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中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因素
(1) Gh2/(Fh1)
(2) 对克服杠杆重力所做的功为额外功,减小额外功就可以增大机械效率.
(3)楼主版,A,C点在什么位置啊?若由权A移至C,是向支点O靠近,那么有用功不变,由于阻力臂(重物的力臂)减小,要重物G上升同样高度就需要拉力F上升高度h2增大,总共也就增大,所以机械效率应该减小,反之由A移至C,是向支点O远离,那么机械效率就该增大.
㈡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
(1)有用功为抄W 有 =Gh 1 ,总袭功W 总 =Fh 2 ,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100%=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因此要想提高该杠杆机械效率,需减小杠杆自重. (3)钩码的悬挂点在A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A=F?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C=F?OB,经对比发现,由OA到OC力臂变大,所以拉力F也变大,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因此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1) ×100%;(3)减小杠杆的自重;(4)变大. |
㈢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每个钩码的质量为m,O为支点.(1)他将2只钩码悬挂在B点,在A
(1)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时,将2只钩码悬挂在点,在A点竖直向上匀速动弹簧测力计,则有用功为W有=Gh2=2mgh2,总功W总=F1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
.
(2)钩码的悬挂点在B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
1?OA=G?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F
2?OA=G?OC;从图中可以看出,由OB到OC力臂变大,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变大,有用功不变,但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额外功减小,又因为总功等于额外功与有用功之和,因此此次弹簧测力计做的功将小于第一次做的功,并且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变大,即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3)因为第1与第2的有用功相等,并且第2的额外功小,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1的机械效率小于第2的机械效率;
将3只钩码悬挂在C点时,物体升高的高度不变,物重增加,由W
有=Gh
2可得,有用功变大,但杠杆提升的高度与第2相同,额外功与第2相同,又因为机械效率等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第3的机械效率大于第2的机械效率.
综上所述,第3的机械效率最大.
(4)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
故答案为:(1)匀速;
;(2)大于;小于;变大;(3)最大;(4)杠杆的自重.
㈣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时,将总重为G的钩码挂在杠杆A处,竖直向上匀速拉
(1)杠杆的机械效率:η=
=
;
(2)根据图示可知,将钩码移动到B点时,阻力回和阻答力臂都不变,动力臂减小,由F
1L
1=F
2L
2可知,动力将增大,即F′>F;
由于有用功和额外功均不变,则总功也不变,故机械效率不变,即η′=η.
故答案为:
;>;=.
㈤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所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
(1)有用功为W有=Gh1,总功W总=F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100%=
×100%.
(2)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
(3)将三个相同的钩码悬挂在A点匀速提高相同高度时,根据W=Gh可知:W
有用1<W
有用2,
∵杠杆的自身重力不变,
∴根据W
额=G
杆h可知额外功不变,
∵η=
=
;
∴η
2>η
1.
(4)钩码的悬挂点在A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A=F?OB;悬挂点移至C点时,由杠杠的平衡条件得G?OC=F?OB,经对比发现,由OA到OC时力臂变大,所以拉力F也变大,因钩码匀速提高相同高度时则杠杆提升的高度减小,所以根据W
额=Gh可知额外功减小,因此在有用功相同的条件下,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即η
A<η
C.
(5)由图可知杠杆的重心不在支点上,杠杆的重力对杠杆转动产生了影响,导致拉力F的大小比由杠杆平衡条件计算出来的数值偏大.
故答案为:(1)
×100%;(2)杠杆自身的重力;(3)>;(4)<;(5)杠杆自重的影响.
㈥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支点,
(1)在步骤②中应该匀速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以保证拉力大小恒定.
(2)有用功为回W有=Gh1,总功答W总=F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100%=
×100%.
(3)有用功是提升钩码所做的功,额外功主要是克服杠杆重力做的功,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主要是有用功和总功所占的比例;提升的钩码重一定,重物升高的距离一定,说明有用功一定,所以影响杠杆机械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杠杆自身的重力.
(4)杠杆提升钩码时,对钩码做有用功,克服杠杆重做额外功,并且W
有+W
额=W
总;
设杠杆重心升高的距离为h,则有:Gh
1+G
杠h=Fh
2,而G不变,h
1不变,G
杠不变,钩码从A点到C点,钩码还升高相同的高度,杠杆上旋的角度减小,杠杆升高的距离h变小,
所以Gh
1+G
杠h变小,所以Fh
2也变小;由η=
可知,杠杆的机械效率变大.
故答案为:(1)匀速竖直向上拉动;(2)
×100%;(3)杠杆的自重;(4)变大.
㈦ (6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①用轻绳悬挂杠杆一端的O点作为
(1)  ;(2)杠杆的自重;(3)变大.
㈧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保持O点位置不变,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为G的钩码缓慢
(1)有用功为W有=Gh1,总功W总=Fh2,则机械效率的表达式η= ×100%= ×100%,故A错误,B正确. (2)由内图示根据容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在水平位置拉升时:F×OB=G×OC,故C错误; (3)若弹簧测力计始终竖直向上拉,动力臂与阻力臂的比值不变,阻力不变,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测力计示数不变,故D错误. 故选B.
㈨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主要的实验步骤如下:
前面的两个空我觉得比较简单。我就重点说第三个空吧。 机械效率专是变大了。 理由是,悬挂点属从A点移到C点,杠杆做的有用功Gh1大小没有变化;但是克服杠杆的重力所做额外功变小了。原因是杠杆向上移动的距离小了。根据公式可知,用用功一定时,额外功越小,机械效率越高,所以答案是变大了。
㈩ 某实验小组利用图示装置研究杠杆的机械效率。保持O点位置不变,竖直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使重为G的钩码缓慢
B
与某小组利用装置探究杠杆的机械效率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仪器能量是什么
发布:2025-09-25 15:21:57
浏览:274
汽车排气阀门连
发布:2025-09-25 14:53:48
浏览:9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