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百一十千伏以上的供电线路采用什么开关进行短路保护
110kV以上供电线路有专门的继电保护装置,你所说的开关实际上专业名称叫断路器 ,它本身不带短路保护功能。
㈡ 110KV架空线路架设常见问题及处理
1.4.2.4 计算导线与导线间的最小距离(即线间距离)应注区分普通挡距、大档距、大跨越的不同,应分别选用相应公式计算。一般普通挡距指1000m以下档距;大档距指1000-2000米不需要特殊考虑的档距;大跨越指跨越通航大河流、湖泊和海峡,档距在1000m以上或塔高在100m以上,导线和杆塔需要特殊考虑的档距。
1.4.3 防雷设计
按送电线路的电压等级,通过地区雷电活动情况和已有线路运行经验来确定采用地线根数,确定地线的保护角。架空送电线路最有效的防雷保护是采用接地的地线,并且地线的保护角越小,其遮蔽效果越好(一般应小于20°),对于同塔多回路线路应尽可能的采用负保护角,条件允许应提高绝缘水平,即采用平衡高绝缘。
降低接地电阻是提高线路耐雷水平的有效手段,因此水泥电杆的地线、横担和绝缘子固定部分,应有可靠的连接和接地,设计时应加强对土壤电阻率的实测工作,合理设计杆塔接地装置,尽可能的降低接地电阻,这对减小线路雷击跳闸率,提高线路安全运行水平十分有意义。
对于35kV线路一般不沿全线架设地线,只在发电厂、变电所进出线架设1~2km地线(如线路很短宜全线架设地线)。要正确认识《设计规范》规定的1~2km的进线段保护距离,这是指一般而言,不能死搬硬套。一般雷暴日超过40天的多雷地区,进线段应达3km或更长一点,并且还要提高进线段杆塔的耐雷水平(降低接地电阻),尽量减少雷击造成的闪络。同时,也要重视无地线的杆塔接地。无地线的水泥电杆、金属杆塔的接地电阻虽然一般不受限制,但在年均雷暴日超过40天的地区,接地电阻也不宜超过30Ω。
1.5 杆塔和基础型式
1.5.1 杆塔设计
在工程设计中,一般应尽量选用典型设计或经过施工、运行考验过的成熟杆塔型式。对新型杆塔的设计,需要充分研究设计理由,一般经过科学试验后再选用。杆塔型式的选择确定,要结合导线选型,线路通过地区的地质、气象情况以及运行单位的运行经验等来合理选择确定。杆塔高度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线路是否有林木跨越要求和经济指标等确定。现代电力系统对安全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在杆塔的使用上应适当留有裕度。
1.5.2 基础设计
基础型式的选择要按照全线地形、地质、水文等情况,以及基础受力条件,来确定基础型式。钢筋混凝土杆和铁塔的基础按其受力型式划分,可分为:上拔、下压类基础和倾覆类基础。前者主要承受上拔力和下压力,如电杆的拉线盘、底盘,均属于这种基础;后者主要承受倾覆力矩,如卡盘,就属于这种基础。铁塔基础一般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立柱式基础,特殊情况采用灌注桩基础。
1.6 通信保护设计
电力线路与通信线交叉跨越时,其交叉角应符合“线路设计规程”规定,跨越Ⅰ级通信线路时,交叉角应不小于45°;跨越Ⅱ级通信线时,交叉角应不小于30°;跨越Ⅲ级通信线时不作规定。
1.7初步设计应提供图纸资料
初步设计应提供设计说明书、线路路径方案图、变电所进出线平面图、导线力学特性表、地线力学特性表、绝缘子串及金具组装一览图、接地装置图、杆塔形式一览图、基础形式一览图;设备材料估算表;岩土工程报告;水文气象报告(必要时);概算书。
2110kV输电线路工程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
2.1 设计中应注意线路相位的对应,尤其是T接线路,一定要调查清楚原线路起止端的相位情况及线路中是否有相位改变的情况;另外是不同的用电系统相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相位的变化,可能和电力系统的习惯不一致,如铁路牵引变。
2.2 线路导线排列方式改变的地方,如水平变垂直排列,三角变垂直排列等,必须要校验线间距离是否满足绝缘配合的要求。一旦发生电气距离不够的问题,解决起来将十分困难。同时要注意防止35kV架空线变电站进出线档终端杆塔比变电站构架高出太多的情况,这往往会导致中导线对塔身电气距离不够。
2.3 加强初步设计的野外踏勘工作,设计人员一定要亲临现场, 对输电线路沿线地质、地貌、水文等情况详细勘测,即看即记,不能过后补记。
2.4 当使用的耐张转角塔为船型横担,当转角度数大于50度时应校验边导线对横担的电气距离是否满足要求。
2.5 “T”接的输电线路,需设计出该“T”接点采用的杆型,并应具体说明连接布置方法。
2.6 当高差很大时,一般不要采用干字型耐张转角塔,容易发生杆塔跳线对塔身距离不够的问题,如确需采用须进行校验;耐张塔一定要提供挂板火曲度数;采用的塔型为杯型或猫型塔还需校验中导线对瓶口的电气距离。
2.7 耐张塔前后侧挂有不同型号导线时,注意导线产生的张力差是否影响杆塔,特别是拉线耐张水泥杆应进行特殊处理。
2.8 严格执行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违反基建程序,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的“三边”工程。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对110kV及以下输电线路初步设计过程及设计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介绍,内容包括:线路路径选择、导线形式选择、地线型式选择、气象条件确定、绝缘配合及防雷设计、杆塔型式选择、杆塔基础设计、通信保护设计及初步设计应提供图纸资料,并就一些设计中容易发生的问题进行了介绍,供同行参考。
㈢ 10KV输电线路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的课程设计
怎么联系你啊 告诉我你的QQ号 我也需要这个东西 一模一样 你加我 563697399
㈣ 过负荷保护功能不属于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在保护方面的主要功能。
错误的,因为只有保护,没有测控。应该是保护方面,保护动作跳闸才起动重合闸。专
重合闸允许的属最短间隔时间为0.15~0.5秒 。少数情况属永久性故障,自动重合闸装置动作后靠继电保护动作再跳开,查明原因,予以排除再送电。
断路器保护主要包括:
断路器失灵保护、自动重合闸、死区保护、充电保护、三相不一致保护、瞬时跟跳等
根据设计要求,110kV及以下线路保护测控装置不具备上述保护功能。
(4)110kv输电线路设计保护装置扩展阅读:
在输电线路上采用自动重合闸后,不仅提高了供电可靠性,而且可提高系统并列运行的稳定性和线路输送容量,还可以纠正断路器本身机构不良、继电保护误动以及误碰引起的误跳闸。由于自动重合闸本身费用低,工作可靠,作用大,故在电力系统中获得广泛应用。
但是,采用自动重合闸后,对电力系统也带来某些不利影响,如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时,系统将再次受到短路电流的冲击可能引起系统振荡;同时使断路器工作条件恶化。
㈤ 110kv线路保护装置中重合闸cD灯灭,应该如何处理
电力输电线路故障大部分都是单相接地,采用自动重合闸技术能极大地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电力系统稳定性。输电线路发生接地故障后,保护启动断开断路器,条件允许后进行重合闸启动。当重合闸启动后,保护装置面板上有指示灯表示发生重合闸。正常情况下,当保护跳闸后进行重合闸,保护装置重合闸灯会亮,但当手合、遥合、就地合后,重合闸不启动,重合闸灯不亮,但此时重合闸灯若点亮,说明此状态不正确,可能因为控制回路有问题或是重合闸灯回路选用的驱动继电不对应造成的,将会对电网运行监控造成混淆,影响电网稳定运行。
㈥ 110kV输电线路保护及其二次回路设计
三大的吧,貌似已经交了
㈦ 110kV线路及主变保护
线路保护:
长的线路110KV线路一般配有三段式接地距离保护、三段式相间距离保护和三段式零序保护,外加三相自动重合闸装置。而光纤差动因为太远包换的光卡发射功率不够,或者发射板寿命会受影响。
5km以下线路,宜安装光纤差动电流保护,这个时候距离保护不太好用,只好作为备用。
变压器保护:
变压器的瓦斯保护,
变压器的电流速断保护,
变压器的纵联差动保护,
变压器相间短路后备保护(低电压、复合电压、负序电流等)
变压器的过负荷保护,
变压器的零序电流保护,
变压器的过激磁保护等。
㈧ 线路的保护包括哪些
一、线路主保护(纵联保护)
纵联保护:利用某种通信通道将输电线路两端的保护装置纵向连接起来,将各端的电气量传送到对端,将各端的电气量进行比较,一判断故障在本线路范围内还是范围之外,从而决定是否切断被保护线路。
任何纵联保护总是依靠通道传送的某种信号来判断故障的位置是否在被保护线路内,信号按期性质可分为三类:闭锁信号、允许信号、跳闸信号。
闭锁信号:收不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允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跳闸的必要条件。
跳闸信号:收到这种信号是保护动作与跳闸的充要条件。
按输电线路两端所用的保护原理分,可分为:(纵联)差动保护、纵联距离保护、纵联方向保护。
通道类型:一、导引线通道;二、载波(高频)通道;三、微波通道;四、光纤通道。
1)(纵联)差动保护
(纵联)差动保护:原理是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即流向一个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零。
差动保护存在的问题:
对于输电线路
1、电容电流:电容电流从线路内部流出,因此对于长线路的空载或轻载线路容易误动。
解决办法:提高启动电流值(牺牲灵敏度);加短延时(牺牲快速性);必要是进行电容 电流补偿。
*注:穿越性电流就是在保护区外发生短路时,流入保护区内的故障电流。穿越电流不 会引起保护误动。
2、TA断线,造成保护误动
解决办法:使差动保护要发跳闸命令必须满足如下条件:本侧起动原件起动;‚本侧差动继电器动作;ƒ收到对侧“差动动作”的允许信号。
保护向对侧发允许信号条件:保护起动;‚差流元件动作
3、弱电侧电流纵差保护存在问题(变压器不接地系统的弱电侧在轻载或空载时电流几乎没有变化)
解决办法:除两侧电流差突变量起动元件、零序电流起动元件和不对应起动元件外,加装一个低压差流起动元件。
4、高阻接地是保护灵敏度不够
在线路一侧发生高阻接地短路时,远离故障点的一侧各个起动元件可能都不启动,造成 两侧差动保护都不能切除故障。
解决办法:由零序差动继电器,通过低比率制动系数的稳态相差元件选相,构成零序1段差动继电器,经延时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