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三相四线制如何做好接地
T系统的特性(不引起中性点),当第一次接地故障发生时,接地故障只是接地的非故障相对电容电流,其值很小,对地暴露的导电部分电压不超过 50V,无立即切断故障电路,确保电源的连续性; 发生接地故障时,对地电压升高1.73倍; 220V负载需要配备降压变压器,或者由外部电源专门提供; 安装绝缘监控器
使用场所:应急电源,医院手术室等电源要求的高连续性。IT模式电源系统I表示电源侧没有工作接地,或者通过高阻抗接地。 第二个字母T表示负载侧的电气设备已接地。 当供电距离不是很长时,IT供电系统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良好的安全性。
通常用于不允许停电或需要严格连续供电的地方,例如炼钢,大型医院的手术室,地下矿井等。地下矿井的供电条件相对较差,并且 电缆容易受潮。
使用IT电源系统时,即使电源的中性点不接地,一旦设备泄漏,相对的地漏电流仍然很小,电源电压的平衡也不会被破坏,因此 比电源中性点接地的系统更安全。 但是,如果电源距离很长,则电源线到地面的分布电容将不容忽视。
当负载发生短路故障或漏电流导致外壳充电时,漏电流会形成一条穿过地面的路径,并且保护设备可能无法运行,这很危险。 仅在电源距离不太长的情况下才更安全。 这种电源在建筑工地上很少见。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6.0.1条:低压配电电压应采用220/380V。带电导体系统的型式宜采用单相二线制、两相三线制、三相三线制和三相四线制。三相五线制的优点是保护灵敏性与可靠性都比三相四线制的要高;
因为PE线(即接地零线)是单独设置,并且是直接接电源变压器中性点,变压器的中性点已可靠直接接地,接地电阻较低,满足系统保护要求。三相五线制通常用于用于安全要求较高,设备要求统一接地的场所及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