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Ⅲ 某同學設計計出了如圖所示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實驗過程】:(1)檢查裝置的氣密性,氣密性
(2)玻璃棒下端是熱的,能引燃白磷,所以,玻璃棒的作用為點燃白磷;
(3)由於回白磷燃燒時能答放出大量的熱,使瓶內壓強增大,水被壓出,液面下降;又由於白磷燃燒消耗了氧氣,當溫度完全冷卻至室溫時,壓強減小,燒杯中的水倒吸入瓶中,液面升高.所以,實驗的現象是:先降後升.
(4)根據氧氣的含量b應為20ml,氧氣的體積分數為:
×100%=20%;
[實驗反思]①集氣瓶里的水一方面起到冷卻作用,另一方面能更快吸收磷燃燒生成的白煙,防止污染;
②A、裝置氣密性不好,容易漏氣,實驗最後產生的實際值會小於理論值;
B、實驗前集氣瓶里沒有裝a體積的水,會使瓶內的氣體溢出,實驗最後產生的實際值會大於理論值;
C、集氣瓶沒有冷卻到室溫,實驗最後產生的實際值會小於理論值;
D、用紅磷代替白磷,不易被點燃,不會影響實驗的結果.
③省去了點燃步驟,減少了白煙的污染;
故答案為:
(2)引燃白磷;(3)先下降後上升;(4)20;20%;
[實驗反思]①更快吸收白煙等;②AC;③減少污染.
Ⅳ 實驗探究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的兩套裝置圖,請結合圖示回答有關問題(已
(1)注射器內氣體減少的量就是氧氣的體積,則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為:內
×100%=15%;
(容2)裝置二與裝置一裝置比較,裝置二中的氣球在玻璃管的後部,更易讓空氣流通,氧氣與銅能充分反應;實驗過程中,注射器應不停推拉活塞;
(3)在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實驗後發現測定氧氣的體積分數低於五分之一,可能的原因有:①銅粉的量可能不足,沒有將氧氣消耗盡;②裝置可能漏氣,;③實驗中可能未冷卻至室溫就讀數等.
故答案:(1)
硬質玻璃管中空氣的體積 | 反應前注射器中空氣體積 | 反應後注射器中氣體體積 | 實驗測得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 |
25mL | 15mL | 9mL | 15% |
(2)裝置二;裝置二能使氣體經過氧化銅,充分反應;不停推拉活塞.
(3)銅粉的量不足;未待裝置完全冷卻至室溫就讀數.
Ⅳ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請根據實驗回答問題:(1)請說明該實驗的原理是什麼(2)先用彈
(1)該實驗的原理是:通過紅磷消耗空氣中的氧氣,再根據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便可以判斷空氣中氧氣的含量.
(2)可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紅磷劇烈地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
待紅磷熄滅並冷卻後,打開彈簧夾,又觀察到的實驗現象是:水進入集氣瓶,進入集氣瓶中的水約占集氣瓶容積的五分之一;
紅磷燃燒的文字表達式為:紅磷+氧氣
點燃 |
Ⅵ 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圖.(1)該實驗的成敗關鍵有兩點:①燃燒匙內的紅磷必須______;②
(1)要保證實驗成功要注意:①紅磷要足量②要保證實驗裝置密封等.故填:足量回或過量;塞答緊瓶塞; (2)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的現象是: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的白煙;故填:發出黃白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熱,產生大量的白煙; (3)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原理是利用磷燃燒只消耗氧氣,且不生成新氣體,由於氧氣被消耗,瓶內氣壓減小,鍾罩內水面逐漸上升,該實驗驗證了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故填:上升;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五分之一; (4)用紅磷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時,所用紅磷的量不足,空氣中氧氣不能完全耗盡,使所測得氧氣的體積分數偏小. 要使本實驗成功,必須注意以下幾點:裝置的氣密性好;白磷足量;必須冷卻到室溫再讀數,要不然都會使測定的結果偏低. ①紅磷不足量會使測定結果偏低; ②裝置氣密性不好,空氣進入裝置占據消耗的氧氣的體積導致進入的水不到五分之一. 故填:偏小;偏小; (5)如果裝置漏氣,紅磷不足,沒有冷卻到室溫就觀察,都能夠導致進入鍾罩內的水不到鍾罩容積的五分之一. 故填:裝置漏氣;紅磷不足;沒有冷卻到室溫就觀察.
Ⅶ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步驟及原理
首先回答你的問題:是 然後是原理: 摘要:通過學習,我們知道了氧氣在空氣中的體積百分數約為21%,約為空氣的1/5,為了驗證這一結論,上科版初三化學教材用銅在加熱條件下與氧氣反應來做實驗,此實驗運用氧氣助燃的性質來證明氧氣的百分含量,但是實驗效果並不理想,我們對其進行改造,最終能較明顯地得到上述結論。 關鍵詞:氧氣 壓強 空氣 體積 1/5 在上科版的初三化學教材中有一個研究氧氣在空氣中含量的實驗:該實驗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在由兩針筒組成的密閉系統內有20毫升的空氣,兩個針筒間連接有一段玻璃管,給裝有細銅絲的玻璃管加熱,等銅絲的溫度升高後,交替緩緩推動兩注射器活塞,來回5-6次,觀察現象,停止加熱後冷卻至室溫,讀出注射器里氣體的體積,該實驗的裝置如論文底部圖1所示。 按照上述要求進行實驗研究,從理論上說得到的結論應有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但由於種種客觀原因,我們做了大量的實驗都未能較准確地得出上述結論。通過觀察,我們發現該實驗中有可能銅放得太少,沒有把氧氣反應完,而且反應完成後的現象不太明顯,有礙於數據的讀出。 於是我們產生了要改進這個實驗的想法,運用了氧氣有助燃的性質,紅色的銅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的氧化銅,充分反應後,由於氧氣消耗完了,於是密閉系統內的就比外界大氣壓小,外界大氣壓就把活塞往裡壓,此時的讀數與剛開始未反應前的讀數差就是反應掉的氧氣的量。可見,壓強的大小在此實驗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正是運用了壓強大小的變化來完成此實驗的,在改進的過程中這一點也是我們必須注意的。 更多請點擊:http://www.qpshs.sh.cn/yanjiu/oldweb/yanjiu/zt1.htm
Ⅷ 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裝置如圖所示,實驗步驟如下:①在集氣瓶內加入水量,並做好標記,將標記以上的
(1)紅磷在空氣中燃燒發黃光、冒白煙;反應的文字表達式為:磷+氧氣 點燃 |
與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實驗裝置創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軸承鍋是什麼
發布:2025-09-30 02:41:20
瀏覽:9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