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常见的三种中央空调补水装置是怎样的
你说的定压补水装置,根据压力大小自动上水,是压力保持一定。软水器是处理水质的,因为中央空调使用的水要经过软化达到要求,减少水对系统管壁的侵蚀。
② 定压补水装置有没有国标或行业标准定压装置是否一定要膨胀罐
CBWQAT 0001-2013 自动定压补水真空脱气机组
③ 中央空调的水系统为什么要定压补水定压补水装置的原理是什么这套装置一般都包含哪几部分
1、定压是为了使系统压力稳定,还可以防止泵发生气蚀等 补水是因为系统水可能有渗回漏什么的答
2.定压补水装置分好几个类型 膨胀水箱 和膨胀罐(落地式) 补水装置等
3,、原理(网络)
工作原理
定压补水装置设备采用系统静压作为膨胀水箱内的设计初始压力水头,采用保证系统内热水不汽化的压力作为膨胀水箱内动行终端压力水头。初始运行时首先启动补水泵向系统及气压罐内的水室中充水,系统充满后多余的水被挤进胶囊内。因为水的不可压缩性,随着水量的不断增加,水室的体积也不断的扩大而压缩气室,罐内的压力也不断的升高。当压力达到设计压力时,通过压力控制器使补水泵关闭。当系统内的水受热膨胀使系统压力升高超过设计压力时,多余的水通过安全阀排至补水箱循环使用,当系统中的水由于泄露或温度下降而体积缩小,系统压力降低时,胶囊中的水被不断压入管网补充系统的压降损失,当系统压力至设计允许的最低压力时,通过压力控制器使补水泵重新启动向管网及气压罐内补水,如此周而复始。
④ 关于规范中描述空调水系统的补水量的问题
每种补水量是不同的,有不同的采用情况。
补水系统一般由软水装置、软水箱、补水泵组成,其中软水装置的参数,根据系统补水量选取,依据GB50019-2015,也就是系统水容量的1%,补水泵主要吸取软水箱的水,其小时流量按照补水量的5~10倍选取。
⑤ 中央空调系统中定压补水装置设计选型
补水泵的扬程选择是关键,基本上是按楼高加百分之十的富裕系数选择水泵的扬程,流量关系部大,哪个系统也不是经常补水,经常不水的系统肯定漏水,另外补水泵的出口一定要接到循环水泵的入口上
⑥ 中央空调设计时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系统设计问题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 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 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
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
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 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
2、 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 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 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 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
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
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
3、 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 水流的终点)
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4、 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
问题点四:水管布置
1、 立管在管道井内不宜乱放,宜靠墙靠角安放
2、 管道在水平面内禁止穿越楼梯、剪力墙、配电室等
问题点五:水管保温
1 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2 保温层厚度要根据热力计算确定,经验值可参考《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279
3 保温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问题点六:水力计算
1 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差额,不应大于15%;
2 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问题点七:水系统补水
1 空调水系统补水应经软化水处理,仅夏天供冷的系统可采用电子水处理仪;
2 系统补水量取系统水容量的2%
3 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段
(三)、末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点:
1.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
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
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5米)
2.风机盘管的进出水管路设计。
1)进出水管路为"上进下出";
2)风盘与供回水干管的相对标高不小于200mm;
3)进水管上依次接过滤器、闸阀、和软接;
4)出水管上接软接、闸阀。
3.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的确定
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可视空调区域的不同而定。
4.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的气流组织
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每个包间可设一个出风口,两个包间的回风口可以通过串联接到风盘的回风口上。
5.靠近窗口的风盘布置:
为抵挡室外冷负荷渗透,风机盘管应该尽量靠近外墙、外窗布置。
6.大空间的风机盘管的布置:
在大空间布置风机盘管时,宜以“中间回风,两边送风”的气流组织 方式布置风盘,见附图1-6。
7.嵌入机的布置
嵌入机布置时离边墙的距离不得大于3米;
诸如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布置嵌入机时应该选用小冷量的多台机器,均匀布置。
8.内机选型:
大空间可选用嵌入机,长方形办公室最好选用卡式机
9.风口选型
高空间不宜选用散流器送风(风不宜送达工作区),最好使用可调双层百叶送风口.
10.回风箱的做法:
空气处理机的回风设计:在回风处做比较大的回风箱,在回风箱一侧开回风口,该做法可调节气流,降低噪音),见附图1-7
11. 根据房间功用和冷负荷设计合适的风盘。
风盘选型要以设计负荷为依据,风盘布置要考虑空调房间的特点尽量布置美观。(见附图1-8)
(四)、风系统设计问题注意点:
1. 送、排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排风口与送风口至少保持3米的距离以防气流短路
2. 选用合适的风阀。
从原则上讲,系统风压平衡的误差在10%-15%以内,可以不设调节阀,但实际上仅靠调风管尺寸来调风压是很困难的,所以,要设风量调节阀进行调节。
① 风管分支处应设风量调节阀。在三通分支处可设三通调节阀,或在分支处设调节阀。
② 明显不利的环路可以不设调节阀,以减少阻力损失。
③ 在需防火阀处可用防火调节阀替代调节阀④ 送风口处的百叶风口宜用带调节阀的送风口,要求不高的可采用双层百叶风口,用调节风口角度调节风量。
⑤ 新风进口处宜装设可严密开关的风阀,严寒地区应装设保温风阀,有自动控制时,应采用电动风阀。
3.风管的布置。
① 要尽量减少局部阻力,即减少弯管、三通、变径的数量
② 弯管的中心曲率半径不要小于其风管直径或边长,一般可用
1.25倍直径或边长
③ 为便于风管系统的调节,在干管分支点前后,应预留测压孔。测压孔距前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大于5b(b为矩形风管的长边或圆形风管的直径),距后面的局部管件的距离应不小于2b。通风机出口处气流较稳定的管段上宜应预留测压孔。
4.新风进口位置
① 进风口宜设在室外空气比较洁净的地方,保证空气质量
② 宜设在北墙上,避免设在屋顶和西墙上,并宜设在建筑物的背 阴处这样可以使夏季吸入的室外空气温度低一些
③ 进风口底部距室外地面不宜小于两米,当进风口布置在绿化地带时,则不宜小于一米
④ 应尽量布置在排风口的上风侧,且低于排风口,并尽量保持不小于10米的间距
5. 新风口的要求
① 宜采用固定百叶窗
② 多雨地区宜采用防水百叶窗以防雨水进入。
③ 为防止鸟类进入,百叶窗内宜设金属网
6.排风管的新做法
类似酒店客房的排风系统设计可如下考虑:利用排气扇将室内风排到走廊的吊顶内,在走廊设排风管排风,为有效利用余热,排风机可设置于卫生间.
图示:
7.风口与边墙的距离
风口距墙不应小于1米
8. 风口的选用.
① 新风口,送风口用双层百叶风口
② 回风口用格栅风口
③ 排风口用双层百叶
④ 氟系统由于风量一般比较小,如要求冬季采暖需要,宜采用用双层百叶,不能用散流器。
⑤ 风机盘管带两个风口时宜选用带调节阀的双层百叶
9. 风口的凝露
风口凝露是由于风口小,温度低。可加大风口尺寸防止凝露
图示:
10.静压箱的计算
① 静压箱控制风速宜不大于1.5m/s
② 出风截面积A=G/V(G为送风量),各方向截面积应一样
③ 一般的系统可以用风口变径加消音器代替静压箱。
11.防排烟换气次数的确定。
① 消防水泵间不小于4次
② 变电室5-8次
③ 变电室5-8次
12.排烟口的布置。
④ 走廊超过60米,做排烟口
⑤ 电梯前室用常开型多叶送风口,每层设一个
⑥ 楼梯间用自垂百叶风口,2-3层设一个
13.房间的空气压力状态。
①建筑物内的空气调节房间应维持正压。
②建筑物内的厕所、盥洗间、各种设备用房应维持负压负压
③旅馆客房内应维持正压,盥洗间应维持负压
④餐厅的前厅应维持正压,厨房应维持负压。餐厅内的空气压力应处于前厅和厨房之间。
14.吊顶内的风管布置原则
从上到下依次为:排烟风管,排风管,送风管,水管
15.送、排风口的相对位置
空调房间并行送排风管时,送排风口尽量不要并列布置,最好交错布置
16.送风管的设计:
尽量使风在送风管内不倒走,确保良好的管内气流流动和出风效果
17.三通与风管的搭接:
和三通相接的管径要于三通的口径保持一致,不要变径,避免局部损失过大。
⑦ 常见的中央空调补水系统是怎么进行补水的
里面是自来水。 暖通空调系统补水装置的作用,是保证采暖或中央空调水系统冷热介质(水),在系统内不倒空、不汽化、不超压,并保持有有一定供系统循环的压力,保证系统冷热交换稳定正常。 目前暖通空调系统常用有以下几种定压补水装: 膨胀水箱定压补水装置;2.定压罐定压补水装置;3.变频泵定压补水装置。 膨胀水箱定压原理: 膨胀水箱定压原理是通过水箱容积的缓冲调节作用,通过水箱高低水位的控制,实补水(溢流)的作用,以调节由于系统水温变化或泄漏引起的系统介质(水)的容积变化,保持其系统冷热媒介(水)压力的相对恒定。它是中小型系统和空调水系统常用的定压装置之一。 膨胀水箱位置:膨胀水箱位置应该根据系统型式、作用半径、建筑物的高度、供水温度等具体因素来选择。其安装位置及高度不同,给系统产生的工况也不同。可靠的系统,其工况必须满足不汽化、不超压、不倒空,并有足够循环动力的要求。 开式膨胀水箱将水箱设在系统的最高点,通常接在循环水泵吸水口的回水干管上。对最高点有空间位置要求;系统有氧化腐蚀缺陷;不适应大面积以及高层、超高层建筑物需要。 定压罐: 定压罐工作原理:定压罐定压,是在膨胀水箱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类定压补水装置,其原理同闭式膨胀水箱。当系统水温变化或泄漏引起水的容积变化时,由于气压罐内气体高压缩性的缓冲作用,使系统压力稳定在预设的压力范围内。如果系统压力下降至预设压力的下限时,由电接点继电器动作启动补水泵,使之向系统供水,直至压力达到预定的的压力上限值时止。若系统压力超过设定的最高压力值时,安全阀自行向软水箱或排水系统泄水降压。以维持系统的压力平衡。 该装置由气压罐、补水泵、安全阀、电接点压力表、控制箱等组合而成。 特点:(1)优点:布置灵活,不受高度的限制;实现设备集中控制管理,维修使用较方便;系统的氧化腐蚀减轻;较好地防止系统出现汽化及水击现象;适应大面积高建筑物的需要。(2)缺点:补水泵启动频繁,泵的寿命低;系统压力波动大,不能有效防止非正常情况系统超压的问题;不能断电能源浪费较大,运行费用高;体积较大占空间大。
⑧ 中央空调设计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一)系统设计问题
1、水泵在系统的设计位置:
一般而言,冷冻水泵应设在冷水机组前端,从末端回来的冷冻水经过冷冻水泵打回冷水机组;冷却水泵设在冷却水进机组的水路上,从冷却塔出来的冷却水经冷却水泵打回机组;热水循环泵设在回水干管上,从末端回来的热水经过热水循环泵打回板式换热器。
2、冷却塔上的阀门设计:
2、1冷却塔进水管上加电磁阀(不提倡使用手动阀)
2、2管泄水阀应该设置于室内,(若放置在室外,由于管内有部分存水,冬天易冻)
3、电子水处理仪的安装位置 放置于水泵后面,主机前面。
4、过滤器前后的阀门 过滤器前后放压力表。
5、水泵前后的阀门
5、1水泵进水管依次接:蝶阀-压力表-软接
5、2水泵出水管依次接:软接-压力表-止回阀-蝶阀
6、分集水器
6、1分集水器之间加电动压差旁通阀和旁通管(管径一般取DN50)
6、2集水器的回水管上应设温度计。
7、各种仪表的位置:布置温度表,压力表及其他测量仪表应设于便于观察的地方,阀门高度一般离地1.2-1.5m,高于此高度时,应设置工作平台。
8、机组的位置:两台压缩机突出部分之间的距离小于1.0m,制冷机与墙壁之间的距离和非主要通道的距离不小于0.8m, 大中型制冷机组(离心,螺杆,吸收式制冷机)其间距为1.5-2.0m。制冷机组的制冷机房的上部最好预留起吊最大部件的吊钩或设置电动起吊设备。
(二)、水路设计问题点汇总
问题点一:水管的坡度要合理
1、 水平支、干管,沿水流方向应保持不小于0.002的坡度;
2、 机组水盘的泄水支管坡度不宜小于0.01。
3、 因条件限制时,可无坡度敷设,但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
问题点二:冷凝水干管的设计
1、 冷凝水应就近排放,一般排于卫生间地漏
2、 凝水干管的长度设计要考虑因坡降引起的高度,管两端高低落差距离不能大于吊顶高度
问题点三:选择合适的管路阀件
1、立管与水平管连接处装调节阀
3、 水管路的每个最高点设排气装置(当无坡度敷设时,在水平管 水流的终点)
3、立管最低处连接关断阀,便于维修立管4、 水管的热力补偿可以利用弯头自然补偿,不足时也可加设膨胀补偿器。
问题点四:水管布置
1、 立管在管道井内不宜乱放,宜靠墙靠角安放
2、 管道在水平面内禁止穿越楼梯、剪力墙、配电室等
问题点五:水管保温
1 保温结构一般由保温层和保护层组成
2 保温层厚度要根据热力计算确定,经验值可参考《民用建筑空调设计》P279
3 保温材料可因地制宜,就近取材,应采用非燃或难燃材料,必须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问题点六:水力计算
1 空调水系统各并联环路压力损失差额,不应大于15%;
2 水管路比摩阻宜控制在100-300Pa/m,
问题点七:水系统补水
1 空调水系统补水应经软化水处理,仅夏天供冷的系统可采用电子水处理仪;
2 系统补水量取系统水容量的2%
3 补水点宜设在循环水泵的吸入段
(三)、末端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点:
1.接风管的风盘的风口设计。
1)第一个送风口与风盘的出风口的距离要适当;
2)带有两个出风口的风盘送风管要变径;
3)风盘的送风口与回风口距离要适当。(≤5米)
2.风机盘管的进出水管路设计。
1)进出水管路为"上进下出";
2)风盘与供回水干管的相对标高不小于200mm;
3)进水管上依次接过滤器、闸阀、和软接;
4)出水管上接软接、闸阀。
3.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的确定
同型号风盘的出风口数量可视空调区域的不同而定。
4.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的气流组织
两个小包间共用一个风盘,每个包间可设一个出风口,两个包间的回风口可以通过串联接到风盘的回风口上。
5.靠近窗口的风盘布置:
为抵挡室外冷负荷渗透,风机盘管应该尽量靠近外墙、外窗布置。
6.大空间的风机盘管的布置:
在大空间布置风机盘管时,宜以“中间回风,两边送风”的气流组织 方式布置风盘,见附图1-6。
7.嵌入机的布置
嵌入机布置时离边墙的距离不得大于3米;
诸如会议室、多功能厅等布置嵌入机时应该选用小冷量的多台机器,均匀布置。
8.内机选型:
大空间可选用嵌入机,长方形办公室最好选用卡式机
9.风口选型
高空间不宜选用散流器送风(风不宜送达工作区),最好使用可调双层百叶送风口.
10.回风箱的做法:
空气处理机的回风设计:在回风处做比较大的回风箱,在回风箱一侧开回风口,该做法可调节气流,降低噪音),见附图1-7
⑨ 空调机房内必须设置定压补水装置吗
中央空调的水系统为什么要定压补水?定压补水装置我用自己的话大概说下吧,1、定压是为了使系统压力稳定,还可以防止泵发生气蚀等补水是因为系统水可能有渗漏什么的2.定压补水装置分好几个类型膨胀水箱和膨胀罐(落地式)补水装置等3,、原理(网络)工作原理定压补水装置设备采用系空调系统为什么要定压楼主太小气,分都不给一点。楼上说的是电,空调系统定压应该说的是水系统吧。水系统一般用膨胀水箱,压力通常要高于系统最高点1m主要是考虑到系统漏水,或者排水口取水等原因,系统中得水会减少,因为重力作用,那么系统最高点就会出现空隙,中央空调系统中定压补水装置设计选型补水泵的扬程选择是关键,基本上是按楼高加百分之十的富裕系数选择水泵的扬程,流量关系部大,哪个系统也不是经常补水,经常不水的系统肯定漏水,另外补水泵的出口一定要接到循环水泵的入口上空调工程中‘补水定压装置’。要求提供许可证,应该其实什么都不要,定压补水装置,是整个系统中的一部分,还算不上设备。压力罐你买的时候问对方要证书就行了,人家都是全套的。中央空调定压补水箱的计算?定压是为了使系统压力稳定,还可以防止泵发生气蚀等补水是因为系统水可能有渗漏等情况发生。定压补水装置分好几个类型膨胀水箱和膨胀罐三种补水方式定压补水装置,初始运行时首先启动补水泵向系统及气压罐内的水室中充水,系统充满后多余定压补水装置空调季开机维修主要内容主要看一下补水装置的各控制阀门是否良好各管路有过滤器的检查一下过滤器有电控箱的测试一下电控箱有传感器的检测一下传感器开机前先将它试运行一下空调定压补水装置gzp1600是什么意思你说的定压补水装置,根据压力大小自动上水,是压力保持一定。软水器是处理水质的,因为中央空调使用的水要经过软化达到要求,减少水对系统管壁的侵蚀。我们用的软水器也是贝特空调制冷机房应考虑供水管道吗必须考虑供水管道。1、设备补水。2、清洗设备。另外,机房内必须考虑地漏(下水或排水)10000平方米用多大的中央空调定压补水装置,多少钱1.5m³的容积,不到2万吧机房标准环境,以及空调的设置?1。除湿和制冷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除湿模式使用低风档),用制冷模式除湿效果会更加好。2,温度显示的是室内温度,控制的都是室内温度3,有人开换气功能,没人的话就不用了4,服务器上有灰尘是服务器的风扇造成的,周围环境粉尘比较大,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