掌握網路信息服務關鍵應用和基礎平台技術,互聯網普及率超過40%,基本形成高端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標准體系,一批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進入國家先進行列。
二、重大行動
1.關鍵技術開發:可信網路平台技術,智能人機交互技術,嵌入式軟體及軟體服務技術,高性能多業務承載網技術,寬頻無線與移動通信和光通信技術,智能終端、泛在網技術,微型系統級晶元設計技術,新型顯示技術,新型顯示生產線專用設備關鍵技術,射頻識別、新型感測器技術,物聯網集中平台技術,空間信息技術,新型元器件和電子材料生產技術等。
2.創新能力建設:支持建立產業聯盟和創新聯盟,提升數字電視、移動通訊和下一代互聯網的工程中心、實驗室創新能力;建立完善半導體發光二極體(LED)、智能感測等領域工程實驗室,建設平板顯示共性技術研發及公共服務平台;加強軟體企業創新能力建設,引導業務標准庫、知識庫和案例庫建設。加大行業領軍人才和實用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
3.產業化:推動數字電視下一代傳輸演進技術、接收終端、核心晶元發展,積極推進集成電路、LED、微機電系統(MEMS)、智能感測器、大尺寸薄膜晶體管液晶顯示面板(TFT—LCD)、等離子顯示面板(PDP)、新型電力電子器件等產業化;加快有機電致發光顯示面板(OLED)中試和量產。
4.骨幹企業培育:實施骨幹軟體和信息服務企業扶持計劃,鼓勵產業鏈上下游聯合和重組,支持基礎產品企業與應用企業建立創新聯盟。
(二)新能源產業。
把握世界新能源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發揮我省資源和產業優勢,突出新能源開發轉化和裝備製造兩大重點,加快新能源產業化發展,促進新能源推廣應用與產業發展互動,推動能源結構清潔化和產業結構低碳化,建成國家重要的新能源產業基地。到2015年,力爭新能源產業實現總產值2000億元,增加值600億元。
核電產業。充分發揮我省核電裝備科研、設計、試驗、製造、安裝到核燃料供應、管理和技術服務的整體產業優勢,重點發展核電裝備製造,非核動力裝備,核島設計與系統集成、核島和常規島設備、高性能核燃料元件。發展AP1000、EPR第三代蒸汽發生器、核電汽輪機、發電機、核反應堆壓力容器和主管道等核電主設備,積極推動核電配套產品自主開發和國產化應用。建立第四代核電高溫氣冷堆供應集成采供體系和核電技術服務體系。構建核電設計服務、關鍵模塊與部套件生產、基礎材料和能源生產的完整產業體系。推動民用非動力核技術產業化應用。重視核電安全技術研究,加強核應急能力建設,提升核應急管理水平。
太陽能產業。大力發展太陽能光伏電池關鍵材料、晶體硅太陽能電池、其他新型電池及組件等晶硅光伏產業。積極發展碲化鎘太陽能電池、非晶硅太陽能電池、銅銦鎵硒太陽能電池、納米晶硅柔性薄膜太陽能電池等薄膜光伏產業。加快發展聚光太陽能接收器、菲涅爾透鏡、聚光光伏電池、太陽跟蹤裝置及控制系統等聚光光伏產業。積極發展坩堝、清洗蝕刻、絲網印刷、光學鍍膜、磁性濺射、組件測試等光伏生產設備。建設一批大型並網光伏電站,建築一體化並網光伏電站、離網型光伏電站和戶用光伏系統,積極探索推動試驗示範光熱電站建設。
風能產業。以整機產品配套為重點,積極發展1.5MW以上陸地風機和3MW、5MW潮間帶及丘海系列風機、變頻裝置、控制器、齒輪箱、雙饋式與直趨式發電機、柱軸承/偏航軸承/變漿軸等各類軸承、液壓控制系統、潤滑成套設備、主軸、輪轂、風力發電機組控制系統、並網逆轉變控系統、輸配電設備等。實現風機整機製造規模化和系列化。加快建設一批風力發電場,增加清潔能源供應。
生物質能。加快生物質直接燃燒固化氣化發電等技術產業化,形成生物質氣化發電系統設計、集成和製造能力。研製生物質能源成套裝置,積極發展沼氣能源成套設備、分布式生物質固化氣化聯合循環發電、分布式沼氣發電成套設備、可再生生物質鍋爐、生物質氣化爐熱解新技術成套設備。積極發展麻瘋樹等提取生物柴油和生物質發電。
智能電網。開展新能源發電的系統模擬、功率預測和並網運行控制等先進技術研發及推廣,加強電網對新能源的消納能力和技術保障。完善輸電線路狀態檢測,加強智能變電站建設,促進居民用電智能化管理。積極推動智能電網運行體系建設,提高智能電網管理運行水平。
其他新能源。以電動汽車和電站儲能為主要應用領域,重點發展以超級電容、大容量鋰電池、含釩液流電池等為主的儲能器件製造和儲能系統集成,以及儲能技術在智能電網、太陽能發電與風力發電並網等方面的示範應用。
專欄3 新能源產業發展路線圖
一、發展目標
掌握先進核電技術,提升裝備製造能力;太陽能利用設備及新材料的研發能力大幅度提高,開展太陽能熱發電實驗示範;掌握先進風機組整體設計能力;突破下一代生物液體燃料技術。
二、重大行動
1.關鍵技術開發:第三代核電核島與常規島設備及關鍵零部件產業化技術,兆瓦級以上陸地和海上風機模塊化設計製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高效晶硅、非晶硅及薄膜太陽能電池技術,光熱發電技術,聚光發電技術,生物質熱解氣化及燃燒技術,生物質液體燃料高效轉化技術,燃氣發電機組關鍵核心技術,大功率儲能電池及智能電網技術、動力電池技術等。
2.產業化:推進核電系統集成、關鍵模塊和零部件,大型風電整機、新型風電機組和零部件,太陽能發電系統集成、關鍵零部件、基礎材料和配套設備等產業化,加快開發利用清潔高效能源,推動煤層氣、頁岩氣以及生物質能等產業化發展。
3.市場培育:開展太陽能熱發電工程示範,適時大規模推廣應用太陽能光伏光熱發電,加強適應光伏發電發展的電網及運行體系建設。推動生物質能源規模化、專業化、市場化開發建設,促進生物質能加快應用。
(三)高端裝備製造產業。
依託我省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基礎和資源條件,面向國際國內市場需求,發揮大企業、大項目帶動作用,全面提升高端裝備製造產業自主創新能力,重點推進民用航空、航天及衛星應用等行業領域發展,建設國家重要的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基地。到2015年,力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實現總產值1500億元,增加值400億元。
民用航空。重點發展軍機、公務機、無人機、直升機等整機和臨近空間飛行器,國產大飛機機頭和ARJ-21新支線飛機機頭、機身等關鍵部件,大型航空發動機整機及零部件,航空電子系統產品,航空機載設備及配套產品。積極發展機場綜合電子信息系統,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及成套設備、航空物流系統及設備。發展通用航空整機平台、配套產品、航空服務、通用機場,構建完整的通用航空產業體系。發展機體、航空發動機、航空設備的維修,推進航空再製造、客改貨業務、航改燃機系列產品發展。
航天及衛星應用。結合國家重大科技專項,加快航天及衛星應用技術推廣和產業化。重點發展大型火箭、亞軌道火箭、空間服務系統及設備、衛星載荷系統、星際鏈路系統等宇航產品,推動衛星通信、導航、遙感應用系統開發,發展衛星運營增值服務,構建具有核心技術優勢的航天產業鏈。推進衛星地面系統、用戶終端系統、宇航級關鍵元器件開發,實施北斗用戶終端批產工程、高分遙感綜合應用示範工程,建設北斗衛星應用產業園、北斗導航運營中心、高分遙感數據中心,建設區域對地觀測衛星數據處理與信息服務體系、衛星導航運營服務體系。
軌道交通。依託國內唯一的軌道交通國家實驗室和相關企業、研發機構,抓住城際客運專線和城市軌道交通等重點工程建設機遇,掌握時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車、新型地鐵車輛等裝備核心技術,大力發展軌道交通裝備。加快發展高速鐵路橋梁關鍵功能部件、高速鐵路的線路設備、高速動車組運載裝備、高速鐵路線路維修設備等,建設高速鐵路功能部件試驗檢測中心。
智能裝備。以先進重大裝備為特色,強化基礎配套能力,積極發展以數字化、柔性化及系統集成技術為核心的數控機床及關鍵功能部件、智能專用設備、智能控制系統、自動化成套生產線關鍵部件、關鍵基礎零部件和元器件等。重點發展新能源汽車驅動電機、電子控制系統和智能充(放)電系統。
專欄4 高端裝備製造產業發展路線圖
一、發展目標
民用機、軍機發展和應用實現重點突破,形成國產飛機發展的關鍵部件生產能力;掌握先進軌道交通核心技術,滿足我國軌道交通發展需要;智能裝置實現突破,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重點領域製造過程智能化水平顯著提高。
二、重大行動
1.關鍵技術開發:民用機、軍機總體設計、總裝製造、系統集成和實驗驗證技術,空中管制、通信、導航、監視技術,衛星通訊、導航定位、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等應用技術,高速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製造技術,高速精密機床製造技術、遠程智能化加工技術等。
2.創新能力建設:推進航空航天重點試驗驗證設施建設,提高航空航天的綜合技術開發能力。推進軌道交通裝備標准體系建設,完善試驗驗證條件。實施智能製造裝備創新發展工程,推進中高檔數控系統與功能部件、關鍵基礎零部件產業化。
3.產業化:積極發展民用機、軍機以及國家大飛機項目中立項的大飛機機頭及部分前機身部件和通用機載設備,加快發展大型航空設備、航天電子產品、光機電一體化產品等主機或配套產品, 加快高鐵大功率電力機車、大功率交流傳動內燃機車等機車車輛產品及數控刀具、量具及合金材料、高速電主軸、機械主軸、高精度智能化、數字化測量儀器儀表及其他數控機床功能部件產業化進程。
4.市場培育:開展通用航空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拓展包括市場開發、航空租賃、維修服務等在內的航空服務業,推進航空航天產業鏈的協調發展。
(四)新材料產業。
緊跟材料結構功能復合化、功能材料智能化、材料與器件集成化、制備和使用過程綠色化的國際新材料發展新趨勢,發揮我省在科技、人才和資源方面的優勢,堅持技術創新與產業化相結合,重點推進稀土、釩鈦、硬質合金等產業領域的發展,建成國家重要的新材料高技術產業基地。到2015年,力爭新材料產業實現總產值2000億元,增加值600億元。
新型功能材料。重點發展稀土貯氫合金系列材料、稀土磁性材料、稀土及貴金屬催化材料、碲化鎘/硫化鎘、鋰材料、鋰離子電池隔膜、銅銦鎵硒復合薄膜材料、含釩陶瓷、高檔銳鈦型鈦白、特種有機硅、氟單體以及高附加值有機硅、氟下游產品、硅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特種玻璃、功能陶瓷等新型功能材料。
先進結構材料。重點發展釩鈦低(微)合金、新一代節約合金資源不銹鋼、工程塑料、硬質合金數控刀具、人造聚晶金剛石、立方氮化硼復合片、金屬陶瓷材料及刀具、量具、礦用合金、耐磨零件及深加工產品、鎢絲、鉬絲和鎢鉬製品、硬面材料、新型焊接材料、功能性炭黑及碳石黑材料、高檔鈦材、高純金屬材料等產品。
高性能纖維及其復合材料。重點發展超高強芳綸纖維、芳綸1414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熱致性纖維、聚甲醛纖維、玄武岩纖維、碳纖維、醋酸纖維等重點產品。開展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提升生產工藝技術和生產裝備水平。
生物醫用和共性基礎新材料。重點發展新一代組織誘導性人工骨、軟骨、肌腱等器械和組織工程化製品,醫用聚氨酯及聚乳酸等合成和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製品,表面抗凝血改性的人工瓣膜、血管支架,心肌補片、封堵器、人造血管、生物瓣膜等介入治療和心血管系統修復器械,血液採集、分離、純化材料和製品等產品。開展納米、超導、智能等共性基礎材料研究。
專欄5 新材料產業發展路線圖
一、發展目標
圍繞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高性能及其復合材料等三大領域,建設新材料產業集群,延伸產業鏈條,打造品牌,培育龍頭企業。
二、重大行動
1.關鍵技術開發:釩鈦磁鐵礦煤基直接還原技術,新型節能多晶硅生產及硅材料副產物回收綜合利用技術,工程塑料新產品開發及深加工和應用技術,高端氟硅材料產業化及應用技術,紡綸、聚苯硫醚纖維、聚四氟工業纖維、玄武岩纖維、聚甲醛纖維、熱致性纖維及其復合材料產業化技術,稀土礦產資源采選、冶煉分離、深加工及綜合回收利用技術,超細晶、超粗晶、高精度硬質合金及製品製造技術,生物醫用材料製品及植入器械開發技術等。
2.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新材料產業領域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建設。促進形成產業技術聯盟或產學研聯盟,培養一批科技領軍人物和技術創新團隊,圍繞重點領域初步形成「研發-中試-成果轉化-產業化」創新鏈。重點骨幹企業裝備和技術水平大幅提升,部分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3.產業化:加快釩鈦、稀土、硅、鋰新材料的開發利用,推進含釩、鈦、稀土、硅、鋰材料的產業化,推動化學新材料及特種工程塑料、高性能纖維的發展,積極推進超硬材料及刀具、生物醫用材料和醫用植入器械產業化進程。
(五)生物產業。
抓住全球生物產業加速發展的機遇,發揮我省生物資源、科技、產業的比較優勢,瞄準國內外市場需求,重點加快發展生物制葯、現代中葯和生物育種等行業的發展,開發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關鍵技術的名牌產品,建成國家重要的生物產業基地。到2015年,力爭生物產業實現總產值1000億元以上,增加值300億元以上。
生物醫葯。大力發展生物制葯、現代中葯和化學合成葯。重點開發預防傳染病疫苗、治療用生物疫苗、靜注乙型肝炎人免疫球蛋白、人血白蛋白以及破傷風、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1N1甲型流感人免疫球蛋白、特異性溶瘤重組腺病毒注射液、新型抗體類抗新生血管生成葯物、新型抗體類抗腫瘤血管生成葯物等。加快發展中葯資源、新型中葯飲片、中葯提取物、現代中葯新品種深度系列開發。攻克血漿綜合利用等關鍵技術,延伸血液製品產業鏈。推進創新葯物的研發和產業化,大力支持發展化學高仿葯。
生物醫學工程。加快推進醫學與其他領域新技術的交叉融合,構建生物醫學工程技術創新體系,提升新型生物醫學工程產品的開發能力。重點發展重大傳染病診斷血清試劑、快速診斷試劑、醫用磁共振、數字化X射線機及附屬部件、全自動化學發光免疫分析系統、超聲影像設備、血液透析設備等高端醫療診斷設備。
生物農業。支持發展高產、優質、抗病、抗逆生物育種產業,積極發展動植物轉基因技術與分子標記輔助選擇育種,培育動植物超級種。發展生物農葯、生物肥料、動物疫苗、生物飼料添加劑等綠色農用生物製品,推進微生物全降解農用薄膜應用。發展無公害、綠色食品及有機農產品,開發畜禽副產物蛋白肽等產品。開發基於非糧原料的下一代生物能源,研究開發利用農作物副產品提供生物能源技術,重點支持麻風樹、粉葛等優良種源的選育和種植基地建設。
生物製造。以培育生物基材料、發展生物化工產業和做強現代發酵產業為重點,大力推進酶工程、發酵工程技術和裝備創新。突破非糧原料與纖維素轉化關鍵技術,培育發展生物醇、酸、酯等生物基有機化工原料,推進生物塑料、生物纖維等生物材料產業化。大力推動綠色生物工藝在食品、化工、制漿、製革等領域關鍵工藝環節的應用示範,積極推進工程微生物與清潔發酵技術應用,重點支持四川泡菜發酵功能菌相關研究和應用。
生物技術服務。重點發展新葯先導物篩選與合成,原料葯與制劑GMP中試設備,促進臨床前研究、葯物安全性評價、臨床試驗及試驗設計等專業化第三方服務。積極發展幹細胞醫療及研究類生物治療服務。發揮現代中葯、基因技術等研發優勢,推進葯物研發外包服務。開展生物數據挖掘,建立生物信息共享體系,實現生物數據資源共享。
專欄6 生物產業發展路線圖
一、發展目標
形成基因工程醫葯、新型疫苗、抗體葯物、現代中葯等為代表的一批處於國家先進水平的新葯開發平台,制葯技術和裝備研製水平大幅提升;形成一批現代生物育種和農用生物產品創新平台,實現一批新型綠色農業生物產品產業化發展。
二、重大行動
1.關鍵技術開發:基因工程葯物、新型疫苗、診斷試劑開發和規模化生產及純化關鍵技術,基於功能基因的生物技術葯物設計關鍵技術,活性化合物高效合成技術,中葯飲片炮製技術,中葯有害殘留物的監測與分析技術,生物化學和免疫化學診斷技術,動植物轉基因技術,生物育種技術,生物有機質提升技術等。
2.創新能力建設:加快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建設。依託優勢企業建立完成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葯研發平台。建設區域性重要糧油作物、園藝作物和主要畜禽生物育種及產業化設施,強化生物育種工程化能力。
3.產業化:大力發展單克隆抗體、基因工程等生物技術葯物;肺炎、腦炎等預防傳染病疫苗;治療用生物疫苗和血液製品。推動中葯飲片及提取物、中成葯的創新和產業化,推進抗腫瘤、心血管疾病、神經退行性疾病、糖尿病等重大常見多發疾病化學葯的產業化。
4.產業升級:推進生產工藝創新,完善技術標准體系,強化質量管理,鼓勵優勢企業兼並重組,擴大企業規模,提高產業集中度,形成一批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大型企業集團。
(六)節能環保產業。
立足現有產業基礎和資源環境條件,創新發展模式,優化發展環境,建立全社會共同參與的節能環保產業發展機制,重點加快高效節能設備、資源循環利用等行業領域的發展,為構建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提供堅實技術和產業基礎。到2015年,力爭節能環保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實現總產值1000億元,增加值300億元。
高效節能。重點發展余熱余壓利用、高參數節能環保鍋爐成套設備、高壓高動態電氣驅動系統、區域熱電聯產、節能風機、壓縮天然氣(CNG)和液化天然氣(LNG)成套設備、電機系統節能、能量系統優化、煤層氣及瓦斯等高效節能技術和設備。大力發展節能電器、半導體發光二極體(LED)照明、無極燈、節能建材等綠色節能產品。積極研發推廣節能環保電動汽車、壓水型推進器船舶、混合動力機車等新型節能運輸工具。
先進環保。重點推廣鄉鎮污水處理技術及成套設備、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設備、生活垃圾處理成套設備、天然氣開采過程中高含鹽廢水處理成套設備。大力發展煙氣脫硝成套裝置、煙氣脫硫關鍵設備、油/水分離過濾機械、多效真空制鹽節能減排成套設備、大氣復合污染防治、重金屬污染防治、大型城市垃圾焚燒處理、危險廢物處理處置、電子廢物拆解處理、農村和農業面源污染綜合防治、土壤有機質提升、環保檢測設備、環保生態葯劑、機動車尾氣治理等重點環保產品和技術。
環保節能服務。推動開展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節能評估和審查。培育專業化節能服務龍頭企業,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加快形成節能服務產業體系。積極鼓勵和支持節能服務公司、各類節能技術服務機構提供專業能源計量和審計、能效測試、節能項目設計、節能量檢測、培訓咨詢等專業化節能服務。加強全省節能監測監管網路建設。推廣特許經營模式,發展合同環境管理、碳交易、清潔生產審核、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工程設計、環境污染治理設施專業化運營、環境監測等咨詢服務。開展環境保護設施行政代執行試點工作。
資源循環利用。重點發展共伴生礦資源、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航空產品、汽車零部件及機電產品再製造,餐廚廢棄物、建築廢棄物、道路瀝青和農林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產品和技術。建立較為完善的再生資源回收循環利用體系,大力發展廢舊家電再生資源產品、再生金屬、再生橡膠等再生資源產品。推進農作物秸稈、實用菌菌渣等農產品副產品的循環利用。
專欄7 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路線圖
一、發展目標
推廣應用重大節能技術裝備,高效節能產品市場佔有率大幅提高,合同能源管理的節能服務企業迅速增加;突破環保產業技術瓶頸,形成一批有比較優勢的先進環保產業基地,污染治理設施建設和運營基本實現專業化、社會化,環境服務業有較大發展;推廣應用先進資源循環利用技術,重要資源再生利用能力明顯提高。
二、重大行動
1.關鍵技術開發:煤的高效清潔燃燒技術,節能鍋爐(窯爐)設備製造與集成技術,節能機電和家電產品製造技術,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技術,煙氣脫硫及脫硝成套技術,生活垃圾成套處理技術、污泥處理技術、機動車尾氣氮氧化物治理技術,釩鈦清潔生產技術,磷石膏綜合利用技術,瓦斯及垃圾氣發動機燃燒和控制技術等。
2.產業化:大力推廣《國家重點節能技術推廣目錄》和《當前鼓勵發展的環保產品(設備)》中的技術和產品,開展重點節能技術示範、產品產業化及推廣應用,推進先進環保技術裝備產業化。實施節能產品惠民行動、重大節能環保技術與裝備創新發展工程,示範推廣清潔、脫硫脫硝生產技術。推進「城市礦產」示範和高效發展,實施再製造產業化行動,產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示範行動,促進區域循環經濟體系建設,推動稀貴金屬礦資源綜合循環利用、廢舊家電、廢舊輪胎及橡膠回收綜合利用。
3.商業模式創新:推廣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環境管理,大力推進污染治理設施專業化、市場化、社會運營服務,發展環保節能服務產業。
❹ 生物柴油的生產流程是怎樣的
生物柴油的生產工藝流程
生物柴油是由從植物油或動物脂的脂肪酸烷基單酯組成的一種可替代柴油燃料。目前,大多數生物柴油是由大豆油、甲醇和一種鹼性催化劑(膽鹼酯酶)生產而成的。然而還有大多數的不易被人體消化的廉價油脂能夠轉化為生物柴油。
(1)物理精煉:首先將油脂水化或磷酸處理,除去其中的磷脂,膠質等物質。再將油脂預熱、脫水、脫氣進入脫酸塔,維持殘壓,通入過量蒸汽,在蒸汽溫度下,游離酸與蒸汽共同蒸出,經冷凝析出,除去游離脂肪酸以外的凈損失,油脂中的游離酸可降到極低量,色素也能被分解,使顏色變淺。各種廢動植物油在自主研發的DYD催化劑作用下,採用酯化、醇解同時反應工藝生成粗脂肪酸甲酯。
(2)甲醇預酯化:首先將油脂水化脫膠,用離心機除去磷脂和膠等水化時形成的絮狀物,然後將油脂脫水。原料油脂加入過量甲醇,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進行預酯化,使游離酸轉變成甲酯。蒸出甲醇水,經分餾後,無游離酸的分出C12-16棕櫚酸甲酯和C18油酸甲酯。
(3)酯交換反應:經預處理的油脂與甲醇一起,加入少量NaOH做催化劑,在一定溫度與常壓下進行酯交換反應,即能生成甲酯,採用二步反應,通過一個特殊設計的分離器連續地除去初反應中生成的甘油,使酯交換反應繼續進行。
(4)重力沉澱、水洗與分層。
(5)甘油的分離與粗製甲酯的獲得。
(6)水份的脫出、甲醇的釋出、催化劑的脫出與精製生物柴油的獲得。
整個工藝流程實現閉路循環,原料全部綜合利用,實現清潔生產。大致描述如下:原料預處理(脫水、脫臭、凈化)------反應釜(加醇+催化劑+70℃)------攪拌反應1小時-------沉澱分離排雜-------回收醇------過濾--------成品。
生物柴油是一種優質清潔柴油,可從各種生物質提煉,因此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能源,在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有望取代石油成為替代燃料。
❺ 生物柴油里需要添加柴油抗磨劑嗎
可從各種生物質提煉。再將油脂預熱,採用二步反應。 (3)酯交換反應。 6)優良的環保特性,在蒸汽溫度下,經冷凝析出,最大可達30%-45%,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同時無需另添設加油設備、內燃機車及農用汽車如拖拉機等主要以柴油為燃料的發動機而言,如氮氧化物為其他工業部門排放的一半。生物柴油和傳統的石油柴油相比;廢橡膠(廢塑料;廢動植物油脂生產的輕柴油乳化劑及其應用,採用酯化。1983年美國科學家首先將菜籽油甲酯用於發動機。柴油是許多大型車輛如卡車及內燃機車及發電機等的主要動力燃料。 不用更換發動機;低成本無污染的生物質液化工藝及裝置、甲醇和一種鹼性催化劑生產而成的:閃點高、儲存設備及人員的特殊技術訓練,二氧化硫和硫化物的排放低, 因此人們開發了柴油的代用品--生物柴油,柴油應用的主要問題「冒黑煙」,即能生成甲酯。據美國燃料學會報道。冒黑煙的主要原因是燃燒不完全,一氧化碳為其他工業排放量的三分之二,其具有動力大,無硫化物和鉛及有毒物的排放,與水的比值約為1,除去其中的磷脂。並將以可再生的脂肪酸單酯定義為生物柴油。 整個工藝流程實現閉路循環,膠質等物質),因此可以說是取之不盡;用廢塑料,然後將油脂脫水,裝備有燃料酒精發動機的汽車已投放市場;廢油再生燃料油的裝置和方法;利用微藻快速熱解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 1)含水率較高: (1)物理精煉,有望取代石油成為替代燃料,宜避光,顆粒物為普通柴油的20%;用生物質生產液體燃料的方法、渦輪機。各種廢動植物油在自主研發的DYD催化劑作用下;7)較好的低溫發動機啟動性能、甲醇的釋出,由生物質水解殘渣制備生物油的方法,除去游離脂肪酸以外的凈損失: 以可再生的動物及植物脂肪酸單酯為原料,人們開始研究採用其他燃料如燃料酒精代替汽油,但降低了油的熱值,原料全部綜合利用;用等離子體熱解氣化生物質製取合成氣的方法、廢機油)提煉燃料油的環保型新工藝,燃燒了1000個小時,無游離酸的分出C12-16棕櫚酸甲酯和C18油酸甲酯;廢潤滑油的絮凝分離處理方法, 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溫室效應」。對大多數需要柴油為燃料的大動力車輛如公共汽車。 (5)甘油的分離與粗製甲酯的獲得,採用生物柴油尾氣中有毒有機物排放量僅為十分之一,生物質氣化制備燃料氣的方法及氣化反應裝置,對空氣污染嚴重:生物柴油是由從植物油或動物脂的脂肪酸烷基單酯組成的一種可替代柴油燃料,實現清潔生產,進行預酯化、柴油機等的燃料。尾氣中排出的氮氧化物和硫化物和空氣中的水可以結合形成酸雨,維持殘壓。簡單工藝流程,脫除柴油中氧化總不溶物及膠質的化學精製方法,而且對發動機有保護作用,在資源日益枯竭的今天,降解速率是普通柴油的2倍,經分餾後,加熱不宜超過80℃;生物柴油和生物燃料油的添加劑,價格便宜的優點、凈化)------反應釜(加醇+催化劑+70℃)------攪拌反應1小時-------沉澱分離排雜-------回收醇------過濾--------成品 生物柴油可用作鍋爐:首先將油脂水化或磷酸處理。 (6)水份的脫出。而且柴油造成的尾氣污染比汽油大的多,用之不竭的能源,如產生大量的顆粒粉塵。然而還有大多數的不易被人體消化的廉價油脂能夠轉化為生物柴油:經預處理的油脂與甲醇一起、避免與空氣接觸保存、柴油用的解聚釜、提高穩定性。 (4)重力沉澱,植物油腳提取汽油柴油的生產方法。蒸出甲醇水、脫水、醇解同時反應工藝生成粗脂肪酸甲酯。 (2)甲醇預酯化。大致描述如下,使酯交換反應繼續進行,用離心機除去磷脂和膠等水化時形成的絮狀物。水分有利於降低油的黏度。 10) 無須改動柴油機。為解決燃油的尾氣污染問題及日益惡化的環境壓力,脂肪酸乙酯及脂肪酸丙酯等代替柴油燃燒, 尾氣中的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太多會使大氣溫度升高;環境友好, 我們經常在馬路上看到冒黑煙的卡車,中國柴油需求量很大。 其實發動機的發明家狄色爾早在1912年美國密蘇里工程大會報告中說、催化劑的脫出與精製生物柴油的獲得;低能耗生物質熱裂解的工藝及裝置、汽油變色和膠凝的助劑;脫除催化裂化柴油中膠質的方法、脫臭,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僅為石油柴油的10%生物柴油的特點,色素也能被分解,油脂中的游離酸可降到極低量; 3)密度比水大、儲存;用植物油下腳料生產燃油的工藝方法,通入過量蒸汽,在一定溫度與常壓下進行酯交換反應; 2)pH值低;用動物油製取的生物柴油及製取方法,發動機燃料燃燒產生的空氣污染已成為空氣污染的主要問題,即採用來自動物或植物脂肪酸單酯包括脂肪酸甲酯、使用方面安全.,可大大減輕意外泄漏時對環境的污染。工藝流程簡介,運輸。原料油脂加入過量甲醇,使游離酸轉變成甲酯,有毒碳氫化合物為其他工業排放的一半; 8)較好的安全性能,可直接添加使用.2,燃料酒精並不適合:原料預處理(脫水廢植物油腳提取汽,CO2排放量高等,使顏色變淺:首先將油脂水化脫膠,游離酸與蒸汽共同蒸出:硫含量低,燃燒性能好於柴油,工業上應用的主要是脂肪酸甲酯,通過一個特殊設計的分離器連續地除去初反應中生成的甘油,大多數生物柴油是由大豆油; 4)具有「老化」傾向,目前燃料酒精在北美洲如美國及加拿大等和南美國家如巴西。利用油脂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具有以下優點;阻止柴油、水洗與分層,加入少量NaOH做催化劑; 9) 十六烷值高、阿根廷等已佔有相當比例、脫氣進入脫酸塔。生物柴油是一種優質清潔柴油;混合生物柴油可將排放含硫物濃度從500PPM(PPM百萬分之一)降低到5PPM,但將來會成為和石油及煤一樣重要的燃料」; 5)潤滑性能好,可減少對石化燃料石油的需求量和進口量,「用菜籽油作發動機燃料在今天看起來並沒有太大意義,用澱粉酶解培養異養藻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故貯存裝置最好是抗酸腐蝕的材料。目前;以植物油腳中提取石油製品的工藝方法、廢油、生物柴油的生物降解性高達98%
❻ 家庭用從地溝油中提取生物柴油技術,然後用作發電,自己家用。不曉得投資要好多錢
你的想法很新穎,成本不會很低。合格的生物柴油是可以在柴油發電機上使用的,但是,家庭規模製備生物柴油,由於規模小,成本肯定要高,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化工生產是要考慮規模效益的。
❼ 地溝油提煉生物柴油是騙人的么 是真的話,這個技術含量高不 市場前景好不
1、精餾酯化製取生物柴油的精餾裝置2、多功能移動式生物燃料生產裝置3、常溫常壓一步合成生物柴油及醇基燃料裝置4、戊烷醇環保復合燃料生產系統5、一種生物質乳化燃料助劑6、逆向磁場沸化燃料油7、一種烴醇燃料生產技術及配製方法8、無副產物生成的生物柴油燃料非催化生產方法9、液體燃料用乳化劑10、一種利用微生物篩選高產燃料乙醇的甘薯品種的方法11、生物醇基柴油及其生產工藝12、基於1,3-丙二醇且含有唑類衍生物的燃料電池冷卻系統用冷卻劑13、奧里乳化油改性添加劑、改性船用燃料油及製作工藝14、利用單糖、低聚糖及其糖醇生產液態生物能源的方法15、生物助溶柴油乙醇混合燃料16、燃料油、燃料油用潤滑劑和燃料油製造設備17、微乳化乙醇柴油燃料添加劑18、多微泡燃料組合物19、替代石油的低硫清潔燃料20、柴油燃料乳化劑21、合成噴氣式發動機燃料和柴油機燃料及其制備方法22、一種納米乳化燃料添加劑及其制備方法23、一種生物清潔燃料的生產方法24、一種高穩定性的重油乳化劑25、一種乳化降硫劑26、可部分替代燃油的改性甲醇、制備方法及其應用27、一種原油乳化劑及其制備方法28、燃料組合物29、農作物秸桿轉化為液體燃料和有機肥料的方法30、組合物31、微乳化復合柴油添加劑32、燃油乳化劑33、燃油乳化劑34、被改造以產生異丙醇的微生物35、一種重組藻類體內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36、通過重組藻類表達FAEES及新型體內生產生物柴油的方法37、一種環保生物醇油的制配方法38、生物醇基液體燃料及其制備方法39、新型環保生物醇油配方40、竹子生物質廢棄物生產燃料乙醇的工藝41、一種微孔--介孔復合分子篩催化裂解生物質製取高醇含量生物油的方法42、利用垃圾滲瀝液為原料制備的生物質型醇基液態燃料43、一種調合型生物柴油及其制備方法44、生物醇油45、一種新型高熱值醇基燃料46、一種生物質燃料油及其制備方法47、乙醇/水混合溶劑預處理生物質以及制備液體燃料的方法48、一種催化強化超臨界甲醇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49、用灰綠藜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50、生物質發酵與滲透汽化耦合原位分離丙酮、丁醇和乙醇的工藝51、生物液體燃料及其制備方法52、油包水型乳化燃料用乳化劑53、用動物油脂和鮮薯類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54、甜高粱燃料乙醇廢水環流生物反應器耦合處理裝置與方法55、一種生物柴油及加工工藝56、利用生物質和生物油合成低碳混合醇的混合氧化物催化劑57、餐飲垃圾環保利用生產燃料乙醇、生物柴油等新技術方法58、一種生物質制低碳醇的工藝及其方法59、一種氧化鋯固體鹼催化劑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60、一種連續制備生物柴油的裝置及方法61、生物質液體燃料的間接生產方法62、以超臨界甲醇為介質的生物質液化制備燃油的方法63、乙醇導向秸稈生物煉制全封閉集成系統64、利用生物質同步生產纖維乙醇、飼料或有機肥的工藝流程65、綜合利用高酸值油料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66、一種生物柴油合成方法67、生物合成柴油68、使用乙醇生產清潔汽油/生物醚的改進方法69、制備生物乙醇及其它發酵產品的方法和設備70、由澱粉質植物起始材料生產生物乙醇和聯產能量的方法71、含有添加劑的生物汽油72、一種生產制備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73、生物質制備合成醇醚用氣的方法及裝置74、醇醚燃料的制備方法75、一種生產制備生物燃料丁醇的方法76、一種生物乳化劑及其應用77、醇萃取固體鹼催化兩步法生產生物柴油方法78、一種利用地溝油制備燃油乳化劑的方法79、利用啤酒發酵副產品來提煉生物乙醇的製造方法80、纖維生產乙醇和生物質燃燒發電的耦合工藝81、醇基燃料柴油82、含新型生物添加劑的50%乙醇汽油83、乙醇汽油生物添加劑84、一種用微生物發酵方式生產燃料乙醇的方法85、生物乙醇柴油86、鹼催化劑強化超臨界甲醇法實現低壓快速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87、多功能微乳化汽柴油助燃劑88、復合生物柴油的製造方法89、燃料制劑90、一種生物合成柴油及其制備方法91、防止相分離的內燃機用醇類燃料92、一種柴油-生物柴油-乙醇混合燃料及其制備方法93、生物燃料油及其制備方法94、用化學法和微生物綜合處理香蕉桿生產燃料乙醇的方法95、以餐廚垃圾為原料生物轉化生產燃料乙醇的生產方法96、環保節能的含海水及動、植物油、醇的微乳化生物汽油、柴油混合燃料及添加劑97、一種植物干餾製取生物柴油及其制備方法98、生物合成環保汽油99、一種乳化燃料油添加劑100、醇生物質清潔柴油101、用於內燃機的含有生物乙醇和生物柴油的燃料組合物102、一種內燃機用燃料103、一種生物混合醇及其制備方法104、新農村環保型生物液體燃料105、提高生物質發酵強度的乙醇原位分離方法106、固體發酵後的甜高粱莖稈渣用酶水解法製取燃料乙醇的方法107、煤基生物環保燃料助溶劑、其制備方法及應用108、柴油微乳化劑109、用於燃油的乳化劑及其制備方法110、生物質電催化水合質子反應裝置生產高純度乙醇及其制備方法111、高比例甲醇汽油112、生物燃化液及其制備方法
❽ 提煉生物柴油需要什麼樣的設備
生物柴油的生產方法: 利用油脂原料合成生物柴油的方法;用動物油製取的生物柴油及製取方法;生物柴油和生物燃料油的添加劑;廢動植物油脂生產的輕柴油乳化劑及其應用;低成本無污染的生物質液化工藝及裝置;低能耗生物質熱裂解的工藝及裝置;利用微藻快速熱解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用廢塑料、廢油、廢植物油腳提取汽、柴油用的解聚釜,生物質氣化制備燃料氣的方法及氣化反應裝置;以植物油腳中提取石油製品的工藝方法;用等離子體熱解氣化生物質製取合成氣的方法,用澱粉酶解培養異養藻制備生物柴油的方法;用生物質生產液體燃料的方法;用植物油下腳料生產燃油的工藝方法,由生物質水解殘渣制備生物油的方法,植物油腳提取汽油柴油的生產方法;廢油再生燃料油的裝置和方法;脫除催化裂化柴油中膠質的方法;廢橡膠(廢塑料、廢機油)提煉燃料油的環保型新工藝,脫除柴油中氧化總不溶物及膠質的化學精製方法;阻止柴油、汽油變色和膠凝的助劑;廢潤滑油的絮凝分離處理方法。
簡單工藝流程:
生物柴油是由從植物油或動物脂的脂肪酸烷基單酯組成的一種可替代柴油燃料。目前,大多數生物柴油是由大豆油、甲醇和一種鹼性催化劑生產而成的。然而還有大多數的不易被人體消化的廉價油脂能夠轉化為生物柴油。
工藝流程簡介:
(1)物理精煉:首先將油脂水化或磷酸處理,除去其中的磷脂,膠質等物質)。再將油脂預熱、脫水、脫氣進入脫酸塔,維持殘壓,通入過量蒸汽,在蒸汽溫度下,游離酸與蒸汽共同蒸出,經冷凝析出,除去游離脂肪酸以外的凈損失,油脂中的游離酸可降到極低量,色素也能被分解,使顏色變淺。各種廢動植物油在自主研發的DYD催化劑作用下,採用酯化、醇解同時反應工藝生成粗脂肪酸甲酯。 (2)甲醇預酯化:首先將油脂水化脫膠,用離心機除去磷脂和膠等水化時形成的絮狀物,然後將油脂脫水。原料油脂加入過量甲醇,在酸性催化劑存在下,進行預酯化,使游離酸轉變成甲酯。蒸出甲醇水,經分餾後,無游離酸的分出C12-16棕櫚酸甲酯和C18油酸甲酯。
(3)酯交換反應:經預處理的油脂與甲醇一起,加入少量NaOH做催化劑,在一定溫度與常壓下進行酯交換反應,即能生成甲酯,採用二步反應,通過一個特殊設計的分離器連續地除去初反應中生成的甘油,使酯交換反應繼續進行。
(4)重力沉澱、水洗與分層。
(5)甘油的分離與粗製甲酯的獲得。
(6)水份的脫出、甲醇的釋出、催化劑的脫出與精製生物柴油的獲得。
整個工藝流程實現閉路循環,原料全部綜合利用,實現清潔生產。大致描述如下:原料預處理(脫水、脫臭、凈化)------反應釜(加醇+催化劑+70℃)------攪拌反應1小時-------沉澱分離排雜-------回收醇------過濾--------成品
■生物柴油的化學法生產
生物柴油的化學法生產是採用生物油脂與甲醇或乙醇等低碳醇,並使用氫氧化鈉 (占油脂重量的1%) 或甲醇鈉 (Sodium methoxide) 做為觸媒,在酸性或者鹼性催化劑和高溫(230~250℃)下發生酯交換反應(transesterification),生成相應的脂肪酸甲酯或乙酯,再經洗滌乾燥即得生物柴油。甲醇或乙醇在生產過程中可循環使用,生產設備與一般制油設備相同,生產過程中產生10%左右的副產品甘油。
但化學法合成生物柴油有以下缺點:反應溫度較高、工藝復雜;反應過程中使用過量的甲醇,後續工藝必須有相應的醇回收裝置,處理過程繁復、能耗高;油脂原料中的水和游離脂肪酸會嚴重影響生物柴油得率及質量;產品純化復雜,酯化產物難於回收;反應生成的副產物難於去除,而且使用酸鹼催化劑產生大量的廢水,廢鹼(酸)液排放容易對環境造成二次污染等。
化學法生產還有一個不容忽視的成本問題:生產過程中使用鹼性催化劑要求原料必須是毛油,比如未經提煉的菜籽油和豆油,原料成本就占總成本的75%。因此採用廉價原料及提高轉化從而降低成本是生物柴油能否實用化的關鍵,因此美國己開始通過基因工程方法研究高油含量的植物(見下文「工程微藻」法),日本採用工業廢油和廢煎炸油,歐洲是在不適合種植糧食的土地上種植富油脂的農作物。
■生物柴油的「工程微藻」法
「工程微藻」生產柴油,為柴油生產開辟了一條新的技術途徑。美國國家可更新實驗室(NREL)通過現代生物技術建成「工程微藻」,即硅藻類的一種「工程小環藻」。在實驗室條件下可使「工程微藻」中脂質含量增加到60%以上,戶外生產也可增加到40%以上,而一般自然狀態下微藻的脂質含量為5%-20%。「工程微藻」中脂質含量的提高主要由於乙醯輔酶A羧化酶(ACC)基因在微藻細胞中的高效表達,在控制脂質積累水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目前,正在研究選擇合適的分子載體,使ACC基因在細菌、酵母和植物中充分表達,還進一步將修飾的ACC基因引入微藻中以獲得更高效表達。利用「工程微藻」生產柴油具有重要經濟意義和生態意義,其優越性在於:微藻生產能力高、用海水作為天然培養基可節約農業資源;比陸生植物單產油脂高出幾十倍;生產的生物柴油不含硫,燃燒時不排放有毒害氣體,排入環境中也可被微生物降解,不污染環境,發展富含油質的微藻或者「工程微藻」是生產生物柴油的一大趨勢。
❾ 新能源技術國家重點支持了那些優惠政策是什麼
(一)可再生清潔能源技術1、太陽能(1)太陽能熱利用技術包括新型高效、低成本的太陽能熱水器技術;太陽能建築一體化技術及熱水器建築模塊技術;太陽能採暖和製冷技術;太陽能中高溫(80-200℃)利用技術等。* 簡單重復生產的產品除外。(2)太陽能光伏發電技術* 簡單太陽電池組件的封裝和低水平的重復性生產除外。(3)太陽能熱發電技術高溫(300-1500℃)太陽能熱發電技術、產品和工程開發,包括塔式熱發電,槽式熱發電,碟式熱發電和菲涅爾透鏡聚光式太陽能熱發電等。2、風能(1)1.5MW以上風力發電技術適應中國氣候、復雜地形條件的1.5MW以上風力發電機組的總體設計、總裝技術及關鍵部件的設計製造技術等。(2)風電場配套技術風資源評估分析、風電場設計和優化、風電場監視與控制、風電接入系統設計及電網穩定性分析、短期發電量預測及調度匹配、風電場平穩過渡及控制等技術。3、生物質能(1)生物質發電關鍵技術及發電原料預處理技術包括直燃(混燃)發電系統耦合技術,蒸汽余熱回收技術,熱效率≥85%、燃燒過程不結渣、不產生新污染,具有廣泛原料適應性的生物質直燃發電裝置;能保證生物質在燃燒設備中充分燃燒的原料裝卸、輸送技術,能有效分離生物質中的Cl等腐蝕性物質的預處理技術等。(2)生物質固體燃料緻密加工成型技術噸成型燃料的加工過程能耗低於80Kwh/t,成型燃料密度1~1.4g/cm3,水分小於12%,加工過程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生物質緻密加工成型技術。包括木質纖維碾切搭接技術,成型模板設計技術,一體化、可移動顆粒燃料生產設備的系統耦合技術等。(3)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燃燒技術熱效率≥85%、不結渣、廢氣符合排放標準的生物質固體燃料高效燃燒技術與裝置等。(4)生物質氣化和液化技術(5)非糧生物液體燃料生產技術非糧生物液體燃料包括非糧(糖)的甜高粱、薯類原料生產的乙醇,以及用非食用油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甜高粱生產乙醇技術包括原料保存技術,高效產乙醇菌種的篩選與構建技術,快速固體發酵技術與機械化生產和自動化控制裝置;低能耗的高粱稈榨汁、保存與發酵技術;發酵時間≤48小時,糖轉化率≥92%,乙醇收率≥90%(相對於理論值),噸燃料乙醇能耗≤500Kg,水耗≤5噸,無廢水排放。薯類澱粉原料生產乙醇技術包括無蒸煮糖化技術、濃醪發酵技術、纖維素利用技術、廢水處理技術;發酵時間≤60小時,糖轉化率≥95%,乙醇收率≥92%(相對於理論值),噸燃料乙醇能耗≤500Kg,水耗≤8噸,廢水COD≤100ppm。非食用油原料生產的生物柴油技術包括超臨界、亞臨界、共溶劑、固體鹼(酸)催化、酶催化技術與裝置;生物柴油收率≥99.6%(相對於理論轉化率),甘油純度≥99%,噸生物柴油水耗≤0.35噸,能耗≤20Kg標煤。(6)大中型生物質能利用技術生物質固體燃料緻密加工成型設備能力≥500Kg/h,沼氣裝置日生產能力≥1000M3,甜高粱燃料乙醇廠生產能力≥5萬噸/年,薯類燃料乙醇廠生產能力≥10萬噸/年,生物柴油廠生產能力≥3萬噸/年。4、地熱能利用高溫地熱能發電和地熱能綜合利用技術,包括:地熱採暖,地熱工業加工,地熱供熱水,地熱養殖、種植,地熱洗浴、醫療等;以及利用地源熱泵實現採暖、空調的技術。
❿ 生物質氣化發電的產品介紹
固定床氣體發生爐裝置實物圖
生物質氣化內燃發電裝置裝機容量有160kW、200kW、400kW、600kW、800kW、1000kW等規格,最大輸出功率可在1.4MW以上。
在200kW及以下發電規模情況下,氣化爐一般採用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典型的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發電裝置如下圖所示:
氣化爐為下吸式固定床氣化爐,可連續加料,連續出灰。料口在氣化爐頂部,原料可從高位料倉放入,也可通過加料機提升進入氣化爐內,灰渣由出渣機排出。
燃氣冷卻採用可靠的多級水洗方式凈化,以達到內燃機要求。內燃機是6250柴油發電機變型設計產品,採用了為滿足生物質氣化氣性能要求的低壓縮比、機外單體的混合器結構以及簡單可靠的電點火系統。
經濟技術指標
在發電規模較大的情況下,氣化爐一般採用流化床。由於技術原因,單台內燃機最大輸出功率為200kW,因而,在需要較大發電功率時,採取一台流化床氣化爐同時拖動多台內燃機。
流化床氣化爐,氣化效率高、容量大。原料為顆粒或經過粉碎的原料,旋風分離器將灰渣或顆粒雜質去除。氣化爐出口溫度約600℃~650℃,通過多級水洗的辦法對燃氣進行降溫和除塵。採用多台200kW發電機並聯方式發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