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高一物理(圆周运动)
圆周运动这张关键是会受力分析找到向心力。
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坐标轴选择切线方向和法线方向,切线方向的力产生了切向的加速度(与速度同向)是改变速度大小的,法线方向(与速度垂直的方向,既半径方向)的力产生了法线方向的加速度,是改变运动方向的。法线方向的合力就是向心力,法线方向的加速度就是向心加速度。
另外你去理解一下,当法线方向的合力不足提供所需向心力时,物体会远离圆心做离心运动,当法线方向的合力比所需向心力大时,物体做靠近圆心的运动。
高中物理中圆周运动就两大类,几个模型。
第一类:水平面上的圆周运动(往往是匀速圆周运动)
例如:车辆转弯,圆锥摆等。。。
第二类:竖直面内圆周运动(往往是变速圆周运动)
典型:绳杆模型
注意最高点的临界速度,绳模型根号gr,杆模型0
把这几个模型搞清楚,动力学原因搞清楚就没什么问题了。
❷ 汽车转弯时速度大小不变,加速度大小为多少
汽车转弯时可视作近似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的加速度与运动方向垂直,即向心加速度这样的加速度,只能改变速度的方向,不能改变速度的大小,向心加速度越大,速度方向改变得越快 ,向心加速度 a=V²/r =ω²·r(V为线速度,ω为角速度)
❸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中传动装置(皮带和共轴)的一些规律 总记不住,
皮带 线速度等 周期角速度比为半径比
共轴 角速度等 周期线速度比为半径比
❹ 绝对运动是动点相对于定系的运动。图中为什么是圆周运动
图中圆轮的转动中心不是圆心而是偏离圆心的一点,圆轮边缘的各点绕着转动中心转动,其半径都不相同,从而使得上面的T型杆在竖直方向上下往复运动,周期就是圆轮的转动周期。这是典型的利用圆周运动实现直线往复运动的传动装置。
❺ 如图所示为自行车链条的传动装置,A是踏脚板,B、C分别是大轮和小轮边缘上的一点,它们作圆周运动时的半
大轮与小来轮是同缘传动自,边缘点线速度相等,故:vB=vC;
由于rB=2rC,根据公式v=ωr,有:ωB:ωC=1:2;
大轮与脚踏板是同轴传动,角速度相等,故:ωA:ωB=1:1;
由于rA:rB=4:2=2:1,根据公式v=ωr,有:vA:vB=2:1;
综上,有:vA:vB:vC=2:1:1;ωA:ωB:ωC=1:1:2;
故答案为:2:1:1,1:1:2.
❻ 高中物理必修二 圆周运动的典型例题!!
【例1】如图6-75所示的皮带传动装置(传动皮带是绷紧的且运动中不打滑)中,主动轮O1的半径为r1,从动轮有大小两轮固定在同一个轴心O2上,半径分别为r2和r3,已知r3=2 r1,r2=1.5 r1,A、B、C分别是三个轮边缘上的点,则当整个传动装置正常工作时,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角速度之比为 ,周期之比为 。
思路点拨 根据线速度、角速度及周期的定义分析找出三点在相等时间内转过弧长的关系即可求出线速度之比,分析三点与圆心所连半径在相等时间内转过的角度可求角速度之比,进而求出周期之比。
分析解答
因同一个轮子(或固定在一起的两个轮子)上各点的角速度都相等,皮带传动(皮带不打滑)中与皮带接触的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都相等(因各点在相等的时间内运动的路程都相等),故本中B、C二点的角速度相等,A、B二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即:
ωB=ωC ①
vA=vB ②
因A、B二点分别在半径为r1和r3的轮缘上,r3=2 r1,由 及②式可得角速度:
ωA=2ωB。 ③
由①③二式可得A、B、C三点的角速度之比为:
ωA∶ωB∶ωC=2∶1∶1。 ④
因B、C分别在半径为r3和r2的轮缘上,r2=1.5 r1= r3,故由及①式可得线速度: 。 ⑤
由②⑤式可得A、B、C三点的线速度之比为:
vA∶vB∶vC=4∶4∶3。 ⑥
由 及④式可得A、B、C三点的周期之比为:
TA∶TB∶TC=1∶2∶2。 ⑦
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2∶1∶1;4∶4∶3;1∶2∶2。
❼ 什么是圆周
在物理学中,圆周运动是在圆上转圈,一个圆形路径或轨迹。当考虑一件物体的圆周运动时,物体的体积大小可以被忽略,并将其看成一质点(在空气动力学上除外)。
圆周运动的例子有:一个人造卫星跟随其轨迹转动、用绳子连接著一块石头并转圈挥动、一架赛车在赛道上转弯、一粒电子垂直地进入一个平均磁场、一个齿轮在机器中的转动(其表面和内部任一点)、皮带传动装置、火车的车轮及拐弯处轨道。
圆周运动以向心力提供运动物体所需的加速度。这向心力把运动物体拉向圆形轨迹的中心点。若果没有向心力,物体会跟随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地进行直线运动。即使物体速率不变,物体的速度方向也在不停地改变。即匀速圆周运动中,线速度改变(方向),而角速度不变。
❽ 关于匀速圆周运动中传动装置(皮带和共轴)的一些规律
皮带 线速度等 周期角速度比为半径比
共轴 角速度等 周期线速度比为半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