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悬崖装置实验

悬崖装置实验

发布时间:2025-09-21 19:34:56

① 名词解释:视崖实验

视崖即"视觉的悬崖"。
实验逻辑(原理):实验设计的要点为排除过去经验对被试的影响,如果在排除过去经验的情况下,被试的结果和未排除时一样,那么即可证明知觉无需以往经验的支持,证明深度知觉和避免从高处跌落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而非经验的产物。
实验装置:装置的中央有一个能容纳会爬的婴儿的平台,平台两边复盖着厚玻璃。平台与两边厚玻璃上铺着同样黑白相间的格子布料。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紧贴,不造成深度,形成"浅滩";另一边的布料与玻璃相隔数尺距离,造成深度,形成"悬崖"。
视觉悬崖实验是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曾进行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
沃克和吉布森(Walk & Gibson,1961)曾进行了一项旨在研究婴儿深度视觉的实验--"视觉悬崖"(如图所示)实验,后来被称为发展心理学的经典实验之一。研究者制作了平坦的棋盘式的图案,用不同的图案构造以造成"视觉悬崖"的错觉,并在图案的上方覆盖玻璃板。将2~3个月大的婴儿腹部向下放在"视觉悬崖"的一边,发现婴儿的心跳速度会减慢,这说明他们体验到了物体深度:当把6个月大的婴儿放在玻璃板上,让其母亲在另一边招呼婴儿时,发现婴儿会毫不犹豫地爬过没有深度错觉的一边,但却不愿意爬过看起来具有悬崖特点的一边,纵使母亲在对面怎么叫也一样。这似乎说明婴儿已经具备了深度知觉,但这种深度知觉是与生俱来的,还是在出生后几个月里学来的,目前还没有定论。
名词解释:视崖:测量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工具。
求采纳。

② 视崖实验是谁提出的

视崖实验是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 E.J.Gibson)设计首创的视觉悬崖是一种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这种装置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

如果你想找到动物或人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深度知觉的关键点,一种方法是把他们放在悬崖边上,看他们能否使自己不掉下去。这个建议十分可笑,因为从理论上说,这可能伤害到无法知觉深度(特别是高度)的被试。

视崖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因为它能造成视觉上的视崖,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的悬崖存在。这种装置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以把婴儿或小动物放在视崖上,观察他们是否能知觉这种悬崖并进行躲避。

吉布森和沃克在这篇文章中持有先天论的观点,他们相信深度知觉和避免从高处跌落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是我们生理机制的一部分,因此,它们不是经验的产物。经验主义者持相反的观点,认为这种能力是在学习中得到的。

阅读全文

与悬崖装置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健身器材业务怎么找 浏览:30
电能计量装置典型设计 浏览:539
超声波作用在水会产生什么 浏览:50
本田缤智汽车仪表盘上号什么意思 浏览:333
福州五金零售市场 浏览:429
为什么雷云检测不到设备 浏览:756
cadence机械孔怎么画 浏览:278
暖气进户平口阀门 浏览:587
长城机床怎么拷贝程序 浏览:131
r22制冷剂添加什么会结冰 浏览:719
拉管用什么设备 浏览:969
五金件报价公式 浏览:702
什么运动器材五块钱十个 浏览:415
滚动轴承c代表什么 浏览:993
悬崖装置实验 浏览:703
机械什么远古 浏览:21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所用的发生装置 浏览:938
暖气阀门断开 浏览:102
数控机床道轨油不足能出现什么情况 浏览:518
与机械有关的网站都哪些 浏览: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