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关于高中有机化学实验
烷烃的取代反应:甲烷与氯气的反应
烯烃的加成反应:乙烯与水、卤化氢的反应
苯的取代反应:苯的溴代、消化等
醇的消去反应:乙醇制取乙烯
酸的酯化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取
酚的显色反应、取代反应:苯酚与三氯化铁、三溴苯酚的生成
酯的水解:乙酸乙酯的水解
㈡ 用水解或消去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检验卤代烃行的卤素原子
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以共价键和碳原子结合,所以不能和Ag+结合生成卤化银沉淀,当卤代烃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水解就产生卤素离子,当卤代烃在氢氧化钠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的时候,也产生卤素离子,只要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硝酸中和掉氢氧化钠,再用AgNO3溶液产生卤化银沉淀来检验卤素离子就可以了,卤化银沉淀的颜色:氯化银白,溴化银浅黄,碘化银黄
㈢ 卤代烃消去反应
1、消去反应是指一有机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质反应,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基,反应后的分子会产生多键,为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一般是卤代烃在强碱作用下,消去卤原子和邻近β-碳上的氢原子,生成烯烃或炔烃的反应,
如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中,加热:R-CH2-CH2-X---------R-CH=CH2+HX
3、扎伊采夫规则:卤代烷脱卤化氢时,氢原子总是从含氢较少的β-碳原子上脱去。也可表述为卤代烷脱卤化氢时,主要生成双键碳原子上含有较多取代基的烯烃。
4、反应机理分为E1和E2两种:E1是卤离子先离去,生成正碳离子,然后OH-进攻β-碳上的氢原子,形成双键和水;E2是卤离子离去与OH-进攻β-碳上的氢原子同时进行,最后形成双键和水。
5、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的区别:消去反应用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水解反应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
㈣ 卤代烃的水解和消去
问:卤代烃在水溶液中,用热的氢氧化钠的醇溶液进行消去反应把卤代烃中的H2给去掉。如果醇被蒸发光了,会发生水解反应吗?把卤代烃给水解成醇了?
答:谈不上是水解,说是水解也可以,本质上是OH-取代X。本来在消去的同时就有就有OH-取代X的副反应发生。该反应根本不会彻底。得到的产物中消去成分只有70%左右。还有不少的卤代烃没有反应。
问题一
卤代烃在水溶液中,用热的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进行消去反应,同时能不能上甲基?
如何能让卤代烃跟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中,消去和上甲基反应进行的彻底?
答:可能性极小。产率相当低。
问:%25氢氧化钠的甲醇溶液配置的问题。
答:25份质量的NaOH固体溶解在75份质量的甲醇中即可。
㈤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动力学本实验有哪些系统
1、消去反应是指一有机化合物分子和其他物质反应,失去部分原子或官能基,反应后的分子会产生多键,为不饱和有机化合物。
2、卤代烃的消去反应,一般是卤代烃在强碱作用下,消去卤原子和邻近β-碳上的氢原子,生成烯烃或炔烃的反应,
如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中,加热:R-CH2-CH2-X---------R-CH=CH2+HX
3、扎伊采夫规则:卤代烷脱卤化氢时,氢原子总是从含氢较少的β-碳原子上脱去。也可表述为卤代烷脱卤化氢时,主要生成双键碳原子上含有较多取代基的烯烃。
㈥ 如何设计实验证明卤代烃发生消去反应
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
㈦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是怎么做的
可以氢氧化钠醇溶液
也可以用格氏试剂上活泼氢
R-Mg-卤 + H活泼-·R1-- Mg卤R1 +RH
推荐后者
㈧ .卤代烃的消去反应是怎么做的
可以氢氧化钠醇溶液
也可以用格氏试剂上活泼氢
R-Mg-卤 + H活泼-·R1-- Mg卤R1 +RH
推荐后者
㈨ 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注意事项
用品:大试管、铁架台、酒精灯。1-氯戊烷、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硝酸、硝酸银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操作:将2毫升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加入试管,滴加2—3滴1-氯戊烷。振摇,没有白色氯化银沉淀产生。重取试管,加入2毫升饱和氢氧化钠的乙醇溶液与0.5毫升1—氯戊烷。振摇片刻后,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试管或溴水的试管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溴水溶液褪色,说明有不饱和烃产生。在试管剩下的液体中滴加硝酸,使其酸化。酸度至pH=4时,滴加硝酸银溶液,这时有白色氯化银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Cl-存在。
注意事项:卤代烃不能取沸点太低的,以免受热时挥发使实验不成功。
㈩ 卤代烃实验装置中水的作用是什么
没有什么实际用途吧,这套装置主要是针对课本上边的实验——溴乙烷的消去反应的。个人看法,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