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層析裝置及其作用

層析裝置及其作用

發布時間:2022-02-08 00:22:31

❶ 層析為幾大類各自的特點和用途是什麼

親和層析介質
Ni-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分離組氨酸標記(His-Tag)的基因工程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谷胱甘肽-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谷胱甘肽轉移酶標記蛋白(GST融合蛋白)、谷胱甘肽轉移酶和谷胱甘肽依賴蛋白的分離純化。
辛巴藍-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各種以NADH或NADPH做輔酶的酶類(如脫氫酶)、血清白蛋白、干擾素、凝血酶、凝血因子等蛋白質和多肽的分離純化。
肝素-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脂蛋白、脂酶和多糖的分離純化。
蛋白A-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各種抗體、單克隆抗體的親和分離純化。
刀豆蛋白A-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各種糖、糖蛋白、糖脂和帶甘露糖、葡萄糖殘基的IgM等的分離純化。
小麥凝集素-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各種糖、糖蛋白、糖脂、帶N-乙醯葡糖胺殘基的各種蛋白等的分離純化。
巰基乙醇-瓊脂糖凝膠 FF 主要用於抗體等具有親硫作用的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IgG-瓊脂糖凝膠 FF 適用於純化蛋白A、蛋白G等和抗體結合的蛋白、蛋白A和蛋白G融合蛋白。
賴氨酸-瓊脂糖凝膠 FF 適用於纖維蛋白溶酶原、纖維蛋白酶原激活劑及核糖蛋白體核酸的分離純化。
組氨酸-瓊脂糖凝膠 FF 適用於抗體等富含共軛氨基酸殘基的蛋白質、多肽的分離純化。
DNA-瓊脂糖凝膠 FF 適用於與DNA相結合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酶、核酸外切酶等的分離純化。
去內毒素瓊脂糖凝膠 FF 適用於葯物劑型中細菌內毒素的去除。
Ni-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用於分離組氨酸標記(His-Tag)的基因工程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谷胱甘肽-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用於谷胱甘肽轉移酶標記蛋白(GST融合蛋白)、谷胱甘肽轉移酶和谷胱甘肽依賴蛋白的分離純化。
辛巴藍-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用於各種以NADH或NADPH做輔酶的酶類(如脫氫酶)、血清白蛋白、干擾素、凝血酶、凝血因子等蛋白質和多肽的分離純化。
肝素-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用於抗凝血酶Ⅲ、凝血因子、脂蛋白、脂酶和多糖的分離純化。
蛋白A-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用於各種抗體、單克隆抗體的親和分離純化。
刀豆蛋白A-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用於各種糖、糖蛋白、糖脂和帶甘露糖、葡萄糖殘基的IgM等的分離純化。
小麥凝集素-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用於各種糖、糖蛋白、糖脂、帶N-乙醯葡糖胺殘基的各種蛋白等的分離純化。
巰基乙醇-陶瓷/瓊脂糖凝膠 主要適用於抗體等具有親硫作用的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IgG-陶瓷瓊脂糖凝膠 適用於純化蛋白A、蛋白G等和抗體結合的蛋白、蛋白A和蛋白G融合蛋白。
賴氨酸-陶瓷/瓊脂糖凝膠 適用於纖維蛋白溶酶原、纖維蛋白酶原激活劑及核糖蛋白體核酸的分離純化。
組氨酸-陶瓷/瓊脂糖凝膠 適用於抗體等富含共軛氨基酸殘基的蛋白質、多肽的分離純化。
DNA-陶瓷/瓊脂糖凝膠 適用於與DNA相結合的DNA聚合酶、RNA聚合酶、DNA酶、核酸外切酶等的分離純化。
去內毒素陶瓷/瓊脂糖凝膠 適用於葯物劑型中細菌內毒素的去除。

❷ 離子交換色譜法的原理、裝置及應用是什麼

一、原理:離子交換色譜(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IEC)以離子交換樹脂作為固定回相,樹脂上具有固定離子基團及答可交換的離子基團。當流動相帶著組分電離生成的離子通過固定相時,組分離子與樹脂上可交換的離子基團進行可逆變換。根據組分離子對樹脂親合力不同而得到分離。

二、裝置:

1、分離柱:裝有離子交換樹脂,如陽離子交換樹脂、陰離子交換樹脂或螯合離子交換樹脂。

2、抑制柱和柱後衍生作用:常用的檢測器不僅能檢測樣品離子,而且也對移動相中的離子有響應,所以必須消除移動相離子的干擾。

3、檢測器:分為通用型和專用型。通用型檢測器對存在於檢測池中的所有離子都有響應。離子色譜中最常用的電導檢測器就是通用型的一種。

三、應用:

離子色譜主要用於測定各種離子的含量,特別適於測定水溶液中低濃度的陰離子,例如飲用水水質分析,高純水的離子分析,礦泉水、雨水、各種廢水和電廠水的分析,紙漿和漂白液的分析,食品分析,生物體液(尿和血等)中的離子測定,以及鋼鐵工業、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應用。

❸ 在高效液相色譜中梯度洗脫裝置的作用是什麼

梯度洗脫裝置分兩種:
高壓梯度:用兩台高壓輸液泵將兩種溶劑輸入
低壓梯度:在常壓下將兩種溶劑(或多元溶劑)混合,然後用高壓輸液泵將流動相輸入到色譜柱中。
梯度洗脫可提高分離度、縮短分離時間、降低最小檢測量和提高分離精度。
但在使用中,梯度洗脫也有許多與等度洗脫不同的地方需要注意。
梯度洗脫時應注意:
1、注意各溶劑間的互溶性。
2、對溶劑的純度要求更高(影響重現性)。
3、注意梯度變化時系統壓力的變化,防止超出限度。
4、梯度結束後,用初始流動相沖洗,使柱子平衡一段時間(再生),使系統回復到初始狀態。(梯度周期)
5、低壓梯度要注意脫氣,混合後容易產生氣泡。
6、容易出現鬼峰,應作空白試驗。
7、梯度選擇時盡量幾相之間相變化要小,否則不易平衡。
8、梯度洗脫應使用對流動相組成變化不敏感的選擇性檢測器(如紫外吸收檢測器或熒光檢測器),而不能使用對流動相組成變化敏感的通用型檢測器(如示差折光檢測器)。
9、要注意水相中鹽的濃度,防止在有機相提升過程中鹽的析出。

❹ 層析的常用層析

◆吸附層析
吸附劑的吸附力強弱,是由能否有效地接受或供給電子,或提供和接受活潑氫來決定。被吸附物的化學結構如與吸附劑有相似的電子特性,吸附就更牢固。常用吸附劑的吸附力的強弱順序為:活性炭、氧化鋁、硅膠、氧化鎂、碳酸鈣、磷酸鈣、石膏、纖維素、澱粉和糖等。以活性炭的吸附力最強。吸附劑在使用前須先用加熱脫水等方法活化。大多數吸附劑遇水即鈍化,因此吸附層析大多用於能溶於有機溶劑的有機化合物的分離,較少用於無機化合物。洗脫溶劑的解析能力的強弱順序是:醋酸、水、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醚、氯仿、苯、四氯化碳和己烷等。為了能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常用兩種或數種不同強度的溶劑按一定比例混合,得到合適洗脫能力的溶劑系統,以獲得最佳分離效果。
◆分配層析
在支持物上形成部分互溶的兩相系統。一般是水相和有機溶劑相。常用支持物是硅膠、纖維素和澱粉等,這些親水物質能儲留相當量的水。被分離物質在兩相中都能溶解,但分配比率不同,展層時就會形成以不同速度向前移動的區帶。
◆離子交換層析
支持物是人工交聯的帶有能解離基團的有機高分子,如離子交換樹脂、離子交換纖維素、離子交換凝膠等。帶陽離子基團的,如磺酸基(—SO3H)、羧甲基(—CH2COOH)和磷酸基等為陽離子交換劑。帶陰離子基團的,如DEAE—(二乙基胺乙基)和QAE—(四級胺乙基)等為陰離子交換劑。離子交換層析只適用於能在水中解離的化合物,包括有機物和無機物。對於蛋白質、核酸、氨基酸及核苷酸的分離分析有極好的分辨力。離子交換基團在水溶液中解離後,能吸引水中被分離物的離子,各種物質在離子交換劑上的離子濃度與周圍溶液的離子濃度保持平衡狀態,各種離子有不同的交換常數,K值愈高,被吸附愈牢。洗脫時,增加溶液的離子強度,如改變pH,增加鹽濃度,離子被取代而解吸下來。洗脫過程中,按K值不同,分成不同的區帶。
◆凝膠過濾層析
支持物是人工合成的交聯高聚物,在水中膨脹後成為凝膠。凝膠內為內水層,凝膠周圍的水為外水層。控制交聯度以形成不同孔徑的網狀結構。交聯度小的孔徑大,交聯度大的孔徑小。凝膠只允許被分離物質中小於孔徑的分子進入,大於孔徑的分子被排斥在外水層,最先被洗脫下來。而進入孔徑的分子也按分子量大小大致分離成不同的區帶。選擇不同規格的凝膠,可把一個混合物按分子量的差異分成不同的組分。這種方法曾被稱為分子篩。目前常用的凝膠商品有:葡聚糖凝膠(sephadex)、聚丙烯醯胺凝膠(bio-gel)、瓊脂糖凝膠(sepharose)和聚苯乙烯凝膠(styragel)等。
◆親和層析
在一對有專一的相互作用的物質中,把其中之一聯結在支持物上,用於純化相對的另一物質。常見的親和對如:酶和抑制劑,抗原和抗體,激素和受體等。支持物為瓊脂糖或纖維素等。
◆氣相層析
屬於分配層析或吸附層析,僅適用於分析分離揮發性和低揮發性物質。固定相是在惰性支持物(如磨細的耐火磚)上覆蓋一層高沸點液體,如硅油、高沸點石蠟和油脂、環氧類聚合物。外塗層約為支持物重量的20%。分析時操作溫度范圍,一般從室溫到200℃。特殊的層析柱能達到500℃。流動相常用氦、氬或氮為展層氣體。氣相層析分離的區帶十分清晰,是由於揮發性物質在兩相間能很快達到平衡,所需分析時間大為縮短,一般為數分鍾至10餘分鍾。檢測記錄系統繪出的各峰是測定流出氣體電阻變化的結果,因而測定樣品量可到微克和毫微克水平。具有快速、靈敏和微量的優點。氣相層析也能用於分離制備樣品,但需增加將流出氣體通過冷凍將分離物回收的裝置。
◆紙層析
以濾紙為支持物的分配層析。組成濾紙的纖維素是親水物質,能形成水相和展層溶劑的兩相系統,被分離物質在兩相中的分配保持平衡關系。紙層析用於分析簡單的混合物時可做單向層析。對於復雜的混合物,可做雙向層析。1944年A.J.P.馬丁第一次用紙層析分析氨基酸,得到很好的分離效果,開創了近代層析的發展和應用的新局面。70年代以後,紙層析已逐漸為其他分辨力更高、速度更快和更微量化的新方法,如離子交換層析、薄層層析、高效液相層析等所代替。
◆薄層層析
在玻璃片、金屬箔或塑料片上鋪上一層約1~2毫米的支持物,如纖維素、硅膠、離子交換劑、氧化鋁或聚醯胺等,根據需要做不同類型的層析。聚醯胺薄膜是一種特異的薄層,將尼龍溶解於濃甲酸中,塗在滌綸片基上,當甲酸揮發後,在滌綸片基上形成一層多孔的薄膜,其分辨力超過了用尼龍粉鋪成的薄層。薄層層析較紙層析優越在於分辨高,展層時間短。例如用紙層析做氨基酸分析,往往需要兩天時間,而且對層析條件要求嚴格,不易得到滿意的分離效果。如用薄層層析做,一般約需半小時,分離效果更好。薄層層析一般用於定性分析。也能用於定量分析和制備樣品。
◆高效液相層析(又名高壓液相色譜)
70年代新發展的層析法。其特點是:用高壓輸液泵,壓強最高可達5000psi(相當於34個標准大氣壓)。用直徑約3~10微米的超細支持物裝填均勻的不銹鋼柱。常用的支持物是在玻璃小珠上塗一層1~2微米的二氧化硅,經硫醯氯反應生成Si—Cl,進一步連接疏水的烷基,如Si—C18H37,或陽離子交換基團—Si(CH2)n—C6H4SO3H,或陰離子交換基團—Si(CH2)nNH2。這種支持物能承受很高的壓力,化學性能穩定。用不同類型支持物的HPLC,可做吸附層析、離子交換層析和凝膠過濾層析。其分析微量化可達10-10克水平。但用於制備,可以純化上克的樣品。展層時間短,一般需幾分鍾到10餘分鍾。其分析速度、精確度可與氣相層析媲美。HPLC適於分析分離不揮發和極性物質。而氣相層析只適用於揮發性物質,兩者互為補充,都是目前最為理想的層析法。HPLC配有程序控制洗脫溶劑的梯度混合儀,數據處理的積分儀和記錄儀等電子系統,成為一種先進的分析儀器,在生物化學、化學、醫葯學和環境科學的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反相層析
在吸附層析中,高極性物質在層析柱上吸附較牢,洗脫時發生拖尾現象和保留時間長的問題。如果在支持物上塗上一層高碳原子的疏水性強的烷烴類,洗脫液用極性強的溶劑,如甲醇和水的混合物。則被分離樣品中的極性強的物質不被吸附,最先洗下來,得到較好的分離效果。這種層析法與普通的吸附層析法相反,故稱為反相層析。目前用HPLC做反相層析常用的ODS柱,即在支持物的表面上連接了C18H37Si—基團。
◆同系層析
在核酸分析中,將樣品經核酸酶部分裂解成不同長度的核苷酸片段,用同位素標記後,在DEAE纖維素薄層上分離,用含有未標記的相同的核苷酸片段作展層溶劑,這樣,未標記的核苷酸把標記過的核苷酸推進,使按分子量大小不同把標記核苷酸片段,按由小到大的次序排列,達到分離的目的。於是把這種層析法稱為同系層析。同系層析和電泳相結合曾用於寡核苷酸的順序分析。
紙層析是層析法的一種,要了解紙層法還得從層析法開始.層析法又稱色層分析法或色譜法(Chromatography),是一種基於被分離物質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特性的不同,使它們在某種基質中移動速度不同而進行分離和分析的方法。例如:我們利用物質在溶解度、吸附能力、立體化學特性及分子的大小、帶電情況及離子交換、親和力的大小及特異的生物學反應等方面的差異,使其在流動相與固定相之間的分配系數(或稱分配常數)不同,達到彼此分離的目的。
層析法的最大特點是分離效率高,它能分離各種性質極相類似的物質。而且它既可以用於少量物質的分析鑒定,又可用於大量物質的分離純化制備。因此,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分離手段與方法,它廣泛地應用於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上。現在,它在石油、化工、醫葯衛生、生物科學、環境科學、農業科學等領域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層析根據固定相基質的形式分類,層析可以分為紙層析、薄層層析和柱層析。其中紙層析是指以濾紙作為基質的層析。

❺ 紙層析實驗的詳細內容及用途

紙層析法又稱紙色譜法。以紙為載體的色譜法。固定相一般為紙纖維上吸附的水分,流動相為不與水相溶的有機溶劑;也可使紙吸留其他物質作為固定相,如緩沖液,甲醯胺等。將試樣點在紙條的一端,然後在密閉的槽中用適宜溶劑進行展開。當組分移動一定距離後,各組分移動距離不同,最後形成互相分離的斑點。將紙取出,待溶劑揮發後,用顯色劑或其他適宜方法確定斑點位置。根據組分移動距離(Rf值)與已知樣比較,進行定性。用斑點掃描儀或將組分點取下,以溶劑溶出組分,用適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在環境分析測試中,有時用紙層析法分離試樣組分,它用於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並芘。但不如GC、HPLC應用普遍。紙層析法可分為一般紙層析法,圓形紙層析法、反相紙層析法和雙向紙層析法。等
用途
通常可用於葉綠素的色素成分檢驗,氨基酸的鑒定及測定,橘皮精油成分檢驗及一些特定細胞篩查等實驗。
原理
紙層析法依據極性相似相溶原理,是以濾紙纖維的結合水為固定相,而以有機溶劑作為流動相。由於樣品中各物質分配系數不同,因而擴散速度不同,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試樣經層析後可用比移值(Rf)表示各組成成分的位置(比移值=原點中心至色譜斑點中心的距離與原點中心至流動相前沿的距離之比),由於影響比移值的因素較多,因此一般採用在相同實驗條件下對照物質對比以確定其異同。作為單體鑒別時,試樣所顯主色譜斑點的顏色(或熒光)與供置,應與對照(標准)樣所顯主色的譜斑點或供試品-對照品(1∶1)混合所顯的主色譜斑點相同。作為質量指標(純度)檢查時,可取一定量的試樣,經展開後,按各單體的規定,檢視其所顯雜質色譜斑點的個數或呈色(或熒光)的強度。作為含量測定時,可將色譜斑點剪下洗脫後,再用適宜的方法測定,也可用色譜掃描儀測定。
色譜系統
固定相一般為紙纖維上吸附的水分,流動相為不與水相溶的有機溶劑;也可使紙吸留其他物質作為固定相,如緩沖液,甲醯胺等。
編輯本段應用
操作方法
將試樣點在紙條的一端,然後在密閉的槽中用適宜溶劑進行展開。當組分移動一定距離後,各組分移動距離不同,最後形成互相分離的斑點。將紙取出,待溶劑揮發後,用顯色劑或其他適宜方法確定斑點位置。根據組分移動距離(Rf值)與已知樣比較,進行定性。用斑點掃描儀或將組分點取下,以溶劑溶出組分,用適宜方法定量(如光度法、比色法等)。
應用及實例介紹
在環境分析測試中,有時用紙層析法分離試樣組分,它用於一些精度不高的分析,如3,4-苯並芘。但不如GC、HPLC應用普遍。在做葉綠體色素分離時用到,將葉片碾碎,浸出綠色液體,將液體與層析液(石油醚)混合,將濾紙一段進入混合液體,四種色素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濾紙上留下4條色素帶。由此觀查出各種色素的相對含量和種類。 紙層析法一般用於葉綠體中色素的分離,葉綠體中色素主要包括胡蘿卜素、葉黃素、
[1]葉綠素a、葉綠素b,它們在層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大的隨層析液在濾 紙上擴散地快,反之則慢;含量較多者色素帶也較寬。最後在濾紙上留下4條色素帶,所以利用紙層析法 能清楚地將葉綠體中的色素分離。
注意事項
紙層析法中所用的有機溶劑如丙酮等,一般有揮發性、並有一定毒性,使用時要注意密封層析,避免吸入過多有害揮發物。
編輯本段實驗
儀器葯品
大試管 台天平 研缽(配帶孔紙板,防止丙酮揮發) 量筒 燒杯 漏斗 軟木塞 濾紙 丙酮(可用無水乙醇替代) 四氯化碳 無水硫酸鈉 碳酸鈣 石英砂
操作步驟
1.稱取新鮮葉子2g,放入研缽中加丙酮5ml,少許碳酸鈣(防止葉綠素被破壞)和石英砂(幫助研磨),研磨成勻漿,再加丙酮5ml,然後以漏斗過濾之,即為色素提取液。 2.取准備好的濾紙條(2×20cm),將其一端剪去兩側,中間留一長約1.5cm,寬約0.5cm的窄條,並在濾紙剪口上方折疊出一條直線,作為畫濾液細線的基準線。 3.用毛細吸管沾少許濾液在折線上描繪4~5次,注意要畫得勻、直、細,每次畫完細線要等其自然變干後再畫第二根線。 4.在大試管中加入四氯化碳3梍5ml及少許無水硫酸鈉(即層析液)。然後將濾紙條固定於軟木塞上,插入試管內,使窄端浸入溶劑中(色素點要略高於液面,濾紙條邊緣不可碰到試管壁),蓋緊軟木塞,直立於陰暗處進行層析。 經過0.5—1小時後,觀察分離後色素帶的分布。最上端橙黃色為胡蘿卜素,其次黃色為葉黃素,再下面藍綠色為葉綠素a,最後的黃綠色為葉綠素b。[1]
普通高中相關實驗
植物葉綠體中色素的提取與分離 用具:剪刀一把、乾燥的定性濾紙、50ml的燒杯及100ml的燒杯各3個、白紙3張、試管架一個、研缽一個、玻璃漏斗一個、尼龍布或紗布、毛細血管一隻、葯勺一個、10ml量筒一隻,天平一隻,試管3支、紙板一塊、棉塞3個、培養皿3個、刻度尺、注射器一隻、蓋玻片 試劑:丙酮、無水乙醇、層吸液(20份石油醚、2份丙酮、1份苯配置而成)、二氧化硅、碳酸鈣、碳酸鈉 材料:新鮮的菠菜葉、青菜葉、大葉黃楊葉片 背景資料: 1、 葉綠素等是脂溶性的有機分子,根據相似相溶的原理,葉綠素等色素分子溶於有機溶劑而不溶於有極性的水。故在研磨和收集葉綠色素時要用丙酮或乙醇等有機溶劑而不用水。 2、 葉綠素分布於基粒的片層薄膜上,加入少許二氧化硅是為了磨碎細胞壁、質膜、葉綠體被膜和光合片成,使色素溶解於丙酮中。 3、 破碎的細胞中含有草酸等有機酸,葉綠素分子中含有的Mg元素處於不穩定化合態,鎂離子與有機酸結合將導致色素分子破壞。加入少許碳酸鈣使得鈣離子與有機酸結合,減少鎂離子的轉移,防止研磨時葉綠體色素的破壞。所以在研磨時加入適量的碳酸鈣,同時加入碳酸鈉的道理亦如此。 4、 在過濾時選用脫脂棉或紗布,而不用濾紙。原因主要有下:(1)色素分子比較大,不容易透過濾紙; (2)濾紙有較強的吸附性而使色素吸附在濾紙上,從而降低色素濃度,影響實驗效果;(3)葉綠素是脂溶性,根據相似相容的原理,脫脂棉可以減少實驗過程中色素的流失,增強實驗效果。 5、 根據物理學中的毛細現象,畫濾紙細線前濾紙必須經過乾燥處理,是為了阻止水分子堵塞濾紙中的毛細管而影響層析液的擴散。但如果用火烤的話,會使濾紙纖維變形同時破壞啦毛細管,而影響層析液的擴散。 6、 由於液面的不同位置表面張力不同,紙條接近液面時,其邊緣的表面的張力較大,層析液沿濾紙邊緣擴散過快,而導致色素帶分離不整齊的現象。故而,在插入層析液的濾紙條一端剪去兩個角。 7、 為了防止濾紙條倒入層析液中而使層析實驗失敗。同時,防止因液體表面張力引起層析液沿濾紙條向上的「壁流」而導致色素溶解。 8、 色素分離的原理:紙層析是用濾紙作為載體的一種色層分析法,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混合物中各組分在;流動相和固定相的分配比(溶解度)的不同而使之分離。濾紙上吸附的水為固定相(濾紙纖維常能吸20%左右的水),有機溶劑如乙醇等為流動相,色素提取液為層析試樣。把試樣點在濾紙的濾液細線位置上,當流動相溶劑在濾紙的毛細管的作用下,連續不斷地沿著濾紙前進通過濾液細線時,試樣中各組份便隨著流動相溶劑向前移動,並在流動相和固定相溶劑之間連續一次有一次的分配。結果分配比比較大的物質移動速度較快,移動距離較遠;分配比較小的物質移動較慢,移動距離較近,試樣中各組分分別聚集在濾紙的不同的位置上,從而達到分離的目的。

❻ 層析是什麼意思

粉末狀Al2O3,顆粒大小一致.

❼ 層析分離系統主要由哪些設備組成請分別敘述這些設備的作用

蛋白質分離鑒定的常用方法: ‍ 沉澱法 沉澱法也稱溶解度法。其純化生命大分子物質的基本原理是根據各種物質的結構差異性來改變溶液的某些性質,進而導致有效成分的溶解度發生變化。 1、鹽析法 鹽析法的根據是蛋白質在稀鹽溶液中

❽ 高效液相色譜儀器的結構及其各部分作用

1、溶劑輸送系統;儲液器,用來貯存數量足夠、符合要求的流動相。配有溶劑過濾器,以防止流動相中的顆粒進入泵內。脫氣器,脫氣的目的是為了防止流動相從色譜柱內流出時釋放出氣泡進入檢測器,從而引起雜訊,不能正常檢測。

輸液泵,將儲液器中的流動相連續不斷地以高壓形式進入液路系統,使樣品在色譜柱中完成分離過程。梯度洗脫裝置,是在分離過程中通過逐漸改變流動相的組成增加洗脫能力的一種裝置。

2、進樣系統;進樣器:是將樣品送入色譜柱的裝置,進樣方式可以分為兩種:閥進樣或自動進樣。比較常用的是採用自動進樣器裝樣。

3、分離系統;色譜柱:對樣品進行分離,是整個色譜系統的心臟,它的質量優劣直接影響到分離的效果。

4、檢測系統;檢測器:將色譜柱連續流出的樣品組分轉變成易於測量的電信號,被數據系統接收,得到樣品分離的色譜圖。

5、數據處理和記錄系統;對色譜數據進行處理,並參與HPLC儀器的自動控制。

(8)層析裝置及其作用擴展閱讀

與試樣預處理技術相配合,HPLC 所達到的高解析度和高靈敏度,使分離和同時測定性質上十分相近的物質成為可能,能夠分離復雜相體中的微量成分。隨著固定相的發展,有可能在充分保持生化物質活性的條件下完成其分離。

HPLC成為解決生化分析問題最有前途的方法。由於HPLC具有高解析度、高靈敏度、速度快、色譜柱可反復利用,流出組分易收集等優點,因而被廣泛應用到生物化學、食品分析、醫葯研究、環境分析、無機分析等各種領域。高效液相色譜儀與結構儀器的聯用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❾ 層析的原理是什麼

層析法又稱色層分析法或色譜法,是一種基於被分離物質的物理、化學及生物學特性的不同,使它們在某種基質中移動速度不同而進行分離和分析的方法。
例如:我們利用物質在溶解度、吸附能力、立體化學特性及分子的大小、帶電情況及離子交換、親和力的大小及特異的生物學反應等方面的差異,使其在流動相與固定相之間的分配系數(或稱分配常數)不同,達到彼此分離的目的

層析法的最大特點是分離效率高,它能分離各種性質極相類似的物質。而且它既可以用於少量物質的分析鑒定,又可用於大量物質的分離純化制備。因此,作為一種重要的分析分離手段與方法,它廣泛地應用於科學研究與工業生產上。現在,它在石油、化工、醫葯衛生、生物科學、環境科學、農業科學等領域都發揮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層析根據固定相基質的形式分類,層析可以分為紙層析、薄層層析和柱層析。其中紙層析是指以濾紙作為基質的層析。

希望對你有幫助

閱讀全文

與層析裝置及其作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供熱回水閥門關不上怎麼排氣 瀏覽:736
內燃機的什麼沖程把內能轉化為機械能 瀏覽:910
管道各種閥門圖cad 瀏覽:561
f23是什麼製冷劑 瀏覽:366
軸承鍋是什麼 瀏覽:96
鋼絲繩索自動下放裝置 瀏覽:391
儀表有個水龍頭是什麼標志 瀏覽:82
下水井的暖氣總閥門 瀏覽:45
湖北高中壓閥門廠待遇 瀏覽:528
變壓器油的處理裝置設計圖 瀏覽:824
利拓儀器效果怎麼樣 瀏覽:79
閥門貼牌怎麼操作 瀏覽:497
機械設計如何選用材料 瀏覽:746
通用pe工具箱40gho 瀏覽:485
女機械一點智力加多少魔攻 瀏覽:193
閥門中fr什麼意思 瀏覽:352
熔化現象實驗裝置 瀏覽:705
vs2008工具箱空 瀏覽:600
定額中接地裝置檢測 瀏覽:256
暖氣閥門三角開關鑰匙 瀏覽: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