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裝置知識 > 自動喂蠶裝置

自動喂蠶裝置

發布時間:2025-07-16 05:32:42

1. 養蠶密決

養蠶用方格簇使用技術

方格簇是一種現代化的簇具。

結構合理,營繭位置多,多橫營繭,繭色白,解舒好,上繭率高,能有效提高蠶繭質量。

一、准備工作

1、簇片結扎:張種配備180-200隻簇片,採用雙片同向連結方式,簇片上、下長邊框上各扎一根長1.3米、寬2.5厘米的細竹片,用細鉛絲結扎加固,即成一副擱掛式方格簇。

2、新簇處理:簇片結扎後,需噴霧適量桑葉水,並在陽光下曝曬幾次,以提高新簇入孔率。

3、簇架准備:自然上簇的,層間距離應有70-80厘米,以使上簇後能將簇片抬高擱放;捉蠶上簇的,要准備好收集熟蠶的大孔薄膜,搭好擱簇架,簇架的內寬度1.1-1.2米,層間距離70-80厘米,地面上鋪薄膜並撒亂稻草。

二、上簇方法

1、捉蠶上簇法:(1)上簇時,地上先鋪塑料薄膜,將雙連簇簇片平攤在膜上;用大孔薄膜收集適熟蠶;每隻簇片撒蠶320頭。(2)待熟蠶已爬散在簇片上後(約10-20分鍾),將簇片提起,移放到擱簇架最下層的平行長竹桿上,簇片間距12厘米;下層放滿後,按先後順序逐層上移,上下層簇片保持對齊成一直線。(3)待熟蠶絕大部分已入孔並排尿後(約上簇24小時),抽去下墊物。

2、自然上簇法:(1)五齡第4日除沙一次,見熟前2天平整蠶座,地蠶蠶座離開牆壁30厘米以上。(2)少量早熟蠶捉蠶上簇,見熟5%時,添食蛻皮激素,約30%蠶成熟時,薄飼一次葉,然後擱簇,簇片間距12厘米。(3)待熟蠶絕大部分已入孔並排尿後(約上蔟24小時後),輕輕抬高擱簇架,然後,清除全部蠶沙。

三、簇中保護

1、簇中管理:(1)上簇當夜,拾取落地蠶另行上簇。(2)上簇翌日,做好繭形後,及時捉除「游山蠶」。

2、簇中環境:(1)加強通風換氣。上簇一天後,要開門開窗,保持微氣流排濕。(2)保持適溫。溫度保持在24-25℃,低於20℃時要加溫。(3)光線要均勻。要適當遮暗,防止光線不勻。

四、消毒與保管

采過繭後的方格簇,先在火缸上烤去附著的浮絲,再用葯劑消毒後,用大張塑料薄膜覆蓋密閉,在日光下曝曬5小時,然後揭開薄膜,將簇片放陰涼處晾乾,再置日光下曝曬。消毒後的簇片要捆紮平整,貯放於乾燥潔凈室內。養蠶期間,方格簇不能貯放在蠶室。

養好春蠶的技巧

夏秋氣溫高、雨水多,天氣多變,加之前批蠶的病原積累,蠶兒容易得病。但只要防病措施得力並抓落實,照樣可以控制蠶病。飼養夏秋蠶關鍵要做好以下6點:

1.選擇陰涼的蠶房 可選擇比較陰涼的房屋,並結合搭涼棚,特別是搭西面的涼棚,不要讓太陽照射西邊牆,以免增加室內悶熱。要開好南北對流窗、地腳窗,引進涼風,使室內空氣流通清新。有條件的農戶,可以用電風扇在室內吹「過堂風」,以達到通風降溫的目的。

2.要小心保護好蠶種 蠶種運輸應在上午9時前或下午4時後進行,避免日曬雨淋,更不能與有毒物質接觸。要求室內溫度 25℃- 28℃、濕度 75%- 85%,超過30℃時要降溫,把蠶種放在蠶架底層。放蠶種的窩和蓋要用井水浸濕。

3.堅持小雪薄膜覆蓋育和大蠶地面育 小蠶要精選良桑,l齡蠶要采頂下3-4片葉, 2齡蠶采頂下 4-5片葉, 3齡蠶采頂下6-7片葉,進行薄膜覆蓋育,以保持葉質新鮮。4-5齡大蠶飽食後,給桑l-2次才放在地面養,採取條桑育。在高溫乾燥時,白天噴清涼井 水於蠶室內或喂濕葉,下午3-4時,氣溫最高時,要多給 1次桑,晚間也要增加給桑量。

4.桑葉要防干保鮮 高溫乾燥時,早上要早采葉,防止在烈日下采葉。齡期大量用桑時,上午採桑供日間用,下午採桑供晚喂,采葉要速采速運,發熱葉要散熱後才能喂蠶。貯桑方法:小蠶用缸貯葉,上蓋濕布;大蠶用池貯或堆成畦狀貯葉。乾燥時可噴些清涼井水在桑葉面上保濕。

5.做好分批飼養,淘汰病弱蠶 如實行小蠶共育的可10天為一批,自養的應20天養一批為宜。一旦發現瘦小蠶、皮膚皺縮、沒有光澤的遲眠蠶和不眠蠶要及時淘汰。見到病死蠶要立即撿出,放在石灰缸里。l-4齡時每天用新鮮石灰粉或防病一號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蠶座要適疏,以免增加蠶座溫度。

6.及時添食葯物,預防蠶病 預防病毒病的葯物有天絲寶、抗毒殺菌靈等,每支(2毫升)加水500克,噴於5公斤桑葉餵食。預防細菌的葯物可用紅黴素、氟哌酸等,每2毫升加水500克,配好葯液後噴於5公斤桑葉喂蠶,從2齡開始,每齡添食l-2次,4、5齡添食2-3次,可有效地防止蠶病暴發。
夏秋蠶飼育技術要點

夏秋季養蠶有許多不利的因素。主要是病蟲多、蠶病多、蒼蠅多、蠶兒中毒多、氣候變化大,稍有疏忽就會減產。養好夏秋蠶,要根據各期特點,抓住以下幾點:

(1)抓病蟲防治,保證夏秋桑葉優質單產。夏秋季病蟲害危害嚴重,影響養蠶用葉,又傳染蠶病。所以及早治、連續治、普遍治、徹底治,保證夏秋葉高產優質。

(2)合理布局,適時發種,科學用葉,采養兼用。以「夏蠶少養,秋蠶多養」為原則,根據情況,夏蠶發種量佔全年養蠶量的15%~20%為宜,以便讓桑條充分伸展,枝葉茂盛,為秋葉增產和下年春葉增產打下基礎。

夏秋季採桑葉,應該采葉與養樹兼顧。既要符合養蠶要求,又要照顧桑樹生長,維持桑葉連年高產。即「用中有養,養用結合」。每次養蠶結束,桑條梢頭部應保留五六片桑葉,以利於光合作用的進行,供桑樹生長。特別是新建桑園的桑苗應多留葉,以便貯藏營養安全越冬,增強抗寒能力和來年生長之用。應分期養蠶,分期采葉,不影響桑樹生長。從下向上數,在第15片葉以下葉片,光合作用直線下降,由於葉齡較老,加之上層葉處遮蔭,光照減弱,製造養分作用下降,而消耗營養成分。因此,采掉這些葉片,對桑樹有夏蠶期1令~3令不能只在枝條上部選采適熟葉,每根條上部只能選采1片~2片。秋蠶的小蠶用葉也在枝條上部選,以托葉先端1/3~1/2變成黃褐色為1令~2令適熟葉。大蠶用葉,採下中部適熟葉,不碎即可,采葉留柄。對夏秋蠶采葉的原則是:小蠶期「巧」采,「少」采上部葉。大蠶期由下向上采,分批采葉。

(3)加強「四防」,做到無病高產。夏秋季蠶病多,氣候變化大。所以一定要千方百計消毒、驅蠅調節蠶室溫濕度,加強通風換氣,力爭無病高產。這是養好夏秋蠶的成敗關鍵。

消毒防病:夏秋蠶期由於春蠶剛結束,環境中保留病源多、又新鮮、毒力強、氣溫高、易繁殖,所以致病力強。加之葉質、氣候等條件,不如春蠶期優越。因此,夏秋蠶期的消毒工作更加重要,並要貫

徹始終。一定要在養蠶前徹底進行蠶室蠶具消毒,普遍用新潔爾滅石灰混合液、漂白粉液消毒。要在蠶室、貯桑室門口經常撒石灰踩石灰進門,洗手喂蠶。每次養蠶結束後要徹底消毒一次,以集中殲滅微生

物病源。

防蠅 夏秋蠶期蠶蠅很多,一定要門上掛竹簾,窗上張紗,防止蠅類飛入。大蠶期間用熏煙法驅蠅,方法是用干凈的干桑柴、秸稈在蠶室內熏煙,使煙氣彌漫蠶室,即可開窗排煙驅蠅排溫。最好的方法是用「滅蠶蠅」防治蠶明病。以300倍液噴蠶體,或以500倍液添食,三令一次,四令二次,五令隔日一次。四至五令蠶明病危害時添食,每片滅蠅片加水0.5公斤,每張蠶種用葯五片,噴於桑葉上,吃完葉後,改普通葉喂養。蠶體噴灑,每片加3公斤水,噴於蠶兒體表面,隔半小時喂葉,可防治蠅明病的危害。

防中毒

(1)防治桑樹蟲害,一定要在殘效期結束後采葉喂蠶;(2)蠶室、貯桑室內外不要有農葯、葯械;(3)蠶室內不得使用葯劑驅蚊。蠶兒中毒後立即隔絕毒源,通風換氣,除沙、用涼水浸蠶洗蠶,喂甘草水、綠豆水等解毒,換新鮮桑葉,添食氯黴素,防止再引起其它蠶病,促使蠶兒康復;(4)防氣候突變。夏秋季氣候復雜多變,所以既要防熱,又要防凍,防止蠶室溫度劇變,注意防悶熱,通風換氣,連續陰雨天氣變冷時,加火補溫排濕。

稀放飽食 要勤喂葉、喂飽葉、勤除沙、勤擴座,保證不擁擠不受餓、不使蠶沙蒸熱。「飽食」是一切技術操作的中心。還要適時分批提青、淘汰病弱蠶,做好各項技術處理工作,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確保夏秋蠶豐產豐收。

2. 大型乾洗機多少錢

"一套乾洗設備價格一般是幾萬到十幾萬。因為乾洗機水洗機都有高低檔次之分,不同地區也會有差別。所以,一套乾洗設備多少錢也是有差別,但是選擇一個性價比高的品牌,卻可以讓你花較少的錢買很好的設備。
我覺得澳貝森智能洗衣就是一個性價比很高的品牌。一家30-50平米的小型店鋪大約要3-5萬左右,比較大的也就5-7萬,價格平民化,主要是澳貝森智能洗衣不僅價格便宜,設備也又十分先進。所有設備均引進於德國頂級設備製造商,五星級標准。設備有數字化IS四氯乙烯乾洗,智能IA石油乾洗機、數字一體化洗脫烘乾機等乾洗機,智能收衣櫃等。智能化LED電腦顯示,顯示洗衣操作的進程和結果,使操作更加簡單。集多種洗滌功能於一體,包括羽絨服、沖鋒衣、床單、棉麻、童裝、羊毛等多種材料的洗滌,可以滿足開店的不同需求。
澳貝森智能洗衣首創黑科技人,全部機械自動化。工智能管理,智能機器人物聯網運營,店中店機器人迎賓等科技多元化運營,打造科技型門店運營。
開一家乾洗店還有許多影響因素,並不是一套乾洗設備多少錢,這么簡單。除了設備,還有店面的選擇等一系列問題。店面的位置是影響客源的重要因素,但是不用擔心,澳貝森智能洗衣有公司專業人員幫你把控選址店面,還有免費店面設計。另外一個重要因素是乾洗的原料,所有加入的乾洗店都可以享受免費原料配送,總部還會定期退出乾洗原料優惠活動。是不是很棒啊。
另外澳貝森智能洗衣採用線上推廣,下單,微、信營銷,技術智能化符合時代的發展。附加多元化業務,增加運營利潤。無論一套乾洗設備多少錢,都可以讓你在最短的時間內賺回來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品牌。整個設備全套也就3萬多,性價比很高
.
.
.
.
.
.
.
.
.
.

拖動飛輪,使飛輪加速到一定的轉速,將電能轉化為動能;在能量釋放階段,飛輪減速帶動電動機作發電機運行,將動能轉化為電能。典型的飛輪儲能裝置,一般包括高速旋轉的飛輪、封閉殼體和軸承系統、電源轉換和控制系統等。 [3]
飛輪儲能具有儲能密度較高、充放電次數與充放電深度無關、能量轉換效率高、可靠性高、易維護、使用環境條件要求低、無污染等優點。但大規模的飛輪儲能系統的研製在高速低損耗軸承、發電/電動機、散熱和真空等技術上還有難度。 [4]
目前飛輪儲能技術主要有兩個分支,一是以接觸式機械軸承為代表的大容量飛輪儲能技術,其主要特點是儲存動能、釋放功率大,一般用於短時大功率放電和電力調峰場合。二是以磁懸浮軸承為代表的中小容量飛輪儲能技術,其主要特點是結構緊湊、效率更高,一般用作飛輪電池、不間斷電源等。
面對嚴峻的能源危機,中國將如何應對?要對能源進行戰略性的規劃和布局,以確保我國的能源保障能力。對此,張有生提出了7點意見:
一、積極把握發展節奏,形成高效的能源生產體系。這是我國能源戰略的優先選擇。 [5] 不能一邊拚命進口,一邊大肆浪費,這是不可持續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我們現在的需求擴張還沒有對油價上升做出足夠的反映,其中有多種原因,比如說國內依靠不斷增加的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拉動的經濟高速增長,也拉高了石油需求。因此,要加強頂層設計和總體規劃。
二、合理利用能源,積極引導消費,控制消費總量;中國人均能源資源擁有量偏低;能源效率較低而能耗較高;化石能源特別是煤炭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對生態環境造成污染;這些現狀都影響能源安全,並制約中國能源工業的發展。
這些問題是由國際能源競爭格局、中國的生產力水平所決定的,也與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不合理、能源開發利用方式粗放、相關體制機制改革滯後密切相關。需要大力推動能源生產和利用方式變革,不斷完善政策體系,方能實現能源與經濟、社會、生態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特別是石油的合理消費應該是我國的長期能源戰略和政策目標,需採取多種措施節約能源。從經濟學上講,無論是可循環資源還是不可循環資源,都是稀缺的,發展節約資源的循環經濟就是可以實現資源合理配置的一種經濟發展模式。
除此之外,要充分重視價格對需求的調節作用,石油輸出國採取補貼,美國放任自由發展,低稅收,而歐洲和日本則採取高稅收的態度來抑制過度消費。而我國

的黃酮甙與黃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護真皮層細胞,改善血液循環,防止細胞被氧化產生皺紋。銀杏是具有抗活性基因能力的草葯之一,銀杏在保護脂質(細胞膜的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傷害方面很有效。
但也含有小毒物質:氫氰酸、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白果酚、白果醇。所以食用時應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

施,邊施肥邊潑水,並且鋤頭將肥料與土壤混勻,使肥水盡快滲透於根部被根系吸收利用,施肥後及時回土填溝,防止養分揮發。施肥時若加施適量的土雜肥培肥土壤,對來年栗子多結果和減少空苞率效果很好。 [6]
根外施肥
這種施肥方法對夏季各種土壤上的栗子樹都適用。方法是:將0.3%~0.4%尿素液,0.3%~0.5%磷酸二氫鉀、0.3%~0.4%硼砂液混合起來,於晴天上午9時或傍晚噴射樹冠,隔10天噴1次,連噴2次即可。噴肥後在10小時內遇大雨須重噴一次,確保施肥效果。 [6]
夏季若將土壤施肥法和根外施肥法結合起來用,則栗子增產效果更好。
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是栗園豐產的重要基礎。基肥應以土雜肥為主,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能力,提供較全面的營養元素。施用時間以采果後秋施為好,此期氣溫較高,肥料易腐熟;同時此時正值新根發生期,利於吸收,從而促進樹體營養的積累,對來年雌花的分化有良好作用。追肥以速效氮肥為主,配合磷、鉀肥,追肥時間是早春和夏季,春施一般 初栽果樹每株追施尿素0.3~0.5公斤,盛果期大樹每株追施尿素2公斤。追後要結合澆水,充分發揮肥效。夏季追肥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進行。這時施速效氮肥和磷肥可以促進果粒增大,果肉飽滿·,提高果實品質。根外追肥一年可進行多次,重點要搞好兩次。第一次是早春枝條基部葉在剛開展由黃變綠時,噴0.3%~0.5%尿素加0.3%~0.5%硼砂,其作用是促進基本葉功能,提高光合作用,促進罐花形成;第二次是採收前1個月和半個月間隔10~15天噴2次0.1%的磷酸二氫鉀,主要作用是提高光合效能,促進葉片等12官中營養物質向果實內轉移,有明顯增加單粒重的作用。 [4]

降低空苞
栗子「空苞」問題對栗子的產量影響很大。除採用栗子花期人工輔助授粉的方法外,還有一種確實有效的方法,即施用硼肥。
一、硼肥的種類及施硼方式
常用硼肥有硼砂,含硼10.8%,溶於溫水;硼酸,含硼16.8%,白色結晶,溶於水。土壤施硼採用環狀溝或放射溝施肥,其溝深應為20至80厘米。如遇雨天或結合灌水施硼,可不用挖施肥溝,而採用塊狀淺施。由於土壤施硼的有效期長達2至3年,當年的效果並不十分顯著。因此,要與葉面噴施結合起來。葉面噴施硼砂的濃度為0.1%~0.3%,硼酸為0.1%~0.5%。 [6]
二、施硼的時期、氣候及施用量
4月中旬每株成齡樹土施0.1公斤左右,注意每畝施用量不宜超過12公斤,否

植面積也在不斷擴大,而果桑比較容易發生桑菌核病,現將桑菌核病的基本症狀與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基本症狀

桑菌核病是果桑一種主要病害,俗稱桑白果病,屬真菌類病害;桑樹開花時病菌開始侵入,結果後病狀顯現,顏色呈白色;病果無商品和食用價值。果桑品種較易發病,如不及時防治,嚴重地塊發病率將高達90%以上。

防治方法

1、防治時間:分3次進行,每隔7至10天防治一次。

第一次:始花期(桑花初開時);

第二次:盛花期(桑花全面開放);

第三次:盛未期(桑花開始減少,初果顯現);

2、對口農葯: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

注意事項

1、噴施時霧點須細、周到,不可漏噴。一般每畝用量3~4背包,花序、葉、枝充分濕潤,以滴水為度。

2、甲基托布津和多菌靈應交替使用。

3、防治時農葯濃度須按標准配,不可任意提高濃度,否則不利於今後防治。桑病防治主要是以防為主,所以應重視前期防治。

閱讀全文

與自動喂蠶裝置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供水閥門怎麼開關在哪 瀏覽:51
機械萬用表如何歸零 瀏覽:807
乳膠漆設備哪裡有 瀏覽:563
機械表如何區分好壞 瀏覽:314
婦科檢查超聲波是怎麼查的 瀏覽:562
豪沃儀表背景燈不亮什麼問題 瀏覽:28
鋁合金鑄造一般什麼成分 瀏覽:820
末端試水裝置實驗原理 瀏覽:979
停暖前需要把暖氣閥門關了么 瀏覽:330
蘇州科見五金製品公司 瀏覽:390
玉環羅大銅閥門廠 瀏覽:232
農業機械化水平如何測算 瀏覽:688
小型空調製冷機怎麼加氟 瀏覽:811
製版公司有什麼設備 瀏覽:161
冰箱製冷度數燈不亮什麼原因 瀏覽:938
如何更改電信設備的名稱和密碼 瀏覽:901
泰拉瑞亞打機械蠕蟲需要多少防禦力 瀏覽:98
學機械的有哪些專業 瀏覽:211
海龍工具箱為什麼用不了 瀏覽:235
機械採摘水果裝置適用性 瀏覽: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