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數控車床中FMC機床怎麼解釋
FMC機床是柔性製造單元 flexible manufacturing cell 的簡寫 是可以對同一類零件的不同零件進行自動加工的最小單元。『
FMC
柔性製造單元
柔性製造單元由一台或數台數控機床或加工中心構成的加工單元。該單元根據需要可以自動更換刀具和夾具,加工不同的工件。柔性製造單元適合加工形狀復雜,加工工序簡單,加工工時較長,批量小的零件。它有較大的設備柔性,但人員和加工柔性低。
所謂柔性,是指一個製造系統適應各種生產條件變化的能力,它與系統方案、人員和設備有關。系統方案的柔性是指加工不同零件的自由度。人員柔性是指操作人員能保證加工任務,完成數量和時間要求的適應能力。設備柔性是指機床能在短期內適應新零件的加工能力。
面對產品個性化的需求,和不斷上升的製造成本,改進生產的柔性一直是製造業者的企求,柔性製造單元(FMC)和柔性製造系統(FMS)應用而生。
FMC實際上是數控加工中心的擴展,一般是由加工中心和工業機器人各一台組成,並由後台計算機統一作可編程式控制制。
由DNC演進而來的FMS,一般由數台加工中心、工業機器人和自動制導車輛(AGV)組成,由後台計算機統一控制。
FMC/FMS具有一定的柔性,但是由於有限的裝備硬體功能和巨額設備投資,面對多變的市場需求,常不能產生期望效益。因此選擇此技術時要進行詳細的投入產出評估
❷ FMS是什麼
柔性製造系統是由統一的信息控制系統、物料儲運系統和一組數字控制加工設備組成,能適應加工對象變換的自動化機械製造系統,英文縮寫為FMS。
FMS的工藝基礎是成組技術,它按照成組的加工對象確定工藝過程,選擇相適應的數控加工設備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儲運系統,並由計算機進行控制,故能自動調整並實現一定范圍內多種工件的成批高效生產(即具有「柔性」),並能及時地改變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FMS兼有加工製造和部分生產管理兩種功能,因此能綜合地提高生產效益。FMS的工藝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可以包括毛坯製造、機械加工、裝配和質量檢驗等。8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FMS,大都用於切削加工,也有用於沖壓和焊接的。
採用FMS的主要技術經濟效果是:能按裝配作業配套需要,及時安排所需零件的加工,實現及時生產,從而減少毛坯和在製品的庫存量,及相應的流動資金佔用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減少設備數量和廠房面積;減少直接勞動力,在少人看管條件下可實現晝夜24小時的連續「無人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的一致性。
1967年,英國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據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製了「系統24」。其主要設備是六台模塊化結構的多工序數控機床,目標是在無人看管條件下,實現晝夜24小時連續加工,但最終由於經濟和技術上的困難而未全部建成。
同年,美國的懷特·森斯特蘭公司建成 Omniline I系統,它由八台加工中心和兩台多軸鑽床組成,工件被裝在托盤上的夾具中,按固定順序以一定節拍在各機床間傳送和進行加工。這種柔性自動化設備適於少品種、大批量生產中使用,在形式上與傳統的自動生產線相似,所以也叫柔性自動線。日本、前蘇聯、德國等也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後開展了FMS的研製工作。
1976年,日本發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柔性製造單元(簡稱FMC),為發展FMS提供了重要的設備形式。柔性製造單元(FMC)一般由1~2台數控機床與物料傳送裝置組成,有獨立的工件儲存站和單元控制系統,能在機床上自動裝卸工件,甚至自動檢測工件,可實現有限工序的連續生產,適於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應用。
70年代末期,FMS在技術上和數量上都有較大發展,80年代初期已進入實用階段,其中以由3~5台設備組成的FMS為最多,但也有規模更龐大的系統投入使用。
1982年,日本發那科公司建成自動化電機加工車間,由60個柔性製造單元(包括50個工業機器人)和一個立體倉庫組成,另有兩台自動引導台車傳送毛坯和工件,此外還有一個無人化電機裝配車間,它們都能連續24小時運轉。
這種自動化和無人化車間,是向實現計算機集成的自動化工廠邁出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還出現了若干僅具有FMS基本特徵,但自動化程度不很完善的經濟型FMS,使FMS的設計思想和技術成就得到普及應用。
典型的柔性製造系統由數字控制加工設備、物料儲運系統和信息控制系統組成。加工設備主要採用加工中心和數控車床,前者用於加工箱體類和板類零件,後者則用於加工軸類和盤類零件。中、大批量少品種生產中所用的FMS,常採用可更換主軸箱的加工中心,以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
儲存和搬運系統搬運的的物料有毛坯、工件、刀具、夾具、檢具和切屑等;儲存物料的方法有平面布置的托盤庫,也有儲存量較大的桁道式立體倉庫。毛坯一般先由工人裝入托盤上的夾具中,並儲存在自動倉庫中的特定區域內,然後由自動搬運系統根據物料管理計算機的指令送到指定的工位。固定軌道式台車和傳送滾道適用於按工藝順序排列設備的FMS,自動引導台車搬送物料的順序則與設備排列位置無關,具有較大靈活性。
工業機器人可在有限的范圍內為1~4台機床輸送和裝卸工件,對於較大的工件常利用托盤自動交換裝置(簡稱APC)來傳送,也可採用在軌道上行走的機器人,同時完成工件的傳送和裝卸。磨損了的刀具可以逐個從刀庫中取出更換,也可由備用的子刀庫取代裝滿待換刀具的刀庫。車床卡盤的卡爪、特種夾具和專用加工中心的主軸箱也可以自動更換。切屑運送和處理系統是保證 FMS連續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一般根據切屑的形狀、排除量和處理要求來選擇經濟的結構方案。
FMS信息控制系統的結構組成形式很多,但一般多採用群控方式的遞階系統。第一級為各個工藝設備的計算機數控裝置(CNC),實現各的口工過程的控制;第二級為群控計算機,負責把來自第三級計算機的生產計劃和數控指令等信息,分配給第一級中有關設備的數控裝置,同時把它們的運轉狀況信息上報給上級計算機;第三級是FMS的主計算機(控制計算機),其功能是制訂生產作業計劃,實施FMS運行狀態的管理,及各種數據的管理;第四級是全廠的管理計算機。
性能完善的軟體是實現FMS功能的基礎,除支持計算機工作的系統軟體外,數量更多的是根據使用要求和用戶經驗所發展的專門應用軟體,大體上包括控制軟體(控制機床、物料儲運系統、檢驗裝置和監視系統)、計劃管理軟體(調度管理、質量管理、庫存管理、工裝管理等)和數據管理軟體(模擬、檢索和各種資料庫)等。
為保證FMS的連續自動運轉,須對刀具和切削過程進行監視,可能採用的方法有:測量機床主軸電機輸出的電流功率,或主軸的扭矩;利用感測器拾取刀具破裂的信號;利用接觸測頭直接測量刀具的刀刃尺寸或工件加工面尺寸的變化;累積計算刀具的切削時間以進行刀具壽命管理。此外,還可利用接觸測頭來測量機床熱變形和工件安裝誤差,並據此對其進行補償。
柔性製造系統按機床與搬運系統的相互關系可分為直線型、循環型、網路型和單元型。加工工件品種少、柔性要求小的製造系統多採用直線布局,雖然加工順序不能改變,但管理容易;單元型具有較大柔性,易於擴展,但調度作業的程序設計比較復雜。
柔性製造系統未來將向發展各種工藝內容的柔性製造單元和小型FMS;完善FMS的自動化功能;擴大FMS完成的作業內容,並與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製造技術(CAD/CAM)相結合,向全盤自動化工廠方向發展。
❸ 加工中心裡的 英文縮寫 APT 與 APC 二個是什麼意思
官方網站一般英文簡寫APC:自動功率控制或者托盤自動交換裝置
❹ 數控機床的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詳細介紹
數控機床的組成及其各部分功能
數控機床一般由數控系統、包含伺服電動機和檢測反饋裝置的伺服系統、強電控制櫃、機床本體和各類輔助裝置組成(鉬絲)
(1)控制介質
控制介質又稱信息載體,是人與數控機床之間聯系的中間媒介物質,反映了數控加工中全部信息。
(2)數控系統
數控系統是機床實現自動加工的核心,是整個數控機床的靈魂所在。主要由輸入裝置、監視器、主控制系統、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各類輸入/輸出介面等組成。主控制系統主要由CPU、存儲器、控制器等組成。數控系統的主要控制對象是位置、角度、速度等機械量,以及溫度、壓力、流量等物理量,其控制方式叉可分為數據運算處理控制和時序邏輯控制兩大類。其中主控制器內的插補模塊就是根據所讀人的零件程序,通過解碼、編譯等處理後,進行相應的刀具軌跡插補運算,並通過與各坐標伺服系統的位置、速度反饋信號的比較,從而控制機床各坐標軸的位移。而時序邏輯控制通常由可編程式控制制器PLC來完成,它根據機床加工過程中各個動作要求進行協調,按各檢測信號進行邏輯判別,從而控制機床各個部件有條不紊地接順序工作鉬絲。
(3)伺服系統
伺服系統是數控系統和機床本體之間的電傳動聯系環節。主要由伺服電動機、驅動控制系統和位置檢測與反饋裝置等組成。伺服電動機是系統的執行元件,驅動控制系統則是伺服電動機的動力源。數控系統發出的指令信號與位置反饋信號比較後作為位移指令,再經過驅動系統的功率放大後,驅動電動機運轉,通過機械傳動裝置拖動工作台或刀架運動鉬絲。
(4)強電控制櫃
強電控制櫃主要用束安裝機床強電控制的各種電氣元器件,除了提供數控、伺服等一類弱電控制系統的輸^電源,以及各種短路、過載、欠壓等電氣保護外,主要在P1,C的輸出介面與機床各類輔助裝置的電氣執行元件之間起橋梁連接作用,控制機床輔助裝置的各種交流電動機、液壓系統電磁聞或電磁離台器等。此外,它也與機床操作台有關手動按鈕連接。強電控制櫃由各種中間繼電器、接觸器、變壓器、電源開關、接線端子和各類電氣保護元器件等構成。它與一般普通機床的電氣類似,但為了提高對弱電控制系統的抗干擾性,要求各類頻繁啟動或切換的電動機、接觸器等電磁感應器件中均必須並接RC阻容吸收器;對各種檢測信號的輸入均要求用屏蔽電纜連接鉬絲。
(5)輔助裝置
輔助裝置主要包括自動換刃裝置ATC (Automatic Tool ChaWer)、自動交換工作台機構APC (Automatic Pallet Changer)、工件夾緊放鬆機構、回轉工作台、液壓控制系統、潤滑裝置、切削液裝置、排屑裝置、過載和保護裝置等。
(6)機床本體
數控機床的本體指其機械結構實體。它與傳統的普通機床相比較,同樣由主傳動系統、進給傳動機構、工作台、床身以廈立柱等部分組成,但數控機床的整體布局、外觀造型、傳動機構、工具系統及操作機構等方面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滿足數控技術的要求和充分發揮數控機床的特點,歸納起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變化。
①採用高性能主傳動及主軸部件。具有傳遞功率大、剛度高、抗振性好及熱變形小等優點。 ②進給傳動採用高效傳動件。具有傳動鏈短、結構簡單、傳動精度高等特點,一般採用滾珠絲杠副、直線滾動導軌副等鉬絲。
③具有完善的刀具自動交換和管理系統。
④在加工中心上一般具有工件自動交換、工件夾緊和放鬆機構。
⑨機床本身具有很高的動、靜剮度。
⑥採用全封閉罩殼。由於數控機床是自動完成加工為了操作安全等,一般採用移動門結構的全封閉罩殼,對機床的加工部件進行全封閉 414mall
❺ APC縮寫什麼意思
1、汽車領域的APC
中國汽車工程學會汽車發動機分會、中國內燃機學會汽油機煤氣機分會聯合學術年會(Automotive Powertrain Conference)
2、網路游戲人工智慧非玩家控制角色
APC,即AI Non Player Character,指的是人工智慧非玩家控制角色。在角色扮演類網路游戲中,APC是NPC的進化版,具有擬人的智商和情商。APC系統由《QQ仙靈》首創,標志著回合網游開始向泛智能化轉型。
3、軍事領域的APC
APC Armored Personnel Carrier(人員裝甲運輸車):二線車輛,通常為輪式,裝甲很薄並且火力很弱(以色列的「雌虎」等型號是例外)。
與步兵戰車的區別是步兵戰車可以搭載步兵直接投入戰斗,而裝甲輸送車則是二線車輛,並不能直接投入戰斗,其作用類似於載重汽車,可以用來運送人員和物資。
APC Armor Piercing Capped (被帽穿甲彈):和穿甲彈類似,主要區別是彈頭部加了一個帽子(這樣可以部分防止彈體碎裂或跳彈),其他原理相同,但是只有在高攻角(60到70度)時才能發揮威力,角度較低就不要使用了。破甲彈版本是APCHE。
4、美國電力轉換集團
美國電力轉換公司(簡稱APC),美國電力轉換公司(APC)品牌在全球已成為頂級電源、製冷和管理解決方案的代名詞。2007年2月14日,施耐德電氣收購了美國電力轉換公司(APC)。
通過將APC與MGE合並,施耐德電氣一躍成為單相UPS系統市場的領導者(APC),三相UPS系統的市場領導者(MGE),以及關鍵電源和製冷市場的頂尖解決方案供應商。
5、葯品
APC,全稱復方乙醯水楊酸片,是一種主要由阿司匹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製成的解熱鎮痛葯,用於緩解發熱、頭痛、神經痛、牙痛、月經痛、肌肉痛、關節痛。
❻ 數控機床BLUESTAR5的工作轉台結構,請問有哪位大神有結構圖幫幫忙!不勝感激!
數控機床輔助裝置它主要包括ATC刀自動交換機構、APC工件自動變換機構、工件夾緊版放鬆機構、回轉工作權台、液壓控制系統、潤滑裝置、過載與限位保護功能等部分。機床加工功能與興型不同,所包含的部分也不同。輔助裝置是保證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裝置,常用的輔助裝置包括:氣動、液壓裝置,排屑裝置,冷卻、潤滑裝置,回轉工作台和數控分度頭,防護,照明等各種輔助裝置。
❼ 數控機床輔助裝置包括哪些
對於數控機床來說,一般意義上的輔助裝置指的是除主軸之外(因為主軸也內是用m代碼來控制的)用容m代碼來控制的裝置(或叫做系統)。
主要有以下幾個系統(或叫做裝置)
1、自動換刀系統(atc)
2、冷卻系統(外冷、內冷、氣吹,冷卻液處理系統等)
3、排屑系統
4、夾具系統
5、加工中心的工作台交換系統(apc)
6、數控車床的自動送料系統
❽ 數控機床輔助裝置的組成及作用是什麼
數控機床輔助裝置它主要包括ATC刀自動交換機構、APC工件自動變換機構、工件夾緊放鬆機回構、回轉工作答台、液壓控制系統、潤滑裝置、過載與限位保護功能等部分。機床加工功能與興型不同,所包含的部分也不同。輔助裝置是保證充分發揮數控機床功能所必需的配套裝置,常用的輔助裝置包括:氣動、液壓裝置,排屑裝置,冷卻、潤滑裝置,回轉工作台和數控分度頭,防護,照明等各種輔助裝置。
❾ APC,FMC,FMS,CAPP,CIMS在數控中是哪幾個單詞分別表示什麼意思
APC 自動托盤交換裝置
FMC 柔性製造單元
FMS 柔性製造系統
CAPP 計算機輔助工藝過程設計
CIMS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 或 現代集成製造系統
❿ 新詞解析FMS
FMS
abbr.[軍] Foreign Molitary Sales, 對外軍貿
FMS
格式管理系統
A set of software tools to simplify the development and maintenance of application programs involving formatted I/O to video terminals.
一組軟體工具,用以簡化涉及對顯示終端進行輸入輸出格式化的應用程序的開發和維護。Forms Management System的縮寫。
FMS
=Federation of Materials Societies 材料學會聯合會[美];
Flexible Manufacture System 可調加工系統;
Floating Machine Shop 機械修理船;
FORTRAN Monitor System, FORTRAN 監督系統, 公式翻譯監督系統;
Free-Machining Steel高速切削鋼, 易切鋼;
Frequency Monitoring System 頻率監控系統
fms
= fathoms
回答者:江戶川_新一 - 首席運營官 十二級 3-18 12:14
柔性製造系統是由統一的信息控制系統、物料儲運系統和一組數字控制加工設備組成,能適應加工對象變換的自動化機械製造系統,英文縮寫為FMS。
FMS的工藝基礎是成組技術,它按照成組的加工對象確定工藝過程,選擇相適應的數控加工設備和工件、工具等物料的儲運系統,並由計算機進行控制,故能自動調整並實現一定范圍內多種工件的成批高效生產(即具有「柔性」),並能及時地改變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
FMS兼有加工製造和部分生產管理兩種功能,因此能綜合地提高生產效益。FMS的工藝范圍正在不斷擴大,可以包括毛坯製造、機械加工、裝配和質量檢驗等。80年代中期投入使用的FMS,大都用於切削加工,也有用於沖壓和焊接的。
採用FMS的主要技術經濟效果是:能按裝配作業配套需要,及時安排所需零件的加工,實現及時生產,從而減少毛坯和在製品的庫存量,及相應的流動資金佔用量,縮短生產周期;提高設備的利用率,減少設備數量和廠房面積;減少直接勞動力,在少人看管條件下可實現晝夜24小時的連續「無人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的一致性。
1967年,英國莫林斯公司首次根據威廉森提出的FMS基本概念,研製了「系統24」。其主要設備是六台模塊化結構的多工序數控機床,目標是在無人看管條件下,實現晝夜24小時連續加工,但最終由於經濟和技術上的困難而未全部建成。
同年,美國的懷特·森斯特蘭公司建成 Omniline I系統,它由八台加工中心和兩台多軸鑽床組成,工件被裝在托盤上的夾具中,按固定順序以一定節拍在各機床間傳送和進行加工。這種柔性自動化設備適於少品種、大批量生產中使用,在形式上與傳統的自動生產線相似,所以也叫柔性自動線。日本、前蘇聯、德國等也都在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先後開展了FMS的研製工作。
1976年,日本發那科公司展出了由加工中心和工業機器人組成的柔性製造單元(簡稱FMC),為發展FMS提供了重要的設備形式。柔性製造單元 (FMC)一般由1~2台數控機床與物料傳送裝置組成,有獨立的工件儲存站和單元控制系統,能在機床上自動裝卸工件,甚至自動檢測工件,可實現有限工序的連續生產,適於多品種小批量生產應用。
70年代末期,FMS在技術上和數量上都有較大發展,80年代初期已進入實用階段,其中以由3~5台設備組成的FMS為最多,但也有規模更龐大的系統投入使用。
1982年,日本發那科公司建成自動化電機加工車間,由60個柔性製造單元(包括50個工業機器人)和一個立體倉庫組成,另有兩台自動引導台車傳送毛坯和工件,此外還有一個無人化電機裝配車間,它們都能連續24小時運轉。
這種自動化和無人化車間,是向實現計算機集成的自動化工廠邁出的重要一步。與此同時,還出現了若干僅具有FMS基本特徵,但自動化程度不很完善的經濟型FMS,使FMS的設計思想和技術成就得到普及應用。
典型的柔性製造系統由數字控制加工設備、物料儲運系統和信息控制系統組成。加工設備主要採用加工中心和數控車床,前者用於加工箱體類和板類零件,後者則用於加工軸類和盤類零件。中、大批量少品種生產中所用的FMS,常採用可更換主軸箱的加工中心,以獲得更高的生產效率。
儲存和搬運系統搬運的的物料有毛坯、工件、刀具、夾具、檢具和切屑等;儲存物料的方法有平面布置的托盤庫,也有儲存量較大的桁道式立體倉庫。毛坯一般先由工人裝入托盤上的夾具中,並儲存在自動倉庫中的特定區域內,然後由自動搬運系統根據物料管理計算機的指令送到指定的工位。固定軌道式台車和傳送滾道適用於按工藝順序排列設備的FMS,自動引導台車搬送物料的順序則與設備排列位置無關,具有較大靈活性。
工業機器人可在有限的范圍內為1~4台機床輸送和裝卸工件,對於較大的工件常利用托盤自動交換裝置(簡稱APC)來傳送,也可採用在軌道上行走的機器人,同時完成工件的傳送和裝卸。磨損了的刀具可以逐個從刀庫中取出更換,也可由備用的子刀庫取代裝滿待換刀具的刀庫。車床卡盤的卡爪、特種夾具和專用加工中心的主軸箱也可以自動更換。切屑運送和處理系統是保證 FMS連續正常工作的必要條件,一般根據切屑的形狀、排除量和處理要求來選擇經濟的結構方案。
FMS信息控制系統的結構組成形式很多,但一般多採用群控方式的遞階系統。第一級為各個工藝設備的計算機數控裝置(CNC),實現各的口工過程的控制;第二級為群控計算機,負責把來自第三級計算機的生產計劃和數控指令等信息,分配給第一級中有關設備的數控裝置,同時把它們的運轉狀況信息上報給上級計算機;第三級是FMS的主計算機(控制計算機),其功能是制訂生產作業計劃,實施FMS運行狀態的管理,及各種數據的管理;第四級是全廠的管理計算機。
性能完善的軟體是實現FMS功能的基礎,除支持計算機工作的系統軟體外,數量更多的是根據使用要求和用戶經驗所發展的專門應用軟體,大體上包括控制軟體(控制機床、物料儲運系統、檢驗裝置和監視系統)、計劃管理軟體(調度管理、質量管理、庫存管理、工裝管理等)和數據管理軟體(模擬、檢索和各種資料庫)等。
為保證FMS的連續自動運轉,須對刀具和切削過程進行監視,可能採用的方法有:測量機床主軸電機輸出的電流功率,或主軸的扭矩;利用感測器拾取刀具破裂的信號;利用接觸測頭直接測量刀具的刀刃尺寸或工件加工面尺寸的變化;累積計算刀具的切削時間以進行刀具壽命管理。此外,還可利用接觸測頭來測量機床熱變形和工件安裝誤差,並據此對其進行補償。
柔性製造系統按機床與搬運系統的相互關系可分為直線型、循環型、網路型和單元型。加工工件品種少、柔性要求小的製造系統多採用直線布局,雖然加工順序不能改變,但管理容易;單元型具有較大柔性,易於擴展,但調度作業的程序設計比較復雜。
柔性製造系統未來將向發展各種工藝內容的柔性製造單元和小型FMS;完善FMS的自動化功能;擴大FMS完成的作業內容,並與計算機輔助設計和輔助製造技術(CAD/CAM)相結合,向全盤自動化工廠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