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国石油化工防雷防静电检修有哪些规范
做好检测前的准备工作,了解被测单位的生产流程和产品性能,根据有关防雷规范,确定防雷类别。根据被测对象的特点制定防雷检测的方案。
防雷及防静电接地检测中需注意的要点
2.1防直击雷装置检测
2.1.1化工企业建筑物上防雷装置及建筑物内部设施防雷装置的检测应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的规定进行检测;在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中,其电力设备防雷装置应根据《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的规定进行检测。在这些检测工作中,要特别注意检测排放爆炸危险气体、蒸汽或粉尘的放散管、呼吸阀、排风管等的防雷保护情况。此时需区别放散管等有无管帽情况,当有管帽时保护范围应按《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表3.2.1确定;若无管帽,接闪器与排放管的间距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第3.2.1条规定,若条件允许,最好设置在距排放管5米以外,其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在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检测中,还要注意检测防雷装置地网的独立性及与周围金属物的间距等的设置情况。
2.1.2除一些常规的建筑物防直击雷装置外,化工企业中更多的是一些户外化工装置的防 雷设施的检测。规范明确规定,露天布置生产工艺装置,当金属罐(管)壁厚度_>4mm时,可 不设单独的接闪器,但应有可靠接地,接地点不应少于2处;两接地点间距不宜大于30米。 事实上,需要防雷的大部分金属罐(管)壁厚都超过4mm,按规范要求只做防雷接地就可以 了。但在实际检测工作中需注意,有些工艺装置顶部有许多自控装置,如电子自控阀、电子 流量计、电子温度传感器等等,这些装置所处的位置存在雷击风险,应注意检查其是否处于 直击雷保护区内,有无防雷措施。
2.1.3化工企业内的储罐环境中往往存在大量的腐蚀物质,新建时防雷防静电装置都能按 规范要求做好,但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极易造成储罐接地线(带)等防雷装置受腐蚀而失效 甚至断开,对这类场所的检测,1要注重连接截面的有效性和完整性,2要注意维保、重置后 的复位连接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1.4化工企业中各类生产厂房(除第一类防雷建筑以外)、户外装置,所有金属设备、框架、管道、电缆金属保护层(铠装、钢管、槽板等)和放空管等,均应连接到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上;专用引下线、混凝土柱子内的钢筋,亦应在最高层顶和地面附近分别引出接到接地线(网)。
2.1.5新建的户外工艺装置都能按规范设置防雷防静电装置,但化工企业由其特殊性,往往会根据生产工艺要求不断的技改会增设许多生产设备,如放散管、排风管、安全阀、呼吸阀、放料口、取样口、排污口等等。对于炉区,塔区,非金属外壳的静设备区,高大、耸立(坐地)的生产设备,机器设备区的大型压缩机、成群布置的机、泵等转动设备,罐区,可燃气(液)体装卸站、粉、粒料桶仓,框架、管架和管线以及不能作为接闪器的金属设备:冷却塔、烟囱和火炬,户外高处易遭受直击雷的灯具和电器等等,均应检测是否按相关防雷规范实施,接地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2.2防雷电感应和防雷电波侵入装置检测
2.2.1可燃气(液)体储罐、工艺管线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的信号线,应检查其是否用铠装
电缆或钢管屏蔽,电缆外皮和钢管是否与罐体可靠连接并接地。
2.2.2电力和自动控制、通信线缆,应检查其是否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屏蔽,电缆外皮和钢管是否接地,有无安装电涌保护器;电力和自动控制、通信线缆应分开敷设并设隔离屏蔽。
2.2.3电缆桥架是否采用金属材料,在进出建筑物处、转弯处有无设置接地装置。
2.2.4化工企业各类架空管道较多,要分清管道的使用性质(是否属于易燃易爆环境),分别对
待。对易燃和可燃气(液)体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检测,首先应检查是否要用金属线跨接,其次检查金属跨接线是否完好,最后是测试过渡电阻。规范规定:过渡电阻值应卯.03Q。但由于金属管道能构成多个电气回路,在实际检测中测得的过渡电阻往往是多个回路的并联电阻,而不仅仅是跨接处的过渡电阻。笔者认为,多个回路代表有多个雷电流泄放通道,只要并联电阻值如.03fl,也能起到快速泄放雷电流的作用,其他回路也充当了跨接线的作用,同样能起到跨接两端电阻so.03Q的作用,使跨接两端基本处于等电位状态,消除跨接处的雷电火花。
2.3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
2.3.1对金属罐、设备、管道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同样应当重视连接过渡电阻以及接地连接的可靠和完整性;
2.3.2对易燃和可燃气(液)体管道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应重点检查下列部位是否有防静电接地:a进出装置或设施处:b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c管道分岔处及长距离无分岔管道每隔一定距离;d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
2.3.3对生产区域检查时,要查看静态和动态设备(包括管道)是否共用接地,检查静电导除装
置的金属接地连接网络;金属配管中间的非金属导体管段, 除需做特殊防静电处理外, 两端的金属管应分别与接地干线相连,或用截面不小于6mm2的铜芯软绞线跨接后接地;非金属导体管段上的所有金属件接地是否设置并可靠,如图2所示;但金属管段已作阴极保护处理的可不设防静电接地。
2.3.4应检查易燃物品装卸场地有无设置供车、船用的防静电接地装置,并检测其接地电阻是否符合要求。
2.3.5应检查易燃工作场所的入口处有无设置消除人体静电装置,并检查或检测其是否符合相应技术规范要求。
2.4接地电阻的测试
2.4.1在定期检测时,应注意检查接地及连接材料的腐蚀程度,比较接地电阻阻值是否存在异常,查验连接部位的坚固状况。
2.4.2除第一类防雷建(构)筑物应用独立接地装置外,其余的防雷接地、防静电接地、电气设
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信息系统的接地等宜共用接地装置,接地电阻应gQ,如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与上述系统共用接地,该接地电阻应s1Q。
2.4.3若是独立布设的防雷接地装置,一、二类建(构)筑物要求其冲击接地电阻<lOf2,电气保
护接地电阻gQ。值得注意的是户外化工装置防雷接地电阻因装置内化学产品爆炸危险性不同或行业要求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年版)规定,有爆炸危险的露天钢质封闭气罐,其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30fl;而《氢气站设计规范》规定,氢气罐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石油库设计规范》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旌工规范》规定,钢油罐、液化石油气罐及压缩天然气储气瓶组等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Q;等等。
2.4.4在防静电接地电阻的检测中,需注意其接地电阻因环境爆炸危险程度不同或行业要求不同而有所差异,应仔细查阅有关行业规范。如:氢气站要求其接地电阻510Q;《石油库设计规范》及《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规定,地上或管沟敷设的输油(气)管道防静电接地装置宜与防雷电感应的接地装置合用,其接地电阻s30Q,其它(专设)防静电接地电阻s100Q;《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每组专设的防静电接地电阻宜<100Q。
2.4.5化工企业内地下金属管道比较多,测试接地电阻时要寻找合适的布设辅助接地极的地方,尽量远离地下金属管网。各测试点测试时应按要求进行三次测量,取平均值为测试数据。
——源自《化工企业防雷及防静电接地检测工作探析》
Ⅱ 各位帮帮忙,做罐区防雷如何下手,怎么做,参照
罐区防雷参照
1)《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
2) 《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09)
3)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年版)
4)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2000年版)
5)SH3063-1999《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其中:
一、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
二、装有阻火器的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等于或大于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线;
三、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感应雷接地;
四、浮顶罐(含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作电气连接;
五、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但应作接地。
六、等电位设计
Ⅲ 油库防雷接地问题谁清楚需要关注哪些点
防雷、防静电的特殊性要求油是易燃易爆品,在大量聚集或运输流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静电,在一定条件下会自燃或爆炸。特别是在雷电条件下,更宜引起爆炸。油库按???GB50516-2002规范被划为一级防爆保护区。对防雷防静电的要求极高,对消防的要求极高。为了防止泄漏,对油管的密封性要求很高,验收时要做1.5倍的压力试验,为保起火易灭,油管须埋入地下1.5米深,且用沙子掩埋。为防止锈蚀,采用严格的防腐措施,从其《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防腐蚀涂料技术规范》SH3002的规定。为防止电气起火,要严防电气短路(金属性短路、电弧性短路)、线路过载、泄漏电流、接触不良、谐波效应。对导线质量、用电设备选型、设备质量、施工安装工艺及质量都有较高的要求。设计、施工中的做法1、接地系统???为了保证雷电流可靠泄露入地下,电网采用TN-S保护接地系统。如图五所示。图五TN-S保护系统图所有建筑物非金属屋顶设立避雷带,通过柱内钢筋与基础钢筋相连接,再与40×4镀锌扁钢焊接,与建筑物一周第隔五米一根的接地极50×5镀锌角钢连接。金属屋顶和壁厚大于等于0.4毫米的储罐可不设避雷带,直接以此作为接闪器.???柱内钢筋和基础钢筋作通长焊接,焊点均涂沥青防腐。在地上0.5米处设接地测试点。就单个建筑而言,接地电阻要求不同。润滑油付油亭、计量棚为10欧姆,箱式配电站为4欧姆,储油罐、管理室、综合楼、付油亭、输油管线为1欧姆。在各单个建筑接地网达到了要求的同时。还要求所有接地网并联连接,并保证总接地电阻小于0.4欧姆。经过政府防雷检测机构验收合格后才能交付使用。???为了防止直击雷,在低电压进户处,主配电柜中加装SPD(防电涌保护器)。在电涌作用时,以承担通过该处的电流和相应消耗的能量而不损坏和劣化,同时还能满足电压保护水平要求。设二级漏电保护系统,???图六电涌保护器的接法1-工作接地;2-PE线重复接地;3-电器设备金属外壳(正常不带电的外露可导电部分;L1,L2,L3-相线;N-工作零线;PE-保护零线;DK-总电源隔离开关;RCD-总漏电保护器(兼有短路、过载、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保护功能的漏电断路器);T-变压器???图七漏电保护器接法图八箱式变电站接地方法动力系统均采用三相五线制,单相照明电路采用三线制,零线与PE接地线不能混用、代用。PE线必须采用绿/黄双色芯线。暗敷电缆、电线均穿管,配电箱、盒均设两个接线柱,一个接工作零线,一个作PE接地端子。所有设备金属外壳、金属电线护管、消防水管、防爆照明灯具和2.4米以下照明灯具金属外壳均与PE端子作可靠连接。防爆电动机连接线地上部分用质地轻的防爆软管作电线套管。电缆井施工完毕用沙充填。实验结果证明,因短路或雷电引起的电气燃烧在沙中很容易熄灭,而不会与地面上易燃气体发生作用。???图九地下管线接地方法图十地上管线接地方2、防静电保护系统???储油罐的设置了静电监测仪,罐身多处设置16平方毫米软铜线作静电引下线与接地线相连。输油管道的始、未端和分支处设防静电和防感应雷的联合接地装置,管道法兰连接处少于五个螺栓的用软铜线跨接。采用牺牲阳极防腐法,管道每三十米设一个牺牲阳极(阴极)保护点,每点有一个2平方米的接地坑,一个专用接地极,接地电阻小于10欧姆。每百米有一个阴极保护地上测试点。每十米设一处阴极平衡连接线将并排同沟的管道逐根连接,线与管道采用焊接法,铜芯连线横截面不小于16平方毫米。油罐车装卸场地设防静电接地装置,并设能检测跨接线用监视接地装置状态的静电接地仪。在总控室内采用防静电地板。图十一阴极保护地上测试装置3、报警系统???各建筑物重要部位装设可燃气体检测器、烟雾感应器、报警器与综合楼管理室中央处理系统相联接。当可燃气体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浓度(V%)值的25%时,或出现火烟时都会自动报警。在空旷地方或高处设置了手摇报警器和高音喇叭,便于在紧急情况下统一指挥。4、消防系统???建筑物内均设置了消火栓,明装的红色消防管道醒目,消防水进口采用150毫米口径的钢管,保证消火栓的出水量达到10L/秒。走廊中放置干粉灭火器,出口有应急灯。其它场地除上述设备外,另增设泡沫灭火器、灭火毯和沙袋。
Ⅳ 防雷检测每年进行几次哪家好
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金融机构、企内事业单位计算机容系统和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每年要进行两次防雷装置检测,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有效运行,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钧和电子】建议您选择有防雷检测资格证和CMA认证的正规企业进行检测,才能确保检测数据的科学有效,检测过程中发现雷击风险,他们也会告诉您,不是为了出检测报告收费,这样才能真正降低雷击风险
Ⅳ 防雷装置检测必要性
防雷检测是十分必要的,【钧和电子】带您一起分析一下必要性:
安装了防雷装置之后,是不是雷电防护就万事大吉了呢?当然不是,因为所有的防雷装置是否有效发挥作用才是雷电防护的关键所在。因此,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就显得尤为必要。
一是,外部防雷装置的有效连接、接地电阻值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达到防雷作用。
外部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应连接良好,并且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达到防雷的作用。尽管避雷针被冠以“避雷”二字,但仅仅是指其能使被保护物体避免雷害的意思,而其本身恰恰相反,是“引雷”上身,经年置身于雷暴的侵袭之中,其性能自然也倍受“考验”。再加上常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霜冻等严寒酷暑的考验以及锈蚀腐烂,往往导致其发生折断、腐化、严重锈蚀、接触不良甚至三部分之间断裂的情况发生,这样的防雷装置不仅不能防雷,还有可能成为引雷装置,反而加重雷电危害的潜在危险。
二是,防雷装置安装完毕后,由于后期的工程施工等原因导致防雷装置损坏
其次,建筑物在维修、改造、装饰等过程中,有些单位及施工人员不注意对其避雷带(网)的保护,造成人为损坏,有的在施工中不慎将接地装置挖断致使引下线断裂等,都会带来防雷安全隐患。
三是,防雷装置上电器线路凌乱
由于防雷安全意识淡漠,对防雷装置的性能不了解,在防雷装置上乱拉、乱接其它电气线路,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以及架空低压线等。这些电气线路往往成为建筑物内各种电子设备遭受感应雷击的“罪魁祸首”。这些自然的和人为的损坏,给防雷装置造成了巨大的隐患,一旦遭受雷击,后果不堪设想。
四是,防雷元器件为易损件,容易失效
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主要是针对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防感应雷而采用的避雷装置,由于其使用的材质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元件及其它电子元器件,这些避雷器件在遭受一次或多次反复感应雷击后,其性能明显降低或劣化衰减,所以也必须要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检测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维修或更换。而从笔者单位每年的年检(抽查)数据来看,防雷装置检测合格率也只有八成左右。
综上,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和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每年要进行两次防雷装置检测,确保防雷装置的安全有效运行,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Ⅵ 对于防雷与接地工程中接地线的敷设,有哪些需要注意的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8-2014 爆炸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650-2011 石油化工装置防雷设计规范》,《GBT 21431-2008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防雷装置设计审核和竣工验收规定〉。
Ⅶ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需要什么资质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DB42/T512—2008)
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检测方法及周期、检测内容及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湖北省境内易燃易爆场所防雷装置及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检测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
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
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17949.1-2000
接地系统的土壤电阻率、
接地阻抗和地面电位测量导则第
1
部分:
常规测量
GB 50016
建筑防火设计规范
GB 5002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 50058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 50074
石油库设计规范
GB 50089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
GB 50156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 5016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 50177
氢气站设计规范
GB 50183
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51
输气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253
输油管道工程设计规范
GB 50343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SH 3097
-
2000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及
GB 50057
、
GB 50343
中相关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易燃易爆场所
flammable and explosive place
凡用于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等物质的场
所。
3.2
接闪器
air-termination system
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3.3
引下线
down-conctor system
连接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金属导体。
3.4
接地装置
earth-termination system
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总合。
3.5
接地体
earthing electrode
埋入土壤中或混凝土基础中作散流用的导体。
3.6
希望可以帮到您
Ⅷ 防雷设施年检需要注意什么
提及防雷装置,人们自然想到的就是避雷针。其实,现代从防雷技术角度来说防雷设施包括外部防雷保护(建筑物或设施的直击雷防护)和内部防雷保护(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两部份,外部防雷系统主要是为了保护建筑物本身免受直接雷击引起火灾事故及人身安全事故;而内部防雷系统则是为了防止雷电波侵入、雷击感应过电压以及系统操作过电压侵入设备造成的毁坏。防雷设施年检需要注意什么?接下来郑州雷地电子工程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来告诉大家。
外部防雷装置亦即通常所说的直击雷防护技术以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避雷线为主,其中避雷针是最常见的直击雷防护装置。当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它使地面电场发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的空间,以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发展方向,引导雷电向避雷针放电,再通过接地引下线和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入大地,从而使被保护物体免遭雷击侵害。
是不是只要安装了防雷装置就可以万事大吉了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避雷针的构成,避雷针主要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三者之间应连接良好,并且接地电阻符合规范要求,才能达到防雷的作用。尽管避雷针被冠以“避雷”二字,但仅仅是指其能使被保护物体避免雷害的意思,而其本身恰恰相反,是“引雷”上身,经年置身于雷暴的侵袭之中,其性能自然也倍受“考验”。再加上常年经受风吹、日晒、雨淋、霜冻等严寒酷暑的考验以及锈蚀腐烂,往往导致其发生折断、腐化、严重锈蚀、接触不良甚至三部分之间断裂的情况发生,这样的防雷装置不仅不能防雷,还有可能成为引雷装置,反而加重雷电危害的潜在危险。
其次,建筑物在维修、改造、装饰等过程中,有些单位及施工人员不注意对其避雷带(网)的保护,造成人为损坏,有的在施工中不慎将接地装置挖断致使引下线断裂等,都会带来防雷安全隐患。
再者有些单位防雷安全意识淡漠,对防雷装置的性能不了解,在防雷装置上乱拉、乱接其它电气线路,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收天线以及架空低压线等。这些电气线路往往成为建筑物内各种电子设备遭受感应雷击的“罪魁祸首”。这些自然的和人为的损坏,给防雷装置造成了巨大的隐患,一旦遭受雷击,后果不堪设想。
此外,建筑物内部防雷措施主要是针对各种电子、电气设备防感应雷而采用的避雷装置,由于其使用的材质主要是氧化锌压敏电阻元件及其它电子元器件,这些避雷器件在遭受一次或多次反复感应雷击后,其性能明显降低或劣化衰减,所以也必须要进行定期检查,通过检测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维修或更换。而从笔者单位每年的年检(抽查)数据来看,防雷装置检测合格率也只有八成左右。
因此,一些石油、化工等易燃易爆场所;金融机构、企事业单位计算机系统和学校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在做好本单位防雷装置的日常维护检查的同时,有条件的可以聘请有检测资质的专业机构定期进行性能安全检测,保证其正常使用性能,做到防患未燃。
Ⅸ 化工企业防雷和防静电接地检测实施细则是什么标准
一、测前检查 1.了解防雷装置所处的环境、位置,建筑物使用性质,发生雷击事故的可能性及后果,确定各建(构)筑物的防雷类别。 2.查阅设计图纸,了解隐蔽工程施工情况。
二、防直击雷 1.石油化工企业的建(构)筑物、工艺装置内塔类应有防直击雷装置。 2.工艺装置内露天布置的塔、容器等,当罐壁厚度≥4mm时,可不设避雷针,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3.可燃气(液)体的钢罐,必须有环型防雷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避雷针(线)的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 (2)装有阻火器的甲 、乙类可燃液体的固定顶钢罐,当罐壁厚度≥4mm时,可不设避雷针(线); (3)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4)浮顶金属罐可不装设防直击雷装置,但必须有两根截面积≥25mm2的软铜绞线将浮顶与罐体作电气连接,连接点不少于两处。 (5)压力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必须设防雷接地。
三、防静电 1.金属罐、设备、管道应有防静电接地。 2.可燃气(液)体、可燃固体的管道在下列部位,应有防静电接地: (1)进出装置或设施处; (2)爆炸危险场所的边界; (3)管道泵及其过滤器、缓冲器等。 3.可燃气(液)体管道的法兰、阀门的连接处,应有金属跨接线。当法兰用5根以上螺栓连接时,法兰可不用金属线跨接,但必须构成电气通路。 4.装卸场地应有防静电接地。
四、防感应雷 1.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的信号线,应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屏蔽,电缆外皮和钢管应与罐体连接。 2 .电力和通信线路应用铠装电缆或钢管屏蔽,电缆外皮和钢管应接地,并安装避雷器。
五、接地装置 参考设计图纸,向施工员、甲方代表了解接地装置情况,记录下接地体和接地线的材料、规格、数量、布局,并作详细记录。 1.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不小于0.7垂直接地体长度为1.5—2.5m,间距为5.0m。人工接地体应使用热镀锌钢材。 2.静电接地干线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圆钢φ≥10mm、扁钢≥40×4mm;静电接地支线应使用热镀锌钢材,圆钢由φ≥6mm、扁钢≥12×4mm。
六、接地电阻的检测 按《建(构)筑物防雷装置检测实施细则》第四条规定测量。 1.防雷接地电阻≤10Ω,防静电接地电阻≤100Ω。 2.除第一类防雷装置独立避雷针为单独地与其它接地装置的距离不小于3m外,防雷接地、电气设备接地、防静电接地、防感应雷接地宜共用同一接地装置。
七、计算保护范围 计算可在室内进行,用滚球法确定接闪器的保护范围。
八、数据的处理 各项检测读数、计算结果应保留一位小数(避雷装置材料型号规格除外),按GB817 —87文件修约。 上述检测工作结束后,校核人全面核对原始记录、仪器等各项结果是否都有相应的记录,防雷装置连接件是否恢复检测前的状况。
Ⅹ 防雷接地问题:对于第一类防雷建筑,固定检测周期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对于来第一类防雷建筑源,固定检测周期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一年2次。
判断题 1 错误。2错误。
1解答: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0.06次/a,且小于或等于0.3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属于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2解答:建筑物等电位连接的干线路应从与接地装置有不少于2处直接连接的接地干线或总等电位箱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