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实验装置反力架底梁

实验装置反力架底梁

发布时间:2022-04-21 01:29:45

Ⅰ 什么是静力荷载

静力荷载一般指静力载荷试验,静力载荷试验(plate load test,缩写PLT)是工程地质上的一种现场试验,指通过一定垂直压力测定土在天然产状条件下的变形模量、

土的变形随时间的延续性及在载荷板接近于实际基础条件下估计地基承载力等。静力载荷试验应在建筑物基础砌置深度的承压层中进行。

当需要测定黄土的湿陷性时,可在试验中进行人工注水。由于取样方法的改进以及其他先进现场试验方法的出现,现场静力载荷试验已渐逊色,但仍可与其他方法校核使用。

(1)实验装置反力架底梁扩展阅读

复合地基承载力的分析和确定被认为是复合地基设计最困难的问题之一,最直接的确定方法是通过对实际的桩进行静载荷现场试验来测定,因而它不仅可以反映场地土质变化对桩承载力的影响,而且也能反映试桩本身状况( 如实际桩径、桩长、垂直度和入持力层的深度等) 对承载力的影响,

所以比较真实可靠。水泥土桩复合地基一般是处理软土、粉土和含水量较高且地基承载力较低的粘性土等地基,对于不同的桩间土及不同水泥掺入比的桩,其桩土荷载分担比不同,桩间土承载力的发挥存在较大差异。

Ⅱ 常用的实验室内岩石蠕变试验方法有哪些

涉及简易岩石蠕变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有效克服试验装置系统复杂,造价昂贵,试验过程繁琐,试验费用高,有效的解决岩石的单轴和三轴试验,获得应力-应变曲线的问题,其结构是,试验平台反力架是由底座及底座上的反压力支柱构成,反压力支柱上部装有顶梁,顶梁的下部有试件轴压施动系统,试件轴压施动系统经输油管同外部的液压控制系统相连,试件轴压施动系统下部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同外部的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相连,在反压力支柱内侧为试件围压施动系统三轴压力室,

Ⅲ 混凝土梁粘钢加固的钢板厚度是多少

德国开发出一种采用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方法,即采用双组分环氧 树脂粘接剂将钢板或其它钢质件粘贴在混凝土构件表面, 构成一个混凝土—粘接剂—钢三相复合物系统 * 经 粘贴钢板后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可由钢板部分替代钢筋的作用 * 因此,当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不足或因 变形、裂缝影响结构正常使用时,可采用粘接剂将钢板粘贴到钢筋混凝土构件外部适当的位置,来满足其承 〔#〕 〔! 载力或正常使用的要求 * 我国自 !" 世纪 S" 年代,已开始研究和开发该项技术,并在工程中加以应用 ) 1〕* 为探讨荷载作用下粘贴钢板钢筋混凝土梁的受力特性、承载能力、破坏形式及有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结 构胶种类、锚固措施和钢板厚度对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影响的试验 * 收稿日期:!""#$"%$"& 方数据 ( , 浙江台州人, 作者简介:柯敏勇 #’(" ) )男, 万 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工结构的应力分析、安全监测与评估 * $% 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 $&&! 年 !$ 月 ! 试验用材料及试件 !"! 试验用材料 〔"〕 〔#〕 (!)钢筋混凝土梁 按照《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和 《混凝土结构试验方法标准》 , 共制作了 $% 根钢筋混凝土梁, 梁长! %"& ’’,截面尺寸为 !$& ’’ ( $&& ’’,混凝土标号为 )*&,其每方用料量及有关指标 见表 ! + 梁的配筋见图 ! + 成型养护到 $% , 后,达到设计强度要求 + 表! 混凝土每方用料及有关指标 -./+ ! 0123456 718 9:/29 ’1518 9;<98151 ;= ’.5182.>6 .<, 2<,1? ;= 541 9;<98151 每方混凝土用料( A3 ’ B *) @ · 指 标 水泥标号 水 泥 水 细骨料 粗骨料 平均抗压强度 @ CD. 坍落度 @ 9’ "$" E F!" !GG "*G ! $"H FHI% *J" 图! 钢筋混凝土梁配筋图 K23+ ! LA1594 ;= 812<=;891’1<5 =;8 . 9;<8151 /1.’ 粘 ($) 接 剂 采用 * 种结构胶作为粘接剂: (!) P Q " ) MNO 型、 ( ( 型和 P Q # )型结构胶,其物理力学性 〔 + 能指标见文献 H〕结构胶均以环氧树脂为主, 并配以不同的添加剂,使之具有不同的粘结特性 + 结构胶与混 凝土的粘贴强度均在 F CD. 以上 + 室内试验中钢板与混凝土粘结的破坏面均在混凝土侧 + 结构胶的高抗剪强 度可防止沿粘贴面发生剪切破坏 + (*)钢 板 粘贴用钢板的型式有 * 种: 无锚固、螺栓锚固和 R 型锚固 (见图 $)采用 S* 钢 + 钢板的尺寸 + 为 (长 ( 宽) ! #&& ’’ ( !$& ’’,厚度分别为 $、 和 # ’’+ 抗剪加固梁侧面钢板的厚度为 * ’’+ 钢板屈服强度 * 为 $"& CD.,极限抗拉强度为 $%& CD.,弹性模量为 !IG ( !&" CD. + 图$ 加固用钢板 K23+ $ L581<3541<2<3 6511> 7>.516 !"# 试件的制作 将钢筋混凝土梁和标准抗压试件在同等条件下养护至试验所需的龄期 + 粘贴加固钢板前,先对混凝土梁 的基层及钢板表面进行打磨和干燥处理,并清洗钢板和混凝土的表面 + 在粘贴处涂抹结构胶 ! J * ’’ 厚,需 保证粘贴密实,均匀加压至结构胶完全固化后 * J " ,,方可进行结构静载试验 + 万 方数据 第>期 柯敏勇,等: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K ! 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案 !"# 试验装置及测点布置 简支钢筋混凝土梁净跨为! "#$ %%, (对未经加固的钢 其静载试验装置和变形测点布置见图 & ’ 由 ($ )* 和 (对加固后的钢筋混凝土梁) 筋混凝土梁) =$$ )* 的油压千 斤顶通过分配梁实现两点对称同步加载 ’ 由百分表测读构件 由 变形; @A&(#=B 数据采集系统采集处理钢板和钢筋混凝土 梁的应变;采用 =$ 倍读数显微镜测读梁的裂缝宽度;用钢卷 尺测量裂缝长度及其间距 ’ !"! 试验方案 每组次试验 = 根梁,先测定 ? 根未粘贴钢板的钢筋混凝 土梁的承载力,然后分别进行 > 组对比试验: (!)结构胶的种类对加固效果影响, ( 即分别进行 CD* ! ) 型、 F ") E( ( 型和 E F #)型结构胶粘贴性能的比较 ’ 钢板尺寸 (长 G 宽 G 厚) ! ?$$ %% G !=$ %% G & %%, 为 且两端无锚固; (=)钢板厚度对加固效果影响, 分别采用 =、 和 ? %% & 种 & 钢板厚度进行比较 ’ 用 E F ") ( 型结构胶粘贴,钢板尺寸(长 G 图 & 梁的静载试验装置 宽) ! ?$$ %% G !=$ %%; 为 +,-’ & .)/012 34 5060,1 0/50 7/8,1/5 439 6 13:19/0/ ;/6% ! < 混凝土预制支座 = < 反力架 & < 千斤顶 > < 分配梁 (&)锚固措施对加固效果影响, 分别采用无锚固、螺栓锚 # < 百分表 ? < 固定支座 " < 滚动支座 固和 H 型锚固 & 种措施, ( 均采用 E F ")型结构胶,钢板尺寸 (长 G 宽) ! ?$$ G !=$ %%, 为 厚度分别为 =、 和 ? %%; & (>) 破坏后的梁粘贴钢板补强加固效果,钢板尺寸 为 (长 G 宽) ! ?$$ %% G !=$ %%,厚度分别为 =、 和 ? & ( %%’ 均采用 E F ")型结构胶 ’ $ 试验结果与分析 静载试验结果(见表 =)表明,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极限承载力增加幅度为 #$I J !!$I ’ 但由 于结构胶种类、锚固措施和钢板厚度的不同, 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提高的幅度和破坏形式也不尽相同 ’ $"# 影响梁承载力的因素 (!)结构胶种类 采用 & 种结构胶粘贴钢板后,梁的承载力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表明 & 种结构胶均能 采 ( 型 满足构件加 固 的 要 求 ’ 其 中, 用 CD* ! ) 结 构 胶 加 固 梁 的 承 载 力 增 加 幅 度 最 大 , (达 !("I ) 其 次 为 ( 型 E F !) ’ 锚 (=) 固 措 施 由表 = 可见,钢板厚度相同时无锚固和螺栓锚固均能提高梁的承载能力, 但它们之间 提高幅度的差别不大,这是因为没有采用高强砂浆将螺栓锚固在梁中 ’ 随着荷载增加,粘贴钢板的端部与梁 底面混凝土分离,导致锚固系统失效 ’ H 型锚固www.jzjiagugs.com则提高梁的承载力幅度较大 ’ 因此,在加固中,应高度重视加 固梁端部钢板的锚固,以提高加固效果 ’ 钢 (&) 板 厚 度 由表 = 可见,粘贴钢板的厚度对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的提高影响较大 ’ 尽管 & 种 锚固措施对梁的承载力提高幅度的影响程度有所不同,但在一般情况下,钢板越厚,承载力提高效果越好 ’ 试 用 验发现, ? %% 钢板加固梁的混凝土受压区发生脆性破坏,延性较差 ’ 因此,加固钢板的厚度应与混凝土的 强度、梁的配筋率相匹配 ’ 万 方数据 ?9 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 %996 年 6% 月 表! 梁静载试验结果 !"#$ % &’()*+( ,- +.’ (+"+/0 +’(+ -,1 #’"2( 钢板厚度 梁的承载力 3 45 承载力增长率 锚固形式 梁破坏形式 3 22 组次 6 组次 % 平 均 (7) 3 89 $ 9 8: $ 9 未进行加固 ;< $ 8 ;= $ 9 ;> $ ; 89 $ 9 89 $ 9 % 69: $ > 669 $ 9 698 $ < 6<: (%) ? 无锚固 6%% $ = 668 $ % 6%9 $ 9 68% (6) ; 6:9 $ 9 6?? $ < 6?; $ = 6>8 (<) ? 6?9 $ < 6?9 $ < 6== (<) ? =< $ =! =< $ = 6%? (6) ? 6%9 $ 9 6%9 $ 9 68% (?) ? 螺栓锚固 8< $ < 8< $ < 69> (;) % 66% $ < 699 $ 9 69; $ ? 6<? (%) ? 6%< $ 9 6%9 $ < 6%% $ = 68; (?) ; 6?< $ 9 6?9 $ 9 6?% $ < 6>9 (<) % 69% $ 9 66> $ 9 669 $ < 6<> (%) ? @ 型锚固 6:9 $ 9 6?> $ ? 6?> $ 8 %96 (?) ; 688 $ 9 6;8 $ 9 68% $ 9 %:8 (:) 注: 因梁侧面未进行抗剪加固, ! 发生斜截面剪切破坏 $ "#! 梁的破坏形式 试验中粘贴钢板加固梁的破坏形式有 ; 种,其破坏形式示意图见图 : $ (6)钢板粘结牢固,通过结构胶已与梁共同受力 $ 随着荷载的增大,钢筋混凝土梁本身抗剪强度不足,沿 支撑点一侧呈 :<A开裂,且开裂的起始点均在钢板与梁底面交界处,该处梁的刚度变化较大,属应力集中区 域,说明梁的承载力取决于梁本身的抗剪能力 $ (%)钢板较薄且粘结良好,受力时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协调,梁跨中先出现细小裂缝,随着荷载增 大,裂缝迅速扩展,分布较稀,但较宽;随着荷载继续增加,钢板首先屈服,钢板的应变迅速增大,导致梁挠度 也迅速增大,而梁受压区的混凝土始终没有破坏,说明梁的承载力取决于钢板的承载能力 $ (?)钢板厚度适中且粘结良好,受力时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的变形协调,梁跨中先出现小裂缝,随着荷载 增大,裂缝逐步扩展,在较宽裂缝之间出现细小裂缝,钢板应变和梁的挠度也随之增大,最后梁受压区的混凝 土破坏,钢板应力达到极限状态,钢板和梁受压区混凝土同时破坏,说明梁的承载力取决于钢筋混凝土梁和 钢板的承载能力及其变形协调的能力 $ (:) 钢板较厚且粘结良好,受力时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变形协调,梁跨中先出现细小裂缝,随着荷载增 大,细小裂缝之间又不断出现细小裂缝;钢板应变和梁的挠度随荷载呈线性增大,最后梁受压区的混凝土破 坏,说明梁的承载力取决于钢筋混凝土梁本身 $ (<)钢板粘结良好,受力时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变形协调, 随着荷载增大, ( 、 、 形 ( ( 裂缝类似上述 %) ?) :) 式分布,最终钢板端部与混凝土梁底部发生剪切破坏,说明梁的承载力取决于结构胶的剪切强度和钢板端部 的锚固措施 $ 万 (;) 方数据 钢板粘结良好,受力时钢板与钢筋混凝土梁变形协调,随着荷载增大,最终钢板一端部结构胶突然发 第"期 柯敏勇,等:粘贴钢板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试验研究 DB 生脆性破坏,导致钢板剥落 ! 图" 梁的破坏形式 #$%! " #&$’()* +,-*. /0 1*&2. !"! 梁的挠度及延性 用 ; < !) ( 型结构胶粘贴钢板、螺栓锚固加固钢 筋混凝土梁在荷载作用下的钢板厚度与梁挠度的关 系见图 3 ! 可见,加固后大大提高了梁的刚度,且刚度 增加的幅度与钢板厚度、荷载大小有关,钢板越厚、荷 载越大,增加幅度就越明显 ! 荷载小于 => :? 时,所有 粘贴钢板梁的挠度变化不大, 随着荷载的增加, 混凝 土开裂,钢板与梁之间应力重新分配,混凝土开裂释 放的应力转由钢板承担,从而使钢板作用明显,也增 加了梁的刚度 ! 以 3> :? 荷载作用下梁的挠度为例,未 经加固的钢筋混凝土梁挠度为 >@"A 22, = 22 钢板 用 图3 钢板厚度与梁挠度关系 (挠度减少了 3AC )用 D 22 加固梁的挠度为 >@=B 22 ; #$%! 3 4*’&+$/5.6$- 1*+7**5 1*&2 8*0’*9+$/5 &58 钢板加固梁的挠度为 >@BA 22 (挠度减少了 A3C ) 用 ; +6$9:5*.. /0 .+**’ -’&+*. (挠度减少了 EEC ) A 22 钢板加固梁的挠度为 >@BB 22 ! 在锚固牢固、粘结良好的情况下,粘贴较厚钢板的梁破坏时呈明显的脆性,而粘贴较薄和厚度适中钢板 的梁均有一定的延性,说明采用厚度适中的钢板及合适的锚固措施可改善梁的延性 ! !"# 梁破坏后粘贴钢板的补强效应 补强效应试验分 = 组,一组先对破坏后的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进行压力灌浆, ( 然后用 ; < !) 型结构胶 粘贴钢板实施加固;另一组则不进行压力灌浆, 直接粘贴钢板补强 ! 试验结果见表 D ! 通过粘贴钢板补强,显 著提高了破坏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承载能力,但灌与不灌浆的差别不大 ! 万 方数据 %= 水 利 水 运 工 程 学 报 =@@> 年 >= 月 表! 梁破坏后粘贴钢板补强效应 !"#$ % &’()*+’,)*-*+ )..-/-)*/0 1. )21304#1*5)5 6’))7 27"’)6 .1( 5)6’(10)5 #)"86 裂缝灌浆情况 钢板厚 9 88 梁的承载力 9 :;

Ⅳ cbr试验装置的准确度等级是多少

cbr试验装置的准确度等级是变异系数CV≯12%,干密度ρd偏差≯0.03G/CM。
(1)荷重装置:装载有铁块或集料等重物的载重汽车,后轴重不少于60kN,在汽车大梁的后轴之后设有一加劲横梁反力架用。
(2)现场测试装置:由千斤顶(机械或液压)、测力计(测力环或压力表)及球座组成。千斤顶可使贯入杆的贯入速度调节成1mm/min。测力计的容量不小于土基强度,测定精度不小于测力计量程的1%。
(3)贯入杆:直径Φ50mm,长约200mm的金属圆柱体。
(4)承载板:每块1.25kg,直径Φ150mm,中心孔眼直径Φ52mm,,不少于四块,并沿直径分为两个半圆块。
(5)贯入量测定装置:由平台和百分表组成,百分表量程20mm,精度0.01mm,数量2个,对称固定于贯入杆上,端部与平台接触,平台跨度不少于50cm。此设备也可用两台贝克曼梁弯沉仪代替。
(6)细砂:洁净干燥的细干砂,粒径为0.3~0.6mm。
(7)其他:铁铲、盘、钢直尺、毛刷、天平等。

Ⅳ 您那里有植筋的具体方法吗或者有植筋的专业队伍

工艺流程:定位 →钻孔 → 清孔 → 钢材除锈 → 锚固胶配制 → 植筋 → 固化、保护 → 检验。
1.定位
1.1.按设计要求标示钻孔位置、型号,若基材上存在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调整,但均宜植在箍筋内侧(对梁、柱)或分布筋内侧(对板、剪力墙)。
2.钻孔
2.1.钻孔宜用电锤或风钻成孔,如遇钢筋宜调整孔位避开。如采用钻石钻孔机成孔,钻孔内碎屑应用洁净水冲洗干净,并晾晒至干燥。
2.2.钻孔孔径d+4∽8mm(小直径钢筋取低值,大直径钢筋取高值,d为钢筋、螺栓直径)。
2.3.当基材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HRB335(Ⅱ级)、HRB400、RRB400(Ⅲ级)级螺纹钢筋,Q235、Q345级螺栓和5.6级螺杆,钻孔孔深15d,锚固力一般即可大于钢材屈服值。对无螺纹(即光圆)钢筋或螺杆,钻孔深度宜再增加5d。
经过深固建筑加固技术系统试验证明:小直径圆钢植筋,端头推荐采用带弯钩样式,锚固综合性能最好。此时钻孔孔径宜比端头尺寸大1∽2mm。

2.4.实际钻孔深度可参考15d的基准,根据实际所需锚固力大小,并考虑构造要求,现场拉拔试验或按照有关规范计算确定。
2.5. 当基材强度等级低于C20,或在素混凝土(或岩石)上植筋,应适当增加锚固深度。
2.6. 当实际所需锚固力较小时(如用螺栓固定器具、管线、支架等),可按螺栓长度确定钻孔深度,但深度不宜小于5d。
2.7.钻孔有效深度自构件表面坚实的混凝土算起。
2.8.钻孔不应设置于构件的保护层或装饰层内。
2.9.所用主要器具:电锤或风镐。
3.清孔
3.1.钻孔完毕,检查孔深、孔径合格后将孔内粉尘用压缩空气吹出,然后用毛刷将孔壁刷净,再次压缩空气吹孔,应反复进行3∽5次,直至孔内无灰尘碎屑,最后用棉布蘸丙酮拭净孔壁,将孔口临时封闭。若有废孔,清净后用植筋胶填实。
3.2.钻孔孔内应保持干燥。
3.3.所用主要器具:空压机、毛刷。
4.钢材除锈
4.1.钢材锚固长度范围的铁锈、油污应清除干净(新钢筋、螺栓的青色氧化外皮也应除去),并打磨出金属光泽,采用角磨机和钢丝轮片速度较快。
4.2.所用主要器具:角磨机、钢丝轮片。
5.锚固胶配制
5.1. 植筋胶分为注射式植筋胶和桶装式植筋胶两种,由A、B两组份组成,(植筋胶品牌推荐:大连凯华.深圳琥固珀.喜利得植筋胶等)配胶宜采用机械搅拌,搅拌器可由电锤和搅拌齿组成,搅拌齿可采用电锤钻头端部焊接十字形Φ14钢筋制成。少量可用细钢筋棍人工搅拌,注射式植筋胶安装于注射枪内直接注射安装。
5.2.取洁净容器(塑料或金属盆,不得有油污、水、杂质)和称重衡器按配合比混合,并用搅拌器搅拌10分钟左右至A、B组份混合均匀为止。搅拌时最好沿同一方向搅拌,尽量避免混入空气形成气泡。
5.3.胶应现配现用,每次配胶量不宜大于5公斤。
5.3.所用主要器具:搅拌器、容器、衡器、腻刀、手套.植筋胶枪。
6.植筋
6.1垂直孔植筋将胶直接流、捣进孔中即可
6.2.水平孔植筋可用Φ6细钢筋配合托胶板(干净木板)往孔内捣胶,也可让施工人员戴好皮手套,将配好的胶成团塞、捣进孔内。
6.3.倒垂孔植筋请选用高触变型植筋胶,该胶不流淌,可成团塞、捣入孔。
6.4.钢筋、螺栓可采用旋转或手锤击打方式入孔,手锤击打时,一手应扶住钢筋或螺栓,以保证对中并避免回弹。若先将一较短电锤钻头端部焊接6mm厚小铁板,然后将电锤功能调为冲击状态,利用电锤的持续冲击力,可克服植筋胶的阻力,快速无回弹地将钢筋送至孔底。大量或大直径植筋推荐采用此方式。
6.5.锚固胶填充量应保证插入钢筋后周边有少许胶料溢出。
6.6.所用主要器具:手套、细钢筋、托胶板、手锤。
7.固化、保护
7.1.植筋胶有一个固化过程,曰平均气温25℃以上12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曰平均气温25℃以下24小时内不得扰动钢筋,若有较大扰动宜重新植。
7.2.植筋胶在常温、低温下均可良好固化,若固化温度25℃左右,2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若固化温度5℃左右,4天即可承受设计荷载,且锚固力随时间延长继续增长。
8.检验
植筋后3∽4天可随机抽检,检验可用千斤顶、锚具、反力架组成的系统作拉拔试验。一般加载至钢材的设计力值,检测结果直观、可靠。
9.注意事项
9.1.锚固构造措施要满足《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2006》的有关规定。
9.2.孔内尘屑是否清净、钢筋、螺栓是否除锈、胶配比是否准确、是否搅拌均匀、孔内胶是否密实决定了锚固效果的优劣。
9.3.结构胶添加了纳米防沉材料,但每次使用前检查包装桶内胶有无沉淀是良好的习惯,若有沉淀,用细棍重新搅拌均匀即可。
9.4.冬季气温低时,A组分偶有结晶变稠现象,只需对A胶水浴加热至50℃左右,待结晶消除搅匀即可,对胶性能无影响。
9.5.推荐的搅拌时间应予以保证,冬季施工并应再延长3分钟左右。A、B胶配胶工具不得混用。
9.6.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0℃,可采用碘钨灯、电炉或水浴等增温方式对胶使用前预热至30∽50℃左右使用,应注意不得让水混入桶内。施工场所平均温度低于-5℃,建议对锚固部位也加温0℃以上,并维持24小时以上。
9.7.结构胶完全固化后为无毒级材料,但未固化前个别组分对皮肤、眼睛有刺激性,而且胶固化后也不易清除,所以施工人员应注意适当的劳动保护,如配备安全帽、工作服、手套等。人体直接接触后应用清水冲洗干净。
9.8.周围环境温度越高,每次配胶量越大,可操作时间越短。预估适用期内的每次配胶量,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9.9.结构胶宜在阴凉干燥处密闭保存,保质期18个月。
9.10结构胶的性能在不断改进中,使用说明也可能随之变更,请以随货配备的为准。植筋工程的施工应由具过硬施工工艺技术的专业施工队伍完成,并应精心组织精心施工。

阅读全文

与实验装置反力架底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校正压力仪表 浏览:99
测试ESD的叫什么仪器 浏览:347
电话营销设备哪个好 浏览:845
水龙头阀门断里面怎么办 浏览:899
自制自动水平装置 浏览:782
清洗机床表面油污用什么效果最好 浏览:326
湖北全自动移栽设备哪里有 浏览:671
滚动轴承如何导课 浏览:458
温针治疗用什么仪器 浏览:511
磁粉检测装置包括 浏览:634
制冷机加什么样的油 浏览:285
什么叫做机械臂手 浏览:131
鹤壁制冷维修多少钱 浏览:114
氯气采用什么阀门 浏览:804
研发仪器计入什么科目 浏览:88
用什么仪器才能远程观察身体 浏览:120
管道安装阀门检验要求 浏览:981
劳动车轮胎轴承怎么换 浏览:711
铸造面比较广用什么涂料 浏览:109
燃气管道阀门试验记录 浏览: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