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控制系统的作用以及组成部分包括哪些
控制系统是用来控复制制运载火箭沿预定轨道正常可靠飞行的部分。控制系统由制导和导航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源供配电和时序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制导和导航系统的功用是控制运载火箭按预定的轨道运动,把有效载荷送到预定的空间位置并使之准确进入轨道。姿态控制系统(又称姿态稳定系统)的功用是纠正运载火箭飞行中的俯仰、偏航、滚动误差,使之保持正确的飞行姿态。电源供配电和时序控制系统则按预定飞行时序实施供配电控制。
② 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的校正方式
按校正装置在控来制系源统中的连接方式,校正方式可分为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如果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用 Gc(s)表示)和系统不可变动部分(其传递函数用G0(s)表示)按串联方式相连接(图1a),即称为串联校正。如果校正装置连接在系统的一个反馈回路内(图1b),则称为并联校正或反馈校正。图中G1(s)和G2(s)分别表示系统不可变动部分中各部件的传递函数。一般说来,串联校正比并联校正简单。但是串联校正装置常有严重的增益衰减,因此采用串联校正往往同时需要引入附加放大器,以提高增益并起隔离作用。对于并联校正,信号总是从功率较高的点传输到功率较低的点,无须引入附加放大器,所需元件数目常比串联校正为少。在控制系统设计中采用哪种校正,常取决于校正要求、信号性质、系统各点功率、可选用的元件和经济性等因素。
③ 自动控制系统校正的意义是
楼上只是回答了一部分,系统校正除了可以减小系统误差外,还可以增强系统稳定性,提高系统响应速度。总而言之,就是既提高动态性能,又提高静态性能。
④ 超前校正装置和滞后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有何不同他们多利用校正装置的什么特性对系统进行校正
1、校正作用的作用因素不同。
超前校正:Gc(s)=(a*Td*s+1)/(a*(Td*s+1)).其中a>1, a越大,校正作用越强
滞后校正:Gc(s)=(B*T*s+1)/(T*s+1),其中B<1。
2、利用的原理不一样。
超前校正:利用相角超前特性增大相角裕量,利用正斜率幅频特性提高幅穿(截止)频率,从而改善暂态性能。应选择装置的最大超前角频率等于系统的幅穿频率。
滞后校正:利用幅值衰减特性,使截止频率下降,从而增大稳定裕量,改善响应的平稳性,但快速性降低。
超前校正装置利用相角超前特性,滞后校正装置利用幅值衰减特性。
(4)控制系统的品质及校正装置的作用扩展阅读:
超前校正的校正装置:
传递函数为的一类串联校正在超前校正装置上输人入一个正弦信号,则其输出量也是一个正弦信号,但在相位上超前于输入信号一个角度,超前校正之名即源于此.。
在复平面上,超前校正装置的特点是其传递函数的零点总是位于极点的右方。超前校正装置基本上是一个高通滤波器,主要作用是能使控制系统的瞬态响应得到显著改善,但不能显著改善稳态精度。同时,如果存在噪声,则引入超前校正的结果会降低控制系统的信噪比,图中为用电阻、电容元件构成的一个超前校正网络.
⑤ 简述校正装置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控制系统设计控制系统没计包括信号处理及放大电路、校正装置、伺服电动机驱动电路等的详细设计,如果采用计算机数字控制,还应包括接口电路及控制器算法软件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中应注意各环节参数的选择及与机械系统参数的匹配,以使系统具有足够的稳定裕度和快速响应性,并满足精度要求。
⑥ 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的串联校正装置
常用的串联校正装置有超前校正、滞后校正、滞后-超前校正三种类型。在许多情况下,它们都是由电阻、电容按不同方式连接成的一些四端网络。各类校正装置的特性可用它们的传递函数来表示,此外也常采用频率响应的波德图来表示。不同类型的校正装置对信号产生不同的校正作用,以满足不同要求的控制系统在改善特性上的需要。下表列出三类校正装置的典型线路、传递函数、频率响应的波德图和各自的校正作用。在工业控制系统如温度控制系统、流量控制系统中,串联校正装置采用有源网络的形式,并且制成通用性的调节器,称为PID(比例-积分-微分)调节器,它的校正作用与滞后-超前校正装置类同。
⑦ 控制系统的作用是什么
用来控制运载火箭沿预定轨道正常可靠飞行的部分。控制系统由制导和导航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源供配电和时序控制系统三大部分组成。制导和导航系统的功用是控制运载火箭按预定的轨道运动,把有效载荷送到预定的空间位置,并使之准确进入轨道。姿态控制系统的功用是纠正运载火箭飞行中的俯仰、偏航、滚动误差,使之保持正确的飞行姿态。电源供配电和时序控制系统则按预定飞行时序实施供配电控制。
⑧ 自动控制系统采用反馈校正方式,有哪些优点
反馈校正的基本原理是:用反馈校正装置保卫带校正系统中对动态性能改善有重大妨碍作用的某些环节,形成一个局部反馈回路,在局部反馈回路的开环幅值远大于1的条件下,局部反馈回路的特点主要取决于反馈校正装置;适当选择反馈校正装置的形式和参数,可以使已校正系统的性能满足给定的指标要求。
反馈校正有如下明显特点。
削弱非线性特性的影响,反馈校正有降低包围环节非线性特性影响的功能。当系统由线性工作状态进入非线性工作状态时,相当于系统的参数发生变化,可以证明,反馈校正可以较弱系统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因此反馈校正一般情况下也可以削弱非线性特性对系统的影响。
减小系统的时间常数,反馈校正有减小被包围环节时间常数的功能,这是反馈校正的一个重要特点。
降低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在控制系统中,减弱参数变化对系统性能的影响,除可用鲁棒控制技术外,还可采用反馈校正的方法。以位置反馈包围惯性环节为例,设置无位置反馈时,惯性环节中的传递系数变化,则其相对增量也发生变化。 反馈校正的这一特点是十分重要的。一般来说,系统不可变部分的特性,包括被控对象特性在内,其参数稳定性大都与被控对象自身的因素有关,无法轻易改变;而反馈校正装置的特性则是由设计者确定的,其参数稳定性取决于选用元部件的质量,若加以精心挑选,可使其特性基本不受工作条件改变的影响,从而降低系统对参数变化的敏感性。 采用反馈校正的控制系统,必然是多环系统。在频域内精心多换系统的反馈校正,除可采用期望特性综合法外,也可采用分析法校正。反馈校正装置传递函数的倒数,在主要频段内近似等于串联校正装置的传递函数,因此也可利用串联校正设计方法确定反馈校正的参数。
⑨ 控制系统校正方法的并联校正装置
并联校正主要用于机械量的控制系统,如位置控制系统、速度控制系统等。最常用的并联校正是速度反馈校正。它的作用是产生与输出变量的导数成正比的校正信号,以改善系统的过渡过程性能,如减小超调量、缩短过渡过程时间、提高快速性等,同时使校正后的系统保持原有稳态精度。用来作为速度反馈校正装置的部件主要有测速发电机、速度陀螺等。
⑩ 什么是控制系统的校正
在机械工程自动控制系统中,基本上都是最小相
位系统,而bode定理是关于最小相位系统bode图与
系统频率特性的关系的描述.对于系统性能校正很有用。
一般来说,开环频率特性的低频段表征闭环系统的稳态性能,所以低频增益要足够大,以保证稳态精度的要求;中频段表征闭环系统的动态性能,中频段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应以-20db/dec的斜率穿越零分贝线,并具有一定的宽度,以保证足够的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使系统具有良好的动态性能;高频段表征系统的复杂性及噪声抑制性能,高频增益应尽可能小.以便减小系统噪声影响。若系统原有高频段已符合要求,则校正时可保持高频段不变,以简化校正装置。
按照校正装置在系统中的接法不同,可以把校正分为串联校正和并联校正,并联校正又分为反馈校正和顺懊校正,这些系统结构不仅适用于连续时间控制,也适用于离散系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