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筑物接地电阻测量方法
原发布者:yishengtanxi74 标准接地电阻规范要求:1、独立的防雷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10欧;2、独立的安全保护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3、独立的交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4、独立的直流工作接地电阻应小于等于4欧;5、防静电接地电阻一般要求小于等于100欧。6共用接地体(联合接地)应不大于接地电阻1欧。【避雷针的地线属于防雷保护接地,如果避雷针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接地电阻都是按要求设置的,那么就可以将防静电设备的地线与避雷针地线接在一起,因为避雷针的接地电阻比静电接地电阻小10倍,因此发生雷电事故时,大部分雷电将从避雷针地泄放,经过防静电地的电流则可以忽略不计。】接地分三种保护接地: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混凝土、电杆等,由于绝缘损坏有可能带电,为了防止这种情况危及人身安全而设的接地。1Ω以下防静电接地:防止静电危险影响而将易燃油、天然气贮藏罐和管道、电子设备等的接地。防雷接地:为了将雷电引入地下,将防雷设备(避雷针等)的接地端与大地相连,以消除雷电过电压对电气设备、人身财产的危害的接地,也称过电压保护接地。电气装置的接地电阻值很多,不同的系统根据配电系统的不同以及接地故障电流的大小规定了不同的电阻值,把目前规范中的一些规定值现做一个摘录。其中有两本规范根据09年建设部文件已经更新或者作废了。但仍然可以参考。(1)信号接地——为保证信号具有稳定的基准电位而设置的接地。(2)功率接地——除电子设备系统以外的
❷ 防雷检测标准
根据《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15)的规定,建筑物防雷检测主要分为以下八项:回
1.建筑物的防答雷分类
2.接闪器
3.引下线
4.接地装置
5.防雷区的划分
6.雷击电磁脉冲屏蔽
7.等电位链接
8.电涌保护器(SPD)
❸ 房屋防雷接地问题
上面方格绿方框标示的均压带,基本是基于原来地面圈梁的钢筋梁实现的,均压带可以是专用术语,例如高层建筑避雷匀压带;亦可以泛指功能性的名词;图纸说明是功能性术语更多些;
楼上的规范摘录的规范都几全面,这个高速场不是综合楼却采用了共地地网设计,力图以等电位的形式来保证地阻未能达到少于1欧的状态下的最佳性能,因此采用了密集匀压等电位设计,因此来说,这里的匀压是功能性的思想更为强烈一些。这是设计思想的高明之处,我们没有必要死扣专业术语;
另外,匀压带的名称可以用于各个方面的,例如最初的计算机房的铜带方格网也是等电位的匀压网带
第二个照片的意思,避雷网格造在在屋顶平台(3X3m的格子),这种设计是基于规范(楼上摘录了----第三类防雷建筑物的防雷措施 第3.4.1条 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防直击雷的措施,-----并应在整个屋面组成不大于20m×20m或24m×l6m的网格。 平屋面的建筑物,当其宽度不大于20m时,可仅沿网边敷设一圈避雷带。),这种设计是基于非钢筋混凝土屋顶来说的,假如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结构内的筋网完全可以满足其技术要求了
国标图集15D501建筑物防雷设施安装-
❹ 接地规范全称
GB 50169-2016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057-2010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T50065-2011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GB 50601-2010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GB 50689-2011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GB 51120-2015 通信局(站)防雷与接地工程验收规范
GB 50952-2013 农村民居雷电防护工程技术规范
GB 51017-2014 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
❺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全检测主要执行的规范及标准有哪些
建筑物防雷装置安装技术规范----安装是没有规范的,只有(典型的)图集,检测才有规范:
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gb/t
21431—2008
❻ 接地标准规范
第标准规范当然是接地气的那种最规范
❼ 防雷接地 相关国家标准与规范
有很多规范的,主要看下前2个,其他了解下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1994(2000版)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GB50343-2004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303-20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GB50174-2008
《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 GB50156-2002
《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 GB12158-2006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16-2008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 GB50028-2006
❽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什么
防雷接地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是:
1、防雷分类问题
建筑物应根据其重要性、使用性质、发生雷电事故的可能性和后果,按防雷的要求分为一、二、三类防雷建筑物。
2、接闪器和引下线的问题
接闪器在一般情况下多数采用避雷针、避雷网、避雷带。有时在大面积需要保护情况下,可以采用避雷线保护。在搞环境防雷时,可以采用CA-A3防雷器或法国提前放雷避雷针保护。
3、地极及地极接地冲击电阻的问题
如果建筑物的防雷地极是独立地极的话,一般要离开建筑物基础的地中距离3M以远;如果是通信用的独立地极的话,则要求离开建筑物20M以远,并要求接地电阻〈4欧。
除去一类防雷建筑物属于0区和1区,用独立避雷针、独立地极保护外,其余类别一般情况下,都采用合设地极的方式,尤其是框架结构的建筑物更应采用本身基础作合设地极使用。
4、均压环的设计和施工问题
均压环是一条闭合的藏在建筑物外墙内的水平避雷带。它一方面与外墙所有的引下线焊接相连,另一方面又与外墙上所有金属门、窗、玻璃幕墙相通,将它们所接闪到的雷电流通过均压环、引下线的作用,将雷电流引入大地汇放。
5、电子设备的等电位处理问题
等电位处理就是用金属导体把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的汇流排连接起来。等电位处理的目的就是消除电位差,因此,所有引入室内的金属管道、电缆屏蔽层在各个不同的防雷区间之间均应作等到电位处理。
另外,室外凡互相跨越或平行敷设的金属管道,如果其间距少于100MM规定的间距,也应用金属线互相跨接起来,采取等电位的处理方法避免反击。室内电子设备的等到电位的连接方式应采用一点式方法接地,而不应互相串联连接接地,以免引起干扰现象。
6、设备屏蔽的处理问题
屏蔽的作用是防止雷电感应对电子设备和干扰,根据不同的对象,屏蔽分有房屋屏蔽、管线屏蔽和设备屏蔽三种。屏蔽的效果与材料的导磁率有关,与材料的厚度尺寸有关;与网孔的大小尺寸有关。网孔越少,材料越厚,材料的导磁率越好则屏蔽的效果越好。
7、线缆的敷设问题
线缆最好采用埋地套铁管的方式敷设。缆井应设计在建筑物的几何中心。室内的线缆布置应避开外墙、梁柱等雷电流集中流过的地方,以免对线缆产生大的干扰现象。同理,电子设备的放置问题,也应离开外墙、梁柱有一定的安全距离。
8、供电形式
供电的形式最好采用TN-S系统。供电线路最好埋地套铁管引入。N线、PE线重复接地引出,电源装电源避雷器。
9、各种信号线装信号避雷器问题
对信号避雷器的选择的要求是工作频率适合、传输功率大,插入损耗低、验波系数少,雷电通流量大,响应时间快,残压低的信号避雷器。同时避雷器应有良好的接地。
验收规范:
1、设计审核
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对防雷装置的设计进行审核并准许施工的行政许可行为。
2、技术审查(评价):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目前为县级及其以上防雷中心)对防雷装置进行的设计文件技术审查,为技术服务性行为。
3、竣工验收:指县级及其以上气象主管机构根据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对防雷装置投入实际使用的行政许可行为。
4、检测验收: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已竣工防雷装置进行安全性能的检测、检验、检查等技术服务性行为。
5、质量监督:指当地气象主管机构认可的防雷专业技术机构对防雷装置的施工质量进行技术监督服务性工作。
❾ 建筑电气安装的规范和执行标准
建筑电气安装施工规范标准:
(1)被安装的设备、器具和材料,其规格、型号和性能,必须符合施工设计图纸要求,在安装就位前要认真检查核对。
(2)设备、器具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3)布线系统敷设与建筑物、构筑物的土建施工关系密切,布线系统的敷设方式、敷设部位、敷设路径应符合设计图纸要求,固定的方法和各类具体固定用器材及其位置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4)导电连接包括电线、电缆、母线本体的连接,以及其与设备、器具问的连接。世纪星工程师告诉你连接的质量判定方法是:带有接头或接点的导体电阻值必须等于或小于不带接头或接点的同样长度的导体电阻值。对有绝缘层的导体连接后应恢复绝缘护层。其绝缘强度应不低于原来的绝缘强度。
(5)凡是非带电的裸露可接近的金属部分均必须接地。接地必须可靠,不能因建筑物、构筑物的维修而中断。另外接地的末端支线不允许串联连接。
(6)整个建筑物的接地系统可能为防雷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抗干扰接地等所共用,也可能分别设置。
(7)交接试验是对建筑电气工程安装结束全面检验测试的重要工序,以判定工程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可以通电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