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型气溶胶自动灭火装置的灭火原理
灭火机理:
a、气相化学抄抑制:在热作用下,灭火气溶胶中分解的气化金属离子或失去电子的阳离子可以与燃烧中的活性基团发生亲和反应,反复大量消耗活性基团,减少燃烧自由基。
b、固相化学抑制:灭火气溶胶中的微粒粒径很小(10-9~10-6m),具有很大的表面积和表面能,可吸附燃烧中的活性基团,并发生化学作用,大量消耗活性基团,减少燃烧自由基。
c、降低氧浓度:灭火气溶胶中的N2、CO2可降低燃烧中氧浓度,但其速度是缓慢的,灭火作用远远小于吸热降温、化学抑制。
(1)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原理扩展阅读
S型气溶胶灭火装置可应用于:
1、主控制系统主控制室、中央控制室、主电室、通信中心(含交换机室、总配线室、电力室等的程控电站)、主操作室等;
2、变配电系统(变电所)--配电室、油浸电容器室、油浸变压器室 、油浸电抗器室、蓄电池室等;
3、供油系统--液压站、润滑油库、轧制油系统、集中供油、系统、储油间、油管廊等;
4、计算机室--计算(信息)中心、区域管理计算站及各主要生产车间的计算机室的计算机主机房、硬软件开发维护室、不间断电源室、缓冲室、纸库、光或磁记录材料库等。
⑵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是以水或泡沫混合液为喷射介质,利用红外线、数字图像或其他火内灾探测组件对容火、温度等的探测进行早期火灾的自动跟踪定位,并运用自动控制方式来实现灭火的各种室内外固定射流灭火系统。
系统由带探测组件及自动控制部分的灭火装置和消防供液部分组成。灭火装置分为自动跟踪定位消防炮灭火装置和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
额定流量大于16L/s,为自动消防炮灭火装置;
额定流量不大于16L/s,自动射流灭火装置。
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按射流方式可分为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喷洒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
详见GB 25205-2010《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为智能主动型喷水灭火系统,适用于火灾类别为A类的高大空间、可燃易燃物和人员密集等场所。如:大剧院、音乐厅、会展中心、候机楼(厅)、体育馆、宾馆、写字楼的中庭、大卖场、购物中心、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大型仓库等。
⑶ 燃油喷射装置工作原理是什么
电子控制的多点式燃油喷射系统,其主要由空气系统、燃油系统和控制系统三部分组成。现内分别简述如下:
(一容)空气系统
它主要由热线式空气流量计、节气门体、空气阀和进气温度传感器组成,其功能是测量并控制各种工况燃烧时所需的空气量。在此过程中,空气的流动路线是:空气流经空气滤清器5以后,用空气流量计4对其进行测量,然后经过节气门体3而送至稳压箱2,硝烟给各缸的进气管。在进气管内与由喷油器喷出的燃油相混合形成混合气,然后被吸进气缸中。
(二)燃油系统
是由压力调节器、喷油器、燃油泵和燃油滤清器等组成,其功能是向各缸提供燃烧时所需的燃油。该系统在工作时,燃油泵从燃油箱中吸取燃油,然后经压力调节器将燃油压力调节到约250kPa,再经输油管配送给各缸的喷油器和低温启动喷油器,喷油器再根据电子控制单元发来的喷射信号把适量的燃油喷射到进气管中。
(三)电控系统
LH型多点燃油喷射系统的电控系统,是由称为“电脑”的电子控制单元和各种传感器以及其它元器件组成见下表,其功能是根据发动机的各种工况以及车辆的行驶状况来确定最佳燃油喷射量。
⑷ 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有哪些
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有的是倒装的,有的是坐装的,灭火的介质也是有两种的,有泡沫炮跟水质的消防水炮,流量有5L,10L,20L,30L,40L不等。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国内基本都是使用红紫外探测。
⑸ 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zdms0.6/10-la233如何安装
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zdms0.6/10-la233首先是由消防水炮炮头,电池阀、末端试水装置,检修阀,固定支架,管道,现场区域控制箱,消防联动报警主机,安装的样式如楼下图所示。
⑹ zsz-25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安装场所
zsz-25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安装场所主要有
工厂车间、仓储物流
体育建筑:体育比专赛场馆、属训练场馆等;
办公建筑:大型办公楼、写字楼、商务大厦等;
商业建筑:大型商场、超级市场、购物中心、室内商业街等;
排演建筑:歌舞剧院、音乐厅、电影院、礼堂、纪念堂、殡仪馆等;
客运建筑:机场、火车站、汽车站、码头等客运站的旅客候机。
⑺ 大空间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消防水炮工作原理
大空间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消防水炮是利用计算机判断、数字逻辑控制、光电子等技术,它的组成主要有:电源电路、抗干扰电路、单片机控制、火焰探测等。火焰探测电路主要由观点接收管、火焰热释电传感器、红外光电接收管构成。当火焰出现于红外接收传感器的探测范围时,环境也会发生红外辐射差和温差,灭火装置由起初的监控状态转换为搜索扫描状态。单片机控制电路在火焰燃烧到一定程度时,对烟感信号、温感信号、干扰信号、火焰信号进行判断和识别,然后经过处理后向装置输出驱动信号,进行定位,最后开启系统喷水灭火,其喷嘴对准起火位置,与此同时,并自动切断非消防电源,发出报警信号。
⑻ 喷射型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
自动跟踪定位扫描射流灭火装置是针对现代大空间建筑的需要利用自然界的可燃物质在燃烧时所释放出的大量的辐射线,利用红、紫外传感器、计算机、机械传动、远程通讯等技术,通过一整套电子控制电路构成的高度智能化的现代消防。它可以在被保护的三维空间内,全方位地进行巡回扫描寻的,精确定位,并驱动灭火装置迅速准确地瞄准火源,继而自动启泵、开阀,射水灭火,瞬时间即可把刚刚初燃的火源扑灭,确保把火灾的苗头扼灭在初萌状态,真正地做到“防患于未然”!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具有探测距离远,保护面积大,喷射流量大,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智能化、自动化水平高,灭火时间短等众多优点,能够极大地消除火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为保护人民的财产和自身生命安全不再遭受到火灾的困扰。
(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装置安装图片)
一、系统组成
ZDMS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是由自动消防炮、消防管道、水流指示器、电磁(动)阀、检修阀、现场视频CCD、火灾探测组件、现场区域控制箱、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手动控制器、火灾报警控制器、视频图像记录仪、消防水泵、储水池、水泵接合器,线缆等组成。
二、产品特点:
1.消防水炮火焰探测采用双波段火焰探测技术,对明火实现早期探测,探测距离远,稳定性强;
2.消防水炮设备自动寻找火源、自动灭火、灭火后自动停止。定位精确、灭火能力强、流量大、射程远、保护面积大、响应速度快;
3.消防水炮设备可具有传输现场彩色图象画面功能,图象传输可在消防控制中心实现自动或手动切换控制;
4.消防水炮设备实现火源的探测、定位和灭火,共分三级过程,分别为一级感应启动、二级实现火源的水平方向扫描定位和实现火源的垂直方向扫描定位,以便确定着火点,三级进行精确射水灭火;
5.消防水炮设备实现整体设计,集火灾探测、定位和图象传输一体化设计,提高水炮的工作可靠性,以及便于设备安装、日常维护使用;
6.消防水炮设备具有与其他消防报警系统联动功能,便于与其他形式的火灾报警系统进行接口联动操作,接口方式采用无源干接点方式;
⑼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 的工作原理 是什么
湿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工作原理是火灾发生的初期,建筑物的温度随之不断上升,当温度上升到以闭式喷头温感元件爆破或熔化脱落时,喷头即自动喷水灭火。
该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便于施工,容易管理,灭火速度快,控火效率高,比较经济,适用范围广,占整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75%以上,适合安装在能用水灭火的建筑物、构筑物内。
在环境温度不低于4℃、不高于70℃的建筑物和场所(不能用水扑救的建筑物和场所除外)都可以采用湿式系统。该系统局部应用时,适用于室内最大净空高度不超过8m、总建筑面积不超过1000㎡的民用建筑中的轻危险级或中危险级Ⅰ级需要局部保护的区域。
(9)喷射型自动射流灭火装置原理扩展阅读
干式系统与湿式类似只是控制信号阀的结构和作用原理不同,配水管网与供水管间设置干式控制信号阀将它们隔开,而在配水管网中平时充满着有压力气体用于系统的启动。
发生火灾时,喷头首先喷出气体,致使管网中压力降低,供水管道中的压力水打开控制信号阀而进入配水管网,接着从喷头喷出灭火。不过该系统需要多增设一套充气设备,一次性投资高、平时管理较复杂。
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洒水喷头担负着探测火灾、启动系统和喷水灭火的任务,它是系统中的关键组件。洒水喷头有多种不同形式的分类。
1、按有无释放机构分类为闭式和开式的分类
2、按喷头流量系数分类,包括K=55、80、115等,其中K=80的称为标准喷头。
3、按安装方式分类,有下垂型、直立型、普通型和边墙型喷头。
⑽ 喷射发动机的原理是什么
(一)K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工作原理
K型燃油喷射系统如图5-4所示。当系统工作时,电动燃油泵12从燃油箱9中吸出燃油,经过燃油滤清器10和蓄压器11进入到燃油分配器6中。然后在不同的控制压力作用下,根据空气流量计5所提供的信息燃油分配器6将所需的燃油量分配给各个气缸的喷油器1。
混合气调节器是由空气流量计5和燃油分配器6组成,而压力调节器8把系统中的燃油压力保持在约0.5MPa定值内。在一定的燃油压力下,喷油器将燃油连续地喷进各个气缸的进气管中,并在进气管中与吸入的空气相混合形成一定浓度的混合气,然后当气缸的进气门一旦打开,混合气便被吸进气缸中。
另外,为了适应发动机的不同工况所提供不同混合比的混合气,在此系统中还装有其它辅助装置。例如热控时间开关,是用作在冷启动时控制冷启动阀18以向进气管提供额外的燃油;控制压力调节器7通过调节对燃油分配器6的控制压力,实现暖机过程中混合气的加浓和过渡期混合气的调节。发动机冷机启动时和暖机过程中所需的附加空气,是由补充空气调节阀3来进行控制。
图5-5为190款型的K型燃油喷射系统的喷油器和空气流量传感器总成的零部件分解图,图5-6为其空气喷射及真空软管布置及零部件分解图。
(二)K型燃油喷射系统的供油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K型燃油喷射系统的供油系统,是由电动燃油泵、蓄压器、燃油滤清器、压力调节器和喷油器组成。其构造及工作过程如下:
(1)电动燃油泵。图5-7所示为电动燃油泵的剖面图,图5-8所示为燃油泵工作过程的示意图。
偏心地安置在泵体3中的转子l转动时,在凹槽中的滚柱2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便被压靠在泵体3的内表面上,由此便对其周围形成密封而且在相邻两滚柱之间形成空腔,并且这种空腔随着转子1的转动一部分空腔在逐渐扩大,而另一部空腔却随之逐渐减小。由于空腔的逐渐增大,负压也逐渐增大,于是燃油便从进油口A进入到增大的腔内。与此同时,那些空腔逐渐减小的腔,其油压也逐渐增大,于是把燃油通过出口B压出泵外。
(2)蓄压器。图5-9所示为蓄压器的剖面图。其功能是保持热机启动前系统内的压力。如果蓄压器发生故障,则在热态启动发动机时要进行多次打火。
在发动机运转过程中,电动燃油泵给系统提供的燃油量远远大于发动机的需要量。这时便把多余的燃油储存到蓄压器中。膜片3在燃油压力的作用下向左移动,迫使储能弹簧1压缩,直到主弹簧靠在蓄压器壳体的凸肩上为止。当系统内的燃油压力降低时,在储能弹簧1的作用下迫使膜片3向右移动,于是便把蓄压器中的燃油挤进燃油系统的管路中以补偿系统中的燃油不足。
(3)燃油滤清器。K型燃油系统中的燃油滤清器,其结构和功能与普通的燃油滤清器相似。为了提高过滤效果,燃油滤清器把一个平均孔径为10μm的纸滤芯串接到一个棉纤维制成的滤网上。
(4)压力调节器。由图5-10所示的压力调节器由柱塞2、调节弹簧3以及密封圈1等组成,安装于燃油分配器的亮体中,其功能是把燃油系统中的燃油压力保持在约0.5MPa的定值上。当系统工作时,其压力低到不足以克服弹簧3的预定张力时,压力调节器便不工作。
但是,当系统中的压力达到并超过弹簧3的预定张力时,柱塞2便向右移动,当达到出油口B的位置时,燃油便经出油口B且由回油管返回到燃油箱中。相反,当系统中的压力降低到不能克服弹簧3的张力时,柱塞2便又返回到进油口A并最终堵住进油口。如此反复的工作,于是便使燃油系统在工作期间始终保持一种恒压状态。
(5)喷油器。如图5-11所示,K型燃油喷射系统中的喷油器是由阀体1、滤清器2、喷油阀3及喷油阀座等组成,其功能是0.33N/mm2的定压下向进气管喷射燃油。一旦喷油器出现故障,或是由于杂质而出现堵塞时,发动机便因供油量缺少而出现怠速不稳现象;若彻底堵塞,便会出现缺缸现象。判断块缸的方法,是在点火系统工作正常的情况下,松开一个缸供油管与燃油分配器的接头,这时若有燃油流出而且发动机的工作状态没有任何变化,则说明此缸不工作;若发动机严重抖动,则说明该缸工作正常。
(三)K型燃油喷射系统配剂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K型燃油喷射系统的燃油配剂系统,是由空气流量计、燃油分配器和差压阀组成。
(1)空气流量计。图5-12所示的空气流量计安装在节气门的前方。其功能是测定空气的流量并输出计量信号。这种流量计在其空气漏斗1的窄口处,有一个固定在带有配重5并以轴销6为支点的杠杆7一端可以运动的空气流量感知板2。当发动机不工作时,感知板2是处在空气漏斗1的喉部,此时空气的流通截面为最小。当发动机工作时,微小的空气量便可使感知板2移动,以扩大空气的流通截面,与此同时通过杠杆7将感知板2的运动传递绪控制柱塞4,使柱塞运动。柱塞运动量的大小直接控制着喷油器的喷油量的多少。混合气调节螺钉3可以调节感知板2与控制柱塞4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混合气的基本成分。
(2)燃油分配器。燃油分配器如图5-13所示,它是由配合间隙只有1μm的柱塞1和套筒2组成。出油孔B为一种宽0.1mm-0.2mm、高5mm的槽孔,且套筒上进油孔和油孔数量等于发动机的缸数。柱塞中间部分的直径小而上下两部分的直径大。称为制缘的上部环岸与柱塞套筒上的槽孔形成一个出油孔。当出油孔开大时,流入槽孔的燃油就多,则出油量也就多;当柱塞下降而使槽孔变小时,则出油量也就随之变少。柱塞的位置由空气流量计的杠杆7(见图5-11)来控制。
当发动机不工作时,柱塞1在控制压力P0的作用下处于下限位置,并使出油槽孔B完全封闭,因此也就没有燃油流出。当发动机处于不同工况时,节气门的开度和控制压力P0。不同,而且感知板通过杠杆使柱塞1上升到与出油口B槽孔的不同位置,形成不同大小的出油口截面,因此也就形成不同的出油量,以满足不同工况下的发动机的供油量。控制压力P0的大小取决于发动机温度。在冷机启动时,P0约为0.05MPa,这时供油较大。随着发动机温度的升高,控制压力P0也提高(最高可达0.37MPa),这时供油量也随之减少。
(3)差压阀。如图5-14所示的差压阀由膜片4和阀门弹簧3组成,并且处于燃油分配器的每一个控制槽中,其作用是把燃油分配器控制槽孔内、外两侧的压差保持在0.01MPa的定值上。钢膜片4把差压阀隔为上、下两个腔,而且各个气缸用的差压阀的下腔是由一环状管路连接起来。当柱塞2升程增大时,出油槽截面也增大,于是节流作用减弱,那么流入上腔B的燃油量增加。这时,油量增加,压力随之增大,膜片4向下凸起而使膜片4与出油管底端所形成的出口截面增大,从而供油量也就增大;反之,当柱塞行程减少时,上腔B的压力会暂时下降,于是膜片4凸起缩回,供油量也就随之减小。如此反复进行,于是就能把燃油分配器控制槽孔内、外两侧的压差保持在0.0lMPa的定值上。
(四)K型燃油喷射系统辅助校正系统的组成与工作过程
K型燃油喷射系统辅助校正系统包括有冷启动阀,温度-时间开关,暖车调节器,怠速调节装置和全负荷加浓装置,其功能是使发动机在启动、加速、怠速、暖机和全负荷时处于最佳功率与燃油消耗状态,以及改善排放效果。
(1)冷启动阀。图5-15所示为冷启动阀的剖面图,它由电磁线圈2、阀门弹簧3、阀门4和喷嘴5组成。其功能是为了补偿由于低温发动机启动时混合气中的一部燃油凝结而引起的喷油减少量。当发动机冷态启动时,在点火开关和温度-时间开关接通后,由于励磁电磁线圈产生磁场而将阀门吸离阀座,这时燃油便通过旋流式喷嘴5并以雾化油的方式进入到节气门后的进气管道中,以增加混合气的浓度。
(2)温度-时间开关。如图5-16所示,温度-时间开关由壳体2、双金属片3、加热线圈4和触点5组成,其功能是控制冷启动阀的喷油时间。当双金属片3通过发动机和自身加热线圈4加热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双金属片的弯曲使触点5脱开接触,于是冷启动阀因去励磁而在弹簧力的作用下使阀门关闭,这样一来冷启动阀便就停止喷油。由于温度-时间开关的控制,冷启动阀在-20℃时的最大开启持续时间为7.5s,而当温度达到35℃时便停止喷油。
(3)暖车调节器。如图5-17所示,它是由膜片1、弹簧2、双金属片3和电热丝4组成,其功能是暖车过程中随发动机的升温而改变混合气的浓度。在冷态发动机启动后的暖机运转时间内,在进气管管壁和气缸壁仍然还存有燃油凝结,因此也就有可能燃烧中断现象。因此在暖机的初期仍需供给较浓的混合气,但是随着发动机的温度不断升高,则混合气的浓度也应随之降低。暖车调节器工作时,阀门气弹簧2和双金属片3控制调节回流通过截面的膜片1的位置。当发动机处于冷态时,双金属片3克服弹簧2的作用力而下移,于是膜片1下凸而使回流通流截面增大,这样就使较多的燃油从控制管路B流回油箱,从而使控制油器的控制油压下降,喷油量增加;发动机启动起以后,其温度逐渐升高,这时双金属片的温度也随之升高,再加上电热丝的加热,双金属片便也由于温度的升高发生向上弯曲变形,从而减小对弹簧2的压力。这样膜片1在弹簧2通过推杆的作用而使下凸变平;于是使回油流通截面随之逐渐缩小,控制压力回升,喷油量减小。
(4)怠速调节装置如图5-18所示的怠速调节装置也称为补充空气调节阀,并且由闸阀1、双金属片2和电热丝3组成,其功能是为克服发动机冷态运转下的较大摩擦阻力而提供较多的混合气。怠速调节装置的工作过程中,当发动机冷机启动时,闸门处于最高位置,这时旁通管路的流通截面最大,于是补充的空气量也最多;随着发动机的运转而温度的不断升高,再加上电热丝对双金属片的加热,使之慢慢地向下发生弯曲,于是闸门也慢慢地关小,并直至补充空气停止供给。
(5)全负荷加浓装置。全负荷加浓装置的结构如图5-19所示,其功能是保证发动机由部分负荷向全负荷的过渡,并发出最大扭矩。当发动机在怠速转速和以小负荷工作时,进气管中的真空度高,这时全负荷膜片10被吸至上极限位置,而且在内弹簧的压缩力作用下暖车调节装置的膜片阀也上移,从而减小了回流通流截面而使控制油压升高,结果则降低了燃油的供给量,使混合气变稀;当节气门全开时,进气管中的真空度也相应下降,于是全负荷膜片10向下极限位置,与此同时由于内弹簧卸载而使阀门下移,那么回油流通截面也随之增大,控制压力也降低到预定数值,这样一来便使混合气得以加浓。[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