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華中科技大學圖像所胡漢平教授的資料急!重賞!
更詳細的請去http://iprai.hust.e.cn/TeacherDetails24.iprai
基本資料:
姓名: 胡漢平
職稱: 教授
性別: 男
郵件地址: [email protected]
辦公電話:
胡漢平,男,博士、教授,博導,主要研究方向為網路與信息安全,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安全成果產業化(湖北)基地專家委員委員
出生年月:1960年7月
籍貫:湖北省武漢市
工作單位:華中科技大學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研究所
工作經歷:
1985年至1990年:中船總709研究所
1990年至1997年:華中理工大學碩、博研究生
1997年至今:華中科技大學圖像識別與人工智慧研究所
作為負責人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項、863計劃項目3項、國家密碼基金2項、其他省部級項目和橫向合作項目二十多項。作為第一完成人分別獲得2002年至2007年省、部級技術發明4項;作為第八完成人分別獲得1988年度和1991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和二等獎各1項;2000年獲得武漢市政府頒發的「武漢優秀青年科技創新獎」。主持研究的「混沌變碼本流密碼」演算法獲得了發明專利「一種用於信息安全的加/解密方法」的授權,通過了國家密碼局組織的演算法審查,命名該演算法為「SSF46密碼演算法」(國密局字[2005]31號)。作為第一發明人獲得10項國內發明專利授權,已受理的國際PCT發明專利申請1項和國內發明專利申請14項。在國內外發表科技論文80多篇,其中被SCI、EI收錄的論文分別為9篇、45篇。
已獲得授權的專利如下:
1. 三維圖像掃描裝置,ZL95227897.9, 授權日期:1995.12.18,實用新型
2. 動態電子密碼形成方法,ZL99116451.2, 授權日期:2002.6.26,排名1
3. 一種用於信息安全的加/解密系統,ZL00131287.1, 授權日期:2002.10.30,排名1
4. 動態電子密碼系統,ZL00114328.X, 授權日期:2003.1.13,排名1
5. 無線尋呼密碼無線傳輸方法,ZL99116517.9, 授權日期:2003.5.28,排名1
6. 一種安全網路傳輸方法及其系統,ZL02139144.0, 授權日期:2004.5.19,排名1
7. 一種用於動態身份認證的手機,ZL200310111571.4, 授權日期:2006.8.2,排名1
8. 一種動態身份認證方法和系統,ZL200310111570.X, 授權日期:2007.6.27,排名1
9. 一種基於精度補償的混沌密碼的方法,ZL200410061281.8,授權日期:2008.11.12,排名1
10. 一種有限精度下的混沌密碼產生方法,ZL200310109900.1,授權日期:2009.2.4,排名1
11. 一種安全防偽系統,ZL200410061405.2,授權日期:2009.6.24,排名1
12. 一種基於手機的移動防偽方法及其系統,ZL200710052168.7,授權日期:2009.12.30,排名1
13. 一種生成變參數混沌信號的方法及混沌保密通信系統,ZL200810197389.8,授權日期:2010.12.08,排名1
14. 一種基於超統計理論的網路流量異常檢測方法,ZL200810047728.4,授權日期:2010.12.29,排名1
15. 一種混沌系統參數估計方法,申請號:200810236727.4,排名1已授權
16. 數字版權管理方法及系統,2010.9.15,公開號:CN101833623A,排名1
17. 一種檢測網路攻擊行為的方法,2010.6.23,公開號:CN101753381A,排名1
18. 移動交易業務實現方法、裝置及系統,2010.5.5,公開號:CN101702803A,排名1
19. 數字簽名方法、驗證方法、數字簽名裝置及數字簽名系統,2010.4.21,公開號:CN101697513A,排名1
20. 用於光路開關的電磁光閥,ZL97109102.1, 授權日期:1997.5.8,排名2
21. 一種選擇後備LSP的方法和裝置,ZL200710002982.8,授權日期:2009.10.14,排名2
② 中國自動化學會的介紹
中國自動化學會(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CAA)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國家一級學術群眾團體之一。是由全國從事自動化及相關技術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和應用的個人和單位自願結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具有學術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國性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自動化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
③ 劉國棟的個人簡介
社會兼職: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委員
清華大學智能控制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客座教授
招生專業: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研究方向: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分布式人工智慧及機器人系統、計算機視覺理論及應用
④ 如何加入中國自動化學會
中國自動化學會會員條例(試行)
(2008年第九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通過)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加強中國自動化學會(以下簡稱學會)會員與學會各級組織之間的聯系,規范學會會員發展、服務、管理工作,實現會員的權利與義務,使學會各級組織更好地為會員服務,會員更好地發揮作用,根據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全國學會組織通則》和《中國自動化學會章程》(以下簡稱《章程》)之規定,特製定本條例。
第二條 學會會員分為團體會員和個人會員。個人會員分為預備會員、會員、高級會員和會士。
第三條 會員享有《章程》規定的權力,履行《章程》規定的相應義務。
第四條 本條例適用於學會會員。
第二章 會員條件
第五條 申請加入學會的會員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一)承認學會的章程;
(二)有加入學會的意願;
(三)在學會的業務領域內具有一定的影響,符合下列具體條件之一:
1.預備會員:大學本科畢業後在科研、教學、生產單位從事自動化領域工作的助理工程師、助教等相當於上述水平的科技人員,以及在讀研究生、大學本科三年級以上成績優良的學生;(預備會員只繳納一次性注冊費,不繳納會費;預備會員無選舉權和被選舉權;預備會員達到普通會員學術水平者,經本人申請並經批准後可成為普通會員。)
2.會員:已獲得工程師、自動化系統工程師(ASE)、講師、助理研究員以上職稱,或具有相當於上述水平的自動化領域的科技人員,以及從事本學科範圍內工作並熱心倡導本學會工作的有關管理工作者。
3.高級會員:具有兩年以上會齡;獲得相當於副教授以上的專業職稱,或具有自動化領域博士學位;或在與自動化及相關領域從業5年以上,並有顯著成就的科技人員。
4.會士:在自動化科學領域中成績卓著,學術上有較深造詣,在自動化科研、生產、教育和管理方面有重大貢獻的科技人員。
5.團體會員:在中國注冊依法成立的,擁有一定數量的科技隊伍、願意參加和支持學會的有關活動、並按規定繳納會費的自動化領域科研、生產、教學、服務和管理等企業、事業單位以及有關學術性社會團體。
第六條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動化學會(以下簡稱省級學會)為本學會的團體會員,接受本會的業務指導。省級學會發展的個人會員亦為本學會會員。
第七條 香港、澳門、台灣等地區的學者以及旅居海外的中國籍學者可以申請為本學會的會員、高級會員和會士。
第八條 下列人士不具備入會資格:
1.在刑事處分服刑期間者;
2.有由學會認定的違約行為或不良信用記錄者;
3.有嚴重損害學會利益行為者;
4.經審查認為其不具備入會資格者。
第三章 會員入會程序
第九條 會員入會程序:
(一)通過學會常設機構或分支機構提交入會申請書;
高級會員須有1名(含)以上高級會員或會士推薦。會士須有1名(含)以上會士推薦。
(二)由經理事會或理事會授權的機構討論通過;
(三)個人會員由學會統一發給會員證,團體會員由學會統一頒發團體會員證書。
第四章 會費與會員服務
第十條 根據民政部、財政部《關於調整社會團體會費政策等有關問題的通知》(民發[2003] 95號)的規定,學會向會員收取規定的會費。
第十一條 會費標准
(一)個人會員:
1.預備會員:一次性收取注冊費50元。
2.普通會員:200元/年。
3.高級會員:200元/年。
4.會士:200元/年。
(二)團體會員:(只繳納其中一項,以最高標准為限)
1.事業單位、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社會團體會員:2000元-4000元/年(理事單位會員:4000元-10000元/年)。
2.企業、公司團體會員:5000元-10000元/年(理事單位會員:10000元-50000元/年)
第十二條 會費繳納的期限:
學會會員按年度繳納會費,每年一次。其中:
1.已注冊會員,每年2月底前繳納當年會費;
2.新注冊會員,被批准入會後一個月內繳納當年會費;當年7月1日以後批准入會的,按年度會費繳納標準的50%繳納當年會費。
第十三條 會費繳納辦法
1.各省級學會發展的會員向省級學會繳納會費;
2.學會各分支機構發展的會員向該分支機構繳納會費;
3.學會常設機構發展的會員、學會的團體會員向學會秘書處繳納會費;
4.會費可交現金、支票,或通過郵局、銀行匯寄。
5.收到會費後,開具由財政部印製的《社會團體會費統一收據》。
第十四條 會費的使用管理。學會收取的會費由學會的財務部門統一管理,按照學會財務條例的規定使用。
(一)會費使用范圍
1.為會員服務的費用:如發送期刊、建設網站、寄送有關資料等項費用的支出;
2.學會業務活動的支出:如工作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由學會主辦的大型活動等所需費用的開支或補貼;
3.其它需會費支出的費用:如會員管理、接待會員單位等有關費用的開支。
(二)學會每年初召開的常務理事會審定上一年度的財務收、支情況。
(三)學會每年一季度在學會網站上公布上一年度會費繳納情況。
(四)學會會費收支接受民政部指定會計師事務所審計。
第十五條 會員可獲得的服務
(一)個人會員
1.優惠或免費獲得學會提供的資料(以電子郵件方式);
2.優惠或免費參加學會或其所屬之專業委員會舉辦的各類學術活動;
3.優惠或免費訂閱與學會簽約的刊物;
4.優惠參加學會提供的繼續工程教育或專業技術職務資格培訓;
5.其它可能由學會提供的服務。
6.高級會員及會士具有申請學會理事候選人的資格。高級會員有向學會推薦高級會員的權利。會士有向學會推薦高級會員和會士的權利。
(二)團體會員
1.有權派代表參加全國會員代表大會;
2.有優先參加學會組織的有關活動並享有優惠待遇;
3.有優惠獲得學會的有關資料、學術刊物和服務;
4.可在優惠條件下取得學會的技術咨詢、新產品鑒定、工程驗收等服務;
5.可在優惠條件下獲得學會協助舉辦產品和技術培訓班;
6.可在優惠條件下獲得學會的其它服務。
第五章 會員的會籍管理、轉移、退會、除名
第十六條 會籍管理
1.預備會員、普通會員:各省級學會所發展的會員會籍的由該學會管理;學會常設機構及其各分支機構發展的會員的會籍,由學會負責管理。
2.高級會員、會士的會籍由學會負責管理。
3.會員的會籍轉移和退會手續由會籍管理單位辦理。
第十七條 會員退會應書面通知學會,並交回會員證。會員如果1年不繳納會費或不參加學會安排的活動,視為自動退會。
第十八條 會員如有嚴重違反學會章程或有關條例的行為,經理事會或常務理事會表決通過,予以除名。會員個人觸犯刑律被依法剝奪政治權利者,其會籍自然取消。
第六章 附 則
第十九條 本條例經學會第九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後生效。
第二十條 本條例中有關會費收取標准須經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並報請民政部有關部門批准後方可生效。
第二十一條 本條例的修改(不涉及會費標准時),須經理事會審議決定。
第二十二條 本條例由學會常務理事會負責解釋。
⑤ 電力拖動自動控制系統的作者簡介
阮毅,1955年生,1984年畢業於同濟大學電氣工程系工業自動化專業,1989年在上海工業大學獲工學碩士學位,1996年在上海大學獲工學博士學位,現任上海大學機電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電源學會變頻電源與電力傳動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自動化學會電氣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控系統與裝置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主要從事電力傳動控制系統、電力電子應用技術、計算機控制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
⑥ 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學會概況
(一) 開展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學術交流,交流科技信息,提高學科水平,促進自動化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推進自動化科技人才的培養;
(二) 開展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民間國際科技交流,發展同國外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科技團體和科技工作者的友好交往,舉辦各種形式的自動化科技領域的國際學術會議、講座、培訓班、展覽會或展示會等活動,促進國際科技合作;
(三) 促進與港、澳、台的民間自動化科學技術合作和交流;
(四) 組織研究自動化科學技術與產業發展戰略,向政府部門提出咨詢建議;
(五) 組織編輯出版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科技期刊、書籍和論文集;
(六) 開展對自動化科技人員及會員的繼續教育和技術培訓工作,普及科學技術知識,傳播先進生產技術和科學管理經驗;
(七) 接受委託,承擔自動化科技及相關領域的科技論證、評估、咨詢、科技成果鑒定、專業技術資格(或職務)評審,科技文獻的編審,標準的制訂;
(八) 發現並推薦人才,表彰、獎勵在科技活動中取得優秀成績的自動化科技工作者和在學會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績的學會工作人員;
(九) 舉辦為會員服務的集體福利事業和活動;
(十) 組織會員參加有益的活動,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反映會員的建議和呼聲。 迄今為止,中國自動化學會已召開了十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第一、二屆理事長為錢學森院士;第三屆理事長為宋健院士;第四屆理事長為胡啟恆院士;第五屆理事長為胡啟恆院士、楊嘉墀院士;第六屆理事長為楊嘉墀院士、陳翰馥院士、第七屆理事長為陳翰馥院士、戴汝為院士;第八屆理事長為戴汝為院士;第九屆理事長為戴汝為院士、孫優賢院士;第十屆理事長為鄭南寧院士。
縱觀中國自動化學會從籌建到今天的50餘年,我國自動化系統工程研究和發展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為世人所矚目,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工作也得到蓬勃發展。學會的專業領域涉及的范圍也越來越廣泛和細致,包括了:自動化理論的研究與應用;自動化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自動化裝備與新產品的設計、製造、測試技術;自動化材料與自動化工藝;自動化技術與新產品在電力、冶金、化工、石油、交通、礦山、水利、輕紡、建築、農業、國防等系統及各工業領域中的應用。學會的組織機構也越來越專業化、科學化、規范化,現有29個省級學會,33個專業委員會,8個工作委員會,會員數量近3萬人。這些機構基本覆蓋了我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領域的各個層面。學會的組織成員包括了全國自動化科學技術領域的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家、專家、教授、工程技術人員、管理人員以及在學術、工程技術領域中有一定造詣的科技工作者、企業家和管理科學家。 機構設置
分支機構 專業委員會序號名稱序號名稱1控制理論專業委員會2遙測遙感遙控專業委員會3儀表與裝置專業委員會4計算機應用專業委員會5應用專業委員會6生物控制論與醫學工程專業委員會7模式識別與機器智能專業委員會8空間及運動體控制專業委員會9系統模擬專業委員會10系統工程專業委員會11電氣自動化專業委員會12機器人專業委員會13計算機圖形學及輔助設計專業委員會14經濟與管理系統專業委員會15製造技術專業委員會16農業知識工程專業委員會17工程設計專業委員會18智能自動化專業委員會19技術過程的故障診斷與安全性專業委員會20智能建築與樓宇自動化專業委員會21系統復雜性專業委員會22集成自動化技術專業委員會23過程式控制制專業委員會24平行控制與管理專業委員會25大數據專業委員會26發電自動化專業委員會27綜合智能交通控制專業委員會28智能移動與可穿戴設備專業委員會29粒計算與多尺度分析專業委員會30空間機器人與在軌服務專業委員會31認知計算與系統專業委員會32數據驅動控制、學習與優化33智能分布式能源專委會34國防大數據專業委員會工作委員會 序號名稱1名詞委員會2教育工作委員會3普及工作委員會4青年工作委員會5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6專家咨詢工作委員會7智能車工作委員會8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員會下轄分會 號工作單位序號工作單位1北京市自動化學會16浙江省自動化學會2上海市自動化學會17江西省自動化學會3天津市自動化學會18福建省自動化學會4重慶市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19四川省自動化與儀器儀表學會5河北省自動化學會20貴州省自動化學會6河南省自動化學會21雲南省自動化學會7黑龍江省自動化學會22廣東省自動化學會8吉林省自動化學會23廣西壯族自治區自動化學會9遼寧省自動化學會24陝西省自動化學會10山西省自動化學會25成都自動化學會11山東省自動化學會26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動化學會12江蘇省自動化學會27青海省自動化學會(籌)13安徽省自動化學會28內蒙古自治區自動化學會(籌)14湖北省自動化學會29海南省自動化學會(籌)15湖南省自動化學會30寧夏自治區機械工程學會自動化分會 獎勵政策
楊嘉墀科技獎
CAA科學技術獎
CAA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
CAA先進集體
CAA優秀學會工作者
CAA五十年傑出貢獻獎
中國自動化企業創新獎
傑出自動化工程師獎
中國自動化小微創業獎
CAA青年女科學家獎
CAA青年科學家獎 學會通訊
自動化學報
信息與控制
機器人
模式識別與人工智慧
電氣傳動
自動化博覽
計算技術與自動化
自動化技術與應用
⑦ 王旭的學術兼職
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電氣自動化專業委員會常委,電氣傳動學組組長、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控系統與裝置專業委員會常委。
⑧ 中國自動化學會榮譽證書有用嗎
當然有用了,在自動化領域中,算是很不錯的了。
中國自動化學會(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縮寫CAA),是中國最早成立的國家一級學術群眾團體之一,是由全國從事自動化及相關技術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和應用的個人和單位自願結成的。
依法登記成立的、具有學術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國性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中國自動化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為IFAC、IAPR成員。
相關介紹:
中國自動化學會專業領域涉及的范圍有自動化理論的研究與應用;自動化新技術的研究開發與應用;自動化裝備與新產品的設計、製造、測試技術;自動化材料與自動化工藝;自動化技術與新產品在電力、冶金、化工、石油、交通、礦山、水利、輕紡、建築、農業、國防等系統及各工業領域中的應用。
⑨ 中國自動化協會網站是多少
網址:http://www.caa.org.cn/
中國自動化學會(Chinese Association of Automation,縮寫CAA),是我國最早成立的國家一級學術群眾團體之一。她是由全國從事自動化及相關技術的科研、教學、開發、生產和應用的個人和單位自願結成的、依法登記成立的、具有學術性、公益性、科普性的全國性法人社會團體,是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的組成部分,是發展我國自動化科技事業的重要社會力量。50年前,為適應1956年我國科學技術十二年發展遠景綱要,在周恩來總理的關懷下,在我國自動化事業的老前輩錢學森、沈尚賢、鍾士模、陸元九、郎世俊等同志的倡議下,經過有關國家部門的醞釀和全國科學聯合會的商定,於1957年5月產生了由錢學森等29人組成的中國自動化學會籌備委員會。1961年11月27日,在天津召開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正式宣告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立。錢學森被推選為中國自動化學會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學會辦事機構設在北京,掛靠在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
中國自動化學會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道德風尚;貫徹國家科學技術工作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的指導方針;弘揚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倡導「獻身、創新、求實、協作」的精神;堅持獨立自主、民主辦會的原則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團結和動員廣大會員和科學技術工作者,促進自動化科學技術繁榮和發展、促進自動化科技的普及和推廣、促進自動化科技人才的成長和提高,促進自動化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結合;為經濟社會服務、為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服務、為科技工作者服務,不斷加強自動化學會自身建設;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⑩ 吳剛的其他工作
現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業自動化研究所,所長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科技委,特邀委員
教育部自動化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會,委員
中國煙草總公司研究員專業技術資格評審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
中國電子學會廣播電視技術分會,常務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過程式控制制專業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應用專業委員會,委員
安徽省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
安徽省質量技術監督局,質量專家
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組,專家
《石油化工自動化》雜志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信息與控制》、《化工自動化及儀表》、《微計算機應用》、《電光與控制
》雜志編委會,委員
全國高等學校自動化專業系列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
全國高等學校電氣工程及自動化系列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
高等院校信息安全專業系列教材編審委員會,委員
曾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副主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自動化系,主任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副院長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學委員會,委員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工業自動化研究所,副所長
中國自動化學會教育工作委員會,委員
中國自動化學會系統模擬專業委員會,委員
獲省部級二等獎1項、三等獎5項,獲第一屆全球智能控制與智能自動化大會最佳應
用論文獎。主持或參與縱向、橫向課題四十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
論文近百篇,獲得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
目前從事工業過程先進控制與優化的理論研究和應用工作,包括預測控制,自適應控制,系統辯識,約束控制,智能控制,在線操作優化。先後參加十餘項科研開發項目,獲部級三等獎四項,並獲得第一界全球華人智能控制與智能自動化大會最佳應用論文獎。在國內外刊物和學術會議上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
1、薛美盛,石海健,吳剛,孫德敏,煙絲處理過程的廣義預測控制,自動化儀表2001年12期 [CAJ全文]
2、劉有飛,薛美盛,程俊,張志剛,吳剛,孫德敏,林威漢,梁德利,周廣飛,高成,丙烯腈流化床反應器在線操作優化軟體的二次開發,自動化與儀表2001年05期 [CAJ全文]
3、桂丙武,汪興軒,吳剛,王永,孫德敏,吳連喜,朱雲燦,陳自強,魯鷹,基於DCS常減壓裝置加熱爐進料支管平衡控制的實現,自動化與儀表2001年05期 [CAJ全文]
4、周斌,吳剛,張志剛,孫德敏,基於自適應法的PID自整定儀的開發及應用,自動化與儀表2001年05期 [CAJ全文]
5、薛美盛,孫德敏,吳剛,張志剛,工業鍋爐在線燃燒優化 ,化工自動化及儀表2001年05期 [CAJ全文]
6、孫德敏,薛美盛,吳剛,張志剛,推動先進控制與優化技術在過程工業中的應用,自動化博覽2001年03期 [CAJ全文]
7、顏軍,吳剛,孫德敏,集散控制系統中先進控制與優化的應用,微計算機信息,1999年05期 [CAJ全文]
8、楊國詩,吳剛,孫德敏,光電技術在工業控制中的應用,儀表技術與感測器,1999年11期 [CAJ全文]
9、吳剛,陳宗海,薛美盛,張志剛,孫德敏,建模與先進控制在多效蒸發器節能中的應用,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學報1999年01期 [CAJ全文]
10、楊國詩,陳祺祥,吳剛,孫德敏,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軸瓦專用鏜床中的應用,製造業自動化1999年02期 [CAJ全文]
11、吳剛,薛美盛,張志剛,孫德敏,AtLoop PID自動整定軟體包—原理與演算法,控制理論與應用1999年04期 [CAJ全文]
12、楊國詩,吳剛,孫德敏,無氧銅桿爐溫的自校正PID控制,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1999年05期 [CAJ全文]
13、薛美盛,吳剛,張志剛,孫德敏,多變數協調自適應控制器初步研究,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1999年04期 [CAJ全文]
14、楊國詩,吳剛,孫德敏,利用光電技術改進行程開關在銅材生產設備中應用,感測器技術1999年02期,[CAJ全文]
15、楊國詩,陳祺祥,吳剛,孫德敏,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在軸瓦專用鏜床中的應用,製造業自動化1999年02期 [CAJ全文]
16、薛美盛,張志剛,吳剛,孫德敏,丙烯腈反應器在線操作優化軟體及其應用,石油化工1999年05期 [CAJ全文]
17、楊國詩,吳剛,顏軍,陸旭東,孫德敏,階梯式廣義預測控制在高溫擴散爐中的應用 ,微計算機信息1999年01期 [CAJ全文]
18、楊國詩,吳剛,孫德敏,無氧銅桿爐微機控制系統,計算機自動測量與控制1999年01期 [CAJ全文]
19、吳剛,薛美盛,張志剛,孫德敏,PID 自動整定軟體包及其應用,工業儀表與自動化裝置1998年05期 [CAJ全文]
20、薛美盛,吳剛,張志剛,孫德敏,丙烯腈裝置的優化和先進控制,石油化工自動化1998年05期 [CAJ全文]
21、吳剛,薛美盛,張志剛,孫德敏,楊彬彥,梁德利,王禹,寇廷佳,四效蒸發器系統的穩定化控制,石油化工自動化1998年02期 [CAJ全文]
22、薛美盛,張志剛,吳剛,孫德敏,丙烯腈流化床反應器的操作優化,化工自動化及儀表1998年04期 [CAJ全文]
23、孫德敏,張志剛,薛美盛,吳剛,自適應在線穩態優化方法及其在丙烯腈裝置上的應用,自動化學報1998年01期 [CAJ全文]
24、孫德敏,薛美盛,吳剛,張志剛,基於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的丙烯腈反應器在線優化控制,控制理論與應用1997年04期 [CAJ全文]
25、梁德利,劉偉,吳剛,相關系數辨識法PID自動整定軟體及其工業應用 ,黑龍江石油化工1995年02期 [CAJ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