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組成及其工作原理是什麼原理圖是什麼
消防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由觸發裝置、火災報警裝置(即手動報警按鈕、火災探測器等)、火災警報裝置(即聲光報警器、消防警鈴、蜂鳴器等)以及具有其它輔助功能裝置組成的,火災探測器可以在火災發生的初期,將燃燒物體產生的煙霧、熱量、火焰等物理量,變成電信號傳輸到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中,同時顯示出火災發生的位置、時間等等,使人們能夠在最短的時間發現火災的發生,並及時採取有效的滅火措施,撲滅初期發生的火災,最大限度的減少人們的生命、財產的損失。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工作原理圖:
『貳』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探測火災隱患,肩負安全防範重任,是智能建築中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BAS)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建築中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首先必須符合GB50116《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規范》的要求(最新為GB50116-2013),同時也要適應智能建築的特點,合理選配產品,做到安全適用、技術先進、經濟合理。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一般分三種形式設計:區域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集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控制中心報警系統。就智能建築的基本特點,控制中心報警系統是最適用的方式。
智能建築中中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設計要點是:根據被保護對象發生火災時燃燒的特點確定火災類型;根據所需防護面積部位;按照火災探測器的總數和其他報警裝置(如手報)數量確定火災報警控制器的總容量;按劃分的報警區域設置區域報警控制器;根據消防設備確定聯動控制方式;按防火滅火要求確定報警和聯動的邏輯關系;最後還要考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與智能建築「3AS」(建設設備自動化系統、通信自動化系統、辦公自動化系統)的適應性。 火災探測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觸發裝置,按探測的火災特徵參量可分為感煙火災探測器、感溫火災探測器、感光火災煙溫復合式火災探測器以及氣體火災探測器,按其測控范圍又可分為點型火災探測器和線型火災探測器兩大類。點型火災探測器只能對警戒范圍中某一點周圍的溫度、煙等參數進行控制,如點型離子感、點型紫光火焰火災探測器、點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等,線型火災探測器則可以對警戒范圍中某一線路周圍煙霧、溫度進行探測,如紅外光束線型火災探測器,激光線型火災探測器,纜式線型感溫火災探測器等.
智能建築中應以感煙火災探測器選用為主,個別不宜選用感煙火災探測器的場所,應該選用感溫火災探測器。
1.2 探測區域探測器設置要點
標准規定:火災探測區域一般以獨立的房間劃分探測區域內的每個房間內至少應設置一隻探測器。在敞開或封閉的樓梯間、消防電梯前室、走道、坡道、管道井、悶頂、夾層等場所都應單獨劃分的探測區域,設置相應探測器、內部空間開闊且門口有燈光顯示裝置的大面積房間可劃分一個的探測區域,但其最大面積不能超過1000m2。探測器的設置一般按保護面積確定,每隻探測器保護面積和保護半徑確定,要考慮房間高度、屋頂坡度、探測器自身靈敏度三個主要因素的影響,但在有梁的頂棚上設置探測器時必須考慮到梁突出頂棚影響
另外,在設置火災探測器時,還要考慮智能建築內部走道寬度、至端牆的距離、至牆壁梁邊距離、空調通風口距離以及房間隔情況等的影響。
1.3 探測器總數確定
首先確定一個探測區域所需設置的探測器數量,其計算公式為: N=S÷KA 式中:N—探測器數量(只),取整數; S—-該探測區域的面積(m2) A—-探測器的保護面積(m2) K—-修正系數,容納人數超過10000人的公共場所宜取0.7~0.8,容納人數為2000人~10000人的公共場所宜取0.8~0.9,容納人數為500人~2000人的公共場所宜取0.9~1.0,其他場所可取1.0。註:感煙和感溫探測器均以此公式計算。
智能建築內全部探測區域所需和即為該建築需要配置的探測器總數量。 火災報警控制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中樞,它接受信號並作出分析判斷,一旦發生火災,它立即發出火警信號並啟動相應消防設備計算機技術的發展使傳統的開關量多線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已被模擬量匯流排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匯流排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所替代,目前技術頒式智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也廣泛應用。模擬量匯流排制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和頒智能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都是在計算機技術基礎上發展起來的,都可以作為智能建築的選用產品。
2.1 報警區域的劃分
報警區域的按照智能建築的保護等級、耐火等級,合理正確的劃分。規范規定「報警區域應根據防火分區或樓層劃分。」也就是說在報警區域,也可以將同層的幾個防火分區劃為一個報警區域。特別強調,將幾個防火分區同一報警區域時,只能在同一樓層而不得跨越樓層。
2.2 確定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容量
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一般按防火分區設置,其容量的確定,主要取決於本報警區域內編址探測設備的數量。報警區域編址探測設備,不單指感煙感溫或其它種類火災探測器的數量,還包括該報警區域內手動報警按鈕,消火栓報警按鈕以及通過控制模塊轉換信號的水流批示器,水壓力開關等。例如某型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容量為4迴路×128探測點,即每個控制迴路可控制128個編址探測點,智能建築中某報警區域編址設備總數為400個,則該火災自動報警控制器正好滿足區域報警要求。假設該報警區域內有600個探測編址點,顯然需要二台該型號控制器(一般這種情況下,應選用單台容量滿足600個探測編址點要求的產品作區域報警控制器)。
一般火災報警控制器標示容量都是單台控制器的最大容量,為了保證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既能高效率又能高可靠性的工作,實際設計各迴路探測點時要考慮一定的信息餘量。關於這一點,G50106-98第5.1.2條有明確規定。綜合考慮建築結構與建築施工等因素影響,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區域火災報警器每迴路實際設計容量應為標稱容量的80~50%。
2.3 確定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
在火災自動報警與聯動控制系統中,集中火災報警控制器的選配,一方面要滿足整個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工作要求,另一方面,還應該具備與智能建築中其它控制系統的通信界面。主要包括以下幾點:(1)與各個報警區域內區域火災報警控制器的通信功能。(2)處理顯示整個系統報警信息,故障信息,聯動信息的功能;(3)應能根據火警信息,啟動消防聯動設備並顯示其狀態; (4)具備與智能建築中其它控制系統的通信界面。 消防聯動設備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執行部件,消防控制室接收火警信息後應能自動或手動啟動相應消防聯動設備。
3.1 智能建築中應具備的消防聯動設備及其功能
根據建築設計防火規范和智能建築防火滅火要求,智能建築應具備以下全部或部分消防聯動設備: ■火災警報裝置與應急廣播,火災發生時警示或通知人員安全轉移; ■消防專用電話,火災報警,查詢情況,應急指揮,能與「119」直通; ■非消防電源控制,火災應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燈控制; ■室內消火栓泵和噴淋水泵,火災時實施滅火; ■消防電梯運行控制; ■管網氣體滅火系統,泡沫滅火系統和乾粉滅火系統,火災確認後實施滅火; ■防火門,防火卷簾,防火閥的控制,火災時實施防火分隔,防止火災蔓延; ■防煙排煙風機,空調通風設備,送風閥,排煙閥乖,防止煙氣蔓延提供救生保障。
3.2 消防聯動設備的聯動要求
火災發生時,火災報警控制器發出警報信息,消防聯動控制器根據火災信息管理部聯動關系,輸出聯動信號,啟動有關消防設備實施防火滅火。
消防聯動必須在「自動」和「手動」狀態下均能實現。在自動情況下,智能建築中的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按照預先編制的聯動邏輯關系,在火災報警後,輸出自動控制指令,啟動相關設備動作。手動情況下,應能根據手工操作,實現對應控制。
系統布線及其與智能建築的適配性
由於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特殊地位,使得它在布線安裝方面有別於智能建築中其它控制系統。對線纜的選型和布線方式一要滿足自動報警裝置自身的技術條件,如其報警傳輸線大多數要求採用雙絞線等;二要滿足一定的機械強度,三要採取穿管保護、暗敷或阻燃措施,四要晝與其它低壓系統電纜豎井分開布設,五要使其傳輸網路不與其它傳輸網路共用。
從智能建築的概念講,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及其聯動控制應當屬於建築設備自動化系統(BAS)范疇,目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庫存特殊的管理要求,其報警線,聯動線。通信線基本自成體系,與智能建築中綜合布線系統有相當差異,但就智能建築的發展和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日趨成熟,二者在應用上的結合將越來越密切。關鍵在於智能建築中設計選配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時,一定要考慮二者在連接界面上的適配性。使它們在安裝使用、運行以最好的方式結合起來。
『叄』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組成及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是由觸發器件、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以及具有其它輔助功能的裝置組成的火災報警系統。在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自動或手動產生火災報警信號的器件稱為觸發件,主要包括火災探測器和手動火災報警按鈕。具體如下:
1、火災探測器
火災探測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感測部分,是組成各種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重要組件,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感覺器官」。它能對火災參數(如煙、溫度、火焰輻射、氣體濃度等)響應,並自動產生火災報警信號,或向控制和指示設備發出現場火災狀態信號的裝置。
火災探測器是系統中的關鍵元件,他的穩定性、可靠性和靈敏度等技術指標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火災探測器的選擇和布置應該嚴格按照規范進行。
火災自動報警主要功能
1、火災報警:當收到探測器、手動報警開關、消火栓開關及輸入模塊所配接的設備所發來的火警信號時,均可在報警器中報警。
2、故障報警:系統運行時控制器分時巡檢,若有異常(設備故障)發出聲、光報警信號,並顯示故障類型及編碼等。
3、火警優先:在故障報警或已處理火警時,若發生火警則報火警,而當火警清除後又自動報原有的故障。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火災自動報警
『肆』 火災報警系統組成部件都有哪些
一、觸發裝置
1. 火災探測器
火災探測器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核心部件,對於系統的整體性能起著決定性作用。它能夠自動檢測火災的存在並發出報警信號。
2. 手動報警按鈕
手動報警按鈕是火災自動報警系統中的應急設備,允許人員在發現火災時手動觸發報警。當按鈕被按下時,系統會記錄時間和位置,並通過指示燈確認火警信號已被接收。
二、火災報警裝置
1. 火災報警控制器
火災報警控制器負責接收火災探測器和其他觸發裝置的信號,進行處理並發出報警。它是系統的控制中心,負責電源管理、狀態監控和信號處理等功能。
2. 火災顯示盤
火災顯示盤用於展示火災報警控制器接收到的報警信息,便於人員了解火警發生的具體位置和時間。它通常安裝在未設置控制器的區域,以便於現場人員及時響應。
三、火災警報裝置
火災警報裝置負責在火災發生時發出聲光信號,以提醒人員採取逃生和滅火措施。聲光報警器是最常見的警報裝置,能夠迅速吸引人員的注意力。
四、電源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需要穩定的電源供應,通常包括主電源和直流備用電源。主電源應接入消防電源,以確保系統在主電源斷電時仍能正常工作。
五、聯動裝置
聯動裝置在接收到火災報警信號後,能夠自動或手動啟動相關的消防設備,如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排煙系統等。它通過模塊與火災報警控制器連接,實現系統的智能化控制。
綜上所述,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由觸發裝置、火災報警裝置、火災警報裝置、電源和聯動裝置等組成,各部件協同工作,確保火災得到及時探測和報警,從而採取有效措施減少火災損失。
『伍』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組成及其工作原理是什麼
一、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組成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由火災探測報警系統、消防聯動控制系統、可燃氣體探測報警系統及電氣火災監控系統組成。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組成如圖:
向左轉|向右轉
『陸』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設計方案、設計方法、設計手段
基於單片機語音數字聯網火災報警器設計
摘 要:使用AT89C51單片機,選用集成溫度感測器AD590和氣體感測器TGS202作為敏感元件,利用多感測器信息融合技術,開發了可用於小型單位火災報警的語音數字聯網報警器。 關鍵詞:單片機;感測器;信號處理;火災報警器 1 引 言 我國的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的發展過程,其智能化程度也越來越高。目前國內廠家多偏重用於大型倉庫、商場、高級寫字樓、賓館等場所大型火災報警系統的研發,他們採用集中區域報警控制方式,其系統復雜、成本較高。而在居民住宅區、機房、辦公室等小型防火單位,需要設置一種單一或區域聯網、廉價實用的火災自動探測報警裝置,因此,研製一種結構簡單、價格低廉的語音數字聯網火災報警器是非常必要的。 一般小型防火單位火災報警系統如圖1所示。現場火災報警器通過對感測器火情信息的檢測,使用智能識別演算法實現對火災的監測。當報警器監測到火情信息後,直接通過Modem經公用電話交換網迅速向消防指揮中心報告火情信息(包括火災單位編碼、單位名稱、火情級別以及報警時間等),同時產生聲光報警信號,並按事先預留的電話號碼自動撥號通知單位有關負責人。消防指揮中心根據接收到的火警信息,立即在消防信息資料庫中查詢單位位置、周圍道路、交通、水源情況等基本信息,根據所獲得的信息迅速確定最佳救火方案,通過網路將出警命令直接下達各消防中隊。本文將詳細介紹小型防火單位語音數字聯網報警器的設計與實現。 2 報警器硬體設計 2.1 硬體組成 如圖2所示,報警器硬體由溫度煙霧信號採集模塊、聲光報警模塊以及單片機與Modem通信模塊組成。圖中1,2,3組成數據採集模塊,4,5組成聲光報警模塊,5,6,7組成與Modem通信模塊。其中,1為感測器(包括煙感和溫感),將現場溫度、煙霧等非電信號轉化為電信號;2為信號調理電路,將感測器輸出的電信號進行調理(放大、濾波等),使之滿足A/D轉換的要求;3為A/D轉換電路,完成將溫度感測器和煙霧感測器輸出的模擬信號到數字信號的轉換。聲光報警模塊由單片機和報警電路組成,由單片機控制實現不同的聲光報警(異常報警、故障報警、火災報警)功能。單片機與Modem通信模塊由單片機、GM16C550串列埠擴展晶元和RS232電平轉換電路組成,實現報警器經Modem與消防指揮中心的通信。下面對上述各模塊進行簡要介紹。 2.2 溫度煙霧信號採集模塊 要准確地進行火災報警,選擇合適的溫度和煙霧感測器是准確報警的前提。綜合考慮各因素,本文選擇集成溫度感測器AD590和氣體感測器TGS202用作採集系統的敏感元件。 AD590是美國Analog Devices公司生產的一種電流型二端溫度感測器。電路如圖3所示。由於AD590是電流型溫度感測器,他的輸出同絕對溫度成正比,即1μA/k,而數模轉換晶元ADC0809的輸入要求是電壓量,所以在AD590的負極接出一個10 kΩ的電阻R1和一個100Ω的可調電阻W,將電流量變為電壓量送入ADC0809。通過調節可調電阻,便可在輸出端VT獲得與絕對溫度成正比的電壓量,即10 mV/K。 火災中氣體煙霧主要是CO2和CO。TGS202氣體感測器能探測CO2,CO,甲烷、煤氣等多種氣體,他靈敏度高,穩定性好,適合於火災中氣體的探測。如圖4所示,當TGS202探測到CO2或CO時,感測器的內阻變小,VA迅速上升。選擇適當的電阻阻值,使得當氣體濃度達到一定程度(如CO濃度達到0.06%)時,VA端獲得適當的電壓(設為3 V)。 A/D轉換電路採用了常用的8位8通道數模轉換專用晶元ADC0809,電路如圖5所示。溫度、煙霧感測器的輸出分別接到ADC0809的IN0和IN1。ADC0809的通道選擇地址A,B,C分別由89C51的P0.0~P0.2經地址鎖存器74LS373輸出提供。當P2.7=0時,與寫信號WR共同選通ADC0809。圖中ALE信號與ST信號連在一起,在WR信 號的前沿寫入地址信號,在其後沿啟動轉換。例如,輸出地址7FF8H可選通通道IN0,實現對溫度感測器輸出的模擬量進行轉換;輸出地址7FF9H可選通通道IN1,實現對煙霧感測器輸出的模擬量進行轉換。圖中ADC0809的轉換結束狀態信號EOC接到89C51的INT1引腳,當A/D轉換完成後,EOC變為高電平,表示轉換結束,產生中斷。在中斷服務程序中,將轉換好的數據送到指定的存儲單元。 2.3 聲光報警模塊 聲光報警電路在單片機P1口的控制下,可以根據不同情況(火災、異常、故障)發出不同的聲光報警信號。聲音信號由專用語音晶元提供。通過給語音晶元的S1和S2端輸入不同的邏輯電平(00,01,10,11),便可以獲得4種不同的聲音信號。由單片機的P1.0和P1.1控制。另外該晶元還需要一個選通信號,由P1.3提供。只有當該信號為高電平時,晶元才會根據S1和S2端的控制信號發出不同的報警聲,否則不會發聲報警。 由P1口的P1.4~P1.7分別控制4個發光二極體,予以光報警,如圖6所示。P1.4~P1.7控制的燈依次為綠色(正常信號燈)、黃色(故障信號燈)、紅色(異常信號燈)和紅色(火災信號燈)。當這些輸出端輸出低電平時,對應的信號燈便會發光報警。 2.4 單片機與Modem通信模塊 當報警器監測到火災信息後,除了在火災現場產生聲光報警信號外,還需要將火災信息按事先預留的電話號碼自動撥號通知單位有關人員,並迅速上報消防指揮中心,為此,系統設計了單片機與Modem通訊模塊,該模塊由單片機、GM16C550串列埠擴展晶元和RS232電平轉換電路組成。限於篇幅,對通訊模塊的硬體電路及編程不做詳細論述。 3 報警器監控程序設計 監控程序流程圖如圖7所示。系統復位後,首先要進行初始化,包括對各個控制用寄存器的初始化、設置中斷服務程序的入口地址、設置堆棧等。 為了便於系統維護和功能擴充,採用了模塊化程序設計方法,系統各個模塊的具體功能都是通過子程序調用實現的。本系統主要包括數據採集子程序、火災判斷與報警子程序以及Modem通訊子程序等。 3.1 數據採集子程序 數據採集部分的程序設計包括:驅動ADC0809的IN0和IN1進行A/D轉換,分別由子程序ADC1(溫度轉換)和ADC2(煙霧濃度轉換)完成;單片機接收轉換好的數據,存入指定內存單元,由INT1中斷服務程序完成。每次驅動A/D轉換後等待外部中斷1,中斷到來說明A/D轉換已經完成,通過中斷服務程序讀取轉換得到的數據。 3.2 火災判斷與報警程序 為了降低誤報率,系統採用了多次採集、多次判斷的方法。每次數據採集後根據得到的數據對現場情況進行判斷:00H表示正常、01H表示異常、02H表示火災;然後綜合多次判斷結果做出最終的火情判斷。數據在內部RAM存儲單元中的存放情況如表1所示。具體判斷方法如下: (1)對溫度和煙霧進行了兩次數據採集與判斷 溫度≥100℃,溫度異常,置標志位為1,否則為0;煙霧(CO,CO2)濃度≥0.06%,煙霧濃度異常,置標志位為1,否則為0。 (2)根據溫度和煙霧的異常標志位判斷現場情況 2個標志位均為0,表示情況正常,給53H或56H單元送00H;2個中僅有1個為1,表示情況異常,送01H;2個均為1,表示有火災發生,送02H。 (3)綜合兩次情況做最後判斷,並予以報警 若53H和56H中數據不相同,說明是誤報,調故障報警子程序;否則按該單元中的數據調相應的報警子程序。 00H為情況正常,返回。 01H為情況異常,調異常報警子程序。 02H為現場有火災,調火災報警子程序,並向消防中心報告火情。 4 結 語 本文研製的用於小型防火單位的語音數字聯網火災報警器具有以下特點: (1)能對室內煙霧(CO2,CO)及溫度突變進行報警(聲光報警)。 (2)如果出現硬體故障(如感測器遺落、內部元器件損壞等),能發出故障報警。 (3)如果只有一種參數出現異常(如煙霧濃度過大或是溫度較高),能發出異常報警信號,令值班人員到現場處理。 (4)如果煙霧和溫度同時出現異常,則說明有火災,發出火災警報,並及時將火災信息上報消防指揮中心。 現場模擬實驗表明,本系統安全可靠,誤報率低。且由於其體積小、操作維護方便、成本低廉等,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