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装置知识 > 氨气喷泉微型实验装置

氨气喷泉微型实验装置

发布时间:2021-02-27 11:44:55

⑴ 求氨气喷泉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如题

高中化学第2册的氨这一节是这样讲的: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力充满氨气专,用带有玻璃管和滴属管(滴管力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把实验装置装好后.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氨极易溶于水,经试验测定,在常温,常压下,一体积的水中能溶解700体积的氨.

⑵ 有没有现象比较有趣的化学实验,类似大象牙膏

(一) 白花变红花
药品:玻璃钟罩、长宽各25厘米的木板、坩埚、扇子、60毫升广口瓶、用滤纸做成的小白花;2%酚酞溶液、35%浓氨水。
操作:取一块木板,在它的正中开一个洞,洞的大小正好嵌入一个坩埚,坩埚内注入浓氨水,然后用玻璃钟罩罩住。
将滤纸做的小白花放在酚酞溶液中浸透,取出晒干插在广口瓶里。将瓶放进钟罩,小白花很快变成红花。将红花取出,用扇子对着它扇风,红花又逐渐变成白花。这样可重复做几遍,怪有趣的。
原理:氨水有碱性,能使酚酞变红。对红花扇风时,氨气挥发,氨水的碱性消失,因此红色的酚酞变为无色。
(二) 捉迷藏
药品:2%酚酞溶液、35%浓氨水、浓盐酸;滤纸
操作:用玻璃棒或毛笔蘸取酚酞试液在滤纸上画一只小猫(或其他图象),把滤纸放在盛有浓氨水的瓶口上方,滤纸上很快出现一只红色小猫;再把滤纸放在盛有浓盐酸的瓶口上方,小猫渐渐消失。可反复操作。
原理:氨水有碱性和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能使酚酞变红;浓盐酸有酸性和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能使酚酞呈无色。
(三) 喷雾作画
药品:稀NaOH溶液、2%酚酞溶液、滤纸
操作:用滤纸扎一朵花,然后把花浸入NaOH溶液,取出晾干,无痕迹。实验时用酚酞试液喷雾,花变成红色。
原理:稀NaOH溶液有碱性,能使酚酞变红
(四) 密信
药品:2%酚酞溶液、浓氨水、米汤、碘水;酒精灯、白纸、毛笔
操作:
方法① 取一张白纸,用酚酞试液写一封信,晾干后,放在盛有浓氨水的试剂瓶口熏,立即出现红色字迹,再放在通风处,字迹消失
方法② 用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无字迹,用碘水涂抹,显出蓝色字迹,再放于火焰上烘,蓝色又褪去。
原理:淀粉遇碘发生化学变化,变蓝色;加热后,反应消失,不变蓝。
(五)一色变四色
药品:试管、酒精灯、试管夹;10%氢氧化钠溶液、5%硫酸铜溶液、10%葡萄糖溶液。
操作:在试管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10毫升,再滴入硫酸铜溶液20滴,振荡,然后加入葡萄糖溶液2毫升,振荡得绛蓝色透明溶液。加热试管里溶液的最上部分。当这部分溶液有红色沉淀出现时,便停止加热。这时可看到溶液由上到下呈现红、黄、绿、蓝四种颜色。
原理:氢氧化铜的碱溶液被葡萄糖还原先生成黄色氢氧化亚铜沉淀,再分解为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黄色和蓝色相混而显绿色,最下面为原来的绛蓝色。
【喷泉实验:
实验用品:塑料瓶(矿泉水瓶或可乐瓶)、小试管、橡皮筋、尖嘴玻璃管、短玻璃导管、烧瓶、橡胶管、橡皮塞(双孔两个);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酚酞试液、水。

气体的收集:利用浓氨水的挥发性,在浓氨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浓氨水中放出热量,加速了浓氨水的挥发,迅速放出氨气。

实验操作及现象:①将小试管用橡皮筋固定在尖嘴玻璃管上,塑料瓶中加入适量水,滴入酚酞,振荡。②按上图一安装好实验装置,双手紧握烧瓶检验装置的气密性。③在小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浓氨水、氢氧化钠固体(或生石灰),迅速伸入烧瓶内,重新安装好装置,观察现象。可以看到小试管中有气泡放出,烧瓶中空气由D处橡胶管排出,烧瓶中空气排完,D处用夹子夹住,多余的氨气会由尖嘴导管排入塑料瓶中,溶于水后便可观察到瓶中酚酞试液变红色。④反应完毕,用一只手的食指按住瓶塞上的短玻璃管C处,另一只手挤压塑料瓶,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即可形成美丽的喷泉。通过堵住C处手指的控制,可调节塑料瓶中进气量,使之产生一定的负压,这样可控制喷泉的大小,延长喷泉持续的时间,突出了实验现象。

实验优点:①把气体的收集和喷泉实验的装置连成一个整体,无需事先收集氨气,操作简单、易于进行,实验成功率高。②可节约时间和药品,整个实验可在5 min内完成;药品用量少,实验可向微型化方向发展。③喷泉可随意控制,延长持续时间、突出了实验现象。

注意事项:①所加药品的量需根据烧瓶的大小适当调节。②药品的加入要迅速,避免生成的氨气大量外逸,污染教学环境。】

⑶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溶于水

A.氨气能形成喷泉,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从而产生压强差,故A正确;
B.无色酚版酞试液遇碱变红权色,氨水溶于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说明氨水呈碱性,故B正确;
C.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液体挤入烧瓶,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会顺利进入烧瓶,形成喷泉,所以烧瓶内的气压小于大气压,故C错误;
D.只要这种气体极易溶于该溶液就能形成喷泉,氯气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小,所以不能形成喷泉实验,故D错误;
故选AB.

⑷ 下列图示是某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制取氨气并进行氨气溶于水的喷泉实验等实验的装置示意图。

(1)2NH 4 Cl+ Ca(OH) 2 4NO+6H 2 O、2NO+O 2 =2NO 2

⑸ (1)根据NH3的“喷泉”实验装置(下方图I)及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①“喷泉”实验前,烧瓶内盛有

(1)①氨气和氯化钙能发生化学反应,所以氯化钙不能干燥氨气,故答案为:否;
②氨版气极易溶于权水,形成大的压强差,所以能形成喷泉;氨气溶于水生成氨水,氨水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氢氧根离子,使溶液呈碱性,所以滴有酚酞的氨水呈红色,故答案为:极易溶于水;水溶液显碱性;
(2)浓硫酸有吸水性,所以能干燥氮气和氢气;此外还有使两种气体充分混合的作用、根据气泡判断气体流速的作用;
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所以可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乙处,观察试纸是否变化.
故答案为:干燥氢气和氮气、观察气泡,以调节氢气、氮气的气流速度;使氢气和氮气均匀混合;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乙处;
(3)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氨气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必须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B为进气口,故答案为:B.

⑹ 氨气的喷泉实验

在常温,常压下,一体积的水中能溶解700体积的氨。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里充回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答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把实验装置装好后。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
实验的基本原理是使烧瓶内外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大的压强差,利用大气压将烧瓶下面烧杯中的液体压入烧瓶内,在尖嘴导管口形成喷泉。

⑺ 高中化学氨气喷泉实验的流程和原理

操作方法用干燥的圆底烧瓶收集氨气,集满后用带玻璃管和滴管(滴管里预先吸入水)的双孔胶塞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烧杯里的水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挤压滴管胶头,使少量水进入烧瓶。实验时应注意烧瓶必须干燥,滴管吸水后外壁擦干,而且尽可能使氨气收集满一些。实验现象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吸入烧瓶形成红色喷泉。氨水在中学化学实验中三应用①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检验HCl等气体的存在;②实验室用它与铝盐溶液反应制氢氧化铝;③配制银氨溶液检验有机物分子中醛基的存在。人工固氮和天然固氮1、人工固氮 工业上通常用H2和N2 在催化剂、高温、高压下合成氨。最近,两位希腊化学家,位于Thessaloniki的阿里斯多德大学的George Marnellos和MichaelStoukides发明了一种合成氨的新方法(Science,2Oct.1998,P98)。在常压下,令氢与用氦稀释的氮分别通入一加热到570℃的以锶-铈-钇-钙钛矿多孔陶瓷(SCY)为固体电解质的电解池中,用覆盖在固体电解质内外表面的多孔钯多晶薄膜的催化,转化为氨,转化率达到78%;对比:几近一个世纪的哈伯法合成氨工艺通常转化率为10至15%!他们用在线气相色谱检测进出电解池的气体,用HCl吸收氨引起的pH变化估算氨的产率,证实提高氮的分压对提高转化率无效;升高电流和温度虽提高质子在SCY中的传递速度却因SCY导电率受温度限制,升温反而加速氨的分解。 2、天然固氮 闪电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一次闪电能生成80~1500kg的一氧化氮。这也是一种自然固氮。自然固氮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的需求。 豆科植物中寄生有根瘤菌,它含有氮酶,能使空气里的氮气转化为氨,再进一步转化为氮的化合物。固氮酶的作用可以简述如下: 除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外,还有牧草和其他禾科作物根部的固氮螺旋杆菌、一些原核低等植物——固氮蓝藻、自生固氮菌体内都含有固氮酶,这些酶有固氮作用。这一类属自然固氮的生物固氮。

⑻ 如图是实验室进行氨溶于水的喷泉实验装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氨气是一种极易

A、反应开始后,烧瓶内迅速形成喷泉,说明产生了很大的气压差,氨气极易溶于版水,故A正确;
B、烧杯内权加入酚酞,呈现红色,说明溶液显示碱性,故B正确;
C、将胶头滴管中的少量液体挤入烧瓶,氨气极易溶于水,使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烧杯中的液体会顺利进入烧瓶,形成喷泉,故C正确;
D、氯气在水中溶解性小不能形成足够的压强差,故D错误;
故选D.

⑼ 求氨气喷泉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高中化学抄第2册的氨这一节是这样讲的:
在干燥的圆底烧瓶力充满氨气,用带有玻璃管和滴管(滴管力预先吸入水)的塞子塞紧瓶口。立即倒置烧瓶,使玻璃管插入盛水的烧杯里(水里事先加入少量的酚酞试液),把实验装置装好后。打开橡皮管的夹子,挤压滴管的胶头,使少量的水进入烧瓶。观察现象。
可以看到,烧杯里的水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从上面的实验可以看出,氨极易溶于水,经试验测定,在常温,常压下,一体积的水中能溶解700体积的氨。

阅读全文

与氨气喷泉微型实验装置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路由器上有unknown连接是什么设备 浏览:525
启辰D50分离轴承多少钱 浏览:386
牙机雕刻机与电动工具 浏览:208
外汇期货交易实验装置 浏览:791
设备投资怎么算 浏览:95
好的摄影器材有哪些 浏览:463
温州新五金制品有限公司怎么样 浏览:293
锦州五金机电城出租出售 浏览:417
卡尔蔡司公司有哪些医学器材 浏览:261
重庆市机械凿打岩石套什么定额 浏览:557
阀门外面加个框是什么意思 浏览:756
会议设备系统哪里有 浏览:340
打印室需要哪些设备多少钱 浏览:577
通用型机床设备加工用于什么 浏览:290
书画工具箱套装 浏览:772
燃烧固体需要哪些仪器 浏览:969
2213ktn1是什么轴承 浏览:640
电脑固体硬盘怎么加机械硬盘 浏览:197
昆山汽车门板超声波焊接机怎么样 浏览:787
发说说怎么隐藏设备 浏览: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