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氯气的制取中尾气吸收
Cl2+H2O=HCl+HClO
HCl,HClO,都是酸,都可以被碱吸收。因此尾气处理用碱液就行,NAOH较之Ca(OH)2贵,所以用那个就看实验室的经济条件咯。
Cl2制取:MnO2+4HCl(浓)=MnCl2+Cl2+2H2O,因此会有CHl随气流逃逸,尾气处理也可以把HCl吸收掉。
2. 氯气的实验室制法有哪些实验装置
实验室制氯气的实验装置有铁架台,酒精灯,圆底烧瓶,分液漏斗。
用分液漏斗、圆底烧瓶等组装的固液加热型制气装置。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气体,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Cl2,以防Cl2污染空气。

实验室制氯气过程
将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靠近收集Cl2的集气瓶瓶口,若观察到试纸立即变蓝,则证明已收集满。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靠近盛氯气的瓶口,若观察到试纸先变红后褪色,则证明已收集满。根据氯气的颜色判断是否收集满:若观察到整个集气瓶中充满黄绿色的气体,则证明已收集满。
为了减少制得的Cl2中HCl的含量,加热时温度不宜过高,以减少HCl的挥发。制取时一定要注意反应条件是“浓盐酸”和“加热”,一旦浓盐酸变为稀盐酸,反应将不再发生。
尾气吸收时,不能用澄清石灰水吸收Cl2,因为澄清石灰水中Ca(OH)2浓度小,吸收不完全。工业上常采用石灰乳来吸收Cl2。
3. 下图是用于气体的制备.干燥.性质实验、尾气处理的常用装置.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怎样检查装
(1)装置A中先把a封闭,在分液漏斗中加入水,一段时间后,水不继续下降证明装置气密性完好;
故答案为:先将a接口封闭,然后向分液漏斗中注入水,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分液漏斗中水的液面不会连续下降,证明装置A的气密性好;
(2)①实验室制备氯气的反应是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加热反应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
△ | .
4. 实验室制氯气的尾气用氢氧化钠吸收,中间要不要连防倒吸装置呢,为什么
应该不需要,课本上应该没有用. 因为氯气 在水中的溶解(体积比约1:2),或者反应 不剧烈,具体是不内会瞬间容产生体积比超过1:20的现象,而产生负压, 氯气只有与NaOH接触才反应,接触面小. 负压就是倒吸的原因所在. 氯气可以和氢氧化钠做喷泉实验,是因为氯气反应了.体系内压力减小了.所以可以做. 但现象不剧烈.不同于 HCl, NH3, SP2 等溶于水 前两者都大于1:500. 但我认为若防一下也算不上多余.
5. 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实验室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1)A处是气体发生装
(1)铵盐受热分解产生氨气,过氧化钠在此装置中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所以制版取氨气的药品可权以用NH4HCO3或(NH4)2CO3,药品均为固体,选择的装置符合加热固体制气体,故答案为:NH4HCO3或(NH4)2CO3;cfgh; (2)氨气极易溶于水,实验会倒吸,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氨气有毒,需要尾气处理,要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故答案为:①在装置C与D之间增加一个防倒吸装置;②在D后增加一个尾气吸收装置; (3)①过氧化钠的作用是用来吸收铵盐分解产生的CO2和水蒸气并发生反应,生成氨的催化氧化所需要的O2,故答案为:①吸收CO2和水蒸气,并生成O2; ②氨气的催化氧化方程式为:4NH3+5O2 催化剂 | .
6. 实验室制取氯气时,需要防倒吸装置吗
不需要。 1、氯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将氯气通入水中,不会发生倒吸现象,这一点没有争议。但将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组合可以做喷泉实验,说明氯气在氢氧化钠溶液中能更多的被吸收,有人认为因此用氢氧化钠进行氯气尾气处理时,需要设计防倒吸装置。 2、实验证明,用氢氧化钠吸收氯气时,即使不安装防倒吸装置也不会发生倒吸,这主要取决于氯气与氢氧化钠的反应速率。实验中没有发生倒吸,说明氯气被吸收的速率并不快,由于氯气仍在生成中,使瓶内气压大于外界大气压。 从实验视频截图可以看到,并没有发生倒吸 
3、如果停止加热制气,要注意防止倒吸。
7. 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
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主要包括气体发生装置、干燥装置、收集装置以及尾气处理装置。
气体发生装置:通常使用试管等组装的固固加热型制气装置。这是因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主要方法是加热固体氯化铵与熟石灰的混合物。
干燥装置:由于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所以不能用酸性干燥剂干燥,如浓硫酸。同时,它也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因为氯化钙会吸收氨气。因此,常使用碱性干燥剂,如碱石灰、生石灰或硅胶。这些固体干燥剂一般可盛装在球形干燥管或U形管中。
收集装置:由于氨气极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通常使用瓶口向下的排空气法来收集。在收集时,一般在试管口塞一团干燥的棉花球,这样可以减少氨气与空气的对流速度,从而收集到更纯净的氨气。
尾气处理装置:在试管口可以放一团用水或稀硫酸浸润的棉花团,用于吸收多余的氨气,防止其逸出并污染大气。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氨气易溶于水,在进行尾气吸收时要防止倒吸。
总的来说,实验室制氨气的装置需要考虑到氨气的特性,包括其碱性、易溶性以及密度小于空气等性质。
8. 化学实验里怎么防止倒吸
倒吸:产物气体易溶于水(NH3)或者瓶中产生负压(抽滤过程或称减压过滤)就会倒吸。实验室一般在尾气气体吸收装置末端安装防倒吸装置。最简单的是一个小漏斗,和水槽配套使用,刚刚接触水槽液面。倒吸刚开始时水进入漏斗还没升上去就脱离水槽液面降回去。还有专门用缓冲气瓶的。
9. 如图是一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图.(1)指出这套装置中存在的错误______、______.(2)
(1)该反应需要加热条件下发生,且氯气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会倒吸,则图中错误版为缺少酒精灯权、尾气处理的导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或应利用倒扣的漏斗),故答案为:缺少酒精灯;尾气处理的导管不能深入液面以下; (2)氯气有毒,不能排放在空气中,则烧杯里装有氢氧化钠溶液,其作用是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发生的反应为Cl2+2NaOH=NaClO+NaCl+H2O, 故答案为:吸收尾气,防止污染环境;Cl2+2NaOH=NaClO+NaCl+H2O; (3)Cl2通入NaBr溶液中,生成单质溴,并向其中加入少量四氯化碳,溴易溶于四氯化碳,分层后上层为无色,下层为橙黄色,故答案为:无;橙黄.
与实验室安装尾气吸收装置相关的资料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