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乙酸乙酯和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原理相同,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有何不同为什么
装置没有不同,只是蒸馏温度不同而已
『贰』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 实验思考题
1,生成物水是怎样分出抄的?用分水器分出为什么不能在反应瓶上加一个分馏柱,并用温度计控制蒸汽温度将水边反应边蒸出?这样会把丁醇蒸馏出来
2,为什么分水器中预先加入的是水,而不是正丁醇或醋酸?这样可以实现回流反应
CH3COOH+CH3CH2CH2CH2OH=CH3COOCH2CH2CH2CH3+H2O
『叁』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采用什么方法来提高反应速度和产率
本实验中,采用回流分水装置,随时将反应中所生成的水从体系中除去,以使平衡向正方向进行,从而提高产率
『肆』 乙酸正丁酯在实验中有哪些玻璃仪器需要干燥
乙酸复正丁酯在实验中有哪些玻璃仪制器需要干燥
圆底烧瓶(或三口瓶)是需要干燥的
此实验注意事项:
1、 注意回流分水装置的安装。
2、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与乙酸乙酯的制备在原理、操作上有何不同?
3、 在实验过程中,那些玻璃仪器需要干燥
『伍』 乙酸正丁酯的制备中,所用分水器的使用有什么前提条件
由于反应是可逆反应,为使反应向右进行,可增加反应原料或是不断蒸出生成物。正丁醇、乙酸丁酯和水可能生成以下几种恒沸混合物。因此,本实验利用恒沸混合物蒸馏方法将反应生成的水不断从反应物中除去。
虽然蒸出的水中会夹有正丁醇等有机物,但含水的恒沸混合物冷凝后分层,由于它们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比重又较小,浮于水层之上,上层主要是正丁醇和乙酸丁酯,下层主要是水。
故在控制反应温度的条件下,反应在装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中进行,借分水器使大部分的正丁醇自动连续地返回反应瓶中继续反应使生成的水或水的共沸物不断蒸出,促使可逆反应朝有利于生成乙酸丁酯的方向进行提高产率。
(5)乙酸正丁酯实验报告实验装置扩展阅读:
来源
除合成外,还天然存在于苹果、香蕉等果品中。
制备
由正丁醇与乙酸酐在硫酸催化下酯化而得。
乙酸丁酯专利技术 。
从青霉素发酵液萃余相废水中分离乙酸丁酯的方法及设备。
单一精馏塔生产高纯度乙酸丁脂的装置与流程。
糠醛废水治理及回收乙酸丁酯、硫酸铵、醋酸铵、乙酰胺和乙腈方法。
糠醛工业废水治理及制备乙酸丁脂工艺。
连续法乙酸丁酯生产工艺。
连续生产乙酸丁酯的方法。
一种回收抗生素生产过程中的乙酸丁酯的方法。
一种气相催化酯化反应合成乙酸丁酯的方法。
『陆』 (2012江苏三模)乙酸正丁酯是常用的食用香精.实验室用正丁醇和乙酸制备乙酸正丁酯的装置如图所示(加
(1)在干燥的50mL的A中,加入11.5mL正丁醇和7.2mL冰醋酸,再加入3~4滴浓硫酸.振荡混合均匀后加入1~2粒,装置图中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烧瓶中加入沸石房子和暴沸;
故答案为:圆底烧瓶,沸石;
(2)酯化反应是可逆反应,分离生成物会促进反应正向进行,所以分离出酯化反应生成的水,提高反应产率,
故答案为:及时分离出产物水,使化学平衡向生成物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
(3)在反应过程中,通过分水器下部的旋塞分出生成的水,注意保持分水器中水层液面原来的高度,使油层尽量回到圆底烧瓶中.反应达到终点后,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反应结束;
故答案为:分水器中的水层不再增加时;
(4)酯不溶于水在水溶液中分层静置后减小分液,酯在上层,水在下层,依据“上吐下泻”分离,步骤2中从分液漏斗中得到酯的操作是,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和乙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故答案为:打开分液漏斗活塞.让水层从分液漏斗下口流出,酯层从上口倒出;2CH3COOH+CO32-=2CH3COO-+CO2↑+H2O;
『柒』 乙酸正丁酯的合成实验思考题
1.酯化反应是一个来可逆反应,需自要催化剂。实验室中提高产率应该是多加正丁醇。加催化剂就是加快反应速率,当然还有加热回流。
2.不知道你用的量是多少,如果是正丁醇9.3g(11.5mL),冰醋酸7.5g(7.2mL),理论分水2.25mL,但实际要多一些,可能分子内脱水。
3.碳酸钠溶液是出去产品中的酸,不能用氢氧化钠,因为氢氧化钠要使酯水解。
『捌』 在合成乙酸正丁酯的实验中如何提高产品收率又如何加快反应速率
1.什么叫特点,酯化反应会有什么特点,有机反应的特点酯化反应都有!提高收率怎么提高?看你如何计算,看你中间的操作!
加快反应有很多种方法,添加更强效的催化剂,加入分水装置,加入吸水装置等
2.用分水器量
3.主要是洗掉酸,也就是这里的乙酸。氢氧化钠显然不行,会水解酯
『玖』 乙酸正丁酯的实验中,为什么回流要标记水位
这个酯化反应是有水生成抄的,为了促进酯化反应正向进行应该把生成的水尽快移除反应体系,反应装置常用分水器,而且要衡量出水量可以检测反应进行程度,所以要在开始反应前在分水器中加入少部分水并标记位置可以知道出水量观测反应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