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研究化学反应原理对于生产生活是很有意义的.(1)请设计一个实验装置,使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氢
(1)使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与氢气,应设计成电解池,铜为阳极,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阴极可为碳,装置图为
;
③形成电解池反应,石墨为阳极,氯离子被氧化生成氯气,方程式为2Cl--2e-═Cl2↑,
故答案为:2Cl--2e-═Cl2↑;
(3)若X为锌,开关K置于M处,锌为负极,被氧化,铁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保护法),
故答案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或牺牲阳极保护法).
❷ 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
(1)氧化O 2 +4e - +2H 2 O=4OH - (2)正2Fe 3 + +Cu=2Fe 2 + +Cu 2 + (3)①正-2e - =Fe 2 + ②2Cu 2 + +2H 2 O  2Cu+O 2 ↑+4H + ③224
❸ 如图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
A、铁在浓硝酸中钝化,Cu失电子作负极,换为稀硝酸时,Fe失电子作负极,版故A正确; B、II中发生吸权氧腐蚀,U形管左端气体减少,液面升高,稀硫酸与Fe接触生成Fe2+,所以装置Ⅱ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存在Fe2+,故B正确; C、当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时,氧化铁溶解为铁离子,发生Fe+2Fe3+═3Fe2+,故C错误; D、铁丝中含碳,有电解质溶液及氧气,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装置Ⅱ中的铁丝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故D在. 故选C.
❹ 如图所示三套实验装置,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1为铁的吸氧腐蚀实验.一段时间后,向插入铁钉的玻璃
(1)铁发生吸氧腐蚀,铁被氧化生成Fe2+,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氧气得到电子被还原生成OH-,电极方程式为O2+4e-+2H2O-═4OH-, 故答案为:氧化;O2+4e-+2H2O-═4OH-; (2)铜可被Fe3++氧化,发生Cu+2Fe3+=Cu2++2Fe2+,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石墨为正极,正极反应为Fe3++e-=Fe2+, 故答案为:负;Fe3++e-=Fe2+; (3)乙烧杯为电解硫酸的反应,阳极生成氧气,阴极析出铜, ①向甲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观察到石墨电极附近首先变红,说明石墨极生成4OH-,应为电解池的阴极,则M为正极,N为负极,电解氯化钠溶液,阴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 故答案为:负;2H++2e-═H2; ②乙烧杯为电解硫酸的反应,阳极生成氧气,阴极析出铜,电解方程式为2Cu2++2H2O 电解 | .
❺ 如图两套实验装置,都涉及金属的腐蚀反应,假设其中的金属块和金属丝都是足量的.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
A、铁在浓硝酸中抄钝化,Cu失电子作负极,换为稀硝酸时,Fe失电子作负极,故A正确; B、II中发生吸氧腐蚀,U形管左端气体减少,液面升高,稀硫酸与Fe接触生成Fe2+,所以装置Ⅱ在反应结束时溶液中存在Fe2+,故B正确; C、当浓硝酸变为稀硝酸时,氧化铁溶解为铁离子,发生Fe+2Fe3+═3Fe2+,故C错误; D、铁丝中含碳,有电解质溶液及氧气,能构成原电池,所以装置Ⅱ中的铁丝能发生电化学腐蚀,故D在. 故选C.
❻ 如图为铁钉腐蚀实验的装置图,请按要求填写下列空白:(1)若试管内液面下降,则溶液X显______性,铁钉发
(1)若试管内液面下降,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增大,则铁钉发生析氢腐蚀,酸性条件下、铁钉发生析氢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故答案为:酸;析氢;Fe-2e-═Fe2+;4H++4e-═2H2↑; (2)若试管内液面上升,说明试管内气体压强减小,则铁钉发生吸氧腐蚀,碱性或中性条件下,铁钉发生吸氧腐蚀,负极上铁失电子,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正极上氧气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O2+4e-═4OH-, 故答案为:中性或碱性;吸氧;Fe-2e-═Fe2+;2H2O+O2+4e-═4OH-.
❼ (1)用食用油炒咸菜的铁锅如果没有洗净,不久会出现红褐色锈斑。则铁锅的锈蚀属于 ...
(1)吸氧 2H 2 O+O 2 +4e - =4OH - 11.2L (2)如右图(图正确1分,标注1分) 两极与电源的正负极接反了(或铜棒接电源的负极等)
与吸氧腐蚀的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