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濕法紡絲實驗裝置

濕法紡絲實驗裝置

發布時間:2021-02-27 10:27:04

『壹』 試比較熔融紡絲,濕法紡絲和干法紡絲的特點

熔融紡絲是以聚合物熔體為原料,採用熔融紡絲機進行紡絲的一種成型方法。凡是加熱能熔融版或轉變成黏流態而不權發生顯著降解的聚合物,都能採用熔體紡絲法進行紡絲。不需溶劑回收,比較環保,但是所需電壓較高,由於操作溫度很高,系統比較難設計製作。

濕法紡絲的特點是噴絲頭孔數多,但紡絲速度慢,適合紡制短纖維,而干法紡絲適合紡制長絲。通常同品種化學纖維利用干法紡絲較濕法紡絲所得纖維結構均勻,質量較好。

干法紡絲應用領域比較廣泛,適用的原材料很多,不足之處是產量較低,用於制醋酯纖維、過氯乙烯纖維等。

(1)濕法紡絲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熔體紡絲時,本體聚合物在螺桿擠出機中熔化後被送入紡絲部位,經紡絲泵定量送入紡絲組件,過濾後,由噴絲板的毛細孔中擠出。液態絲條通過冷卻介質時逐漸固化,而後由下方的卷繞裝置高速拉伸成絲,該絲為初生纖維,初生纖維經過後加工成為纖維。

為不使絲條冷卻過速難於成絲,有時採用等溫熔體紡絲,即在噴絲板外加一個等溫室(稱紡絲甬道)。卷繞裝置的拉伸速度很高,可達1500~3000 m/min,視材料種類及流變性質而定。

熔體紡絲的拉伸比很大,產率很高,且可在較大的范圍內調節。滌綸(聚酯纖維)、錦綸和聚丙烯纖維均是按熔體紡絲成型的。

『貳』 你有有關染整的論文啊,能給我發一份嗎這是我們選修讓寫的,謝謝了!我的郵箱[email protected]

ShanghaiTex染整技術熱點——高效 節能 低耗 環保

楊朝煜

7月5~8日在上海召開的 2006展會上,高效、節能、低耗、少污染已開始成為染整業內人士關注熱點。本文從染整關鍵流程,探討該熱點趨勢下ShanghaiTex 2006展出的的最新技術進步。

棉紡投資居紡織之首 協會發出預警

浙江化纖業民企挺進石化業上游

南非本月底對中國31類紡品設限

中國紡織行業按照科學發展需要,「十一五」期間預期主要的約束性指標包括:單位工業增加值纖維使用量同比降低20%;單位GDP耗水減少36%;噸纖維耗水量比2005年下降20%;單位GDP能耗下降28%;噸纖維耗電量比2005年下降10%;單位增加值污水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22%。

這些指標與印染行業息息相關,因為印染污水排放量占紡織工業排放總量的80%之多。印染行業在「十一五」期間的任務極其艱巨,需要染化料、機械和工藝新技術共同進步。於7月5~8日在上海召開的ShanghaiTex 2006展會上,高效、節能、低耗、少污染已開始成為染整業展示的熱點。

水洗機

在染整加工過程中,熱水洗滌是必不可少的工序,也是蒸汽能源和水資源消耗最多的工序。

平洗機逆流漂洗廢水技術是熱點之一,其漂洗溫度高達85℃以上,蘊含可觀的熱能價值,每處理回收1噸這種水,可節約的費用及實現的效益超過10元人民幣。經測算,1台平洗機1天的熱水回用價值達2000餘元人民幣。

現在中國每年排放大量高溫印染廢水,既污染了環境,又流失了巨大的熱能,如果全國10萬台平洗機和溢流染色機排放的廢水都採用此技術處理,一年節約水費及能耗費可達數十億元人民幣。

平洗機廢水處理後回用可以節能、降耗、減少污染,它採用四種方法達到這一目標:武漢科技學院開發的「無極紫外光催化氧化」技術,該技術是國家863重大專項新型高效物化組合的最高研究成果;在平洗時添加提高效率的助劑;製造平洗機時,開發應用高效水洗技術;開發應用熱能回收技術。其中,後兩種技術在ShanghaiTex 2006展中都有展示。

美國杜布德(Tube-Tex)在展會中介紹了水洗機的熱回收裝置,該水洗機用水量每分鍾為400升,溫度85℃以上,這時蒸汽的費用將顯得非常重要。該公司的被動式熱回收裝置能夠回收在廢水中流失的大量熱能,而且不需要額外的操作成本,可以提供6種不同型號的裝置來適應各種實際需要。

浙江印染新開發成功的兩台擁有技術專利的高效水洗機,展示了國內印染機械製造者對清潔生產的重視。該公司在過去開發成功的振盪水洗機基礎上,又開發出齒形導輥加回形穿布路線的水洗機和下排齒形導輥加上排輕型軋輥的水洗機,加強了洗滌效果,進一步提高了節能降耗的水平。同時,在新的水洗機上增加了廢水熱能回收裝置,進一步降低了蒸汽能源消耗。

低給液機

瑞士威可(Weko)的低給液系統已得到國內染整企業的普遍認可,其節能、低耗、環保特性使之得到大量的應用,並將繼續擴大應用領域。該系統有給水和給液(水溶性化學溶液)兩種機型,可以在各種需要低給液的染整機台前(或後)安裝使用。

威可噴盤式給液系統。
如在拉幅定型機前安裝一台低給液機,在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取代浸軋機和烘燥機。一般織物在進拉幅定型機前需要浸軋水或化學溶液,軋余率為75%左右,然後烘去一定的水份,在含潮20%左右進行拉幅定型。低給液機可以按照需要,在1~40%的含水范圍內設定織物的給液率,而且重演性好、左中右以及前後均勻一致。

由於低給液時,被霧化成30~70微米的水或溶液粒子以每分鍾1500米的速度噴向織物,因此滲透性極好。噴到織物上的水或溶液被織物吸附,未噴到織物上的,由於未與織物接觸,可以循環使用,減少了物耗和環境污染。

真空吸水機

上海寬達介紹了EVAC真空吸水機。在染整加工中,被浸濕的織物上含有的水份可分為結合水和游離水兩種,EVAC真空吸水機將通過吸水口的織物上的游離水完全吸取,當用於疏水性纖維及其混紡織物的濕整理時,效果尤為顯著,疏水性纖維可將浸濕後織物上的含水率降到18%。

EVAC真空吸水機結構圖。
該系統採用了UHMW高聚體材料製成的吸水口,具有摩擦力小、耐腐蝕、防堵塞的特性;採用了迴旋式設計的分離器,使吸入的水份和雜物從氣流中分離出來,易於清潔,避免真空泵堵塞;真空度可根據不同織物進行設定,重演性好。

當用於水洗機時,能將織物上的水與水槽中的水充分交換,大大提高了水洗效果。當用於烘乾機或拉幅定型機時,可部分取代傳統的軋車,由於真空吸水後含水率很低,就能大大提高烘燥、拉幅定型效率而節約能源。當進行功能性整理時,可使整理劑滲入纖維內部,對不希望重力壓軋織物的整理效果尤其優良。

拉幅定型機

當拉幅定型機處理滌綸及其混紡織物時,箱體內的溫度可高達180~220℃,是染整加工中的重點節電、節能環節。本屆展會上圍繞節電、節能展示了多種新成果。

溫濕度測量與控制

准確的溫濕度測量是節電節能工作的基礎。寬達展示了先進的EMC系統,該系統是一個組合式工作平台,由三個模塊組成。

RMS模塊,即濕度測量和控制系統,主要用於棉、麻、絲、人纖及其混紡織物,在進行拉幅定型、烘乾、預縮時,通過檢測織物的含水率來控制機台速度和提高生產效率,節約能源,該系統可以自動控制漿紗機、漿染機的生產車速。

AML模塊,即廢氣濕度控制系統。該系統在染整行業主要用於測量拉幅定型機和焙烘機的高溫廢氣中含濕量和控制高溫廢氣排放,如排放的高溫廢氣含潮率過低,則表示能源被浪費,通過測量與控制使拉幅定型和焙烘過程處於最經濟的運行狀態,一般使用該系統可以節約20%的熱能。

OMT模塊,即織物溫度測量和控制系統。該系統主要用於化纖及其混紡織物在高溫定型和焙烘時,直接測量箱體內織物的實際溫度,從而自動控制加工車速,使加工過程處於最佳的質量、最大的產量、最少的能耗。

EMC系統由一台6.5英寸觸摸式屏幕、一台電腦主機工作箱、三個模塊介面和一組測速發電機組成,可以單獨配一個模塊,也可以同時配三個模塊。

其它節能措施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立信門富士(Monforts Fong's)的拉幅定型機在節能方面採取的系列措施,如所有織物傳送均由變頻控制的全密封式三相交流電動機驅動;烘箱採用150毫米厚的高密度絕緣材料製成隔熱門,使烘箱熱輻射量處於低水平;在烘箱的連接和開口處均設有密封;織物進出口處均設有氣流屏蔽裝置;在出布口裝有殘余濕度測量和控制裝置,使烘燥效果數字化顯示。

浙江印染展示了拉幅定型機廢氣熱能回收技術,已用於生產實際。

有機溶劑回收機

在紡織品、人造革等產品後整理高溫焙烘定型時,根據不同需要添加各種有機溶劑,以改善紡織品和人造革的功能特性。這些有機溶劑在高溫條件下,會隨著熱空氣散布到機器內或排放到機器外,嚴重地污染機器和環境。

ECO-6-12T。
台灣頂麒工業在展會上提供了有機溶劑回收機,據稱該裝置對有機溶劑回收率為97%,回收的有機溶劑純度為99%,廢氣消除率為98%。

染色機

此次展會展示的染色機約100多台,有高溫染色機、常壓染色機、噴射染色機、軋染機等機種,其技術代表產品有立信的ECO系列染色機和Allwin筒子紗染色機、德國特恩(Then)的氣流染色機。

Allwin筒子紗染色機。
ECO系列高溫染色機結合了必要的自動化控制裝置、精密儀器、先進的控制軟體,採用了成熟的液體分離和快速循環技術,縮短了全程工藝耗時,採用了低浴比技術,每公斤織物的總耗水量(淺色)低至38公斤。

Allwin筒子紗染色機採用了新的雙重循環式熱交換器,在相似的操作環境下,比傳統的筒子紗染色機快30%達到目的溫度;採用了新的專利REV水泵,流量高於傳統水泵,用馬達推動水泵的功率亦相對減少;採用了新的水流換向裝置和智能勻染控制,避免了只靠由里至外的單向染液運行而導致的染色不勻;在染色過程中採用了快速邏輯溫控技術,這些技術的進步使染色質量得到保證,並降低了能耗、水耗和廢水排放。

『叄』 包芯紗百分百腈綸面料容易起球嗎

百分百腈來綸是很容易起球的自,腈綸是一種人工合成纖維,它通常是採用85%以上的丙烯腈和第二第三單體的共聚物,經過干法紡絲或者濕法紡絲製作而來的合成纖維,具有柔軟、膨鬆、色澤鮮艷、耐光,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自動起球,如果摻一些羊毛來製作的話會防止起球。

腈綸表面不光滑,有樹皮狀溝槽紋路。腈綸內部有一定的微孔,截面基本呈圓形或腰圓形,隨紡絲方法不同而異。

腈綸纖維在標准大氣條件下的回潮率為2%。腈綸纖維耐蟲蛀、耐黴菌,對一般化學葯品的穩定性較好。

(3)濕法紡絲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腈綸的優缺點:

1、優點:

(1)腈綸織物染色鮮艷,耐光性居各種纖維織物之首,露天暴曬一年,強度僅下降20%。

(2)彈性較好,僅次於滌綸,比錦綸高約2倍。

(3)腈綸有較好耐熱性,軟化溫度為190~230℃,在合成纖維中僅次於滌綸居第二位,且耐酸、氧化劑和有機溶劑。

(4)腈綸在合纖織物中屬較輕的織物,僅次於丙綸,因此它是好的輕便服裝衣料,如登山服、冬季保暖服裝等。

2、缺點:

(1)腈綸織物吸濕性較差,容易沾污,穿著有悶氣感。

(2)耐磨性是各種合成纖維織物中最差的。

(3)不耐鹼。

『肆』 在固定化酵母生產酒精中氯化鈣和海藻酸鈉的作用是什麼

在制備固定化酵母細胞的實驗中,氯化鈣溶液的作用是使膠體聚沉,形成穩定的凝膠內珠。

海藻酸鈣是天然容凝膠,由海藻酸鈉膠體溶液與氯化鈣反應,即可得到海藻酸鈣凝膠。由於它的親水性強,通透性能好,又可根據鈣的不同濃度,形成具有相當機械強度的海藻酸鈣凝膠。



(4)濕法紡絲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氯化鈣由鈣和氯兩種元素組成,白色結晶物質,通常以粉末和顆粒的形式出售。氯化鈣具有鹹味,因此是許多食物中的主要成分,也可以在飲料中找到。

氯化鈣的用途包括防止食物變質,人們常用它作為食物防腐劑,它還有助於保持食品的新鮮度,巴氏奶在加工過程中消解了大量的鈣,而添加少量的氯化鈣可以幫助凝固,氯化鈣也是乳酪很重要的添加劑,氯化鈣溶液可以用於冰箱,它是必不可少的冷卻劑。

氯化鈣在常溫下是固體狀態,在較低溫度下,可以溶於水和乙醇,由於它具有較強的吸潮特性,因此它應該始終密封在容器內儲存。如果該化合物暴露於氧氣,會變成液態的形式。它可以用來乾燥其他的有機液體,因此,有時候也作為乾燥劑使用。

該化合物有助於降低水的融化點,比其他化學成分融化冰塊的速度更快,因此在極度嚴寒的條件下,可以用在道路上和人行道上化解結冰,也被廣泛用於造紙工業的添加劑和製造業的染料。

『伍』 紡織品強力測試的表示方法及關系

紡織品的分類方法;織物、紗線和纖維之間的關系
第一章基本知識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紡織纖維的定義,紡織纖維的分類方法及種類;了解紡織纖維的內部結構及其與纖維性能的關系;牢固掌握紡織材料回潮率的意義及測試方法;牢固掌握紡織纖維和紗線線密度(細度)的表示方法、常用指標的含義和應用及指標之間的換算。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紡織纖維的概念
識記:纖維、紡織纖維的概念;紡織纖維的分類
理解:紡織纖維的分類方法,紡織纖維的理化條件
(二)紡織纖維的內部結構
識記:單基、聚合度、大分子、結晶度、取向度、柔順性。
理解:紡織纖維結構的基本知識,大分子結構、超分子結構和聚集態結構對纖維性能的影響。
(三)紡織材料的含水及其測試
識記:吸濕性、回潮率、標准狀態、標准回潮率、公定回潮率、實際回潮率、公定重量。
理解:各項吸濕指標的含義及應用情況。
應用:各項指標之間的換算,回潮率在重量計算時的應用;回潮率的測試。
(四)纖維和紗線的規格度量
識記:特克斯數、公制支數、旦尼爾、英制支數。
理解:線密度的含義,特克斯數、公制支數、旦尼爾、英制支數的含義及一般應用,各指標之間的換算。
應用:對常見纖維或紗線進行線密度的計算和各指標之間的換算。
三:本章實驗項目
1、紡織材料回潮率的測定(烘箱法)、電測法)
2、紡織材料回潮率的測定(電測法)
第二章天然纖維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常見天然纖維的形成過程;掌握常見天然纖維的化學組成和形態結構;掌握常見天然纖維的特性,熟悉各項性質與生產技術和產品品質的關系;掌握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能較熟練地操作主要的測試儀器,進行數據分析,能運用有關標准進行品質評定。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棉纖維
識記:長絨棉、細絨棉、鋸齒棉、皮輥棉、雜質與疵點、手扯長度、主體長度、品質長度、短絨率、馬克隆值、原棉含雜率、成熟度。
理解:棉纖維的三個生長期;棉纖維的化學組成、截面和縱面形態特徵;原棉業務檢驗和物理性能檢驗的內容;棉纖維的性能及測試;原棉品質評定的依據與方法;棉纖維的性能對紡織品生產和品質的影響;彩色棉的知識與應用。
應用:原棉分級;棉纖維的性能測試。
(二)麻纖維
識記:韌皮纖維、葉纖維、工藝纖維。
理解:麻纖維的化學組成;薴麻、亞麻、黃麻和洋麻的形態特徵;麻纖維的特性及其對紡織品生產和品質的影響。
(三)毛絨纖維
識記:細絨毛、同質毛、異質毛、支數毛、級數毛、品質支數、縮絨性、伸直長度、毛叢長度。
理解:羊毛纖維的化學成分與性能的關系;綿羊毛纖維的主要特性;羊毛的主要性能及測試;羊毛纖維的性能對生產與產品品質的影響;羊毛縮絨性的成因及其應用。其它特種毛絨纖維的品種與特性。
(四)天然絲纖維
識記:單絲、繭絲、生絲、蠶絲的特性與形態、絲鳴。
理解:蠶絲的形成與種類;蠶絲的化學組成與形態;桑蠶絲的特性;蠶絲的品質評定。
三、本章實驗項目
1、棉纖維分級與手扯長度
2、羅拉法測定棉纖維的長度
3、棉纖維成熟度測定
4、棉纖維線密度測定
5、棉纖維強度(束強)測定
6、原棉含雜率測定
7、羊毛捲曲性能測試。
第三章化學纖維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常見化學纖維的生產過程;熟悉常規化學纖維的化學組成、命名方法和形態結構;掌握常規化學纖維的主要性質;理解各項性質對生產和產品品質的影響;掌握主要性能指標的測試方法和品質評定方法;學會操作各種主要的測試儀器;學會依據產品要求選用不同化學纖維;了解和部分掌握化纖新原料品種、特性和應用。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化學纖維概述
識記:化學纖維的種類、再生纖維、合成纖維、熔融紡絲、溶液紡絲、干法紡絲、濕法紡絲。
理解:化學纖維的形成與分類,化學纖維的製造技術。
(二)常見化學纖維
識記:再生纖維、合成纖維、化纖疵點。
理解:常見再生纖維、合成纖維的特性及對產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三)差別化纖維和其它纖維
識記:差別化纖維、異形纖維、復合纖維、中空纖維、海島纖維、高性能纖維、高功能纖維。
理解:化纖改性技術,差別化纖維的品種,功能纖維的概念及其功能性,高性能纖維的概念及其性能。
(四)化纖新材料
理解:各種化纖新材料的品種及主要特性。
三、本章實驗項目
1、化纖線密度測定
2、單纖維強度和伸長性能測試
第四章紡織纖維的力學性質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紡織纖維力學性質的內容;熟悉紡織纖維的拉伸曲線和性質;熟悉纖維的彈性、蠕變和應力鬆弛的含義和應用;了解摩擦、扭轉、彎曲、壓縮等力學性質;了解這些力學性質對紡織品生產技術和品質的影響。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一次拉伸斷裂性質
識記:初始模量、強度、斷裂伸長率、斷裂長度、斷裂功。
理解:拉伸曲線,表示拉伸性能的指標,各種常見纖維的拉伸曲線的特性。
應用:不同纖維的拉伸性質在確定生產工藝及設計產品的應用。
(二)蠕變和應力鬆弛
識記:彈性、彈性回復率、急彈性變形、緩彈性變形、塑性變形、蠕變、應力鬆弛、疲勞特性。
理解:彈性與彈性回復;蠕變和應力鬆弛;疲勞特徵。
應用:根據纖維的蠕變和應力鬆弛確定生產工藝及設計產品。
(三)纖維的扭轉、彎曲與壓縮
識記:抗彎剛度、壓縮彈性。
理解:扭轉、彎曲和壓縮性質的含義與特點。
應用:根據纖維扭轉、彎曲和壓縮性質確定生產及設計產品。
(四)摩擦與抱合性質
理解:纖維的摩擦特性,抱合及對紡織生產的影響。
第五章紡織纖維的熱學、電學和光學性質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纖維熱學性質、電學性質和光學性質的內容及對紡織品生產和品質的影響。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熱學性質
識記:導熱系數、導熱性、保溫性、玻璃化溫度、粘流溫度、耐熱性、熱穩定性、熱收縮率、熱塑性、熱定型、抗熔性、極限氧指數。
理解:導熱與保溫;熱轉變點;熱收縮與熱膨脹;熱塑性與熱定型;耐熱性;抗熔融性。
應用:主要熱學性質對紡織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二)電學性質
識記:體積比電阻、質量比電阻、靜電現象。
理解:比電阻的概念與應用;靜電現象。
應用:電學性質對紡織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三)光學性質
識記:光澤、耐光性。
理解:光澤的概念與形成;纖維的光學性質。
應用:光學性質在紡織品設計和生產中的應用。
三、本章實驗項目
纖維比電阻測試
第六章紡織材料的吸濕性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了解紡織材料的吸濕機理,常見紡織材料的吸濕性能,吸濕性對紡織品生產與品質的影響。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吸濕機理
理解:吸濕的兩相性。
(二)吸濕平衡和平衡回潮率
識記:吸濕平衡、平衡回潮率
理解:吸濕平衡的過程,
(三)吸濕滯後性(保守性)
識記:吸濕滯後性
理解:吸濕滯後性的成因,吸濕滯後性對生產的影響
應用:吸濕滯後性在性能測試時的應用
第七章紡織纖維的鑒別
一、學習目的及要求
通過本章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纖維鑒別的方法和適用性;採用手感目測和儀器鑒別相結合的方法,准確並快速地鑒別各種常見的紡織纖維。要求學生掌握各種常用的纖維鑒別方法和鑒別步驟,操作熟練,鑒別結果准確。
二、知識點與要求
(一)紡織纖維常規鑒別方法
識記:常見紡織纖維的鑒別方法
理解:各種鑒別方法的理論依據;鑒別內容、鑒別步驟和適應范圍。
應用:鑒別常見紡織纖維。
(二)紡織纖維鑒別新技術
理解:目前常用的鑒別新技術
三、實驗項目
1、鑒別常規紡織纖維
2、纖維切片的製作
第三部分課時安排
本課程3.5學分,總學時為60學時,各章節課時分配如下
教學內容 學時分配
總學時 理論學時 實驗學時 機動
緒論 2 2
第一章基本知識 10 6 4
第二章天然纖維及其性能 26 12 14
第三章化學纖維及其性能 7 4 3
第四章紡織纖維的力學性質 4 4
第五章紡織纖維的熱學、電學和光學性質 3 2 1
第六章紡織材料的吸濕性 2 2
第七章紡織纖維的鑒別 4 4
考核 2 2
合計 60 32 28

第四部分有關說明與實施要求
一、考核能力層次的表述
本大綱在考核目標中,對各章節標識出「識記」、「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各層次的要求為遞進關系。即後者必須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其含義是:
「識記」:能記住有關的名詞、術語及主要概念,並能正確表述。
「理解」:較全面地了解或掌握基本原理、方法等。
「應用」:應用理論知識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
二、指定教材
《紡織纖維與紗線》自編講義;《紡材實驗》(中國紡織出版社)
三、參考教材與資料
《紡織材料學》上海紡織專科學校編,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1997年6月
《紡織材料學實驗教程》趙書經編,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1997年
《高科技纖維》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2000年
《新型紡織原料》高衛東等,中國紡織出版社出版,2000年
紡織類期刊及專業網站
四、學習方法指導
1、在開始學習指定教材的每一章節之前,先翻閱大綱中有關這一部分的知識點及能力層次的具體要求,以便做到心中有數。
2、閱讀教材時,要逐段細讀,逐句推敲,集中精力吃透每一個知識點,對基本概念必須深刻理解,從而加深記憶,提高學習能力。
3、做好作業,這是學習、理解、消化和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
4、查閱有關科技資料,擴大知識面,適應發展的要求。
5、對實驗中的理論知識必須認真學習,並與實驗聯系起來。
6、加強實驗操作的練習,掌握各項實驗的方法。
五、關於考核的若干規定
1、考核形式:採用平時考核與期末考試相結合的進行考核。
2、考核方式:本課程為考試
3、考核內容:理論考核與實驗考核
4、成績評定辦法:理論考核佔50-70%,實驗考核佔50-30%,視教學內容安排而定。
第五部分《紡織纖維》實驗教學說明
一、實驗目的
《紡織纖維》實驗是《紡織纖維》課程中的組成部分。通過本實驗的學習,使學生掌握紡織纖維性能測試的方法、品質評定方法和紡織纖維的鑒別方法,從而獲得從事紡織產品的設計開發、紡織品檢驗工作所必備技能。
1、了解和熟悉測試紡織纖維所用的測試儀器及其結構,掌握重點儀器的測試原理。
2、掌握紡織纖維主要性能的測試方法和紡織纖維品質的評定方法。
3、熟練地鑒別各種常見紡織纖維。
4、熟練操作常規測試儀器。
二、實驗內容與基本要求
1、纖維材料回潮率的測試
實驗目的:按照國家標准要求,利用恆溫烘箱和快速測濕儀測試纖維材料的回潮率。
基本要求:熟悉國標,了解恆溫烘箱和電阻測濕儀的結構和工作原理。基本掌握鏈條天平的結構與操作,能較准確地稱取重量。
2、原棉評級與手扯長度
實驗目的:根據國家標准規定,根據棉花的成熟度、色澤特徵和軋工質量的文字標准條件同實物標准進行對照,對原棉進行評級,學習原棉品級的評定方法;基本掌握手扯法測定原棉的手扯長度。
基本要求:學會原棉評級的方法。了解不同級別原棉的外觀。學會手扯長度的操作方法。
3、棉纖維成熟度測定
實驗目的:利用生物顯微鏡,採用中腔胞壁對比法測定棉纖維的平均成熟度系數。計算成熟度系數變異系數。
基本要求:熟練使用生物顯微鏡,掌握中腔胞壁對比法測定棉纖維的平均成熟度系數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計算。測試結果誤差小。
4、原棉含雜率的測試
實驗目的:採用手揀方法和雜質分析機從原棉中分離出棉纖維和雜質,經稱重和計算求出凈棉率和含雜率。通過檢驗,了解原棉雜質的試驗方法,掌握凈棉率和含雜率的計算方法。
基本要求:掌握測試方法和步驟,了解纖維雜質分析機的基本結構,基本掌握雜質分析機的操作方法,掌握指標的計算方法。
5、棉束纖維強度測定
實驗目的:使用棉纖維束纖維強力機測定棉束纖維強力並換算為單纖維強力,同時求出斷裂長度。
基本要求:了解棉束纖維強力機的基本結構,掌握棉束纖維強力的測試方法和步驟,掌握強度的計算方法。
6、棉纖維長度測定
實驗目的:利用羅拉長度分析儀將一端排列整齊的棉纖維束,按一定組距分組稱重後,求出纖維長度的各項指標。
基本要求:了解羅拉長度分析儀結構,基本掌握操作方法,掌握棉纖維長度各項指標的計算方法,並對棉纖維長度分布和長度值具有一定的概念。
7、棉或化學纖維線密度測定(中段稱重法、氣流儀測定法)
實驗目的:1、利用纖維切斷器切取一定長度的棉纖維,經稱重計數根數,根據定義求出公制支數。2、利用氣流儀測定棉纖維公制支數並換算成馬克隆值。
基本要求:掌握中段稱重法測定棉纖維公制支數的方法和計算方法,熟悉氣流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氣流儀測定纖維細度的試驗方法。
8、羊毛或化纖捲曲彈性測試
實驗目的:通過試驗,掌握羊毛或化纖捲曲彈性的測量方法,理解捲曲和彈性的意義及數據計算分析。
基本要求:了解羊毛捲曲彈性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羊毛捲曲和彈性測試方法和計算。
9、單纖維強伸性能測試
實驗目的:使用單纖維強力儀測定羊毛或化纖單纖維強力和伸長率。
基本要求:熟悉單纖維強力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單纖維強力儀測試纖維單強和伸長率的方法和計算。
11、纖維比電阻測試
實驗目的:使用纖維比電阻儀測定纖維的比電阻。
基本要求:了解纖維比電阻儀的結構和測試原理,掌握纖維比電阻的測試方法和計算。
12、化纖短纖維長度測定
實驗目的:測試化學短纖維的長度並進行結果的計算,數據的整理及評價。
基本要求:熟練進行纖維整理,掌握中段切斷法的方法和計算。
13、紡織纖維鑒別
實驗目的:根據不同纖維具有不同的形態特徵和不同物理化學性能的特點,採用物理的方法和化學的方法,鑒別常規紡織纖維的品種。
基本要求:熟悉不同纖維的形態特徵,掌握纖維鑒別的方法和基本操作步驟,能正確且迅速地鑒別各種紡織纖維。掌握纖維切片製作技術。
三、實驗學時安排
序號 實驗項目 課時 所需主要儀器、材料等 實驗地點
1 烘箱法回潮率測試 2 烘箱、棉、粘膠等纖維 紡材實驗室
2 電阻法回潮率測試
鏈條天平練習 2 電阻測濕儀、棉纖維
鏈條天平 同上
3 原棉品級評定
手扯長度練習 2 標准樣照、原棉
鋼尺 同上
4 原棉含雜率及手撿雜質檢測 2 錫來分析機、原棉 同上
5 棉纖維線密度測試(氣流儀法) 2 棉條引伸儀、原棉
氣流儀 同上
6 棉纖維或化學纖維線密度測試(中段法) 2 限制性絨板、切斷器等 同上
7 棉纖維成熟度測試(顯微鏡法) 2 顯微鏡、棉纖維 同上
8 棉纖維束纖維強力測試 2 限制性絨板、強力儀 同上
9 棉纖維長度測試(羅拉分析法) 2 限制性絨板、羅拉分析儀 同上
10 羊毛捲曲彈性測試 2 捲曲彈性儀、羊毛 同上
11 羊毛纖維強力測定
化纖比電阻測定 2 單纖維強力儀、毛纖維、比電阻儀、腈綸纖維。 同上
12 中斷切斷法測試化纖的長度 2 等長切斷器等 同上
13 紡織纖維鑒別 2 顯微鏡、酒精燈等 同上
14 纖維切片製作 2 切片器等 同上
15 實驗考核 2 同上

四、考核內容、方法及成績評定
1、內容:根據實驗的重要性和實際實驗條件,確定考核內容。
2、方法:採用項目抽簽分組考核的方法。
3、實驗成績總評辦法:實驗操作成績是實驗項目平均分數,佔70%;平時成績佔30%,主要考核學生平時實驗課的表現、實驗報告質量等。
附:實驗考核項目(抽簽考核)
烘箱法回潮率測試
電阻法回潮率測試
原棉的品級與手扯長度
原棉含雜率及手撿雜質檢驗
纖維線密度測試——氣流儀法
纖維線密度測試——中段稱重法
棉纖維成熟度測定——顯微鏡法
棉纖維斷裂強力試驗——束纖維法
單纖維強伸性能測試
纖維比電阻測定
紡織纖維鑒別
顯微鏡認識纖維

『陸』 在紡織品中PCM是什麼意思

近年來,一種PCM紡織品正引起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的關注,通過將相變材料微膠囊與紡織品結合,製造出了能夠在室溫上下吸收或放出熱量的纖維和紡織品,它能夠隨所處環境的變化而吸收或放出能量,從而減低人體皮膚表面溫度的波動,提高服用舒適性。
這種智能調溫紡織品最早是Triangle研究發展公司(TRDC)在美國自然科學基金下進行研究的,他們將相變材料微膠囊添加在紡織品中用於生產更暖、更薄的手套襯,用於在極端低溫環境中作業的飛行員和地勤人員。隨後,他們又將這種織物應用於生產襪子、內衣、衣服內襯等等。現在,已有相關產品進入了市場。
該產品一經推出,立刻在國際紡織界引起極大轟動。到目前為止,德國、日本、瑞典、韓國、新加坡、葡萄牙、中國等都已開始了這方面的研究。蓄熱調溫紡織品技術被美國Newsday選為「改變21世紀人類生活的21項革新」之一。可以預見,隨著相變材料微膠囊技術的進一步成熟,蓄熱調溫紡織品將會對我們的生活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製造技術
PCM紡織品的製造技術主要有塗層法和紡絲法兩種。
微膠囊塗層技術,研究者採用一種塗層處理基材,塗層劑包括聚合物粘合劑、相變材料微膠囊,塗層劑在特定溫度下有特殊的熱效應。
實驗人員以平均分子量1000的聚乙二醇為相變物質,密封於微膠囊中,塗層於織物表面,製成放熱溫度7~11℃,吸熱溫度28~31℃的織物,可用做冷庫和登山隊員服裝。
膠囊紡絲技術主要有兩種方法,溶液紡絲和熔融紡絲。美國採用濕法紡絲製造出了添加有含PCM或塑晶材料的微膠囊的纖維。據報道,在蓄熱調溫腈綸中相變材料的最大加入量為8%,能生產的單絲纖度為2.2dtex。但是,濕法紡絲工藝的紡程較長、污染較大、產量較低,並且微膠囊的理論添加量也較低。
而採用熔融紡絲工藝能夠較好地解決上述問題,故採用熔融紡絲法是目前研究的一個熱點。美國的TRDC公司從1999年開始就一直致力於相變材料微膠囊在熔紡工藝中的應用。他們對膠囊的耐熱性進行了系統的研究,表明直徑在10微米左右的膠囊具有最好的耐熱性,並將膠囊添加到聚合物熔體中製得了相變材料微膠囊含量為3%的蓄熱纖維。我國天津工業大學功能纖維研究所採用熔紡工藝制出了相變材料微膠囊含量在12%以上的蓄熱調溫纖維。
保溫性能
保溫性能是指採用傳統測試方法測得的保溫性能。但是這些方法不適用於含有相變材料的織物的性能評價。因為這些織物中的相變材料會在測試過程中發生吸熱或放熱效應,從而造成結果偏差。所以對相變紡織品要導入動態保溫性能概念。
蓄熱調溫紡織品的表面或纖維中含有相變溫度在室溫左右的相變材料,因而在20℃~40℃范圍將產生吸熱效應,在3℃~10℃范圍產生放熱效應。
研究者採用自行研製的測試方法測試了塗層織物的基礎和動態保溫性能,結果清楚地顯示了微膠囊在提高保溫性方面的作用。他們比較了24mm厚的滌綸絮片、0.2mm厚的面料和0.1mm厚的里料與12mm厚的含相變材料的腈綸絮片、0.2mm厚的面料和0.2mm厚含相變材料微膠囊塗層里料的保溫性能。結果表明,12mm厚的含相變材料腈綸絮片與24mm厚的滌綸絮片相比,基礎熱阻降低了30%。但絮片和里料中的相變材料吸熱作用使其動態熱阻增大了一倍。總體上,新服裝的總熱阻比原來的服裝的總熱阻增大了大約60%。
溫度調節性能
關於蓄熱調溫織物和服裝的溫度調節性能目前仍在進行當中,還沒有統一的測試方法或標准。
研究者還將試樣纖維的平紋織物和聚對苯二甲酸酯的平紋織物分別貼於金屬板上,從常溫升溫至40℃保持,再降溫至5℃。在升溫和降溫過程中分別使用紅外攝像儀觀測織物表面溫度,求出兩種織物的溫度差。
另有一種用於量化Outlast纖維紗線、織物性能的非生理檢測方法是TRF,用來測量影響溫度調節的各種因素。它適用於在實驗室模擬真實生活狀況的生理測試。這個系統使用連續的環境溫度和能量維持一種模擬皮膚的濕度。通過測量皮膚溫度如何隨著外界能量變化的波動反映織物的動態保溫性能。這種能量正是織物和纖維調節溫度的決定因素。測試後得到的TRF值的范圍在「0」到「1」之間。「0」代表織物有能力適應連續的溫度變化,「1」意味著調節溫度的能力很差。
經測試,PEG塗層棉織物在滑雪或類似於滑雪的狀態下的保溫性能,處理織物優於未處理織物75%,可以防止由於天氣或風造成的過冷或過熱。
我國科研人員以分子量為1000的聚乙二醇等為芯成分,以聚丙烯為鞘成分的復合纖維非織造布為試樣,同規格丙綸絮片為對比試樣,分別以定溫50℃的鼓風乾燥箱和定溫為0℃的冰箱為恆溫源,研究了0℃~50℃的升溫過程和50℃~0℃的降溫過程中的溫差。升溫過程中的最大溫差為3.3℃,降溫過程中的最大溫差為61℃。
在氣候艙內測試了含有PCM的服裝由於PCM的吸熱和放熱而產生的溫度調節作用。實驗中,服裝樣品粘結在模擬皮膚裝置上,在不同的時間和代謝速度下測試其溫度變化。測試兩種服裝在-20℃到20℃的變化過程中的溫度變化。測試結果表明,在兩種溫度下,使用新服裝的皮膚表面溫度處於31℃~35℃的舒適范圍。
應用及展望
蓄熱調溫織物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得到了廣泛的研究和發展,關於其未來前景,盡管還不十分明朗,但比較一致的看法是:蓄熱調溫紡織品技術在改善服裝舒適性方面具有防水透濕織物(Gore-Tex、Sympatex)同等重要的作用。
事實上,蓄熱調溫紡織品並不是一種能夠提高保溫性的紡織品,而是一種增加服用舒適性的新產品,它可以使你在感到悶熱時,降低服內溫度,而在感到寒冷時,提高服內溫度,使皮膚溫度在環境溫度劇烈變化的過程中,始終處於舒適范圍,因此它是一種智能型的產品,在外界氣溫變化過程中,服內溫度始終處於舒適溫度范圍。盡管如此,只有在溫度變換較為頻繁的環境中,這種紡織品才更容易發揮其作用,否則,釋放的能量不能及時得到補充,其將失去溫度調節作用。

『柒』 濕法紡絲設備哪裡好

甲殼來素濕法紡絲技術及設備誠信自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0.001套起成交0筆供應纖維濕法紡絲試驗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0.00成交0筆海藻濕法紡絲技術及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成交0筆海藻纖維濕法紡絲技全套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1套起成交0筆海藻纖維濕法紡絲技術及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套起成交0筆海藻纖維紡絲技術及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0.00成交0筆供應濕法紡絲實驗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001套起成交0筆fj-155濕法紡絲機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01套起成交0筆纖維濕法紡絲實驗全套設備纖維紡絲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00成交0筆供應甲殼素濕法紡絲全套設備誠信通 江蘇 無錫市¥10000.001套起

『捌』 乙苯脫氫制苯乙烯實驗利用色譜分析中乙苯,甲苯,苯乙烯的校正因子為

聚氯乙烯樹脂經氯化後製成的合成纖維. 縮寫PeCe。 密度:1.42~1.46 用途:一種含氯纖維。對化學試劑具有高度的穩定性。能抗水和耐火。用於制濾布、填料、漁網和工作服等。 制備或來源:由聚氯乙烯經氯化後再經干法或濕法紡絲製得。 備註:強度0.2牛/特。 [編輯本段]PVC概述 簡稱PVC,由氯乙烯在引發劑作用下聚合而成的熱塑性樹脂。是氯乙烯的均聚物。氯乙烯均聚物和氯乙烯共聚物統稱為氯乙烯樹脂。PVC 為無定形結構的白色粉末,支化度較小。工業生產的PVC分子量一般在5萬~12萬范圍內,具有較大的多分散性,分子量隨聚合溫度的降低而增加;無固定熔點,80~85℃開始軟化,130℃變為粘彈態,160~180℃開始轉變為粘流態;有較好的機械性能,抗張強度60MPa左右,沖擊強度5~10kJ/m2;有優異的介電性能。但對光和熱的穩定性差,在100℃以上或經長時間陽光曝曬,就會分解而產生氯化氫,並進一步自動催化分解,引起變色,物理機械性能也迅速下降,在實際應用中必須加入穩定劑以提高對熱和光的穩定性。PVC很堅硬,溶解性也很差,只能溶於環己酮、二氯乙烷和四氫呋喃等少數溶劑中,對有機和無機酸、鹼、鹽均穩定,化學穩定性隨使用溫度的升高而降低。PVC溶解在丙酮-二硫化碳或丙酮-苯混合溶劑中,用於干法紡絲或濕法紡絲而成纖維,稱氯綸。具有難燃、耐酸鹼、抗微生物、耐磨並具有較好的保暖性和彈性。 沿革 氯乙烯早在 1835年就為法國V.勒尼奧發現,用日光照射氯乙烯時生成一種白色固體,即聚氯乙烯。1914年發現用有機過氧化物可加速氯乙烯的聚合,1931年德國法本公司採用乳液聚合法實現聚氯乙烯的工業化生產。1933年W.L.西蒙提出用高沸點溶劑和磷酸三甲酚酯與PVC加熱混合,可加工成軟聚氯乙烯製品,這才使PVC的實用化有真正的突破。英國卜內門化學工業公司、美國聯合碳化物公司及固特里奇化學公司幾乎同時在1936年開發了氯乙烯的懸浮聚合及 PVC的加工應用。為了簡化生產工藝,降低能耗,1956年法國聖戈邦公司開發了本體聚合法。1983年,世界總消費量約11.1Mt,總生產能力約17.6Mt;是僅次於聚乙烯產量的第二大塑料品種,約占塑料總產量的15%。中國自行設計的 PVC生產裝置於1956年在遼寧錦西化工廠進行試生產,1958年3kt裝置正式工業化生產,1984年產量530.9kt。 [編輯本段]PVC生產方法 有懸浮聚合法、乳液聚合法和本體聚合法,以懸浮聚合法為主,約佔PVC總產量的80%左右。此外,還有用微懸浮法生產PVC糊用樹脂,產品性能和成糊性均好。 ①懸浮聚合法 使單體呈微滴狀懸浮分散於水相中,選用的油溶性引發劑則溶於單體中,聚合反應就在這些微滴中進行,聚合反應熱及時被水吸收,為了保證這些微滴在水中呈珠狀分散,需要加入懸浮穩定劑,如明膠、聚乙烯醇、甲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等。引發劑多採用有機過氧化物和偶氮化合物,如過氧化二碳酸二異丙酯過氧化二碳酸二環己酯、過氧化二碳酸二乙基己酯和偶氮二異庚腈、偶氮二異丁腈等。聚合是在帶有攪拌器的聚合釜中進行的。聚合後,物料流入單體回收罐或汽提塔內回收單體。然後流入混合釜,水洗再離心脫水、乾燥即得樹脂成品。氯乙烯單體應盡可能從樹脂中抽除。作食品包裝用的 PVC,游離單體含量應控制在1ppm以下。聚合時為保證獲得規定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范圍的樹脂並防止爆聚,必須控制好聚合過程的溫度和壓力。樹脂的粒度和粒度分布則由攪拌速度和懸浮穩定劑的選擇與用量控制。樹脂的質量以粒度和粒度分布、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表觀密度、孔隙度、魚眼、熱穩定性、色澤、雜質含量及粉末自由流動性等性能來表徵。聚合反應釜是主要設備,由鋼制釜體內襯不銹鋼或搪瓷製成,裝有攪拌器和控制溫度的傳熱夾套,或內冷排管、迴流冷凝器等。為了降低生產成本,反應釜的容積已由幾立方米、十幾立方米逐漸向大型化發展,最大已達到200m3(見釜式反應器)。聚合釜經多次使用後要除垢。以聚乙烯醇和纖維素醚類等為懸浮穩定劑製得的 PVC一般較疏鬆,孔隙多,表面積大,容易吸收增塑劑和塑化。 ②乳液聚合法 最早的工業生產 PVC的一種方法。在乳液聚合中,除水和氯乙烯單體外,還要加入烷基磺酸鈉等表面活性劑作乳化劑,使單體分散於水相中而成乳液狀,以水溶性過硫酸鉀或過硫酸銨為引發劑,還可以採用「氧化-還原」引發體系,聚合歷程和懸浮法不同。也有加入聚乙烯醇作乳化穩定劑,十二烷基硫醇作調節劑,碳酸氫鈉作緩沖劑的。聚合方法有間歇法、半連續法和連續法三種。聚合產物為乳膠狀,乳液粒徑0.05~2μm,可以直接應用或經噴霧乾燥成粉狀樹脂。乳液聚合法的聚合周期短,較易控制,得到的樹脂分子量高,聚合度較均勻,適用於作聚氯乙烯糊,制人造革或浸漬製品。乳液法聚合的配方復雜,產品雜質含量較高。 ③本體聚合法 聚合裝置比較特殊,主要由立式預聚合釜和帶框式攪拌器的卧式聚合釜構成(圖2)。聚合分兩段進行(圖3)。單體和引發劑先在預聚合釜中預聚1h,生成種子粒子,這時轉化率達8%~10%,然後流入第二段聚合釜中,補加與預聚物等量的單體,繼續聚合。待轉化率達85%~90%,排出殘余單體,再經粉碎、過篩即得成品。樹脂的粒徑與粒形由攪拌速度控制,反應熱由單體迴流冷凝帶出。此法生產過程簡單,產品質量好,生產成本也較低。 [編輯本段]PVC改性品種 PVC性脆,熱穩定性差,不易加工。為了改善其性能,增加品種,需進行改性,改性的品種有氯乙烯共聚物、聚氯乙烯共混物和氯化聚氯乙烯等。 氯乙烯共聚物 氯乙烯可以和乙烯、丙烯、醋酸乙烯酯、偏二氯乙烯、丙烯腈和丙烯酸酯類等單體共聚,目前共聚物的產量占聚氯乙烯總產量的25%以下。 ①氯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 採用懸浮共聚法,一般生產醋酸乙烯酯含量3%~5%和13%~15%的兩個品級,可用於製造塑料地板、塗料、薄膜、壓塑製品、唱片及短纖維等。 ②氯乙烯- 偏二氯乙烯共聚物 美國陶氏化學公司在30年代就研製成功了偏二氯乙烯含量在50%以上的氯乙烯共聚物,商品名莎綸B(Saran B)這種共聚物耐老化,耐臭氧,機械性能好,能溶於四氫呋喃、環己酮及氯苯等有機溶劑,溶液具有較好的粘合性與成膜性。用這種共聚物製得的薄膜無毒、透明,具有極低的透氣性與透

『玖』 有誰知道化纖的歷史

中國的化纖史

1976年,文化大革命結束。中國開始轉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在最初引進的13套重大裝備中有幾項涉及到石油化工的化纖產品。例如,遼陽化纖廠、江蘇儀征化纖廠。

1991年,我在擔任國家計委投資司原材料及加工工業處處長時,儀征化纖廠是我國最大的化纖生產企業,廠長任長俊是從遼陽化纖廠調來的,後來相繼擔任紡織部副部長、中石化副總經理。當時,儀征化纖廠是9個單元,每個單元6萬噸聚酯生產能力,以後改造提升到9萬噸。

聚酯所需的原材料精對苯二甲酸(PTA),由鄰近隸屬中石化的揚子乙烯的一套年生產能力22.5萬噸的PTA裝置提供。在當時,22.5萬噸PTA和6萬噸聚酯均屬最大規模,設備全部靠進口。那時聚酯和長絲、短絲都是市場的緊俏貨。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各地上了一批6萬噸聚酯和22.5萬噸PTA項目。例如,浙江紹興的地方國營企業浙化聯,湖南湘潭聚酯和海南省海口聚酯等,這些企業曾經輝煌一時,可惜的是,後來在發展大潮中裝置顯得落後,有的破產了。

這段時期,外商投資的化纖原料企業也紛紛建設起來,例如珠海美國阿莫科公司的22.5萬噸PTA(現在歸BP公司了)、廈門的台資企業翔鷺等。一批民營的化纖企業也成長起來,並且以江浙一帶居多,例如浙江榮盛石化 、浙江恆逸化纖、江蘇三房巷等。

後來一些民營化纖原料生產企業居然超過了國有大企業,當年鼎盛一時的儀征化纖已經不再是行業的龍頭老大。而民營企業浙江恆逸的聚酯年生產能力達到370萬噸,超過了儀征化纖。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生產裝置的國產化和生產規模的大型化起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之前,60條聚酯生產線全部是引進的,後來大力抓了化纖裝備的國產化,單套聚酯的生產能力可達30萬噸,僅國產化後價格的降低就至少為企業節省1000多億元的投資。

同時,還向印度出口了900噸/日生產能力的聚酯裝備。

2002年,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撥專款支持作為聚酯原料的PTA的國產化研發,我國已經成功研製了年產百萬噸級的生產裝置,最大可達到年產150萬噸,設備價格降低了40%。民營的逸盛石化成為世界上最大的PTA生產商,年生產能力達到1350萬噸。

中國一躍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化纖生產國,同時也是化纖設備的重要生產國,這才使化纖佔了全部紡織原料的80.4%,不再與糧爭地。

(9)濕法紡絲實驗裝置擴展閱讀:

化纖的發展情況

隨著全球化纖生產進一步向中國轉移,中國已經成為世界最大的化纖生產國。中國化纖產量占據全球總量的60%以上。我國化纖工業持續快速發展,綜合競爭力明顯提高,全面完成了規劃的各項目標任務,有力推動和支撐了紡織工業和相關產業的發展,在世界化纖產業中的地位與作用進一步提升。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新聞網-從穿補丁到化纖生產大國 中國靠什麼解決穿衣問題

閱讀全文

與濕法紡絲實驗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暖氣關閉閥門也響 瀏覽:839
不朽傳說怎麼樣才能鑄造最強武器 瀏覽:768
r22製冷劑買什麼品牌的 瀏覽:654
自動供輸裝置圖集 瀏覽:269
崑山機械加工廠有多少 瀏覽:563
機械師m1多少錢 瀏覽:435
中小學實驗器材怎麼製作 瀏覽:16
沐風工具箱齒輪直徑 瀏覽:545
麗勝五金製品有限公司 瀏覽:80
發動機倉自動滅火裝置安裝在哪 瀏覽:7
軸承軸套多少絲 瀏覽:323
物業電氣設備都有什麼 瀏覽:691
gps工具箱儲存 瀏覽:146
老式暖氣片為什麼進水管2個閥門 瀏覽:949
汕頭有哪些消防器材經營部 瀏覽:544
為什麼醫院不讓帶閥門的N95 瀏覽:658
浙江新發現機械有多少人 瀏覽:996
蝙蝠怎麼用嘴發出超聲波 瀏覽:284
運動器材怎麼選質量 瀏覽:609
噴淋加壓穩壓設備套什麼定額 瀏覽: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