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實驗室製取一氧化氮的方法及收集,要裝置。
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收集:只能用排水法,因為一氧化氮會和氧氣反應,2NO+O2==2NO2,而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應得到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
裝置:製取裝置和制氫氣一樣,收集用排水法。
(1)實驗室制備no裝置擴展閱讀:
在J型管的橡皮塞上固定一片寬約l厘米、長約3厘米的銅片,J型管中裝入稀硝酸至橡皮塞的導管中。收集氣體用的針筒通過橡皮管與J型管相連。
連接裝置後打開止水夾,另取一支針筒在橡皮管處將管內剩餘的空氣抽盡。用酒精燈在J型管左側微熱,反應產生的NO無色氣體即進入收集用的針筒內。若用止水夾夾住橡皮管,反應產生的氣體便將酸液壓向J型管右側。銅片與酸液分離,反應即停止。
利用此裝置可做如下NO氣體的性質實驗:用一支針筒收集氧氣後慢慢注入收集有NO氣體的針筒內,即有紅棕色的NO。
氣體生成:然後用另一針筒吸取蒸餾水後,慢慢注入。紅棕色褪去即有硝酸生成;此時如注入紫色石蕊試劑。溶液顯紅色。
⑵ 實驗室制氮氣裝置
制備氮氣??
實驗室一般不制備氮氣
制備氨氣倒是有
和制備氧氣的裝置相同,用NH4Cl和Ca(OH)2反應
⑶ 實驗室如何製取純凈的NO
銅絲盤繞成螺旋形固定在一個帶有旋塞的塞子里然後放進U形管里和稀硝酸反應
反應方程式為3Cu+8HNO3=3Cu(NO3)2+2NO(上升符號)+4H2O
如果銅和稀硝酸反應出了氣體,就會把硝酸溶液排到U形管的另一端,到了銅和稀硝酸不接觸了,反應停止,如果放出了氣體,稀硝酸又淹沒銅,二者繼續反應
這個裝置可以製取NO氣體,儲存NO氣體,還可以觀察無色的NO氣體在放出外面空氣後變成紅棕色NO2的現象。
⑷ 在實驗室欲製取適量NO氣體.①圖中最適合完成該實驗的簡易裝置是______(填序號);②根據所選的裝置完成
①NO易與空氣中氧氣反應,則應用排水法收集,收集時進氣管較短,則應選擇內I裝置,
故答案為:I;
②I裝置容中A加入稀硝酸和銅,為氣體發生裝置,B為氣體的收集裝置,用排水法收集,C為接受B中排出的水的裝置,
故答案為:
應加入的物質 | 所起的作用 | |
A | 銅屑和稀硝酸 | 產生NO氣體 |
B | 水 | 排水收集NO氣體 |
C | 接收B中排出的水 | |
D |
⑸ 實驗室制備一氧化碳的裝置是怎麼樣的
一氧來化碳的實驗室製取自(2007-12-12
11:38:48)轉載標簽:
教育雜談
一氧化碳的實驗室製取
1.在250mL蒸餾燒瓶里加入密度為1.84g/cm3的濃硫酸50mL,在分液漏斗里盛放密度為1.2g/cm3的甲酸10mL,裝置如圖所示。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2.給濃硫酸加熱到80--90℃,移去酒精燈。
3.向燒瓶內逐滴加入甲酸,即有一氧化碳產生o
4.當空氣排盡後,用排水法收集一氧化碳,並用橡皮塞塞緊集氣瓶口。(第一瓶一氧化碳氣體里混有空氣,點燃時會發生爆鳴,應注意安全。)
希望對您有用!
謝謝!
⑹ 實驗室用稀硝酸與銅反應來制備NO氣體,如果採用(Ⅰ)裝置,實驗效果不十分理想,因為從觀察到的現象不能
(1)①實驗時應將裝置內的空氣完全排除,則應單孔塞下沿與液面間不留有空隙,否則不能觀察到無色氣體,
故答案為:單孔塞下沿與液面間不留有空隙;
②金屬銅和稀硝酸反應在加熱條件下進行,可以在U型管的A側加熱,銅絲與稀硝酸的反應為放熱反應,當生成氣體時可停止解熱,反應放出的熱量可維持反應繼續進行,
故答案為:銅絲上有氣泡產生;
(2)①金屬銅可以和稀硝酸反應生成硝酸銅、一氧化氮和水,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3Cu+8H++2NO3-═3Cu2++2NO↑+4H2O,
故答案為:3Cu+8H++2NO3-═3Cu2++2NO↑+4H2O;
②當產生的NO氣體將稀硝酸排入U型管B側管內使銅絲網與稀硝酸脫離後反應會立即停止,在U型管A側管內可觀察到無色的NO氣體,
故答案為:銅絲網與稀HNO3脫離後;在U型管A側管中;
③如果再將分液漏斗的活塞慢慢打開,右側壓強大於左側,U型管B側管中硝酸又回落到A側管內,NO與空氣接觸而生成紅棕色氣體,
故答案為:有紅棕色氣體出現;
④如再獲得NO,可關閉分液漏斗活塞,此時硝酸又和銅絲反應生成NO,氣體為無色,而分液漏斗內生成紅棕色的二氧化氮,可形成鮮明的對比,
故答案為:再次將活塞關閉,使稀硝酸與銅繼續反應產生無色的NO氣體.
⑺ 求實驗室製取一氧化氮的方法及收集,要裝置。
原理: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收集:只能用排水法,因為一氧化氮會和氧氣反應,2NO+O2==2NO2,而二氧化氮可以和水反應得到專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
裝置:製取裝置和屬制氫氣一樣,收集用排水法
這里有一題是製取一氧化氮的
http://resource.ahe.cn/statics/tbfd/gzpdx/gkzt/CHEMISTRY/CHEMISTRY09/d7.htm
濃度要求不是很嚴格,因為即使是濃硝酸,得到的二氧化氮也會和水反應得到一氧化氮
實驗室就用這個方法,沒有別的了