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影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因素实验装置

影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因素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2-09-20 05:44:53

1. 某生物实验小组为“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请据图回答:(1)利用甲、乙试管来探究酵

(1)乙试管中接空气泵,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甲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可以检测二氧化碳的有无,因此可以利用甲、乙试管来探究酵母菌的有氧呼吸.为减少实验误差,空气泵泵入的气体中应先去除CO2,以防止空气的CO2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在利用丙、丁试管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时,用石蜡油密封,防止试管上部空气中O2进入反应混合液.但是葡萄糖溶液中也有可能混油少量氧气,因此应对葡萄糖培养液进行煮沸处理,在冷却之后再加入酵母菌.
(3)乳酸菌属于厌氧生物,只能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因此该装置不能用于探究乳酸菌的呼吸方式.
(4)酵母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又能进行无氧呼吸.在有氧存在时,葡萄糖被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没有氧的情况下,葡萄糖的分解不彻底,产物是酒精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
二氧化碳有遇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特性,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若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这气体是二氧化碳.如果观察发现: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由此可以证明酵母菌分解葡萄糖产生了二氧化碳.
因此实验可能有三种情况:①甲、丁试管中溶液均变浑浊,酵母菌既可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
②甲试管中溶液变浑浊,乙试管不变浑浊,酵母菌可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
③甲试管中溶液不变浑浊,乙试管变浑浊,酵母菌可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
故答案为:
(1)有氧C6H12O6+6O2+6H2O

2. 某同学运用如图实验装置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实验开始时,关闭活塞,观察两个装置中着色液位置的变

(1)装置1中NaOH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CO2,避免对实验的干扰.
(2)因装置1中的CO2会被NaOH溶液吸收,而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O2,所以装置1中着色液移动的距离x表示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2的体积.由表可知,0~1h这段时间内,装置2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消耗的O2的量与释放的CO2的量相等,着色液不移动;1.5~2.5h这段时间内,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其呼吸作用产生的CO2的量大于消耗的O2的量,因此这段时间内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酵母菌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之差.
(3)由表可知,0~1h这段时间内,装置2中的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3~4h这段时间内,装置1中着色液不移动,装置2中着色液向右移动,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着色液移动的距离y表示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的量.
(4)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
故答案为:
(1)吸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
(2)酵母菌有氧呼吸消耗的O2的体积酵母菌进行细胞呼吸产生的CO2与消耗的O2的体积之差
(3)有氧呼吸无氧呼吸
(4)溶液的颜色由橙色变成灰绿色

3. 如图1是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请分析回答:(1)请根据实验目的选择装置序号,并按照实验的

(1)有氧呼吸需要的装置是c→a→b,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氧呼吸的装置是d→b.
(2)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排除对实验结果的干扰.b瓶中澄清的石灰水还可用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溶液将由蓝变绿再变黄.
(3)根据图2可知,①、②和①、③分别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1)①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②阶段是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在线粒体中进行.
2)组装后的实验装置,d瓶中酵母菌呼吸过程为无氧呼吸,所以其过程中具有①、③阶段.检测酒精可用酸性重铬酸钾试剂.
3)若a瓶中有酒精产生,则瓶中的酵母菌先进行有氧呼吸,后进行无氧呼吸,因此瓶中的酵母菌的呼吸过程有①②③阶段,其中产生的ATP最多的阶段是②阶段.
(4)由于葡萄糖有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其中水中的氧来自氧气,因此葡萄糖中的氧出现在二氧化碳中.若将酵母菌培养液通入含放射性18O2气体的容器内,18O2进入细胞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H]结合,生成水,所以最先出现的放射性化合物是水.
故答案为:
(1)c→a→b d→b
(2)吸收空气中的CO2,排除其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
(3)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①③、③、①②③、②
(4)二氧化碳 水

4. (2013永春县模拟)某同学为了研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类型,制作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甲、乙中各加等量

A、由于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能产生CO2,所以该实验不能以有无CO2的产版生来判断酵权母菌的呼吸作用类型,A正确;
B、由于配制的葡萄糖溶液中可能有杂菌,所以将葡萄糖溶液煮沸可以防止杂菌污染,以免影响实验结果,B正确;
C、由于乙装置中用石蜡进行密封,形成无氧环境,所以乙和甲比较,说明酵母菌在不同的条件下有不同的呼吸作用类型,C正确;
D、乙和甲都是实验组,相互形成对照,自变量是有无氧气,D错误.
故选:D.

5. 温度与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的关系的实验

(1)本题是通过实验探究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的实验装置,酵母菌无氧呼吸释放二氧化碳,释放二氧化碳被NaOH吸收,由于试管中气压下降,毛细管内的液滴向左移动,根据液滴移动的距离可以计算细胞无氧呼吸强度.
(2)关闭软管夹前,试管先恒温水浴10min,既能保证实验所需的温度条件,又能消耗掉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使环境中处于无氧环境.
(3)温度等环境因素会影响液滴的移动,因此为校正环境因素引起的影响,应增加一对照实验:将死酵母菌代替活酵母菌,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4)①25℃条件下液滴移动的距离比15℃条件下液滴移动的距离大,说明25℃时,酵母细胞内的酶活性强,无氧呼吸快,产生CO 2 多.
②由上可推知:25℃条件下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比15℃条件下快.
故答案为:
(1)毛细管中液滴的移动速度(单位时间内毛细管中液滴移动的距离)
(2)消耗掉葡萄糖溶液中的氧气
(3)取2个相同的实验装置,用等量的死酵母菌代替活酵母菌,分别在两种温度条件下进行实验
(4)①与25℃相比,15℃条件下酵母细胞内的酶活性低,无氧呼吸慢,产生CO 2
②25℃条件下酵母菌无氧呼吸速率比15℃条件下快

6.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实验有哪些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对比实验。具体如下。

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比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对比实验不设对照组,均为实验组(或互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是对照实验的一种特殊形式,即相当于“相互对照实验”。

相关简介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是对比实验。酶的活性受PH、温度等影响为对照实验。

实验前,应封口放置一段时间,以耗去瓶内的氧气,创设无氧环境。正确连接甲、乙两装置后,二者的液滴都将向右移动直至流入烧杯中,若二者移动的距离相等,不能判定两装置中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等量二氧化碳。

原因是第一个装置气体增加应该是氧气,因为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不会导致气体体积增加,所以判断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的指标是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同等强度变化。具体的判定指标应该为滤液中葡萄糖浓度的变化。

7. 为了探究酵母菌所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请根据所给的实验材料和用具设计实验。

什么原因?答案基本都解释了问题吧.....
如果要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就要从消耗O2与释放CO2的差值来看,若只进行有氧呼吸,则O2吸收量与CO2释放量相同,若只进行无氧呼吸,则只放出CO2。
且底物为葡萄糖,有氧呼吸吸收的O2与放出的CO2量相同,无氧呼吸一定放CO2。
且装置密封,内部气体减少,必定会有液滴移动。................
不懂可以再追问........

8. 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

A、如果A不动,说明没有氧气的消耗,酵母菌不进行有氧呼吸;B右移时说明有回二氧化碳的释答放,综合以上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A正确;
B、如果A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不动时说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综合以上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正确;
C、如果A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右移时说明有二氧化碳的释放,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综合以上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正确;
D、如果A、B都不动时酵母菌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而活的酵母菌肯定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
故选:D.

9.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实验装置图.装置中底物(葡萄糖)充足且温度适宜.A、B表示着色液滴,可随容

①20%NaOH的作用是吸收酵母菌无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产生的CO2,故①错误;
②如果回A不动,说明没有氧气的消耗,酵答母菌不进行有氧呼吸;B右移时说明有二氧化碳的释放,综合以上可知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故②正确;
③如果A左移,说明有氧气的消耗,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B不动时说明二氧化碳的释放量和氧气的吸收量相等,综合以上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故③正确;
④如果A、B都不动时酵母菌既不进行有氧呼吸,也不进行无氧呼吸,故④错误.
故选:D.

10. 下图为探究酵母菌进行的呼吸作用类型的装置图,下列现象中能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

装置2; A;
①错 影响bc段光合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但c点后影响光合速率的根本因素是温度【由于夏天中午时间段温度过高,植物蒸腾作用加强,失水加快,为了避免大量失水,叶片会关闭部分叶孔,导致co2浓度降低←直接原因,光合作用减慢】。
②错,FG段是因为太阳慢慢落下,光照强度变弱
③错,co2吸收量是等于净光合作用的量,C点co2吸收量高只是那时的净光合作用速率高,但是C点到E点之间并没有co2吸收量小于零【呼吸作用大于光合作用】的事情发生,所以有机物累积量依然是E点比C点高,所以E时叶片比C时重,且全图中最重的是G点叶片
④我没大看明白 ,一瞬间,有机物的产生量=总光合作用的量- 呼吸作用的量=净光合作用的量=co2的吸收量,由图知co2吸收量C大于F大于E,与有机物生产量相等矛盾啊 这个....
⑤错,前面已经解释E点光合作用低的原因,直接原因是co2浓度减少,C5+CO2生成两个C3,CO2偏少就是少了原料,所以E点的C3更低
⑥错,白天出现B点现象的原因是总光合速率=呼吸作用速率,净光合作用速率为0,但是晚上不进行光合作用,一直进行呼吸作用,所以一天下来该植物的重量会减小!

第四个问确实不太清楚,坐等大神解答.....边做题边打字真是够了....

与影响酵母菌呼吸作用的因素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肋夹玻璃幕墙配套五金件 浏览:356
录音有什么便携式设备 浏览:764
机床皮带跑偏怎么调 浏览:986
上海新建高档五金电器批发市场 浏览:195
战斧机械键盘怎么样 浏览:863
天水商用厨房设备哪里有 浏览:666
samp工具箱手机下载 浏览:775
荧光笔怎么开安全阀门 浏览:114
数控车床后轴承怎么紧 浏览:218
设备日常检查注意哪些 浏览:646
煤矿井下设备三证一标志是什么 浏览:111
铸造企业土地使用税怎么计算 浏览:780
管道蝶形阀门 浏览:703
家用燃气阀门怎样安装 浏览:906
阀门铭牌的压力是什么压力 浏览:406
轴承代号LF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822
手动控制喷泉用什么阀门 浏览:148
阀门阀杆阀芯怎么制作 浏览:970
用图1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 浏览:861
空调阀门结冰是怎么回事 浏览:968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