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一級減速器軸的設計過程中,各軸段長度尺寸如何確定
根據軸向定位的要求確定軸的各段直徑和長度:
軸段1:L1= (根據大帶輪寬確定的)
軸段2:L2= m+e+螺釘頭部厚度+5~10
軸段3:L3=軸承寬度B+結構確定
軸段4:L4=結構確定
軸段5:L5=小齒輪齒寬
軸段6:L6=結構確定
軸段7:L7=軸承寬度B+結構確定
(1)減速機傳動裝置中的中間軸為擴展閱讀:
一、減速器軸按承受載荷的情況可分為:
1、轉軸
既支承傳動件又傳遞動力,承受彎矩和扭矩兩種作用。我們實測的減速器中 的軸就屬於這種軸。
2、 心軸
只起支承旋轉機件的作用而不傳遞動力,即只承受彎矩作用。
3、傳動軸
主要傳遞動力,即主要承受扭矩作用。
二、減速器使用方法:
1、在運轉200~300小時後,應進行第一次換油,在以後的使用中應定期檢查油的質量,對於混入雜質或變質的油須及時更換。一般情況下,對於長期連續工作的減速機,按運行5000小時或每年一次更換新油,長期停用的減速機,在重新運轉之前亦應更換新油。
減速機應加入與原來牌號相同的油,不得與不同牌號的油相混用,牌號相同而粘度不同的油允許混合使用;
2、換油時要等待減速機冷卻下來無燃燒危險為止,但仍應保持溫熱,因為完全冷卻後,油的粘度增大,放油困難。注意:要切斷傳動裝置電源,防止無意間通電;
3、工作中,當發現油溫溫升超過80℃或油池溫度超過100℃及產生不正常的雜訊等現象時應停止使用,檢查原因,必須排除故障,更換潤滑油後,方可繼續運轉;
4、用戶應有合理的使用維護規章制度,對減速機的運轉情況和檢驗中發現的問題應作認真記錄,上述規定應嚴格執行。
㈡ 簡述減速器的結構及原理
減速器是原動機和工作機之間的獨立的閉式傳動裝置,用來降低轉速和增大轉矩,以滿足工作需要。減速器結構緊湊,效率較高,傳遞運動准確可靠,使用維護方便,可以成批生產,因此應用非常廣泛。
減速器的工作原理
減速器一般用於低轉速大扭矩的傳動設備,把電動機、內燃機或其它高速運轉的動力通過減速機的輸入軸上的齒數少的齒輪嚙合輸出軸上的大齒輪來達到減速的目的,普通的減速機也會有幾對相同原理齒輪達到理想的減速效果,大小齒輪的齒數之比,就是傳動比。
減速器的基本構造:
減速器主要由傳動零件(齒輪或蝸桿)、軸、軸承、箱體及其附件所組成。其基本結構有三大部分:(1)齒輪、軸及軸承組合;(2)箱體;(3)減速器附件;
齒輪、軸及軸承組合小齒輪與軸製成一體,稱齒輪軸,這種結構用於齒輪直徑與軸的直徑相關不大的情況下,如果軸的直徑為d,齒輪齒根圓的直徑為df,則當df-d≤6~7mn時,應採用這種結構。而當df-d>6~7mn時,採用齒輪與軸分開為兩個零件的結構,如低速軸與大齒輪。此時齒輪與軸的周向固定平鍵聯接,軸上零件利用軸肩、軸套和軸承蓋作軸向固定。
箱體是減速器的重要組成部件,它是傳動零件的基座,應具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箱體通常用灰鑄鐵製造,對於重載或有沖擊載荷的減速器也可以採用鑄鋼箱體。
減速器附件
為了保證減速器的正常工作,除了對齒輪、軸、軸承組合和箱體的結構設計給予足夠的重視外,還應考慮到為減速器潤滑油池注油、排油、檢查油麵高度、加工及拆裝檢修時箱蓋與箱座的精確定位、吊裝等輔助零件和部件的合理選擇和設計。
大多數減速器的箱體採用中等強度的鑄鐵鑄造而成,重型減速器則採用高強度鑄鐵和鑄鋼,單件少量生產時也可用鋼板焊接而成。減速器箱體的外形要求形狀簡單、表面平整。為了便於安裝,箱體常製成剖分式,剖分面常與軸線平面重合。
常用減速器的特點
▲一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一級圓柱蝸桿減速器
▲二級斜齒圓柱齒輪減速器
▲二級圓柱齒輪電動機減速器(同軸式)
減速器裝配一般步驟
安裝底座→輸入軸軸部裝配→中間軸軸部裝配→輸出軸軸部裝配→安裝各軸→嚙合旋轉→上蓋部裝裝配→上蓋裝配→螺栓裝配→端蓋裝配 ;
二、變速器
變速器是用來改變來自發動機的轉速和轉矩的機構,它能固定或分檔改變輸出軸和輸入軸傳動比,又稱變速箱。變速器由變速傳動機構和操縱機構組成,有些汽車還有動力輸出機構。傳動機構大多用普通齒輪傳動,也有的用行星齒輪傳動。如果變速器輸出軸的轉速可以連續變化,則稱為無級變速器,否則稱為有級變速器。
變速器的工作原理
機械式變速箱主要應用了齒輪傳動的降速原理。簡單的說,變速箱內有多組傳動比不同的齒輪副,而汽車行駛時的換檔行為,也就是通過操縱機構使變速箱內不同的齒輪副工作。如在低速時,讓傳動比大的齒輪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