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湿法纺丝实验装置

湿法纺丝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02-27 10:27:04

『壹』 试比较熔融纺丝,湿法纺丝和干法纺丝的特点

熔融纺丝是以聚合物熔体为原料,采用熔融纺丝机进行纺丝的一种成型方法。凡是加热能熔融版或转变成黏流态而不权发生显著降解的聚合物,都能采用熔体纺丝法进行纺丝。不需溶剂回收,比较环保,但是所需电压较高,由于操作温度很高,系统比较难设计制作。

湿法纺丝的特点是喷丝头孔数多,但纺丝速度慢,适合纺制短纤维,而干法纺丝适合纺制长丝。通常同品种化学纤维利用干法纺丝较湿法纺丝所得纤维结构均匀,质量较好。

干法纺丝应用领域比较广泛,适用的原材料很多,不足之处是产量较低,用于制醋酯纤维、过氯乙烯纤维等。

(1)湿法纺丝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熔体纺丝时,本体聚合物在螺杆挤出机中熔化后被送入纺丝部位,经纺丝泵定量送入纺丝组件,过滤后,由喷丝板的毛细孔中挤出。液态丝条通过冷却介质时逐渐固化,而后由下方的卷绕装置高速拉伸成丝,该丝为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过后加工成为纤维。

为不使丝条冷却过速难于成丝,有时采用等温熔体纺丝,即在喷丝板外加一个等温室(称纺丝甬道)。卷绕装置的拉伸速度很高,可达1500~3000 m/min,视材料种类及流变性质而定。

熔体纺丝的拉伸比很大,产率很高,且可在较大的范围内调节。涤纶(聚酯纤维)、锦纶和聚丙烯纤维均是按熔体纺丝成型的。

『贰』 你有有关染整的论文啊,能给我发一份吗这是我们选修让写的,谢谢了!我的邮箱[email protected]

ShanghaiTex染整技术热点——高效 节能 低耗 环保

杨朝煜

7月5~8日在上海召开的 2006展会上,高效、节能、低耗、少污染已开始成为染整业内人士关注热点。本文从染整关键流程,探讨该热点趋势下ShanghaiTex 2006展出的的最新技术进步。

棉纺投资居纺织之首 协会发出预警

浙江化纤业民企挺进石化业上游

南非本月底对中国31类纺品设限

中国纺织行业按照科学发展需要,“十一五”期间预期主要的约束性指标包括:单位工业增加值纤维使用量同比降低20%;单位GDP耗水减少36%;吨纤维耗水量比2005年下降20%;单位GDP能耗下降28%;吨纤维耗电量比2005年下降10%;单位增加值污水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2%。

这些指标与印染行业息息相关,因为印染污水排放量占纺织工业排放总量的80%之多。印染行业在“十一五”期间的任务极其艰巨,需要染化料、机械和工艺新技术共同进步。于7月5~8日在上海召开的ShanghaiTex 2006展会上,高效、节能、低耗、少污染已开始成为染整业展示的热点。

水洗机

在染整加工过程中,热水洗涤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蒸汽能源和水资源消耗最多的工序。

平洗机逆流漂洗废水技术是热点之一,其漂洗温度高达85℃以上,蕴含可观的热能价值,每处理回收1吨这种水,可节约的费用及实现的效益超过10元人民币。经测算,1台平洗机1天的热水回用价值达2000余元人民币。

现在中国每年排放大量高温印染废水,既污染了环境,又流失了巨大的热能,如果全国10万台平洗机和溢流染色机排放的废水都采用此技术处理,一年节约水费及能耗费可达数十亿元人民币。

平洗机废水处理后回用可以节能、降耗、减少污染,它采用四种方法达到这一目标:武汉科技学院开发的“无极紫外光催化氧化”技术,该技术是国家863重大专项新型高效物化组合的最高研究成果;在平洗时添加提高效率的助剂;制造平洗机时,开发应用高效水洗技术;开发应用热能回收技术。其中,后两种技术在ShanghaiTex 2006展中都有展示。

美国杜布德(Tube-Tex)在展会中介绍了水洗机的热回收装置,该水洗机用水量每分钟为400升,温度85℃以上,这时蒸汽的费用将显得非常重要。该公司的被动式热回收装置能够回收在废水中流失的大量热能,而且不需要额外的操作成本,可以提供6种不同型号的装置来适应各种实际需要。

浙江印染新开发成功的两台拥有技术专利的高效水洗机,展示了国内印染机械制造者对清洁生产的重视。该公司在过去开发成功的振荡水洗机基础上,又开发出齿形导辊加回形穿布路线的水洗机和下排齿形导辊加上排轻型轧辊的水洗机,加强了洗涤效果,进一步提高了节能降耗的水平。同时,在新的水洗机上增加了废水热能回收装置,进一步降低了蒸汽能源消耗。

低给液机

瑞士威可(Weko)的低给液系统已得到国内染整企业的普遍认可,其节能、低耗、环保特性使之得到大量的应用,并将继续扩大应用领域。该系统有给水和给液(水溶性化学溶液)两种机型,可以在各种需要低给液的染整机台前(或后)安装使用。

威可喷盘式给液系统。
如在拉幅定型机前安装一台低给液机,在大多数情况下可以取代浸轧机和烘燥机。一般织物在进拉幅定型机前需要浸轧水或化学溶液,轧余率为75%左右,然后烘去一定的水份,在含潮20%左右进行拉幅定型。低给液机可以按照需要,在1~40%的含水范围内设定织物的给液率,而且重演性好、左中右以及前后均匀一致。

由于低给液时,被雾化成30~70微米的水或溶液粒子以每分钟1500米的速度喷向织物,因此渗透性极好。喷到织物上的水或溶液被织物吸附,未喷到织物上的,由于未与织物接触,可以循环使用,减少了物耗和环境污染。

真空吸水机

上海宽达介绍了EVAC真空吸水机。在染整加工中,被浸湿的织物上含有的水份可分为结合水和游离水两种,EVAC真空吸水机将通过吸水口的织物上的游离水完全吸取,当用于疏水性纤维及其混纺织物的湿整理时,效果尤为显著,疏水性纤维可将浸湿后织物上的含水率降到18%。

EVAC真空吸水机结构图。
该系统采用了UHMW高聚体材料制成的吸水口,具有摩擦力小、耐腐蚀、防堵塞的特性;采用了回旋式设计的分离器,使吸入的水份和杂物从气流中分离出来,易于清洁,避免真空泵堵塞;真空度可根据不同织物进行设定,重演性好。

当用于水洗机时,能将织物上的水与水槽中的水充分交换,大大提高了水洗效果。当用于烘干机或拉幅定型机时,可部分取代传统的轧车,由于真空吸水后含水率很低,就能大大提高烘燥、拉幅定型效率而节约能源。当进行功能性整理时,可使整理剂渗入纤维内部,对不希望重力压轧织物的整理效果尤其优良。

拉幅定型机

当拉幅定型机处理涤纶及其混纺织物时,箱体内的温度可高达180~220℃,是染整加工中的重点节电、节能环节。本届展会上围绕节电、节能展示了多种新成果。

温湿度测量与控制

准确的温湿度测量是节电节能工作的基础。宽达展示了先进的EMC系统,该系统是一个组合式工作平台,由三个模块组成。

RMS模块,即湿度测量和控制系统,主要用于棉、麻、丝、人纤及其混纺织物,在进行拉幅定型、烘干、预缩时,通过检测织物的含水率来控制机台速度和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该系统可以自动控制浆纱机、浆染机的生产车速。

AML模块,即废气湿度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染整行业主要用于测量拉幅定型机和焙烘机的高温废气中含湿量和控制高温废气排放,如排放的高温废气含潮率过低,则表示能源被浪费,通过测量与控制使拉幅定型和焙烘过程处于最经济的运行状态,一般使用该系统可以节约20%的热能。

OMT模块,即织物温度测量和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用于化纤及其混纺织物在高温定型和焙烘时,直接测量箱体内织物的实际温度,从而自动控制加工车速,使加工过程处于最佳的质量、最大的产量、最少的能耗。

EMC系统由一台6.5英寸触摸式屏幕、一台电脑主机工作箱、三个模块接口和一组测速发电机组成,可以单独配一个模块,也可以同时配三个模块。

其它节能措施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立信门富士(Monforts Fong's)的拉幅定型机在节能方面采取的系列措施,如所有织物传送均由变频控制的全密封式三相交流电动机驱动;烘箱采用150毫米厚的高密度绝缘材料制成隔热门,使烘箱热辐射量处于低水平;在烘箱的连接和开口处均设有密封;织物进出口处均设有气流屏蔽装置;在出布口装有残余湿度测量和控制装置,使烘燥效果数字化显示。

浙江印染展示了拉幅定型机废气热能回收技术,已用于生产实际。

有机溶剂回收机

在纺织品、人造革等产品后整理高温焙烘定型时,根据不同需要添加各种有机溶剂,以改善纺织品和人造革的功能特性。这些有机溶剂在高温条件下,会随着热空气散布到机器内或排放到机器外,严重地污染机器和环境。

ECO-6-12T。
台湾顶麒工业在展会上提供了有机溶剂回收机,据称该装置对有机溶剂回收率为97%,回收的有机溶剂纯度为99%,废气消除率为98%。

染色机

此次展会展示的染色机约100多台,有高温染色机、常压染色机、喷射染色机、轧染机等机种,其技术代表产品有立信的ECO系列染色机和Allwin筒子纱染色机、德国特恩(Then)的气流染色机。

Allwin筒子纱染色机。
ECO系列高温染色机结合了必要的自动化控制装置、精密仪器、先进的控制软件,采用了成熟的液体分离和快速循环技术,缩短了全程工艺耗时,采用了低浴比技术,每公斤织物的总耗水量(浅色)低至38公斤。

Allwin筒子纱染色机采用了新的双重循环式热交换器,在相似的操作环境下,比传统的筒子纱染色机快30%达到目的温度;采用了新的专利REV水泵,流量高于传统水泵,用马达推动水泵的功率亦相对减少;采用了新的水流换向装置和智能匀染控制,避免了只靠由里至外的单向染液运行而导致的染色不匀;在染色过程中采用了快速逻辑温控技术,这些技术的进步使染色质量得到保证,并降低了能耗、水耗和废水排放。

『叁』 包芯纱百分百腈纶面料容易起球吗

百分百腈来纶是很容易起球的自,腈纶是一种人工合成纤维,它通常是采用85%以上的丙烯腈和第二第三单体的共聚物,经过干法纺丝或者湿法纺丝制作而来的合成纤维,具有柔软、膨松、色泽鲜艳、耐光,但一段时间之后就会自动起球,如果掺一些羊毛来制作的话会防止起球。

腈纶表面不光滑,有树皮状沟槽纹路。腈纶内部有一定的微孔,截面基本呈圆形或腰圆形,随纺丝方法不同而异。

腈纶纤维在标准大气条件下的回潮率为2%。腈纶纤维耐虫蛀、耐霉菌,对一般化学药品的稳定性较好。

(3)湿法纺丝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腈纶的优缺点:

1、优点:

(1)腈纶织物染色鲜艳,耐光性居各种纤维织物之首,露天暴晒一年,强度仅下降20%。

(2)弹性较好,仅次于涤纶,比锦纶高约2倍。

(3)腈纶有较好耐热性,软化温度为190~230℃,在合成纤维中仅次于涤纶居第二位,且耐酸、氧化剂和有机溶剂。

(4)腈纶在合纤织物中属较轻的织物,仅次于丙纶,因此它是好的轻便服装衣料,如登山服、冬季保暖服装等。

2、缺点:

(1)腈纶织物吸湿性较差,容易沾污,穿着有闷气感。

(2)耐磨性是各种合成纤维织物中最差的。

(3)不耐碱。

『肆』 在固定化酵母生产酒精中氯化钙和海藻酸钠的作用是什么

在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中,氯化钙溶液的作用是使胶体聚沉,形成稳定的凝胶内珠。

海藻酸钙是天然容凝胶,由海藻酸钠胶体溶液与氯化钙反应,即可得到海藻酸钙凝胶。由于它的亲水性强,通透性能好,又可根据钙的不同浓度,形成具有相当机械强度的海藻酸钙凝胶。



(4)湿法纺丝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氯化钙由钙和氯两种元素组成,白色结晶物质,通常以粉末和颗粒的形式出售。氯化钙具有咸味,因此是许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也可以在饮料中找到。

氯化钙的用途包括防止食物变质,人们常用它作为食物防腐剂,它还有助于保持食品的新鲜度,巴氏奶在加工过程中消解了大量的钙,而添加少量的氯化钙可以帮助凝固,氯化钙也是奶酪很重要的添加剂,氯化钙溶液可以用于冰箱,它是必不可少的冷却剂。

氯化钙在常温下是固体状态,在较低温度下,可以溶于水和乙醇,由于它具有较强的吸潮特性,因此它应该始终密封在容器内储存。如果该化合物暴露于氧气,会变成液态的形式。它可以用来干燥其他的有机液体,因此,有时候也作为干燥剂使用。

该化合物有助于降低水的融化点,比其他化学成分融化冰块的速度更快,因此在极度严寒的条件下,可以用在道路上和人行道上化解结冰,也被广泛用于造纸工业的添加剂和制造业的染料。

『伍』 纺织品强力测试的表示方法及关系

纺织品的分类方法;织物、纱线和纤维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基本知识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纺织纤维的定义,纺织纤维的分类方法及种类;了解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及其与纤维性能的关系;牢固掌握纺织材料回潮率的意义及测试方法;牢固掌握纺织纤维和纱线线密度(细度)的表示方法、常用指标的含义和应用及指标之间的换算。
二、知识点与要求
(一)纺织纤维的概念
识记:纤维、纺织纤维的概念;纺织纤维的分类
理解:纺织纤维的分类方法,纺织纤维的理化条件
(二)纺织纤维的内部结构
识记:单基、聚合度、大分子、结晶度、取向度、柔顺性。
理解:纺织纤维结构的基本知识,大分子结构、超分子结构和聚集态结构对纤维性能的影响。
(三)纺织材料的含水及其测试
识记:吸湿性、回潮率、标准状态、标准回潮率、公定回潮率、实际回潮率、公定重量。
理解:各项吸湿指标的含义及应用情况。
应用:各项指标之间的换算,回潮率在重量计算时的应用;回潮率的测试。
(四)纤维和纱线的规格度量
识记:特克斯数、公制支数、旦尼尔、英制支数。
理解:线密度的含义,特克斯数、公制支数、旦尼尔、英制支数的含义及一般应用,各指标之间的换算。
应用:对常见纤维或纱线进行线密度的计算和各指标之间的换算。
三:本章实验项目
1、纺织材料回潮率的测定(烘箱法)、电测法)
2、纺织材料回潮率的测定(电测法)
第二章天然纤维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天然纤维的形成过程;掌握常见天然纤维的化学组成和形态结构;掌握常见天然纤维的特性,熟悉各项性质与生产技术和产品品质的关系;掌握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能较熟练地操作主要的测试仪器,进行数据分析,能运用有关标准进行品质评定。
二、知识点与要求
(一)棉纤维
识记:长绒棉、细绒棉、锯齿棉、皮辊棉、杂质与疵点、手扯长度、主体长度、品质长度、短绒率、马克隆值、原棉含杂率、成熟度。
理解:棉纤维的三个生长期;棉纤维的化学组成、截面和纵面形态特征;原棉业务检验和物理性能检验的内容;棉纤维的性能及测试;原棉品质评定的依据与方法;棉纤维的性能对纺织品生产和品质的影响;彩色棉的知识与应用。
应用:原棉分级;棉纤维的性能测试。
(二)麻纤维
识记:韧皮纤维、叶纤维、工艺纤维。
理解:麻纤维的化学组成;苎麻、亚麻、黄麻和洋麻的形态特征;麻纤维的特性及其对纺织品生产和品质的影响。
(三)毛绒纤维
识记:细绒毛、同质毛、异质毛、支数毛、级数毛、品质支数、缩绒性、伸直长度、毛丛长度。
理解:羊毛纤维的化学成分与性能的关系;绵羊毛纤维的主要特性;羊毛的主要性能及测试;羊毛纤维的性能对生产与产品品质的影响;羊毛缩绒性的成因及其应用。其它特种毛绒纤维的品种与特性。
(四)天然丝纤维
识记:单丝、茧丝、生丝、蚕丝的特性与形态、丝鸣。
理解:蚕丝的形成与种类;蚕丝的化学组成与形态;桑蚕丝的特性;蚕丝的品质评定。
三、本章实验项目
1、棉纤维分级与手扯长度
2、罗拉法测定棉纤维的长度
3、棉纤维成熟度测定
4、棉纤维线密度测定
5、棉纤维强度(束强)测定
6、原棉含杂率测定
7、羊毛卷曲性能测试。
第三章化学纤维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常见化学纤维的生产过程;熟悉常规化学纤维的化学组成、命名方法和形态结构;掌握常规化学纤维的主要性质;理解各项性质对生产和产品品质的影响;掌握主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和品质评定方法;学会操作各种主要的测试仪器;学会依据产品要求选用不同化学纤维;了解和部分掌握化纤新原料品种、特性和应用。
二、知识点与要求
(一)化学纤维概述
识记:化学纤维的种类、再生纤维、合成纤维、熔融纺丝、溶液纺丝、干法纺丝、湿法纺丝。
理解:化学纤维的形成与分类,化学纤维的制造技术。
(二)常见化学纤维
识记:再生纤维、合成纤维、化纤疵点。
理解:常见再生纤维、合成纤维的特性及对产品生产与品质的影响。
(三)差别化纤维和其它纤维
识记:差别化纤维、异形纤维、复合纤维、中空纤维、海岛纤维、高性能纤维、高功能纤维。
理解:化纤改性技术,差别化纤维的品种,功能纤维的概念及其功能性,高性能纤维的概念及其性能。
(四)化纤新材料
理解:各种化纤新材料的品种及主要特性。
三、本章实验项目
1、化纤线密度测定
2、单纤维强度和伸长性能测试
第四章纺织纤维的力学性质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纺织纤维力学性质的内容;熟悉纺织纤维的拉伸曲线和性质;熟悉纤维的弹性、蠕变和应力松弛的含义和应用;了解摩擦、扭转、弯曲、压缩等力学性质;了解这些力学性质对纺织品生产技术和品质的影响。
二、知识点与要求
(一)一次拉伸断裂性质
识记:初始模量、强度、断裂伸长率、断裂长度、断裂功。
理解:拉伸曲线,表示拉伸性能的指标,各种常见纤维的拉伸曲线的特性。
应用:不同纤维的拉伸性质在确定生产工艺及设计产品的应用。
(二)蠕变和应力松弛
识记:弹性、弹性回复率、急弹性变形、缓弹性变形、塑性变形、蠕变、应力松弛、疲劳特性。
理解:弹性与弹性回复;蠕变和应力松弛;疲劳特征。
应用:根据纤维的蠕变和应力松弛确定生产工艺及设计产品。
(三)纤维的扭转、弯曲与压缩
识记:抗弯刚度、压缩弹性。
理解:扭转、弯曲和压缩性质的含义与特点。
应用:根据纤维扭转、弯曲和压缩性质确定生产及设计产品。
(四)摩擦与抱合性质
理解:纤维的摩擦特性,抱合及对纺织生产的影响。
第五章纺织纤维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纤维热学性质、电学性质和光学性质的内容及对纺织品生产和品质的影响。
二、知识点与要求
(一)热学性质
识记:导热系数、导热性、保温性、玻璃化温度、粘流温度、耐热性、热稳定性、热收缩率、热塑性、热定型、抗熔性、极限氧指数。
理解:导热与保温;热转变点;热收缩与热膨胀;热塑性与热定型;耐热性;抗熔融性。
应用:主要热学性质对纺织品生产与品质的影响。
(二)电学性质
识记:体积比电阻、质量比电阻、静电现象。
理解:比电阻的概念与应用;静电现象。
应用:电学性质对纺织品生产与品质的影响。
(三)光学性质
识记:光泽、耐光性。
理解:光泽的概念与形成;纤维的光学性质。
应用:光学性质在纺织品设计和生产中的应用。
三、本章实验项目
纤维比电阻测试
第六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纺织材料的吸湿机理,常见纺织材料的吸湿性能,吸湿性对纺织品生产与品质的影响。
二、知识点与要求
(一)吸湿机理
理解:吸湿的两相性。
(二)吸湿平衡和平衡回潮率
识记:吸湿平衡、平衡回潮率
理解:吸湿平衡的过程,
(三)吸湿滞后性(保守性)
识记:吸湿滞后性
理解:吸湿滞后性的成因,吸湿滞后性对生产的影响
应用:吸湿滞后性在性能测试时的应用
第七章纺织纤维的鉴别
一、学习目的及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纤维鉴别的方法和适用性;采用手感目测和仪器鉴别相结合的方法,准确并快速地鉴别各种常见的纺织纤维。要求学生掌握各种常用的纤维鉴别方法和鉴别步骤,操作熟练,鉴别结果准确。
二、知识点与要求
(一)纺织纤维常规鉴别方法
识记:常见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
理解:各种鉴别方法的理论依据;鉴别内容、鉴别步骤和适应范围。
应用:鉴别常见纺织纤维。
(二)纺织纤维鉴别新技术
理解:目前常用的鉴别新技术
三、实验项目
1、鉴别常规纺织纤维
2、纤维切片的制作
第三部分课时安排
本课程3.5学分,总学时为60学时,各章节课时分配如下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验学时 机动
绪论 2 2
第一章基本知识 10 6 4
第二章天然纤维及其性能 26 12 14
第三章化学纤维及其性能 7 4 3
第四章纺织纤维的力学性质 4 4
第五章纺织纤维的热学、电学和光学性质 3 2 1
第六章纺织材料的吸湿性 2 2
第七章纺织纤维的鉴别 4 4
考核 2 2
合计 60 32 28

第四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
一、考核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对各章节标识出“识记”、“理解”和“应用”三个层次。各层次的要求为递进关系。即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能记住有关的名词、术语及主要概念,并能正确表述。
“理解”:较全面地了解或掌握基本原理、方法等。
“应用”:应用理论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指定教材
《纺织纤维与纱线》自编讲义;《纺材实验》(中国纺织出版社)
三、参考教材与资料
《纺织材料学》上海纺织专科学校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
《纺织材料学实验教程》赵书经编,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1997年
《高科技纤维》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0年
《新型纺织原料》高卫东等,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2000年
纺织类期刊及专业网站
四、学习方法指导
1、在开始学习指定教材的每一章节之前,先翻阅大纲中有关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及能力层次的具体要求,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2、阅读教材时,要逐段细读,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个知识点,对基本概念必须深刻理解,从而加深记忆,提高学习能力。
3、做好作业,这是学习、理解、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环节。
4、查阅有关科技资料,扩大知识面,适应发展的要求。
5、对实验中的理论知识必须认真学习,并与实验联系起来。
6、加强实验操作的练习,掌握各项实验的方法。
五、关于考核的若干规定
1、考核形式:采用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进行考核。
2、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试
3、考核内容:理论考核与实验考核
4、成绩评定办法:理论考核占50-70%,实验考核占50-30%,视教学内容安排而定。
第五部分《纺织纤维》实验教学说明
一、实验目的
《纺织纤维》实验是《纺织纤维》课程中的组成部分。通过本实验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纺织纤维性能测试的方法、品质评定方法和纺织纤维的鉴别方法,从而获得从事纺织产品的设计开发、纺织品检验工作所必备技能。
1、了解和熟悉测试纺织纤维所用的测试仪器及其结构,掌握重点仪器的测试原理。
2、掌握纺织纤维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和纺织纤维品质的评定方法。
3、熟练地鉴别各种常见纺织纤维。
4、熟练操作常规测试仪器。
二、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1、纤维材料回潮率的测试
实验目的:按照国家标准要求,利用恒温烘箱和快速测湿仪测试纤维材料的回潮率。
基本要求:熟悉国标,了解恒温烘箱和电阻测湿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基本掌握链条天平的结构与操作,能较准确地称取重量。
2、原棉评级与手扯长度
实验目的:根据国家标准规定,根据棉花的成熟度、色泽特征和轧工质量的文字标准条件同实物标准进行对照,对原棉进行评级,学习原棉品级的评定方法;基本掌握手扯法测定原棉的手扯长度。
基本要求:学会原棉评级的方法。了解不同级别原棉的外观。学会手扯长度的操作方法。
3、棉纤维成熟度测定
实验目的:利用生物显微镜,采用中腔胞壁对比法测定棉纤维的平均成熟度系数。计算成熟度系数变异系数。
基本要求:熟练使用生物显微镜,掌握中腔胞壁对比法测定棉纤维的平均成熟度系数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计算。测试结果误差小。
4、原棉含杂率的测试
实验目的:采用手拣方法和杂质分析机从原棉中分离出棉纤维和杂质,经称重和计算求出净棉率和含杂率。通过检验,了解原棉杂质的试验方法,掌握净棉率和含杂率的计算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测试方法和步骤,了解纤维杂质分析机的基本结构,基本掌握杂质分析机的操作方法,掌握指标的计算方法。
5、棉束纤维强度测定
实验目的:使用棉纤维束纤维强力机测定棉束纤维强力并换算为单纤维强力,同时求出断裂长度。
基本要求:了解棉束纤维强力机的基本结构,掌握棉束纤维强力的测试方法和步骤,掌握强度的计算方法。
6、棉纤维长度测定
实验目的:利用罗拉长度分析仪将一端排列整齐的棉纤维束,按一定组距分组称重后,求出纤维长度的各项指标。
基本要求:了解罗拉长度分析仪结构,基本掌握操作方法,掌握棉纤维长度各项指标的计算方法,并对棉纤维长度分布和长度值具有一定的概念。
7、棉或化学纤维线密度测定(中段称重法、气流仪测定法)
实验目的:1、利用纤维切断器切取一定长度的棉纤维,经称重计数根数,根据定义求出公制支数。2、利用气流仪测定棉纤维公制支数并换算成马克隆值。
基本要求:掌握中段称重法测定棉纤维公制支数的方法和计算方法,熟悉气流仪的结构和测试原理,掌握气流仪测定纤维细度的试验方法。
8、羊毛或化纤卷曲弹性测试
实验目的:通过试验,掌握羊毛或化纤卷曲弹性的测量方法,理解卷曲和弹性的意义及数据计算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羊毛卷曲弹性仪的结构和测试原理,掌握羊毛卷曲和弹性测试方法和计算。
9、单纤维强伸性能测试
实验目的:使用单纤维强力仪测定羊毛或化纤单纤维强力和伸长率。
基本要求:熟悉单纤维强力仪的结构和测试原理,掌握单纤维强力仪测试纤维单强和伸长率的方法和计算。
11、纤维比电阻测试
实验目的:使用纤维比电阻仪测定纤维的比电阻。
基本要求:了解纤维比电阻仪的结构和测试原理,掌握纤维比电阻的测试方法和计算。
12、化纤短纤维长度测定
实验目的:测试化学短纤维的长度并进行结果的计算,数据的整理及评价。
基本要求:熟练进行纤维整理,掌握中段切断法的方法和计算。
13、纺织纤维鉴别
实验目的:根据不同纤维具有不同的形态特征和不同物理化学性能的特点,采用物理的方法和化学的方法,鉴别常规纺织纤维的品种。
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纤维的形态特征,掌握纤维鉴别的方法和基本操作步骤,能正确且迅速地鉴别各种纺织纤维。掌握纤维切片制作技术。
三、实验学时安排
序号 实验项目 课时 所需主要仪器、材料等 实验地点
1 烘箱法回潮率测试 2 烘箱、棉、粘胶等纤维 纺材实验室
2 电阻法回潮率测试
链条天平练习 2 电阻测湿仪、棉纤维
链条天平 同上
3 原棉品级评定
手扯长度练习 2 标准样照、原棉
钢尺 同上
4 原棉含杂率及手捡杂质检测 2 锡来分析机、原棉 同上
5 棉纤维线密度测试(气流仪法) 2 棉条引伸仪、原棉
气流仪 同上
6 棉纤维或化学纤维线密度测试(中段法) 2 限制性绒板、切断器等 同上
7 棉纤维成熟度测试(显微镜法) 2 显微镜、棉纤维 同上
8 棉纤维束纤维强力测试 2 限制性绒板、强力仪 同上
9 棉纤维长度测试(罗拉分析法) 2 限制性绒板、罗拉分析仪 同上
10 羊毛卷曲弹性测试 2 卷曲弹性仪、羊毛 同上
11 羊毛纤维强力测定
化纤比电阻测定 2 单纤维强力仪、毛纤维、比电阻仪、腈纶纤维。 同上
12 中断切断法测试化纤的长度 2 等长切断器等 同上
13 纺织纤维鉴别 2 显微镜、酒精灯等 同上
14 纤维切片制作 2 切片器等 同上
15 实验考核 2 同上

四、考核内容、方法及成绩评定
1、内容:根据实验的重要性和实际实验条件,确定考核内容。
2、方法:采用项目抽签分组考核的方法。
3、实验成绩总评办法:实验操作成绩是实验项目平均分数,占70%;平时成绩占30%,主要考核学生平时实验课的表现、实验报告质量等。
附:实验考核项目(抽签考核)
烘箱法回潮率测试
电阻法回潮率测试
原棉的品级与手扯长度
原棉含杂率及手捡杂质检验
纤维线密度测试——气流仪法
纤维线密度测试——中段称重法
棉纤维成熟度测定——显微镜法
棉纤维断裂强力试验——束纤维法
单纤维强伸性能测试
纤维比电阻测定
纺织纤维鉴别
显微镜认识纤维

『陆』 在纺织品中PCM是什么意思

近年来,一种PCM纺织品正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的关注,通过将相变材料微胶囊与纺织品结合,制造出了能够在室温上下吸收或放出热量的纤维和纺织品,它能够随所处环境的变化而吸收或放出能量,从而减低人体皮肤表面温度的波动,提高服用舒适性。
这种智能调温纺织品最早是Triangle研究发展公司(TRDC)在美国自然科学基金下进行研究的,他们将相变材料微胶囊添加在纺织品中用于生产更暖、更薄的手套衬,用于在极端低温环境中作业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随后,他们又将这种织物应用于生产袜子、内衣、衣服内衬等等。现在,已有相关产品进入了市场。
该产品一经推出,立刻在国际纺织界引起极大轰动。到目前为止,德国、日本、瑞典、韩国、新加坡、葡萄牙、中国等都已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蓄热调温纺织品技术被美国Newsday选为“改变21世纪人类生活的21项革新”之一。可以预见,随着相变材料微胶囊技术的进一步成熟,蓄热调温纺织品将会对我们的生活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制造技术
PCM纺织品的制造技术主要有涂层法和纺丝法两种。
微胶囊涂层技术,研究者采用一种涂层处理基材,涂层剂包括聚合物粘合剂、相变材料微胶囊,涂层剂在特定温度下有特殊的热效应。
实验人员以平均分子量1000的聚乙二醇为相变物质,密封于微胶囊中,涂层于织物表面,制成放热温度7~11℃,吸热温度28~31℃的织物,可用做冷库和登山队员服装。
胶囊纺丝技术主要有两种方法,溶液纺丝和熔融纺丝。美国采用湿法纺丝制造出了添加有含PCM或塑晶材料的微胶囊的纤维。据报道,在蓄热调温腈纶中相变材料的最大加入量为8%,能生产的单丝纤度为2.2dtex。但是,湿法纺丝工艺的纺程较长、污染较大、产量较低,并且微胶囊的理论添加量也较低。
而采用熔融纺丝工艺能够较好地解决上述问题,故采用熔融纺丝法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美国的TRDC公司从1999年开始就一直致力于相变材料微胶囊在熔纺工艺中的应用。他们对胶囊的耐热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表明直径在10微米左右的胶囊具有最好的耐热性,并将胶囊添加到聚合物熔体中制得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含量为3%的蓄热纤维。我国天津工业大学功能纤维研究所采用熔纺工艺制出了相变材料微胶囊含量在12%以上的蓄热调温纤维。
保温性能
保温性能是指采用传统测试方法测得的保温性能。但是这些方法不适用于含有相变材料的织物的性能评价。因为这些织物中的相变材料会在测试过程中发生吸热或放热效应,从而造成结果偏差。所以对相变纺织品要导入动态保温性能概念。
蓄热调温纺织品的表面或纤维中含有相变温度在室温左右的相变材料,因而在20℃~40℃范围将产生吸热效应,在3℃~10℃范围产生放热效应。
研究者采用自行研制的测试方法测试了涂层织物的基础和动态保温性能,结果清楚地显示了微胶囊在提高保温性方面的作用。他们比较了24mm厚的涤纶絮片、0.2mm厚的面料和0.1mm厚的里料与12mm厚的含相变材料的腈纶絮片、0.2mm厚的面料和0.2mm厚含相变材料微胶囊涂层里料的保温性能。结果表明,12mm厚的含相变材料腈纶絮片与24mm厚的涤纶絮片相比,基础热阻降低了30%。但絮片和里料中的相变材料吸热作用使其动态热阻增大了一倍。总体上,新服装的总热阻比原来的服装的总热阻增大了大约60%。
温度调节性能
关于蓄热调温织物和服装的温度调节性能目前仍在进行当中,还没有统一的测试方法或标准。
研究者还将试样纤维的平纹织物和聚对苯二甲酸酯的平纹织物分别贴于金属板上,从常温升温至40℃保持,再降温至5℃。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分别使用红外摄像仪观测织物表面温度,求出两种织物的温度差。
另有一种用于量化Outlast纤维纱线、织物性能的非生理检测方法是TRF,用来测量影响温度调节的各种因素。它适用于在实验室模拟真实生活状况的生理测试。这个系统使用连续的环境温度和能量维持一种模拟皮肤的湿度。通过测量皮肤温度如何随着外界能量变化的波动反映织物的动态保温性能。这种能量正是织物和纤维调节温度的决定因素。测试后得到的TRF值的范围在“0”到“1”之间。“0”代表织物有能力适应连续的温度变化,“1”意味着调节温度的能力很差。
经测试,PEG涂层棉织物在滑雪或类似于滑雪的状态下的保温性能,处理织物优于未处理织物75%,可以防止由于天气或风造成的过冷或过热。
我国科研人员以分子量为1000的聚乙二醇等为芯成分,以聚丙烯为鞘成分的复合纤维非织造布为试样,同规格丙纶絮片为对比试样,分别以定温50℃的鼓风干燥箱和定温为0℃的冰箱为恒温源,研究了0℃~50℃的升温过程和50℃~0℃的降温过程中的温差。升温过程中的最大温差为3.3℃,降温过程中的最大温差为61℃。
在气候舱内测试了含有PCM的服装由于PCM的吸热和放热而产生的温度调节作用。实验中,服装样品粘结在模拟皮肤装置上,在不同的时间和代谢速度下测试其温度变化。测试两种服装在-20℃到20℃的变化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测试结果表明,在两种温度下,使用新服装的皮肤表面温度处于31℃~35℃的舒适范围。
应用及展望
蓄热调温织物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发展,关于其未来前景,尽管还不十分明朗,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是:蓄热调温纺织品技术在改善服装舒适性方面具有防水透湿织物(Gore-Tex、Sympatex)同等重要的作用。
事实上,蓄热调温纺织品并不是一种能够提高保温性的纺织品,而是一种增加服用舒适性的新产品,它可以使你在感到闷热时,降低服内温度,而在感到寒冷时,提高服内温度,使皮肤温度在环境温度剧烈变化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舒适范围,因此它是一种智能型的产品,在外界气温变化过程中,服内温度始终处于舒适温度范围。尽管如此,只有在温度变换较为频繁的环境中,这种纺织品才更容易发挥其作用,否则,释放的能量不能及时得到补充,其将失去温度调节作用。

『柒』 湿法纺丝设备哪里好

甲壳来素湿法纺丝技术及设备诚信自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0.001套起成交0笔供应纤维湿法纺丝试验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0.00成交0笔海藻湿法纺丝技术及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成交0笔海藻纤维湿法纺丝技全套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1套起成交0笔海藻纤维湿法纺丝技术及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套起成交0笔海藻纤维纺丝技术及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0.00成交0笔供应湿法纺丝实验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001套起成交0笔fj-155湿法纺丝机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01套起成交0笔纤维湿法纺丝实验全套设备纤维纺丝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00成交0笔供应甲壳素湿法纺丝全套设备诚信通 江苏 无锡市¥10000.001套起

『捌』 乙苯脱氢制苯乙烯实验利用色谱分析中乙苯,甲苯,苯乙烯的校正因子为

聚氯乙烯树脂经氯化后制成的合成纤维. 缩写PeCe。 密度:1.42~1.46 用途:一种含氯纤维。对化学试剂具有高度的稳定性。能抗水和耐火。用于制滤布、填料、渔网和工作服等。 制备或来源:由聚氯乙烯经氯化后再经干法或湿法纺丝制得。 备注:强度0.2牛/特。 [编辑本段]PVC概述 简称PVC,由氯乙烯在引发剂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热塑性树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统称为氯乙烯树脂。PVC 为无定形结构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较小。工业生产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万~12万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随聚合温度的降低而增加;无固定熔点,80~85℃开始软化,130℃变为粘弹态,160~180℃开始转变为粘流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抗张强度60MPa左右,冲击强度5~10kJ/m2;有优异的介电性能。但对光和热的稳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经长时间阳光曝晒,就会分解而产生氯化氢,并进一步自动催化分解,引起变色,物理机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实际应用中必须加入稳定剂以提高对热和光的稳定性。PVC很坚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于环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氢呋喃等少数溶剂中,对有机和无机酸、碱、盐均稳定,化学稳定性随使用温度的升高而降低。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剂中,用于干法纺丝或湿法纺丝而成纤维,称氯纶。具有难燃、耐酸碱、抗微生物、耐磨并具有较好的保暖性和弹性。 沿革 氯乙烯早在 1835年就为法国V.勒尼奥发现,用日光照射氯乙烯时生成一种白色固体,即聚氯乙烯。1914年发现用有机过氧化物可加速氯乙烯的聚合,1931年德国法本公司采用乳液聚合法实现聚氯乙烯的工业化生产。1933年W.L.西蒙提出用高沸点溶剂和磷酸三甲酚酯与PVC加热混合,可加工成软聚氯乙烯制品,这才使PVC的实用化有真正的突破。英国卜内门化学工业公司、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及固特里奇化学公司几乎同时在1936年开发了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及 PVC的加工应用。为了简化生产工艺,降低能耗,1956年法国圣戈邦公司开发了本体聚合法。1983年,世界总消费量约11.1Mt,总生产能力约17.6Mt;是仅次于聚乙烯产量的第二大塑料品种,约占塑料总产量的15%。中国自行设计的 PVC生产装置于1956年在辽宁锦西化工厂进行试生产,1958年3kt装置正式工业化生产,1984年产量530.9kt。 [编辑本段]PVC生产方法 有悬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体聚合法,以悬浮聚合法为主,约占PVC总产量的80%左右。此外,还有用微悬浮法生产PVC糊用树脂,产品性能和成糊性均好。 ①悬浮聚合法 使单体呈微滴状悬浮分散于水相中,选用的油溶性引发剂则溶于单体中,聚合反应就在这些微滴中进行,聚合反应热及时被水吸收,为了保证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状分散,需要加入悬浮稳定剂,如明胶、聚乙烯醇、甲基纤维素、羟乙基纤维素等。引发剂多采用有机过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如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过氧化二碳酸二环己酯、过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异庚腈、偶氮二异丁腈等。聚合是在带有搅拌器的聚合釜中进行的。聚合后,物料流入单体回收罐或汽提塔内回收单体。然后流入混合釜,水洗再离心脱水、干燥即得树脂成品。氯乙烯单体应尽可能从树脂中抽除。作食品包装用的 PVC,游离单体含量应控制在1ppm以下。聚合时为保证获得规定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范围的树脂并防止爆聚,必须控制好聚合过程的温度和压力。树脂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则由搅拌速度和悬浮稳定剂的选择与用量控制。树脂的质量以粒度和粒度分布、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观密度、孔隙度、鱼眼、热稳定性、色泽、杂质含量及粉末自由流动性等性能来表征。聚合反应釜是主要设备,由钢制釜体内衬不锈钢或搪瓷制成,装有搅拌器和控制温度的传热夹套,或内冷排管、回流冷凝器等。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反应釜的容积已由几立方米、十几立方米逐渐向大型化发展,最大已达到200m3(见釜式反应器)。聚合釜经多次使用后要除垢。以聚乙烯醇和纤维素醚类等为悬浮稳定剂制得的 PVC一般较疏松,孔隙多,表面积大,容易吸收增塑剂和塑化。 ②乳液聚合法 最早的工业生产 PVC的一种方法。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单体外,还要加入烷基磺酸钠等表面活性剂作乳化剂,使单体分散于水相中而成乳液状,以水溶性过硫酸钾或过硫酸铵为引发剂,还可以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聚合历程和悬浮法不同。也有加入聚乙烯醇作乳化稳定剂,十二烷基硫醇作调节剂,碳酸氢钠作缓冲剂的。聚合方法有间歇法、半连续法和连续法三种。聚合产物为乳胶状,乳液粒径0.05~2μm,可以直接应用或经喷雾干燥成粉状树脂。乳液聚合法的聚合周期短,较易控制,得到的树脂分子量高,聚合度较均匀,适用于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渍制品。乳液法聚合的配方复杂,产品杂质含量较高。 ③本体聚合法 聚合装置比较特殊,主要由立式预聚合釜和带框式搅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构成(图2)。聚合分两段进行(图3)。单体和引发剂先在预聚合釜中预聚1h,生成种子粒子,这时转化率达8%~10%,然后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补加与预聚物等量的单体,继续聚合。待转化率达85%~90%,排出残余单体,再经粉碎、过筛即得成品。树脂的粒径与粒形由搅拌速度控制,反应热由单体回流冷凝带出。此法生产过程简单,产品质量好,生产成本也较低。 [编辑本段]PVC改性品种 PVC性脆,热稳定性差,不易加工。为了改善其性能,增加品种,需进行改性,改性的品种有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共混物和氯化聚氯乙烯等。 氯乙烯共聚物 氯乙烯可以和乙烯、丙烯、醋酸乙烯酯、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和丙烯酸酯类等单体共聚,目前共聚物的产量占聚氯乙烯总产量的25%以下。 ①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采用悬浮共聚法,一般生产醋酸乙烯酯含量3%~5%和13%~15%的两个品级,可用于制造塑料地板、涂料、薄膜、压塑制品、唱片及短纤维等。 ②氯乙烯- 偏二氯乙烯共聚物 美国陶氏化学公司在30年代就研制成功了偏二氯乙烯含量在50%以上的氯乙烯共聚物,商品名莎纶B(Saran B)这种共聚物耐老化,耐臭氧,机械性能好,能溶于四氢呋喃、环己酮及氯苯等有机溶剂,溶液具有较好的粘合性与成膜性。用这种共聚物制得的薄膜无毒、透明,具有极低的透气性与透

『玖』 有谁知道化纤的历史

中国的化纤史

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开始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最初引进的13套重大装备中有几项涉及到石油化工的化纤产品。例如,辽阳化纤厂、江苏仪征化纤厂。

1991年,我在担任国家计委投资司原材料及加工工业处处长时,仪征化纤厂是我国最大的化纤生产企业,厂长任长俊是从辽阳化纤厂调来的,后来相继担任纺织部副部长、中石化副总经理。当时,仪征化纤厂是9个单元,每个单元6万吨聚酯生产能力,以后改造提升到9万吨。

聚酯所需的原材料精对苯二甲酸(PTA),由邻近隶属中石化的扬子乙烯的一套年生产能力22.5万吨的PTA装置提供。在当时,22.5万吨PTA和6万吨聚酯均属最大规模,设备全部靠进口。那时聚酯和长丝、短丝都是市场的紧俏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各地上了一批6万吨聚酯和22.5万吨PTA项目。例如,浙江绍兴的地方国营企业浙化联,湖南湘潭聚酯和海南省海口聚酯等,这些企业曾经辉煌一时,可惜的是,后来在发展大潮中装置显得落后,有的破产了。

这段时期,外商投资的化纤原料企业也纷纷建设起来,例如珠海美国阿莫科公司的22.5万吨PTA(现在归BP公司了)、厦门的台资企业翔鹭等。一批民营的化纤企业也成长起来,并且以江浙一带居多,例如浙江荣盛石化 、浙江恒逸化纤、江苏三房巷等。

后来一些民营化纤原料生产企业居然超过了国有大企业,当年鼎盛一时的仪征化纤已经不再是行业的龙头老大。而民营企业浙江恒逸的聚酯年生产能力达到370万吨,超过了仪征化纤。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产装置的国产化和生产规模的大型化起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之前,60条聚酯生产线全部是引进的,后来大力抓了化纤装备的国产化,单套聚酯的生产能力可达30万吨,仅国产化后价格的降低就至少为企业节省1000多亿元的投资。

同时,还向印度出口了900吨/日生产能力的聚酯装备。

2002年,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拨专款支持作为聚酯原料的PTA的国产化研发,我国已经成功研制了年产百万吨级的生产装置,最大可达到年产150万吨,设备价格降低了40%。民营的逸盛石化成为世界上最大的PTA生产商,年生产能力达到1350万吨。

中国一跃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纤生产国,同时也是化纤设备的重要生产国,这才使化纤占了全部纺织原料的80.4%,不再与粮争地。

(9)湿法纺丝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化纤的发展情况

随着全球化纤生产进一步向中国转移,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化纤生产国。中国化纤产量占据全球总量的60%以上。我国化纤工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竞争力明显提高,全面完成了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有力推动和支撑了纺织工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在世界化纤产业中的地位与作用进一步提升。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从穿补丁到化纤生产大国 中国靠什么解决穿衣问题

阅读全文

与湿法纺丝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