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如图所示卢瑟福做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的装置容器中充有

如图所示卢瑟福做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的装置容器中充有

发布时间:2022-09-19 18:19:25

⑴ tia1919年

将氮气充入密封的容器中,由于放射源放射出的α粒子能被银箔吸收,故打在荧光屏上的粒子一定是新的粒子.使用核反应方程: 4 2 He+ 14 7 N→ 17 8 O+ 1 1 H可以做出解释.
故答案为:质子,α粒子

⑵ 如图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闪光屏,F是

(1)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专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属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故A错误;
(2)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核反应方程为: 2 4 He+ 7 14 N→ 8 17 O+ 1 1 H
答案为:A, 2 4 He+ 7 14 N→ 8 17 O+ 1 1 H

⑶ 如图所示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在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荧光屏,

(1)卢瑟福通过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了质子,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专恒可以判断核反应方程属为:
42
He+
147
N→
178
O+
11
H
(2)A、B、充入氮气后,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质子,质子穿过银箔,引起荧光屏S的闪烁,故A错误,B错误;
C、D、装置中A为放射源,放出的为α粒子,由于F处装的银箔刚好能阻止α粒子穿过,因此没有充入氮气之前无质子产生,不可能在S上见到质子引起的闪烁,故C正确,D错误;
故选D.
(3)充入氮气后,α粒子轰击氮核产生质子,质子穿过银箔,引起荧光屏S的闪烁,故选C.
故答案为:(1)
42
He,
147
N?,
11
H;(2)D,(3)C.

⑷ 如图所示卢瑟福做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的装置.容器中充有______气,放射性物质A射出的α粒子______穿过铝

卢瑟福第一次用α粒子轰击氮核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所以容器中充有氮气,α粒子穿透性比较弱,不能穿过铝箔F,
荧光屏S上的亮点是由质子打出的,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该核反应方程为:

14

⑸ 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发现了质子.(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______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_____

(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发现质子,并首次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专变
(2)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属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试验中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明确了新产生的粒子就是氢原子核.故ABC错,D正确.
故选D
故答案为:(1)氮,人工转变;(2)D

⑹ 右图为卢瑟福在实验室里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装置示意图。M是显微镜,S是闪光屏,F是

(每空2分)(1)A (2)

⑺ (2013上海模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可实现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当装置的容器内通入气体B时,荧光屏上观察到

该装置是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的实验装置,图中气体B是氮气,核反应方程为24He+714N→817O+11H,可知使荧光屏出现闪光的粒子是质子.
故答案为:氮气,质子.

⑻ “质子”是怎样被发现的

1919年,卢瑟福做了用α粒子轰击氮原子核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容器C里放有放射性物质A,从A射出的α粒子射到铝箔F上,适当选取铝箔的厚度,使容器C抽成真空后,α粒子恰好被F吸收而不能透过,在F后面放一荧光屏S,用显微镜册来观察荧光屏上是否出现闪光。通过阀门T往C里通进氮气后,卢瑟福从荧光屏S上观察到了闪光,把氮气换成氧气或二氧化碳,又观察不到闪光,这表明闪光一定是α粒子击中氮核后产生的新粒子透过铝箔引起的。

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卢瑟福把这种粒子引进电场和磁场中,根据它在电场和磁场中的偏转,测出了它的质量和电量,确定它就是氢原子核,又叫做质子,通常用符号表示。

(8)如图所示卢瑟福做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的装置容器中充有扩展阅读

一、发现人

欧内斯特·卢瑟福(英语:Ernest Rutherford,1st Baron Rutherford of Nelson,1871年8月30日-1937年10月19日)

英国著名物理学家,知名为原子核物理学之父。学术界公认他为继法拉第之后最伟大的实验物理学家。

二、反质子

反质子(英语:antiproton),粒子类型为复合粒子,质子的反粒子,其质量及自旋与质子相同,且寿命也与质子相当,但电荷及磁矩则与质子相反,带有与电子相同的负电荷。与质子相遇时会湮灭,转化为能量。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质子

⑼ 1919年卢瑟福通过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由此发现______.图中银箔的作用

卢瑟福第一次完成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实验装置中银箔的作用是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但是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这样可判断是否有新的粒子产生,根据质量数和电荷数守恒可知产生的新粒子除 8 17 O还有质子即 1 1 H,.
故答案为:质子;刚好阻挡α粒子打到荧光屏,不能阻挡其它粒子的穿过, 1 1 H.

与如图所示卢瑟福做原子核人工转变实验的装置容器中充有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双轴式秸秆收割粉碎装置设计 浏览:600
为什么突然投屏找不到设备 浏览:406
直线轴承座uu代表什么 浏览:251
消防器材计入管理费用怎么算 浏览:124
肋夹玻璃幕墙配套五金件 浏览:356
录音有什么便携式设备 浏览:764
机床皮带跑偏怎么调 浏览:986
上海新建高档五金电器批发市场 浏览:195
战斧机械键盘怎么样 浏览:863
天水商用厨房设备哪里有 浏览:666
samp工具箱手机下载 浏览:775
荧光笔怎么开安全阀门 浏览:114
数控车床后轴承怎么紧 浏览:218
设备日常检查注意哪些 浏览:646
煤矿井下设备三证一标志是什么 浏览:111
铸造企业土地使用税怎么计算 浏览:780
管道蝶形阀门 浏览:703
家用燃气阀门怎样安装 浏览:906
阀门铭牌的压力是什么压力 浏览:406
轴承代号LF代表什么意思 浏览:822
© Arrange www.fbslhl.com 2009-2021
温馨提示:资料来源于互联网,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