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太陽能產品自動跟蹤太陽軌跡系統設計的參考文獻有哪些
本文研究了基於太陽自動跟蹤的獨立光伏發電系統。太陽能光伏發電作為太陽能利用的重要方式,發展前景非常廣闊。目前,光伏發電系統多採用固定安裝的形式,這種發電系統具有發電效率低、成本高、不宜推廣等缺點。在光伏發電系統中使用太陽自動跟蹤,能有效地提高太陽能的利用率。因此,本文的研究對提高光伏發電效率、促進光伏發電的推廣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種將光電跟蹤方式和太陽運動軌跡跟蹤方式相結合的全天候太陽自動跟蹤方法。分析並確定了晴天、多雲和陰雨三種天氣條件下,應分別採取的跟蹤模式;給出了光電跟蹤方式的具體設計思路和實現方法;分析並確定了太陽運動軌跡的計算方法,驗證了該方法的可行性。 根據提出的跟蹤方法,設計了一套自動跟蹤式獨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該系統為小型光伏發電系統,在太陽自動跟蹤的基礎上,全天候、高效率地獨立運行,將盡可能多的太陽能轉換為電能,提供給用電負載使用。整個系統分為太陽自動跟蹤系統和光伏電源系統兩個子系統,其中光伏電源子系統是以森林防火這一具體應用領域為例進行分析和設計的。分別進行了兩個子系統的硬體設計和軟體設計。硬體設計包括太陽方位檢測、光強檢測、計算機控制、數據採集、外部時鍾、光伏電源等模塊;而軟體部分設計了太陽自動跟蹤系統的軟體體系,實現了各個硬體模塊的功能、光電檢測數據的處理以及跟蹤機構的驅動控制。 最後,設計了自動跟蹤式獨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相關環節的實驗。設計了太陽自動跟蹤系統實驗,分別驗證了太陽運動軌跡跟蹤和光電檢測跟蹤的穩定性和准確性;設計實現了光伏電源系統的充放電實驗,驗證了電源系統設計的合理性和獨立工作的穩定性;完成了整個發電系統的聯調實驗,驗證了系統硬體和軟體設計的合理性,系統能夠獨立、穩定地運行。 本課題設計的自動跟蹤式獨立太陽能光伏發電系統,實現了對太陽的自動跟蹤,使太陽能電池板基本對准太陽垂直入射的方向,並實現了連續穩定的電能輸出,保證用電負載的正常工作。
㈡ 光伏跟蹤系統的介紹
光伏跟蹤系統是能夠自動跟蹤太陽並提高總體發電量的光伏系統。
㈢ 關於光伏跟蹤的幾個疑問
這個資料供參考:可能所問非所答
雙軸跟蹤優勢
當今,利用太陽能發電已成為新能源利用的一種重要的方法。太陽能光伏組件陣列是實現光電轉換的主要器件,光伏系統的發電量大小除與電池板功率和運行狀況有關外,還與能量的轉換效率有關,直接影響性能的好壞。因此太陽能光伏組件陣列的安裝方式對太陽能發電系統的效率影響非常大。傳統的太陽能光伏組件大都採用固定式安裝,即電池板固定在支架結構上,不隨太陽位置的變化而移動,這樣的結果是將嚴重影響轉換效率。據測算,如果系統與太陽光線角度存在25°的偏差,就會因垂直射入的輻射能減少而使光伏陣列的輸出功率下降10%左右,這是因為太陽能光伏組件陣列的發電量與陽光光線入射角度有關,光線垂直與組件平面時光伏陣列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最大,其發電量最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太陽自動跟蹤系統應運而生,採用太陽自動跟蹤系統可在最大程度上保證電池組件與太陽光光線的始終垂直。
目前使用廣泛的有三種太陽光伏自動跟蹤系統,包括水平單軸跟蹤、傾緯度角斜單軸跟蹤和雙軸跟蹤,其中水平單軸跟蹤和傾斜單軸跟蹤只有一個旋轉自由度,雙軸跟蹤具有兩個旋轉自由度。三種跟蹤系統採用的跟蹤控制策略為主動式跟蹤控制策略,通過計算得出太陽在天空中的方位,並控制光伏陣列朝向。這種主動式光伏自動跟蹤系統能夠較好的適用於多霜雪、多沙塵的環境中,在無人值守的光伏電站中也能夠可靠工作。從跟蹤是否連續的角度看,所研製的光伏自動跟蹤系統採用了步進跟蹤方式,與連續跟蹤方式相比,步進跟蹤方式能夠大大的降低跟蹤系統自身能耗。
下圖是某地不同安裝情況組件接收到的輻射強度(度/平方米/日)對比數據。
水平面 最佳傾角安裝 水平單軸跟蹤 傾緯度角斜單軸跟蹤 雙軸跟蹤
一月 2.78 5.38 4.97 6.77 7.44
二月 3.79 5.95 5.88 7.46 7.75
三月 4.86 6.07 7.04 7.99 8.00
四月 5.90 6.20 8.27 8.61 8.70
五月 6.53 6.10 8.50 8.33 8.71
六月 6.35 5.67 7.90 7.51 8.03
七月 5.99 5.46 7.45 7.17 7.59
八月 5.66 5.62 7.47 7.54 7.73
九月 4.91 5.64 6.65 7.27 7.27
十月 4.08 5.74 5.77 7.06 7.16
十一月 2.92 5.13 4.76 6.39 6.75
十二月 2.32 4.65 4.19 5.79 6.45
年平均數 4.68 5.63 6.57 7.32 7.63
逐月數據比較
年平均值比較
從上表中可以知道,與水平相比,最佳傾角安裝可提高發電量20.3%,水平單軸安裝可提高40.3%,傾緯度角斜單軸跟蹤可提高56.4%,雙軸跟蹤可提高63.3%。
㈣ 關於國內外太陽能自動跟蹤裝置的研究現狀,求資料!
在太陽能跟蹤方面, 我國在 1997 年研製了單軸太陽跟蹤器, 完成了東西方向的自動 跟 蹤,而南北方專向則通過屬手動調節,接收器的接收效率提高了。[16]1998 年美國加州成功 的 研究了 ATM 兩軸跟蹤器,並在太陽能面板上裝有集中陽光的透鏡,這樣可以使小塊的太 陽 能面板硅收集更多的能量, 使效率進一步提高。 2002 年 2 月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推出了新 型 太陽能跟蹤裝置, 該裝置利用控制電機完成跟蹤, 採用鋁型材框架結構, 結構緊湊, 量輕, 重 大大拓寬了跟蹤器的應用領域。在國內近年來有不少專家學者也相繼開展了這方面 的研究, 1992 年推出了太陽灶自動跟蹤系統,1994 年《太陽能》雜志介紹的單軸液壓自 4 動跟蹤器,完成了單向跟蹤。 目前,[17]太陽追蹤系統中實現追蹤太陽的方法很多,但 是不外乎採用如下兩種方式: 一種是光電追蹤方式,另一種是根據視日運動軌跡追蹤;前者 是閉環的隨機系統,後者是 開環的程式控制系統。
㈤ 國內做光伏太陽能發電跟蹤系統的公司有哪些
樓上答的不是跟蹤系統,而是電池組件,與跟蹤不是一個概念,因為你那些產品本身無跟蹤功能。
所謂跟蹤系統,即一年之中根據太陽運行軌跡,用控制系統軟體控制跟蹤支架,實現光伏組件能最大化地接收太陽的輻照而提升發電量。
就國內跟蹤系統的情況目前來講,跟蹤系統最好的公司處於一線的無疑是同景新能源、中信博兩家,這兩家的設計研發能力基本不相上下,這兩家各有優勢:公司整體實力來講同景新能源更具有一定優勢,同時自己投資光伏電站;而中信博在光伏跟蹤裏海外業務應用量優勢大、時間長、除了跟蹤支架還有大量固定支架。毫無疑問,這兩家的跟蹤系統是國內的風向標。
其他跟蹤系統公司都差一個檔次。第二檔位的:黃山睿基、金山,與第一檔位相比無論市場應用規模、設計研發能力、細節把控、經驗、公司整體實力都掉了一檔。第三檔位就不列了。
㈥ 光伏跟蹤系統的系統優勢
太陽光伏陣列自動跟蹤系統通過實時跟蹤太陽運動,使太陽光直射光伏陣列,從而增加光伏陣列接收到的太陽輻射量,提高太陽光伏發電系統的總體發電量。
㈦ 光伏發電太陽跟蹤器作用是什麼意思
光伏發電中希望光伏電池板始終垂直於陽光,這樣才能得到最大的發電效率,由於陽光是隨時間移動的,就需要不斷調節光伏板的角度,這個過程當然是自動的了,擔負這個任務的就是跟蹤器。
㈧ 國內做光伏太陽能發電跟蹤系統的公司分別是哪幾家
目前國內進入光伏太陽能行業大大小小的企業有數家,但真正做到有自己的研發能力以及你提到的有跟蹤系統這方面技術的公司屈指可數。目前做跟蹤系統的公司據我所知的有: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電池片、組件、系統)、保定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保定英利:太陽能電池、組件、系統)、揚州興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組件支架、系統)、常州天合光能公司(電池片、組件、系統)、中電電氣南京光伏有限公司(拉棒、電池片、組件、系統)。
㈨ 太陽能自動跟蹤裝置國內外研究發展情況
2006年保加利亞首先供應電機驅動單軸跟蹤器,組件價格4usd\W
2007年美國市場出現光熱膨脹平衡液壓驅動跟蹤器
2008年﹣2009年電機驅動雙軸跟蹤器
2010-2011年跟蹤器市場萎縮,組件價格低於2美金
2012年光伏組件價格低於1美金,跟蹤器成本遠大於太陽能板,跟蹤器被淘汰
㈩ 光伏跟蹤系統的系統分類
使用廣泛的有四種太陽光伏自動跟蹤系統,包括水平單軸跟蹤、雙立柱斜單軸跟蹤、垂直單軸跟蹤和雙軸跟蹤,其中水平單軸跟蹤和傾斜單軸跟蹤、垂直單軸跟蹤只有一個旋轉自由度,雙軸跟蹤具有兩個旋轉自由度。
三種跟蹤系統採用的跟蹤控制策略為主動式跟蹤控制策略,通過計算得出太陽在天空中的方位,並控制光伏陣列朝向。這種主動式光伏自動跟蹤系統能夠較好的適用於多霜雪、多沙塵的環境中,在無人值守的光伏電站中也能夠可靠工作。從跟蹤是否連續的角度看,所研製的光伏自動跟蹤系統採用了步進跟蹤方式,與連續跟蹤方式相比,步進跟蹤方式能夠大大的降低跟蹤系統自身能耗。
一個設計合理的光伏跟蹤系統可以將整個系統提高40%的效率,而本身電機的耗電一年只有20kwh,並且成本低廉,安裝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