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机械采样装置设计规定

机械采样装置设计规定

发布时间:2022-04-24 08:03:39

机械采样机分为哪些类型

火车入场煤采样装置
门式全断面火车采样机版
桥式全断面火车采样机权

桥式汽车入场煤采样机
集成全断面桥式汽采
分体全断面桥式汽采
分体式点采桥式汽采

皮带采样机
皮带中部采样机
皮带头部采样机

Ⅱ 什么是合格机械采样设备配置率

采样频率是指录音设备在一秒钟内对声音信号的采样次数,采样频率越高声音的还回原就越真实越自然。答在当今的主流声卡上,采样频率一般共分为22.05KHz、44.1KHz、48KHz三个等级,22.05只能达到FM广播的声音品质,44.1KHz则是理论上的CD音质界限,48KHz则更加精确一些。对于高于48KHz的采样频率人耳已无法辨别出来了,所以在电脑上没有多少使用价值。

Ⅲ 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前言

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为了能有序、准确、有效并安全合法地获取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特制定《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收集技术规程》。

本技术规程详述了目前微体古生物化石中应用最广的3个门类:有孔虫化石、牙形刺化石及放射虫化石。在采集前需做好与采集相关的一系列准备工作,野外寻找与采集过程中也应遵循一定的原则与方法,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资源的收集还涉及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取标本等,本规程详细规定了收集过程中每一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细则。

本规程由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提出。

本规程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本规程起草人:罗辉。

本规程由国家岩矿化石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解释。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微体古生物化石标本的收集范围及所用术语,标本采集准备工作、仪器设备要求、野外记录本要求、野外记录的内容和标准格式、采集步骤、标本的野外处理、标本的包装材料和包装方法、标本运输方法,以及交换标本、接受赠送标本和索取标本的信息记录、要求和注意事项。

本规程适用于古生物学工作者及地质工作者野外采集微体古生物化石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规程,然而,鼓励根据本规程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9649.9—200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 第9部分:结晶学及矿物学

3 术语和定义

3.1 放射虫化石(Radiolaria)

放射虫是具有轴伪足的海生单细胞浮游动物,绝大多数具有透明玻璃质骨骼,个体大小从数十微米到数百微米(平均50~300μm)。保存为化石的放射虫骨骼成分,主要是非晶硅质(蛋白石)及少量的硫酸锶(天青石)。一般产于硅质、钙质、泥质岩石中或海洋的松软沉积物中。放射虫化石的时代分布从寒武纪至现代。

3.2 牙形刺(或牙形石)化石(Conodonts)

一种成分为磷酸钙质、亲缘关系不明的微体化石,个体大小一般小于1mm,具有锥状、耙齿状、片状、台状和片台状等多种形状,主要保存在灰岩、黑色泥页岩、砂岩和硅质岩等岩石中,是寒武纪至三叠纪海相地层划分、对比的重要化石。

3.3 有孔虫化石(Foraminifera)

有孔虫是微小的真核单细胞动物,其大小一般在1mm以下,最大可达110mm以上。由细胞外质分泌物形成或由分泌物胶结其他外来颗粒构筑成的壳是保存成体有孔虫的主要部分。按壳壁成分可分为假几丁质壳、胶结或砂质壳、硅质壳和钙质壳四大类型。绝大多数有孔虫具钙质壳。有孔虫化石主要保存在碎屑岩(砂岩、泥岩、页岩、黏土岩)、灰岩、硅藻土或海底的松软沉积物中。

4 放射虫化石标本收集步骤

4.1 准备工作

4.1.1 工具

在地表露头上寻找和采集放射虫化石时,根据岩性的不同,应当具备铁锹、十字镐及小手镐、地质锤、丁字镐、小铲子、毛刷等;在海洋上采集放射虫化石,需要专门的船舶、钻孔机械和取样器。

4.1.2 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质,应适当准备一些劳保用品,在陆地上,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准备护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晒霜等;在海洋上采样,需要准备另外的防护用品,如救生衣、防晕船的药等。

4.1.3 野外记录本

记录工作地点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工作情况、采样层位、样品详细情况等。

4.1.4 标签纸和标本袋

标签纸上应有统一的印刷格式,用于记录放射虫化石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人及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化石的野外编号。标本袋有两种,一种为小的纸袋,采集松散的放射虫样品;另一种较大,为布袋,可把装有松散样品的纸袋放进布袋内(注意二者不要混装,以免岩石样品把纸袋戳破)。

4.1.5 相关文件

在进行挖掘和采集化石之前,采集者必须了解化石产地的所有权、进入产地采集并带走化石的相关法规及合法性。如果想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准采集化石,预先应准备一些要求获准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释在该地点要采集的内容和原因,强调科研目的。

4.1.6 其他

大范围的进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虑挖掘机的参与,或者采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块的清除还可以用配有电动绞车的四轮驱动汽车或卡车等将其移开。

4.2 寻找与采集

4.2.1 确定并记录化石产地

无论从事何种类型的采集,新产地的调查和寻找都是放射虫采集野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如果要对某个区域进行评估,最好仔细考察本区内所有已发现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头,而不要仅停留在一个已发现了化石的地点进行采集。用罗盘或借助卫星定位仪器测出化石点的方位。

2)从不同距离和角度对化石的层位进行拍照,并对化石点再次定位。

4.2.2 放射虫样品的采集

4.2.2.1 概述

采样前必须对目的层的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及沉积特点(如有无再沉积和再改造现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采样方向一般垂直于地层走向,采样间距视工作目的而定,数厘米到数米不等。放射虫化石样品的采集主要分在松软沉积物中和在坚硬的岩石中两种类型。

4.2.2.2 在松软沉积物中收集

1)在海洋沉积物中,可通过各种各样的沉积物钻孔和岩心取心器在海洋沉积物中采取放射虫化石样品:重力盒式(箱式)岩心取心器是最简单的设计,可以一次在任何深度回收几米长的沉积物;活塞岩心取心器具有恢复一定厚度海洋沉积物的沉积序列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以上的设计都会扰动对现代放射虫组合的生物地理分析研究具有特别意义的最顶层沉积物。箱式岩心取心器设计避免了这一缺点。复式岩心取心器(几根短的钻孔管安装在一个刚性的格架上)可以采集到比箱式岩心取心器更多的生物碎屑和底栖生物样品,更好地保留沉积物/海洋界面的沉积特征。

2)在陆上地层中,可在地层剖面中的松软泥质沉积物和风化砂质及其他沉积物中采集放射虫样品,在采集时,要注意清除掉表层受到污染和混杂的沉积物,用铁锤尖、小铲子或刷子小心地收集原生新鲜的放射虫样品,把它们放进准备好的采样小纸袋中(每一个样品一般采集50~100g左右),在小纸袋上标上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

4.2.2.3 在坚硬的岩石中收集

有时候,放射虫化石在薄层中保存比较好或成“窝”状富集,在一小块岩石中往往可采集到比大块岩石中更好的化石,因此最好对一个剖面的所有层位进行系统采集。

1)直接采样,如果没有可能用化学的方法进行初步的挑选而进行直接采样的话,应选择暗色或深色富含泥质的岩石,最好不要选玻璃状的燧石(即使富含放射虫化石的残体),这一标准同样适合灰岩和粉砂岩。硅质灰岩(具有分散的二氧化硅碎片)或含有分散的碳酸盐碎片的燧石比较少见,但它们常常含有保存最好的放射虫化石样品。放射虫化石有时可以在自然风化的灰岩或硅质灰岩的表面用8倍或10倍放大镜直接看到。

2)野外用腐蚀法对样品进行初选,如果在野外用腐蚀法对样品进行初选,可以提高采样的成功率约5倍,但这种方法也有耗时和危险的缺点。这种技术大多数用于岩石组的详细研究,根据不同的岩性,采用不同的技术:

a)钙质岩石:①用20%稀释的盐酸腐蚀样品的表面2~10min,使具有硅质或黄铁矿质的放射虫骨粒在岩石表面显现出来,这样我们便可以估计动物群的丰度和保存状态,但需彻底清洗样品;②用浓的氢氟酸腐蚀岩石的另一面2~7min,为了看到组合腐蚀的作用,表面的一部分同时加用盐酸进行腐蚀,可使钙化的放射虫转变成氟石凸现在岩石表面,但需彻底清洗样品。

b)硅质岩石(燧石,硅质页岩和硅质灰岩):腐蚀的程序与上相同,不过用50%的氢氟酸代替盐酸,仔细操作,彻底清洗;放射虫应该出现在浮雕面上;对中空的放射虫壳(没有次生成二氧化硅)可以产生最好的效果;要详细测试结核状的样品(从核心到表面),因为保存最好的骨粒可以在结核的任何部分(结核的核心由于结晶度太高,骨粒的保存通常不会太好)。

c)页岩和泥岩:通过腐蚀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可以不用对岩石样品进行前期的挑选。

3)与大化石采样不同,每一个放射虫样品的需要量不是很多,而且不需要整块的岩石样品,一般用地质锤采样即可,每块样品的采样量根据采样目的和放射虫化石的丰富程度可以不同,一般在100g左右。

4.2.3 包装

1)松散放射虫样品的包装,陆上采集的松散放射虫化石样品放在样品小纸袋中,放进标签,封紧袋口,不让袋内的样品逸出和其他的样品混入;把装有样品的标本小纸袋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2)放射虫岩石样品的包装,在岩石样品上用记号笔标上样品编号,放上标签,然后用柔韧性较好的棉纸包好,并在棉纸上标上样品编号、层位,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4.2.4 野外记录的内容

野外采集并包装好的化石,应做好编录并附上标签,同时,在野外记录本上详细记录采样的有关信息:

——准确的发现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点、火车站、区域、省份及其与河流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地物、地貌等。

——标明采集日期。

——写出采集人的姓名。

——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

——露头或人工点的号码,同一岩层中的全部标本必须用同一号码标出,如+++号露头,++号标本;采自同一岩层的标本不必每块都单独进行特殊的编号,但如标本是在同一露头上或剖面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岩层中采集的,就应当用特殊的号码标明岩层的上、下关系;标本数量较少时可直接在标签上注明,很多时候应另备纸张写出含化石的标本是在什么条件下(山谷、采石场、泥塘、探槽、铁路路堑)采集的,并标明岩层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产有标本的岩石名称和位于该岩石上下岩层的名称(如在砂岩中的页岩夹层);从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层上采集的数块标本应当按顺序进行编号,并指明标本之间的距离(++露头,第++号岩层),有时候,为了清楚地表明各个样品及样品之间的上下关系,可画一个信手剖面示意图,在图上标上剖面方向、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简单的地质背景(褶皱、断层、岩性等)、样品编号等。

——化石的野外编号。

4.2.5 运送或邮寄标本

为确保安全,运送标本时,应将标本放置在不易弯曲变形、牢固的木质或铁质箱子里,空隙处可以塞上刨花、纸或稻草、干草等,以免样品袋在震动时破损。

4.3 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

主要是正模标本。标本的交换、捐赠和索取应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签署一个“转交项目”合同,将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的合法所有权转给收藏单位(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标本进行登记并建立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的目录,其中包括标本来源的个人(或单位)资料和标本数据。人工记录这些信息或把它们输入数据库中。

——向捐赠者发一份正式的感谢信。

——对标本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实施。

——将标本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或输入数据库,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这些信息包括采集人/捐赠人、标本学名、地层细节、产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采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是在某文献中已描述的标本,还应记录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页码、图版等。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该登记号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标本以外,下列情况的标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馆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标本;②来自与馆藏已有但层位不清的标本是同一产地且有着准确层位的标本;③馆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别好的标本;④新采集标本;⑤特殊保存的标本;⑥曾在出版物中发表的标本;⑦在即将发表的文章或专著中被描述的标本。

5 牙形刺化石标本收集步骤

5.1 准备工作

5.1.1 工具

在地表露头上寻找和采集牙形刺化石时,应当具备大锤、地质锤、丁字镐等工具。

5.1.2 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质,应适当准备一些劳保用品,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准备护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晒霜等。

5.1.3 野外记录本

记录工作剖面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工作情况、采样层位、样品详细情况等。

5.1.4 标签纸和标本袋

标签纸上应有统一的印刷格式,用于记录牙形刺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人,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化石的野外编号。标本袋最好用布袋,用于装岩石样品。

5.1.5 相关文件

在进行挖掘和采集化石之前,采集者必须了解化石产地的所有权,进入产地采集并收集化石的相关法规及合法性资料。如果想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准采集化石,预先须准备一些要求获准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释在该地点要采集的内容和原因,强调科研目的。

5.1.6 其他

大范围地进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虑挖掘机的参与,或者采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块的清除还可以用配有电动绞车的四轮驱动汽车或卡车等将其移开。

5.2 寻找与采集

5.2.1 确定并记录化石产地

1)对新产地进行调查和研究,进行区域评估,仔细考察本区内所有已发现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头,而不要仅停留在一个已发现了化石的地点进行采集。

2)用罗盘或借助卫星定位仪器测出化石点的方位,从不同距离和角度对化石的层位进行拍照或摄像。

5.2.2 牙形刺化石样品的采集

5.2.2.1 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采样前必须对目的层的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及沉积特点(如有无再沉积和再改造现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5.2.2.2 剖面的选择

最好选择出露好、厚度小、顶底界线清楚的标准剖面。

5.2.2.3 岩相的选择

首先选择牙形刺富集的岩相,牙形刺在灰岩中分布最多(特别是含深水相化石的灰岩),其次是页岩,再次是砂岩。在出露最好的剖面上系统取样,建立化石动物群的层序。必要时增加辅助剖面,以便增加和补充在标准剖面上缺少的牙形刺层位。

5.2.2.4 采样间距的选择

采样间距根据工作目的和岩性特点,特别是地层的厚度而定。通常,相当于一个统的地层,取100~200个样为宜。地层薄,间距小,混合挖槽取样,样品的间距为2~3cm。在地层厚的地方,特别是连续的灰岩地层,间距可放大为1~5m,甚至可大于10m。由于工作条件和工作目的不同,采样的要求也不同。为建立某一地区的地层层序或系统的古生物学研究,则要系统地全面取样,若仅为解决某一层段的时代,则有选择地取几个样就可以了,若为解决某一“哑”地层的时代,则要取大样。

5.2.2.5 采样方向

一般垂直于地层走向。

5.2.2.6 样品的质量

一般2000g左右,如牙形刺丰富,则100~200g就够了。

5.2.2.7 选择性再采样

在标准剖面或辅助剖面的样品处理之后,对牙形刺化石在剖面上的产出情况就有了大致了解。通常对牙形刺的富集带要重新取样,以便研究整个动物群,确定各属种的比率和种间的变率。

5.2.2.8 重新取样

每个样品同样为2000g。在富集带的间距为15cm或更短些。在动物群序列基本清楚以后,仍然存在一些地层和门类问题,有时要重点检查化石很少的层段,需要采集大量的样品,有时需要从单一层位中采集和处理几千克、几十千克甚至200kg的样品。

5.2.2.9 井样

处理牙形刺化石所粉碎的样品比钻井岩屑细得多,因此需在井位上做专门采集。在某一地层单位上采的钻井样品要比同样地表露头的采样多两倍。在井上取样,实际限度为4000g(实际上岩心库中岩屑样品每1m只保留1000g左右),处理之前,所有细粒物质都要冲洗掉。实际处理时,每个样品可先处理250g。

5.2.3 包装

在岩石样品上用记号笔写上样品的野外编号,放上标签纸(标有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内容),然后用柔韧性较好的棉纸包好,并在棉纸上标上样品编号、层位,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5.2.4 野外记录的内容

野外采集并包装好的化石,在野外记录本上要详细地记录采样的有关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准确的发现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点、火车站、区域、省份及其与河流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地物、地貌等信息;采集日期;采集人的姓名;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露头或人工点的号码,以及化石的野外编号。同一岩层中的全部标本必须用同一号码标出:如+++号露头,++号标本。采自同一岩层的标本不必每块都单独进行特殊的编号,但如标本是在同一露头或剖面上两个或以上的岩层中采集的,就应当用特殊的号码标明岩层的上、下关系。标本数量较少时可直接在标签上注明;很多时候应另备纸张写出含化石的标本是在什么条件下(山谷、采石场、泥塘、探槽、铁路路堑)采集的,并标明岩层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产有标本的岩石名称和位于该岩石上下岩层的名称(如在砂岩中的页岩夹层)。从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层上采集的数块标本应当按顺序进行编号,并指明标本之间的距离(++露头,第++号岩层)。有时候,为了清楚地表明各个样品及样品之间的上下关系,可画一个信手剖面示意图,在图上标上剖面方向、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简单的地质背景(褶皱构造、断层、岩性等)、样品编号等。

5.2.5 运送或邮寄标本

为确保安全,运送标本时,应将标本放置在不易弯曲变形、牢固的木质或铁质箱子里,空隙处可以塞上刨花、纸,或稻草、干草等。

5.3 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

主要是正模标本。标本的交换、捐赠和索取应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签署一个“转交项目”合同,将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的合法所有权转给收藏单位(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标本进行登记并建立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的目录,其中包括标本来源的个人(或单位)资料和标本数据。人工记录这些信息并把这些信息输入数据库中。

——向捐赠者发一份正式的感谢信。

——对标本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实施。

——将标本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或输入数据库,这些信息包括采集人/捐赠人、标本学名、地层细节、产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采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在某文献中已描述的标本,还应记录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页码、图版等。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该登记号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标本外,下列情况的标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馆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标本;②来自与馆藏已有但层位不清的标本是同一产地且有着准确层位的标本;③馆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别好的标本;④新采集标本;⑤特殊保存的标本;⑥曾在出版物中描述过的标本;⑦在即将发表的文章或专著中被描述的标本。

6 有孔虫化石标本收集步骤

6.1 准备工作

6.1.1 工具

在陆地上寻找和采集有孔虫化石时,根据岩性的不同,应当具备铁锹、十字镐及小手镐、地质锤、丁字镐、小铲子、毛刷等,在海洋上采集有孔虫化石,需要专门的船舶、钻孔机械和取样器。

6.1.2 防护用品

根据工作环境和性质,应适当准备一些劳保用品,根据具体情况,需要准备护眼罩、手套、安全帽、防晒霜等;在海洋上采样,需要准备另外的防护用品,如救生衣、防晕船的药等。

6.1.3 野外记录本

记录工作剖面的地名、日期、地形地貌、地质背景、工作情况、采样层位、样品详细情况等。

6.1.4 标签纸和标本袋

标签纸上应有统一的印刷格式,用于记录有孔虫化石采集的时间、地点、采集人、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化石的野外编号。标本袋有两种,一种为纸袋,采集松散的有孔虫样品;另一种较大,为布袋,可把装有松散样品的纸袋或岩石样品放在标本布袋内(注意二者不要混装,以免岩石样品把纸袋戳破)。

6.1.5 相关文件

在进行挖掘和采集化石之前,采集者必须了解化石产地的所有权、进入产地采集并收集化石的相关法规及合法性资料、经验性意见。如果想从土地所有者那里获准采集化石,须预先准备一些要求获准的信件,向土地所有者解释在该地点要采集的内容和原因,强调科研目的。

6.1.6 其他

大范围地进行挖掘工作,要求清除大量的上覆物,可考虑挖掘机的参与,或者采取爆破等手段。上覆岩块的清除还可以用配有电动绞车的四轮驱动汽车或卡车等将其移开。

6.2 寻找与采集

6.2.1 确定并记录化石产地

无论从事何种类型有孔虫化石的采集,新产地的调查和寻找都是有孔虫野外工作中十分重要的内容。

1)如果要对某个区域进行评估,最好仔细考察本区内所有已发现的岩性中最有希望的露头,而不要仅停留在一个已发现了化石的地点进行采集。用罗盘或借助卫星定位仪器测出化石点的方位。

2)从不同距离和角度对化石的层位进行拍照或摄像,对化石点再次定位。

6.2.2 有孔虫样品的采集

采样前必须对目的层的地层层序、地质构造及沉积特点(如有无再沉积和再改造现象)有一个详细的了解。采样方向一般垂直于地层走向,间距根据工作的目的和岩性特点而定,从几厘米到数米甚至数十米不等,最好对一个剖面的所有层位进行系统采集。有孔虫化石样品的采集主要分在松软沉积物中和在坚硬的岩石中两种类型。

6.2.2.1 在松软沉积物中收集

1)在海洋沉积物中,可通过各种各样沉积物钻孔和岩心取心器在海洋沉积物中采取有孔虫化石样品:重力岩心取心器是最简单的设计,可以一次在任何深度回收几米长的沉积物;活塞岩心取心器具有恢复一定厚度海洋沉积物的沉积序列的优点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但是,以上的设计都会扰动对于研究现代有孔虫组合生物地理具有重要意义的最顶层沉积物,箱式岩心取心器设计避免了这一缺点。复式岩心取心器(几根短的钻孔管安装在一个刚性的格架上)可以采集到比箱式岩心取心器更多的生物碎屑和底栖生物样品,更好地保留沉积物/海洋界面的沉积特征。

2)在陆上地层中,可在地层剖面中的松软泥砂质沉积物和其他沉积物中采集有孔虫样品,在采集时,要注意清除掉表层受到污染和混杂的沉积物,用铁锤、小铲子或刷子小心地收集原生新鲜的有孔虫岩石样品和沉积物样品,把它们放进准备好的采样纸袋中(每一个样品一般采集500g左右),在纸袋上标上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采样间距根据工作目的而定。

6.2.2.2 在坚硬的岩石中收集

用于磨片的样品要大些,大小一般为10cm×10cm×6cm,但有时候,为了特定的目的(如研究有孔虫的群落生态或埋葬学),样品可采大一点;而用于个体有孔虫研究的样品则可小些。

6.2.3 包装

6.2.3.1松散有孔虫样品的包装

陆上采集的松散有孔虫化石样品可放在样品纸袋中,放进标签,封紧袋口,不让袋内的样品逸出和防止其他的样品混入;把装有样品的标本小纸袋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6.2.3.2 有孔虫岩石样品的包装

在岩石样品上用记号笔标上样品编号,放上标签纸(标有样品的野外编号、层位,采样日期和地点、采样人等内容),然后用柔韧性较好的棉纸包好,并在棉纸上标上样品编号、层位,紧密地放在布袋里,扎紧布袋袋口,在布袋上标上采样编号、层位,并记在记录本上。

6.2.4 野外记录的内容

野外采集并包装好的化石,在野外记录本上要详细地记录采样的有关信息:

——准确的发现地,最好指出最近的居民点、火车站、区域、省份及其与河流的关系以及有关的地物地貌等。

——标明采集日期。

——写出采集人的姓名。

——化石产出的时代、层位、露头或人工点的号码。同一岩层中的全部标本必须用同一号码标出,如+++号露头,++号标本。采自同一岩层的标本不必每块都单独进行特殊的编号,但如标本是在同一露头上或剖面上的两个或以上的岩层中采集的,就应当用特殊的号码标明岩层的上、下关系。标本数量较少时可直接在标签上注明;很多时候应另备纸张写出含化石的标本是在什么条件下(山谷、采石场、泥塘、探槽、铁路路堑)采集的,并标明岩层的垂直方向、距地表的深度及产有标本的岩石名称和位于该岩石上下岩层的名称(如在砂岩中的页岩夹层)。从同一剖面的不同岩层上采集的数块标本应当按顺序进行编号,并指明标本之间的距离(++露头,第++号岩层)。有时候,为了清楚地表明各个样品及样品之间的上下关系,可画一个信手剖面示意图,在图上标上剖面方向、明显的地形地物标志、简单的地质背景(褶皱构造、断层、岩性等)、样品编号等。

——化石的野外编号。

6.2.5 运送或邮寄标本

为确保安全,运送标本时,应将标本放置在不易弯曲变形、牢固的木质或铁质箱子里,空隙处可以塞上刨花、纸,或稻草、干草等,以免样品袋在震动时破损。

6.3 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

主要是正模标本。标本的交换、捐赠和索取应符合相关的法律和政策:

——签署一个“转交项目”合同,将交换标本、捐赠标本和索取标本的合法所有权转给收藏单位(博物馆或研究机构)。

——标本进行登记并建立交换、捐赠和索取标本的目录,其中包括标本来源的个人(或单位)资料和标本数据。人工记录这些信息或输入数据库中。

——向捐赠者发一份正式的感谢信。

——对标本进行检查,确定是否要求特殊保存,如必要便立即实施。

——将标本的详细信息进行记录或输入数据库,这些信息包括采集人/捐赠人、标本学名、地层细节、产地信息、岩性、保存形式以及所采用的特殊保存措施,如果标本在某文献中已被描述,还应记录作者姓名、文章题目、书刊名称、出版年份、页码、图版等。每个标本都应编有登记号,该登记号在数据库中是唯一的。

——除了模式标本以外,下列情况的标本也在收集之列:①馆藏中未曾描述,或只是粗略描述的标本;②来自与馆藏已有但层位不清的标本是同一产地且有着准确层位的标本;③馆藏中已有的,但保存特别好的标本;④新采集标本;⑤特殊保存的标本;⑥曾在出版物中被描述过的标本;⑦在即将发表的文章或专著中被描述的标本。

Ⅳ 化工行业有哪些标准

系统工艺上的标准
《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033-2008
《炼油装置工艺设计规范》SH/T3121-2000
《炼油装置工艺管道流程设计规范》SH/T3122-2000
《石油化工仪表及管道伴热和隔热设计规范》SH3126-2001
《炼油厂流程图图例》SH/T3101-2000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设备布置设计通则》SH3011-2000
《石油化工企业总体布置设计规范》SH/T3032-2002
《空冷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JB/T4740-1997
《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气型式与基本参数》JB/T4714-1992
《U型管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JB/T4717-1992
《石油化工合理利用能源设计导则》SH/T3003-2000
《石油化工企业燃料气系统和可燃性气体排放系统设计规范》SH3009-2001
《石油化工设备和管道隔热技术规范》SH3010-2000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规范》GB50126-2008
《石油化工塔器设计规范》SH/T3098-2011
《石油化工喷射式混合器设计规范》SH/T3120-2000
《石油化工企业工艺装置管径选择导则》SH/T3035-2007
《石油化工管道伴管和夹套管设计规范》SH/T3040-2002
《石油化工企业环境保护设计规范》SH3024-1995
《石油化工企业职业安全卫生设计规范》SH3047-1993
《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GB50493-2009
《设备热效率计算通则》GB/T2588-2000
《石油化工设计能耗计算标准》GB/T50441-2007
《炼油厂设计热力工质消耗量计算方法》SH/T3117-2000
《石油化工有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11
《石油化工紧急停车及安全联锁系统设计导则》SHB-Z06-1999

以上的只是化工设计上常用的标准,还有很多标准规定,比如TSG_D0001-2009管规、其他的施工规范,质量验收等等,建议在网络文库里搜索“化工标准”,但有可能不是最新版。我以上列出的都是目前最新版本。

Ⅳ 机械螺杆采样器技术要求有哪些

① 挤出机螺杆要用受热变形小、耐磨、抗腐蚀的合金钢制造。常用材料是38CrMoAlA合金版钢或40Cr钢,维修权配件也可用45钢制造。
② 螺杆用料毛坯应采用锻造法成型毛坯。
③ 螺杆经机械加工后,外圆精度应达到8级(GB180-79)精度质量要求。
④ 螺杆上和传动轴连接部位的工作轴面与螺杆的螺纹外圆同轴度误差应不大于0.0lmm。
⑤ 螺杆的螺纹部分工作面粗糙度Ra值:螺纹两侧面应不大于1.6um,螺纹底和外圆应不大于0.8um。 华鸿解答
⑥ 如果采用低碳合金钢材料制造螺杆,为了提高螺纹工作面的硬度和抗腐蚀、耐磨性,螺纹表面要进行氮化处理,氮化层深0.3〜0.6mm,表面硬度为700〜840HV。脆性不大于2级。
⑦ 螺杆内孔连接处要作0.3MPa水压试验,持续5min不许有渗漏水现象.望采纳

Ⅵ 全自动取样机取煤样时对煤炭颗粒度的要求怎样

我接触过发电厂复的火制车煤自动取样和输煤皮带取样,一般对外来煤的颗粒度要求小于等于300mm,厂内有破碎机,到了皮带取样机之前已经破碎成小于等于30mm。取样机本身都有破碎装置和筛分装置,能把取来的煤样破碎成6mm以下。火车煤取样机还有钻头,能保证遇到大块煤时取得煤样。所以说火车的自动取样对煤炭颗粒度没有什么要求,皮带上的自动取样机则有要求,就是30mm及以下。
火车煤自动取样一般在自动状态下随机取一车皮煤样的三点甚至还多一些,对于块煤和末煤都是这种取法。所以相对比较有代表性,但不是绝对的,任何取样都不能100%准确。
皮带上的自动取样机可以设定每间隔一段时间取一次样品,都是在皮带运转的情况下取样的。

Ⅶ 如何确认机械采样装置采制样的代表性

只有按GB_T19494.3-2004煤炭机械化采样第3部分 精密度测定和偏倚试验,做精密度及偏倚实验版,当然做之前,你的权机器设计必须满足最低的国标要求,比如采样头开口尺寸,最小子样量等等。希望可以帮到你。

Ⅷ 采样机的设备分类

车厢(汽车、火车)取样装置
用途:汽(火)车入厂煤采样机是针对运煤汽车、火车采样而设计的机械化采样设备。该设备集采样、破碎、缩分、集样于一体、结构合理、运行可靠、操作方便。采样制样工艺过程符合GB19494(对于煤炭)国家标准。适用于电厂、煤矿、煤码头等进行煤质检验采样的场合。
工作原理:汽车入厂煤采样机主要由采样头(螺旋钻取式采样机)、给料机、破碎机、缩分集样器、余煤处理系统组成。首先由钻取式螺旋采样机提取煤样,通过密闭式给料送入破碎机,破碎后进入缩分集样器,通过缩分的煤样进入集样器,多余的煤样由余煤处理系统返排回汽车或直接排回煤场。
管道采样机
一般安装在管道侧壁用于从管道中采取一定量的流动的物料作为样品。有螺旋式、活塞式、插管式等等。常用语小颗粒物料或者粉料、浆液的取样。
皮带取样装置
适用性:由中部(头部)采样机、给料皮带机、破碎机、缩分器、样品收集器、弃料返回系统、控制系统组成。皮带中部、头部自动采样机完全满足国标要求。对所采煤样的水分、粒度无特殊要求;采样间隔(时间、质量)可由定时控制器或程序设定。为安全起见,皮带中部采样机一般用于物料堆比重1.6t/m3以下的散装物料。
工作原理:采样装置按设定的时间从皮带上做全断面刮扫,采取的子样通过溜槽进入初级送料皮带机,同时把样品均匀送入破碎机破碎到一定的粒度(一般6~13mm),再通过次级皮带及缩分器分成留样和弃料,留样被自动收集在储料罐中,弃料被斗式提升机返回到皮带。

Ⅸ 水样采集的基本原则是什么在线等,速度求解~~

水样的采集与制备

水样比较均匀,在不同深度分别取样即可,粘稠或含有固体的悬浮液或非均匀液体,应充分搅匀,以保证所取样品具有代表性。

采集水管中或有泵水井中的水样时,取样前需将水龙头或泵打开,先放10~15min的水再取。采取池、江、河中的水样,因视其宽度和深度采用不同的方法采集,对于宽度窄、水浅的水域,可用单点布设法,采表层水分析即可。对宽度大,水深的水域,可用断面布设法,采表层水、中层水和底层水供分析用。但对静止的水域,应采不同深度的水样进行分析。采样的方法是将干净的空瓶盖上塞子,塞子上系一根绳,瓶底系一铁砣或石头,沉入离水面一定深处,然后拉绳拔塞让水灌满瓶后取出。

Ⅹ 凡满足哪些条件的人工或机械采样器都可应用于采样

石油石化可以用防爆的型号福禄克568EX。制造业,数据中心,电力行业等等。基本有测温需求的行业都可以使用。

阅读全文

与机械采样装置设计规定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断桥铝窗户五金件什么牌子好 浏览:822
gps工具箱导入电脑版 浏览:422
中国有哪些机械技术是借鉴日本 浏览:436
家用天然气阀门在哪里 浏览:94
仪器能量是什么 浏览:274
暖气总管阀门多少钱 浏览:969
机械表双向上铉如何分辨 浏览:604
机械止口的作用是什么意思 浏览:393
汽车排气阀门连 浏览:977
蒸馏装置中石棉网作用 浏览:994
管道长度包含管件和阀门长度吗 浏览:352
不锈钢铸造厂怎么样 浏览:449
如图所示两个人利用机械装置 浏览:705
花式喷水池装置控制程序设计 浏览:394
朗逸仪表盘怎么不够亮 浏览:143
太阳能上水阀门漏水怎么修 浏览:61
天然气阀门正确开关法 浏览:756
中心传动刮泥机传动装置 浏览:913
温江的有哪些设备厂 浏览:17
广东兴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浏览: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