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觀察液體壓強的大小
觀察液體壓強大小的演示實驗很多,現在舉例介紹如下:
(1)液體壓強的大小演示實驗1:
【裝置說明】將粗玻璃管一端封上橡皮膜,一端塞上帶玻璃支管的橡膠塞,中間用軟橡膠管相連接,最末端與普通玻璃漏斗相接.
【實驗操作】
① 向裝置內分次加水,不斷地排除氣泡;
② 直到水到達漏斗的1/3處;
③ 用手握住玻璃漏斗下端,上、下移動,觀察橡皮膜的變化.
注意:此實驗是保持裝置內水的總量(體積或質量)不變,增大(或減小)水面高度,觀察橡皮膜的變化情況的實驗.
【實驗現象】增大水面高度,橡皮膜更加向下凸起;減小水面高度,橡皮膜收縮.
【實驗結論】
在液體密度一定的情況下(或在液體種類確定的情況下,或利用同種液體),液體壓強的大小取決於液體的深度的大小,與液體質量(重力)、容器底面積、容器形狀等無關.
② 往長頸漏斗里加水檢查裝置氣密性的原理是什麼啊如題
是大氣壓
先打開夾子,加水,關夾子,這時如果氣密性很好的話,由於水存在於漏斗內,不斷的向下壓,有重力嘛。然後瓶中水上升。但此時瓶中氣密性好,氣體的壓力迫使水無法上升。(這時瓶中水對空氣的壓力與空氣的壓力相作用,使水上不去,可以直接想像瓶中空氣是固體,壓著水不讓他上去。)水上不去,瓶中水體積就不變,擠壓這漏斗中水使其下不來,便行成水柱。(因為水對瓶中空氣施加了壓力,瓶中空氣的氣壓應比外界的大)若氣密性不好,空氣邊從一處漏出,空氣體積得以減小,水便可以上去,漏斗中的水也下的來了。這是我的另類理解法,是用體積方面描述的,不知對不對。不要當准確答案,只是幫助理解而已。
③ 過氧化氫制氧氣的實驗裝置有哪些
錐形瓶、長頸漏斗、雙孔橡皮塞、導管、集氣瓶、水槽,過氧化氫溶液等。
檢查裝置氣密性。方法是向長頸漏斗中加水直至浸沒長頸漏斗的下端管口,然後將導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緊握錐形瓶的外壁,若長頸漏斗下端形成一段水柱,導管口有氣泡冒出,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再錐形瓶中裝入二氧化錳,倒入過氧化氫溶液,收集氧氣即可。
過氧化氫製取氧氣裝置禁忌
分液漏斗可以用長頸漏斗代替,但其下端應該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氣體從長頸漏斗中逸出。
導管只需略微伸入試管塞,用止水夾關閉,打開分液漏斗活塞,向漏斗中加入水,水面不持續下降,就說明氣密性良好。
裝葯品時,先裝固體後裝液體。
該裝置的優點:可以控制反應的開始與結束,可以隨時添加液體。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過氧化氫、網路-實驗室制氧氣
④ 有哪些往碗里加水的辦法
往碗里加水的辦法多種多樣。
1. 直接傾倒:最常見的方式,將裝有水的容器如杯子、水壺等,傾斜後讓水緩緩流入碗中,能較好控制水量,適合日常少量加水需求。
2. 使用工具輔助:比如用勺子舀水,一勺一勺地加入碗里,這種方式精準度高,適合對加水量要求嚴格的情況,像烹飪時精確控制調料碗的水量。還有用注射器吸水後注入碗中,能更精確地控制加水量,在一些實驗場景或精細操作中常用。
3. 藉助裝置:安裝自動加水裝置,通過設置流量和時間來精準加水,常用於工廠生產、大規模餐飲製作等對加水量和加水效率有較高要求的場景 。
⑤ 電石和水反應裝置圖
實驗室在常溫下來用塊狀源電石與水反應製取微溶於水的乙炔氣體,反應物用CaC 2 (塊狀固體)和水在常溫下反應,發生裝置應選擇固液常溫型裝置,而此實驗需嚴格控制加水的速度,以免劇烈反應放熱引起發生裝置炸裂,所以只能選擇B,採用分液漏斗控制水的滴加速度.
A、圖中裝置不能控制加水的速度,所以不符合題意;
B、圖中裝置分液漏斗伸入錐形瓶中的部分太短,生成的氣體容易從漏斗逸出,所以不符合題意;
C、圖中裝置不能控制加水的速度,所以不符合題意;
D、圖中裝置能控制加水的速度,所以符合題意;故正確;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