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其实验的部分原理是利用平抛运动的知识。那么:
(1)AB (2)4Hh (3)正确,20.15(20.10或20.20) |
⑵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所用的电源为学生电源,有交流(频率为50Hz)和直流两种
(1)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需要验证动能的增加量和重力势能减小量是回否相等,质量可以约掉答,因此质量可以不测,所以没必要用天平测量出重锤的质量.打点计时器应接交流电源,不能接直流电源.故不必要的步骤是A,操作不恰当的步骤是C.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得:
s4-s1=3a1T2
s5-s2=3a2T2
s6-s3=3a3T2
为了更加准确的求解加速度,我们对三个加速度取平均值,有:
a=
a1+a2+a3 |
3 |
(s4+s5+s6)?(s1+s2+s3) |
9T2 |
⑶ 用如图(a)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为了减少______带来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
(1)为了减少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阻力带来的误差,打点计时器的两个限位孔中心连线应在专一条竖直线属上.
(2)实验操作时,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再释放纸带.
(3)为验证重锤对应B点和F点时的机械能是否相等,需要求出重锤对应于B、F两点的瞬时速度,做匀变速运动的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应测量A、C两点间的距离,E、G两点间的距离和B、F两点间的距离.
(4)重锤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h=0.235J.
故答案为:(1)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阻力;(2)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纸带;(3)A、C;E、G;(4)0.235.
⑷ 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该同学经正确操作得到打点纸带,在纸带后段每两个计
利用描点法作出图象如下所示:![]() |
1 |
2 |
⑸ 用如图5-8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答案:AC
解析:A:安装抄打点计时器袭时,必须使两纸带限位孔在同一竖直线上,以减小摩擦阻力,故A正确。
B:应先接通电源后,再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使尽可能多的点打在纸带上,以便观察运动轨迹,故B错误。
C:开头打出的几点模糊不清,可利用后面清晰的点用½mv2²—½mv1²=mgΔh验证机械能守恒,故C正确。
D:若重物下落初速度不为零(v0≠0),这样也可以用½mv2²—½mv1²=mgΔh验证机械能守恒,但测量重物下落高度不能从起始点算起,因为刚下落时h=0时½mv²不等于零,故D错误。
综上分析:本题答案为AC。考察实验操作与误差。
⑹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重物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重物拖着的纸带通过打点计时器打出
⑴C,B⑵ ![]() ⑺ 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测量工具必需的是A.天平 B.弹簧秤&nbs...
(1)在该实验中,通过打点计时器来记录物体运动时间,不需要秒表,
(4)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器间有摩擦阻力和存在空气阻力,所以在本实验的实际测量,动能的增加量一定小于重力势能的减小量. 故答案为:(1)C (2)纸带与限位孔之间的摩擦阻力;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释放纸带; (3)0.02;mgS3;25(S4-S2) (4)小于 ⑻ 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1)下面列举了该实验的几个操作步骤:A、用天平称出重锤和夹 (1)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A、因为我们是比较mgh、
有错误的步骤的是:B、将电火花计时器接到直流电源上,应该接到交流电源上, C、开始记录时,应先给打点计时器通电打点,然后再释放重锤,让它带着纸带一同落下,如果先放开纸带让重物下落,再接通打点计时时器的电源,由于重物运动较快,不利于数据的采集和处理,会对实验产生较大的误差, (2)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重力所做功的大小, 因此有:△Ep=W=mgx=mg(X0+X1)=1.92m;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大小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因此有: vc=
动能的增量为:△E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