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屬於動車組傳動裝置的是

屬於動車組傳動裝置的是

發布時間:2021-02-25 14:57:23

⑴ 何為動車組

我們通常看到的旅客列車,其動力裝置都集中安裝在牽引機車上,在牽引機車後面掛著許多沒有動力裝置的客車車廂。如果把動力裝置分散安裝在每節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動力,又可以載客,這樣的客車車輛便叫做動車。而動車組就是幾節自帶動力的車輛加幾節不帶動力的車輛編成一組,就是動車組。帶動力的車輛叫動車,不帶動力的車輛叫拖車。
動車組有兩種牽引動力的分布方式,一種叫動力分散,一種叫動力集中。
動力分散電動車組的優點是:動力裝置分布在列車不同的位置上,能夠實現較大的牽引力,編組靈活。由於採用動力制動的輪對多,制動效率高,且調速性能好,制動減速度大,適合用於限速區段較多的線路。另外,列車中一節動車的牽引動力發生故障對全列車的牽引指標影響不大。動力分散的電動車組的缺點是:牽引力設備的數量多,總重量大。動力集中的電動車組也有其優點:動力裝置集中安裝在2~3節車上,檢查維修比較方便,電氣設備的總重量小於動力分散的電動車組。動力集中布置的缺點是動車的軸重較大,對線路不利。
動車的技術發展主要表現在功率、速度和舒適性的提高、單位功率重量的降低以及電子技術的應用等方面。動車組今後還將不斷發展,特別是世界各國正在發展市郊鐵路與地下鐵道過軌互通,構成城市高速鐵路網,動車組在其中將會起到主力軍的作用。
常見的動車組有日本新干線、德國ICE、法國TGV、歐洲之星、瑞典X2000、美國ACELA、中國的藍箭、中原之星、中華之星、新曙光、香港KTT等,地鐵輕軌都採取動車組方式。
參考資料:http://..com/question/9529057.html?fr=qrl3

⑵ 動車組指的是什麼

就是動車組 Trainset With Power Car (國人發明的名詞強行翻譯為英文)固定編組列車 Trainset單元化復合列車 MU (Multiple Units)電力單元化復合列車 EMU (Electric Multiple Units)柴油動力單元化復合列車 DMU (Diesel Multiple Units)[基本釋義] 「動車組」是國人發明的名詞,在這個詞流行之前的「列車組」、「機車組」與其含義類似。 與「動車組」最接近的外文是「單元化復合列車」。只是「動車組」所轄范圍比「單元化復合列車」略廣,不僅包含符合「單元化復合列車」定義的列車,還包含一些整列線形流暢、外觀整體性很高、動力車與非動力車編組組合相對固定的列車。 高速列車一般都是動車組,但大多數動車組不是高速列車,而是地鐵、輕軌等公交通勤列車。 /* 保留的原有解釋 把動力裝置分散安裝在每節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力,又可以載客,這樣的客車車輛便叫做動車。而動車組就是幾節自帶動力的車輛加幾節不帶動力的車輛編成一組。 帶動力的車輛叫動車,不帶動力的車輛叫拖車組。動車組技術源於地鐵,是一種動力分散技術。一般情況下,我們乘坐的普通列車是依靠機車牽引的,車廂本身並不具有動力,是一種動力集中技術。而採用了「動車組」的列車,車廂本身也具有動力,運行的時候,不光是機車帶動,車廂也會「自己跑」,這樣把動力分散,更能達到高速的效果。 作為一種適合鐵路中短途旅客運輸的現代化交通工具,動車組的分類有多種:按照傳動類型,可分為電動車組和內燃動車組;按照動力形式,可分為動力集中型和動力分散型;按照傳動方式,又可劃分為電傳動和液力傳動兩種類型。 由於動車組可以根據某條線路的客流量變化進行靈活編組,可以實現高密度小編組發車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運量大、往返不需掉轉車頭、污染小、節能、自帶動力等優點,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青睞,被譽為21世紀交通運輸的「新寵兒」。內燃動車組通常兩端是動力車,部分帶客室。國內常見的動車組都是這一類的,如神州號,四方廠、唐山、戚廠、長客的動車。電力動車組分為動力集中型和分散型,兩年前的DDJ1和藍箭就是動力集中型。而春城號和中原之星是動力分散型。通常的電力動車組都要由客車廠家、使用單位和株廠或株所聯合研製

⑶ 動車組的動力系統是什麼

柴油動車組、燃氣輪動車組和電力動車組

⑷ 我國crh動車組的傳動系統由哪幾部分組成

你好:

CRH系列動車組傳動系統主要包括:受電弓(包括高壓電器設備)、牽引變壓器、牽引變流器、牽引逆變器和牽引電機組成。

滿意請採納!合作愉快!

⑸ 機車傳動裝置的分類

利用原動機驅動離心泵,使獲得能量的工作液體(機車用油)沖擊渦輪從而驅動車輪來實現傳遞動力的裝置。1902年德國的費廷格提出了液力循環元件(液力耦合器和液力變扭器)的方案,即將泵輪和渦輪組合在同一殼體內,工作液體在殼體內循環流動。採用這種元件大大提高了液力傳動裝置的效率。液力傳動首先用於船舶。1932年製成第一台約60千瓦的液力傳動柴油動車。
液力耦合器有相對布置的一個泵輪和一個渦輪。泵輪軸和渦輪軸的扭矩相等。渦輪轉速略低於泵輪轉速,二者轉速之比即為液力耦合器的效率。液力耦合器用於機車主傳動時,效率約為97%。液力變扭器除泵輪和渦輪外,還有固定的導向輪。渦輪與泵輪的扭矩之比稱變扭比,轉速比越小則變扭比越大。在同樣的泵輪轉速下,渦輪轉速越低則渦輪扭矩越大。因此機車速度越低則牽引力越大,機車起動時的牽引力最大。液力變扭器的效率只在最佳工況下達到最大值。現代機車用的液力變扭器效率可達90%~91%。但當轉速比低於或高於最佳工況時,效率曲線即呈拋物線形狀下降。為使機車在常用速度范圍內都有較高的傳動效率,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一般採用不止一個簡單的液力變扭器。機車液力傳動裝置如梅基特羅型、克虜伯型、蘇里型、SRM型、ΓΤК型等,都是將一個液力變扭器與某種機械傳動裝置結合使用。福伊特型則是採用 2~3個液力變扭器(最佳工況點的轉速比一般並不相同)或液力耦合器(圖1),利用充油和排油換檔,在各種機車速度下都使當時效率最佳的那一液力循環元件充油工作。換檔時,前一元件排油和後一元件充油有一段重疊時間,所以換檔過程中的機車牽引力只是稍有起伏而不中斷。和其他類型相比,福伊特型液力傳動裝置的重量較大,但有結構簡單、可靠性較高的優點。到60年代,經驗證明:對於1500千瓦以上的液力傳動裝置,福伊特型較為適用。中國機車所用的液力傳動裝置都是這一類型的。
大功率增壓柴油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都不用液力耦合器,但燃氣輪機車的液力傳動裝置則用一個啟動變扭器,並在高速時用一個液力耦合器。
液力循環元件傳遞功率P的能力也像其他液力機械一樣,與工作液體重度r的一次方、泵輪轉速n的三次方和元件尺寸D的五次方成正比,即P∝rnD。在柴油機車上,為了減小傳動裝置的尺寸,柴油機都不直接驅動液力循環元件的泵輪,而是通過一對增速齒輪,在軸承和其他旋轉件容許線速度的限制范圍內,盡可能提高泵輪轉速。燃氣輪機車由於轉速很高,所以用一級甚至兩級減速齒輪來驅動泵輪。同一種傳動裝置,只要改變這種齒輪的增速比或減速比,即可在經濟合理的范圍內應用於不同功率的機車。
液力傳動裝置通常包括一組使輸出軸能改變轉向的換向齒輪和離合器機構。輸出軸通過適當的機械部件(萬向軸和車軸齒輪箱,或曲拐和連桿等)驅動機車車輪。液力傳動系統還可包括一組工況機構,使機車具有兩種最高速度,在高速檔有較高的行車速度,在低速檔有較高的效率和較大的起動牽引力和加速能力。因此同一機車既可用於客運,也可用於貨運,或者既可用於調車,也可用作小運轉機車。而當調車工況的最高速度定得較低時,機車在起動和低速運行時的牽引力可以超過同功率的電力傳動柴油調車機車。
1965年出現的液力換向柴油調車機車,傳動裝置有兩組液力變扭器,每個行車方向各用一組,換向動作也用充油排油的方式來完成。當機車正在某一方向行駛時改用另一方向的液力變扭器充油工作,由於變扭器的渦輪轉向與泵輪相反,對機車即起制動作用。機車換向不必先停車。只要司機改換行車方向手把的位置,機車即可自動地完成從牽引狀態經過制動、停車,又立即改換行車方向的全部過程。
液力傳動裝置不用銅,重量輕,成本低,可靠性高,維修量少,並具有隔振、無級調速和恆功率特性好等優點,因而得到廣泛採用。聯邦德國和日本的柴油機車全部採用液力傳動。 把機車原動機的動力變換成電能,再變換成機械能以驅動車輪而實現傳遞動力的裝置。電力傳動裝置按發展的順序有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四種。它們所用的牽引發電機、變換器(指整流器、逆變器、循環變頻器等)和牽引電動機類型各不相同。
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
1906年美國製造的150千瓦汽油動車最先採用了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1965年以前,世界各國單機功率75~2200千瓦的電傳動機車都採用這種電力傳動裝置。這是因為同步牽引發電機無法高效變流,非同步牽引電動機難於變頻調速,只能採用直流電機。直-直流電力傳動原理是基於直流電機是一種電能和機械能的可逆換能器,其原理見圖 2。原動機G為柴油機,通過聯軸器驅動直流牽引發電機ZF,後者把柴油機軸上的機械能變換成可控的直流電能,通過電線傳送給1台或多台串並聯或全並聯接線的直流牽引電動機ZD,直流牽引電動機將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都可調節的機械能,經減速齒輪驅動機車動輪,實現牽引。此外設有自控裝置。自控裝置由既對柴油機調速又對牽引發電機調磁的聯合調節器、牽引發電機磁場和牽引電動機磁場控制裝置等組成,用來保證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
直流牽引發電機受整流子限制,不能製造出大功率電力傳動裝置。60年代前期,美國發明大功率硅二極體和可控硅,為製造大功率的電力傳動裝置准備了條件。1965年法國研製成 1765千瓦交-直流電力傳動裝置,它是世界各國單機功率 700~4400千瓦機車普遍採用的電力傳動裝置。
交-直流和直-直流電力傳動原理相似。由圖3可以看出兩者差異在於柴油機 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經硅二極體整流橋ZL,把增頻三相交流電變換成直流電,事實上TF和ZL組成等效無整流子直流電機。其餘部分和自控裝置主要工作原理與直-直流電力傳動裝置相同。
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
非同步牽引電動機結構簡單,體積小,工作可靠,在變頻調壓電源控制下,能提供優良調速性能。聯邦德國於 1971年研製成實用的交-直-交流電力傳動裝置,如圖4所示。
交-直-交流電力傳動原理如下:柴油機 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產生恆頻可調壓三相交流電(柴油機恆速時),經硅整流橋ZL變換成直流電,再經過可控硅逆變器 N(具有分諧波調制功能)再將直流電逆變成三相變頻調壓交流電,通過三根電線傳輸給多台全並聯接線的非同步牽引電動機AD。AD將交流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可調的機械能,驅動機車動軸,實現牽引。它的自控裝置由聯合調節器以及對同步牽引發電機磁場、變換器、非同步牽引電動機作脈沖、數模或邏輯控制的裝置組成,從而提供接近理想的工作特性。
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
交-直-交變頻調壓電能經二次變換,降低了傳動裝置的效率,而且逆變器用可控硅需要強迫關斷,對主電路技術有較高的要求。為提高效率,在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中採用了自然關斷可控硅相控循環變頻器(圖5)。60~70年代,美國在重型汽車上,蘇聯在電力機車上都採用了交-交流電力傳動裝置。不過美國用的是非同步牽引電動機牽引,蘇聯用的是同步牽引電動機牽引。
交-交流電力傳動原理如圖5所示。柴油機G驅動同步牽引發電機TF,發出增頻可調壓交流電,經相控循環變頻器FB變換成可變頻調壓的三相交流電(降頻),輸給多台全並聯接線的非同步牽引電動機AD。AD將交流電能變換成轉速和轉矩可調的機械能,驅動動輪實現牽引。它的自控裝置也是由聯合調節器、脈沖、數模、邏輯電路等裝置構成(但對可控硅導通程序要求嚴格),同樣能保證優良的工作特性。

⑹ 城軌車輛牽引傳動系統的組成是……和CRH2型動車組有什麼區別

凡是電力牽引的機車和動車,都類似,只是個別不同。像電壓類型,受流方式,整流原理,控制原理,牽引力傳遞。。。。。

⑺ 動車組靠什麼驅動

把動力裝置分散安裝在每節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動力,又可以載客,這樣的客車車輛便叫做動車。而動車組就是幾節自帶動力的車輛加幾節不帶動力的車輛編成一組,就是動車組。帶動力的車輛叫動車,不帶動力的車輛叫拖車。

動車組按動力裝置可分為柴油動車組、燃氣輪動車組和電力動車組三類。電力動車組按電流制又分為直流電力動車組和交流電力動車組兩種。柴油動車組按傳動方式又分為機械傳動動車組、液力傳動動車組和電力傳動動車組三種。燃氣輪動車組按傳動方式又分為電力傳動動車組和液力傳動動車組兩種。
動車組的附掛車按作用分為有動力的(轉向架上裝有牽引電動機)和無動力的以及無動力但一端有駕駛台的三種。

動車組的組成 有多種方式:①由兩節或兩節以上的動車聯掛組成。②一節動車和一節或數節無動力的附掛車組成,尾部附掛車的末端設有駕駛台。③兩端為動車,中間連接一節或數節無動力的附掛車。④兩端為動車,中間連接多節附掛車,但與動車相鄰的附掛車中靠近動車的轉向架是驅動轉向架,另一轉向架為無動力的關節式轉向架,其他附掛車的轉向架均為無動力的關節式轉向架。關節式轉向架的支承方式是相鄰的兩節附掛車的端部共同支承在一個轉向架上。⑤兩節動車為一單元,每單元有一個受電弓和司機室,每列動車組由一個單元或數個單元組成。⑥兩節動車為一單元,每單元有一個受電弓,動車組兩端的單元有司機室,每列動車組可以有多個中間單元,也可沒有中間單元。⑦兩節動車為一單元,每單元有一個受電弓,用多個單元作為中間部分,兩端掛接設有駕駛台的無動力附掛車。⑧一節動車和一節附掛車為一單元,由數個單元組成,但兩端均為動車。⑨兩端各為2~3節附掛車,最外端為設有駕駛台的附掛車,中間為5節動車。

上述組成方式中,所有車軸均為驅動軸的全動軸動車組的優點是:粘著性能好;驅動裝置平均分攤給各軸,每根動軸的功率可小些,因而軸重輕,有利於高速運行和線路維修保養;轉向架形式單一,零部件互換性高;個別驅動裝置發生故障時對整列動車組的功率無重大影響。缺點是製造和修理費用較高,功率損耗和雜訊都較大。

運用范圍 動車組最早只用於支線,後來擴大到地下鐵道客運、城市市郊快速客運,大城市間特快客運。地下鐵道和電氣化鐵路採用電力動車組;非電氣化的鐵路採用柴油動車組。大城市間特快客運速度接近或超過每小時200公里的高速客運列車,須用電力動車組或用燃氣輪動車組。

⑻ 什麼是動車「動車」名詞的出處。

動車一般指抄承載運營載荷並自帶動力的軌道車輛;但在近現代的動力集中動車組中,動車更接近傳統列車中的機車的角色,這類動車一般不承載運營載荷。在中國,時速高達200或以上,並使用CRH和諧號列車稱為「動車組」。
最早的動車於1906年出現在美國。這輛動車裝用一台150千瓦汽油機,是通過電力傳動裝置驅動的。車內有91個座席,還有行李間。

⑼ 從供電制式來看,牽引傳動系統主要有哪幾種形式我國新型動車組屬哪種形式

我國的都是交流--直流--交流的形式

⑽ 動車組是什麼

動車組」是國人發明的名詞,在這個詞流行之前的「列車組」、「機車組」與其含義類似。
與「動車組」最接近的外文是「單元化復合列車」。只是「動車組」所轄范圍比「單元化復合列車」略廣,不僅包含符合「單元化復合列車」定義的列車,還包含一些整列線形流暢、外觀整體性很高、動力車與非動力車編組組合相對固定的列車。
高速列車一般都是動車組,但大多數動車組不是高速列車,而是地鐵、輕軌等公交通勤列車。
保留的原有解釋
把動力裝置分散安裝在每節車廂上,使其既具有牽引力,又可以載客,這樣的客車車輛便叫做動車。而動車組就是幾節自帶動力的車輛加幾節不帶動力的車輛編成一組。

帶動力的車輛叫動車,不帶動力的車輛叫拖車組。動車組技術源於地鐵,是一種動力分散技術。一般情況下,我們乘坐的普通列車是依靠機車牽引的,車廂本身並不具有動力,是一種動力集中技術。而採用了「動車組」的列車,車廂本身也具有動力,運行的時候,不光是機車帶動,車廂也會「自己跑」,這樣把動力分散,更能達到高速的效果。

作為一種適合鐵路中短途旅客運輸的現代化交通工具,動車組的分類有多種:按照傳動類型,可分為電動車組和內燃動車組;按照動力形式,可分為動力集中型和動力分散型;按照傳動方式,又可劃分為電傳動和液力傳動兩種類型。

由於動車組可以根據某條線路的客流量變化進行靈活編組,可以實現高密度小編組發車以及具有安全性能好、運量大、往返不需掉轉車頭、污染小、節能、自帶動力等優點,受到國內外市場的青睞,被譽為21世紀交通運輸的「新寵兒」。內燃動車組通常兩端是動力車,部分帶客室。國內常見的動車組都是這一類的,如神州號,四方廠、唐山、戚廠、長客的動車。電力動車組分為動力集中型和分散型,兩年前的DDJ1和藍箭就是動力集中型。而春城號和中原之星是動力分散型。通常的電力動車組都要由客車廠家、使用單位和株廠或株所聯合研製。

閱讀全文

與屬於動車組傳動裝置的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力系統自動裝置方案設計 瀏覽:593
魅工具箱素材在哪裡下載 瀏覽:672
天然氣用不用關管道閥門嗎 瀏覽:632
電子血糖儀器怎麼操作 瀏覽:10
帶式運輸機傳動裝置的設計圓柱齒輪減速器 瀏覽:743
東成電動工具電焊機 瀏覽:734
動車機械操作員是什麼 瀏覽:840
o與s在閥門上的縮寫表示什麼 瀏覽:842
大棚怎麼實現製冷 瀏覽:154
儀表如何確定精度等級 瀏覽:945
中國哪些機械公司 瀏覽:726
閥門井深怎麼選 瀏覽:931
B裝置中小試管的作用 瀏覽:89
重力鑄造機是怎麼提高生產效率的 瀏覽:318
自動噴灌裝置安裝圖 瀏覽:179
二手車軸承怎麼接 瀏覽:487
坂橋五金市場 瀏覽:832
軸承7230什麼意思 瀏覽:376
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待遇怎麼樣 瀏覽:338
儀器sst是什麼意思 瀏覽: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