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二氧化硫 實驗室制備方法及實驗裝置
實驗室制備實驗室通常用亞硫酸鈉與濃硫酸反應製取二氧化硫
Na2SO3+H2SO4=Na2SO4+SO2(g)+H2O
或用銅與濃硫酸加熱內反應
Cu+2H2SO4=△=CuSO4+SO2(g)+2H2O
尾氣處容理:通入氫氧化鈉溶液
2NaOH+SO2=Na2SO3+H2O;
制氣裝置是用固體粉末與液體反應製取氣體的儀器裝置(參看《初中卷》使用固體和液體葯品制備氣體的儀器裝置).
二氧化硫易溶於水,密度比空氣大,收集二氧化硫是用向上排空氣集氣法.
② (1)某試驗小組在研究二氧化碳的性質時,利用如圖所示試驗裝置進行試驗.回答下列問題.A中的現象是____
(1)二氧化碳溶於水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石蕊變紅,二氧化碳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澱和水,所以溶液變渾濁;
(2)①結合題干中的敘述可知:二氧化硫能與石灰水反應生成白色的亞硫酸鈣和水,其方程式為:SO2+Ca(OH)2═CaSO3↓+H2O;
②二氧化硫的使溶液褪色的原理是二氧化硫與某些有色物質(如品紅溶液)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所以取該溶液加熱,溶液又變為紅色,其原因是二氧化硫與品紅溶液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加熱又分解生成了品紅;
③二氧化硫是有毒氣體,不能排放到空氣中污染空氣,所以該裝置需進行尾氣處理以防空氣污染;
④兩者使物質褪色的變化類型不同:活性炭的吸附溶液褪色的過程是物理變化,而二氧化硫使溶液褪色是化學變化;
【反思提高】二氧化硫的漂白原理是二氧化硫與某些有色物質(如品紅溶液)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所以可進行如下設計:將褪色的溶液加熱,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若溶液恢復為原來的顏色,則結論正確,否則錯誤.
故答案為:(1)溶液變紅,CO2+Ca(OH)2═CaCO3↓+H2O;
(2)①SO2+Ca(OH)2═CaSO3↓+H2O;
②二氧化硫與品紅溶液反應生成不穩定的無色物質,加熱又分解生成了品紅;
③沒有進行尾氣處理;
④活性炭的吸附過程是物理變化,而二氧化硫使溶液褪色是化學變化;
【反思提高】將褪色後的溶液加熱,觀察溶液顏色變化,若溶液恢復為紫色,則此結論是正確的;若溶液不能恢復為紫色,則此結論不正確.
③ 活性炭能否吸收二氧化硫
可以,活性炭可以吸收有毒氣體,二氧化氮,二氧化碳,等等,當然,二氧化硫也不例外
④ 活性炭吸附SO2的吸附量的計算:Q=η×q×t×α×M/m/22.4 公式很讓我費解,各位高手幫幫忙
這個公式,別的沒什麼,就是那個a,單位應該是m3/m3
⑤ 活性炭可吸附空氣中的二氧化硫嗎
活性炭一般只進行吸附,而且是純物理吸附,並不進行化學分解。
所以建議還是用活性炭進行吸附,效果比較好了。
⑥ 下圖是有關二氧化硫性質的實驗裝置圖,試回答下列問題。 (1)A、C裝置中發生的現象依次是___
(1)溶液變紅色;溶液變渾濁或產生淡黃色沉澱 (2)②;①;④;③ (3)無色溶內液變為紅色;SO 2 與品紅生成容了不穩定的無色化合物,該化合物受熱易分解,產生的SO 2 揮 發,品紅又恢復原來紅色 (4)產生白色沉澱 (5)SO 2 +2OH - =SO 3 2- +H 2 O |
⑦ 實驗室里為了吸收多餘的二氧化硫氣體,最好選擇的下列裝置中的() A. B. C. D.
A.導管插入底部,易發生倒吸,故A錯誤;
B.二氧化硫吸收不完全,故B錯誤;
C.U形管不能用來吸收氣體,故C錯誤;
D.倒置的漏斗能防止倒吸,故D正確.
故選D.
⑧ 活性炭能吸咐煙氣中的二氧化硫嗎
我覺得不能 活性炭是物理吸附作用 即使能 效果也不會很好 應選那些化學作用吸附劑
⑨ 活性炭是否能放在汽車的排氣管內,將SO2等有害氣體吸附
活性碳比表面積很大,表面能很高。
有這種結構的固體都有一種共性,就是通過吸附氣體分子來降低表面能,同時使體系能量降低。
活性碳的吸附對象主要是以非極性物質及色素大分子。
汽車尾氣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分子都可以被活性碳吸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