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图1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实验,以验证产物中有乙烯生成且乙烯具有不饱和性.(1)写出该实验
(1)利用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发生分子内脱水制取乙烯,乙醇发生了消去反应内,CH3CH2OH
浓硫酸容 |
⑵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按要求填空:(1)利
(1)该装置的最大特点是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药品一般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能反应,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Zn+H2SO4=ZnSO4+H2↑,锌难溶于水,氢气难溶于水,当将装置中的导气管关闭后,生成的H2使装置中的气压增大,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使反应停止,所以能用图中的装置制取氢气;金属铜能稀硝酸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即3Cu+8HNO3=3Cu(NO3)2+2NO↑+4H2O,属于固体和液体混合反应不需要加热的反应,所以能用图中的装置制备, 故答案为:H2、NO; (2)浓盐酸有挥发性,所以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盐酸和品红溶液不反应,但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将氯气滴入品红溶液中溶液褪色,实验Ⅰ结论合理;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和碳酸氢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氯气和水反应也生成盐酸,所以实验Ⅱ无法判断是哪部分的盐酸,所以不合理, 故答案为:实验Ⅰ结论合理,实验Ⅱ结论不合理,因为制取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不能说明酸性是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的产物造成的; (3)①铜和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②二氧化氮能和水反应,则烧杯内气体的压强会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烧杯中的溶液会倒流于试管丁,所以先关闭止水夹 ab,再打开止水夹 c,使烧杯中的水进入试管丁, 故答案为:ab;c;双手紧握(或微热)试管丁使试管中气体逸出,二氧化氮与水接触后即可引发烧杯中的水倒流到试管丁中.
⑶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研究(图中a、b、c表示止水夹).请对其方案进行完善或
(1)B、C、E相连后,应选择固体和液体不加热的方法制取氯气,如可以用次氯酸钙和浓盐酸,故答案为:次氯酸钙、浓盐酸(或其它合理的答案); (2)实验室制得的氯气中有杂质气体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要进行干燥的氯气不具备漂白性的验证试验,再进行实验Ⅰ才能得到结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盐酸,盐酸也能和碳酸氢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不一定是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的酸性,故答案为:不合理;没有事先证明干燥的氯气无漂白性;不合理;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l气体,HCl溶于水后能与碳酸氢钠粉末反应产生气泡;(3)氯气的制取原理方程式为:MnO2+4H++2Cl- 加热 | .
⑷ 某化学小组利用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木炭粉和氧化铜反应后气体产物的成分.主要实验步骤4下:Ⅰ.连接装置,
(人)木炭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方程式是:CO2+2N大OH=N大2CO十+H2O; (2)若大中反应结束,则无气体生成,所以可根据B中无气泡产生进行判断; (十)反应结束后仍缓慢通氮气至玻璃管冷却到室温,是为了将装置内残留气体生成物排出或防止玻璃管内温度降低B中的液体倒吸入玻璃管内;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装置大中固体减十的质量即为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人2.8g+22.十g-它a.8人g=5.29g;一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反应,装置B增重5.22g,装置C质量未改变,说明生成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5.29g>5.22g,说明生成的气体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 (2)一氧化碳有毒,排放到空气中会造成大气污染,所以要进行尾气处理; 故答案为:(人)CO2+2N大OH=N大2CO十+H2O; (2)B中无气泡产生; (十)将装置内残留气体生成物排出(或防止液体倒吸入玻璃管内); (a)CO2、CO;N大OH与CO2反应导致B质量增加,B增加的质量小于大中固体减十的质量; (2)没有尾气处理装置(合理均可).
⑸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目的:(1)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
(1)依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认识解决此题,①是酒精灯,②是试管,③是铁架台,④是量筒, 故答案为:酒精灯;试管;铁架台;量筒; (2)铁丝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是3Fe+2O2 点燃 | .
⑹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1)甲同学将收集满的CO 2 气体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装置A)并轻
(1)将收集满的CO 2 气体倒插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时,二氧化碳和石蕊试液中的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显酸性,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 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所以试管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试管中的液体上升,形成一段液柱. 故填:溶液在试管中形成一段液柱,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2)NaOH溶液滴人烧瓶中时,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随着反应的进行,烧瓶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压强随之减小,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面的空气进入气球中,气球膨胀. 故填:膨胀;2NaOH+CO 2 ═Na 2 CO 3 +H 2 O. |
⑺ 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一中与
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内没有气泡产生,则试管①中的气压不能变大,如果反应或内溶解时放热或生成气体,都容能使使气体膨胀,都会观察到有气泡冒出. A、硝酸铵固体溶解于水时会吸收大量的热试管①中的气体遇冷收缩造成气压会减小,试管②中的导管会形成一段水柱,故A正确. B、水与氧化钙反应在生成氢氧化钙的同时会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①中的气体受热膨胀造成气压会变大,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故B错误. C、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试管①中的气压会变大,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故C错误. D、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造成气压会变大,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较多气泡产生,故D错误. 故选A.
与某化学小组利用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随近卖电动工具
发布:2025-09-22 12:23:54
浏览:270
低压阀门厂
发布:2025-09-22 11:49:26
浏览:923
一只工具箱
发布:2025-09-22 11:11:16
浏览:705
电动工具论文
发布:2025-09-22 10:17:20
浏览:140
活动装置设计
发布:2025-09-22 10:15:00
浏览:50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